耦园
- 中文名称
- 耦园
- 门票价格
- 淡季20元 旺季25元
- 著名景点
- 载酒堂
- 所属国家
- 中国
- 所属城市
- 江苏省苏州市
- 建议游玩时长
- 1小时
目录
苏州耦园坐落在仓街小新桥巷深处,其地僻静,东面是苏州古城墙,现已毁,留一垅土丘,树影婆娑,逶迤北去。城外是长江。2001年6月苏州耦园被列为全国重点单位。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耦园三面临河,一面通街,前后设有河埠。粉墙黛瓦,映衬着小桥流水,颇有江南水乡风韵。
耦园前身为“涉园”,建于清初,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十三年(1875年)正值侨寓吴中的苏松太道道台湖州人氏沈秉成,因进谏而被罢官,旋又遭丧妻失子之痛,便归隐寓居苏州,购得娄门陆锦所筑“涉园”的废址,聘清画家顾沄设计,扩地营构,建成现状,易名“耦园”。园分东西两部,西园以书斋“织帘老屋”为主,前后列山石,以藏书楼压其背,小轩隐其前,北端背河而起一排楼房,借“走马楼”贯穿。1876年耦园落成。耦园占地约40亩,这样一宅两园的布局,在苏州众多古典园林中独具特色。
西花园有“织帘老屋”、“书楼”、“鹤寿亭”诸景,一座湖石假山,小巧玲珑,峰峦绝壁,山洞蹬道一应俱全,与东花园的黄石假山遥遥相对。
西花园环境幽雅宁静,具苏州书斋花园的特色。
苏州耦园之精妙,游者不必亲历细品,亦可得之。
耦园东西长110米,南北宽78米,近乎长方形,占地约1020亩(791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496平方米,取唐人“东园载酒西园醉”诗意。这样一宅两园的布局,在苏州众多古典园林中独具特色。南北驳岸码头是耦园特色之一,其它园林中罕有,这样的码头,尽显姑苏“人家尽枕河”的特色。
“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取名“耦”,通“偶”,即指佳偶连理,又道出园宅的特征,布局上中轴线上为明显的仕宦第宅,东西花园相互对应。东花园以中心的黄石假山为主要景点,是涉园的遗存,也是苏州古典园林里著名的黄石假山;西花园则以湖石构景,舒展绵延。同时,在个体建筑上也有或东西、或南北、或上下、或明暗、或高低等两两呼应。
东花园占地50亩,是耦园的精华所在,山池主景列中,周围环以亭廊楼榭,呼应主景,整个布局疏密得体,错落有致,随处可见精妙佳构。东花园中黄石假山气势雄伟,浑厚古朴,属苏州园林假山之上品,素有盛名。东侧主山,陡峭险峻,名“留云岫”,西侧小山,山势平缓,名“桃屿”,两山之间有一谷道,两侧削壁如悬崖,名“邃谷”,主山东边转为绝壁,直泻“受月池”,是全山最精彩处。主山北侧,竖大石数排,结构似巨石自然风化剥裂,给人的险峻,苍劲感。悬葛垂萝,堪与真山媲美。百龄以上乔木有山茶、黄杨、朴树。
东花园主体建筑,是一组退居北端、跨度40米的重檐楼阁读书楼建筑群,楼前有月台,楼中有天井四处,整个造型气势雄伟。楼中间设大厅三间,下名“城曲草堂”,上名“补读旧书楼”,装修陈设气度不凡。楼区东端略向南突,呈曲尺形,上层名“双照楼”,下层名“还砚斋”。“双照楼”三面临窗,面南而立,可得日月双照,是全园赏景佳处。
城曲草堂两侧有廊环抱,东名“筠廊”。廊中有半亭,亭壁有“抡元图”碑,上有沈氏夫妇跋文。是图因出自清初名家王文治之手而弥足珍贵,加园主夫妇真迹其上,益显此碑珍珍可贵。廊曲折南延,与“望月亭”、“吾爱亭”相接,廊外伴植丛竹。过草堂西“储香馆”为“樨廊”,廊外伴植木樨林。此廊南与“藤花舫”、“无俗韵轩”相连,尔后曲折延伸,过月洞门及半亭,直至园东南隅之楼阁,使全园建筑散而不断,呵成一气。半亭墙面有砖刻隶书小对“耦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横额书“枕波双隐”,系园主沈秉成夫人严永华所撰。廊墙上数十处漏窗造型各异,亦很精美。
“听橹楼”“魁星阁”两楼间有阁道相通,“藤花舫”为一旱船造型,这些建筑灵巧别致,各具特色。“山水间”内大型杞梓木“岁寒三友”落地罩,采用透雕手法,雕镂技艺极为精湛,构图风格粗犷,给人以浑厚大气之美,据传该罩为明代遗构。
西花园面积不大,整个园子以“织帘老屋”书斋为中心,分隔为东、南、北不间断的三个院落。此厅硬山顶,鸳鸯厅式,屋架高大,门宕、窗宕及窗台均为砖细构筑,前有宽敞月台。
“织帘老屋”之南为湖石假山,小巧玲珑,峰峦绝壁,山洞蹬道一应俱全,山间散植乔木,老树参天,与东花园的黄石假山遥遥相对。
“织帘老屋”之东为三进平房,其中一二进有耳房,南面有墙门,门前隔走廊为一歇山顶方亭,南向,与“织帘老屋”比邻,为正方形,外观精巧,质朴而轻快。亭东走廊中有西向歇山顶半亭一座,额“鹤寿亭”,其依墙而建,古朴素雅。廊壁有砖细花窗,在苏州各园中见之不多。
“织帘老屋”之北为一庭院,院北即藏书楼。
西花园环境幽雅宁静,具苏州书斋花园的特色。
耦园中部为住宅区,沿南北中轴线依次设有门厅、轿厅、大厅和楼厅。大厅曾于1950年失火焚毁,1993年重建,额“载酒堂”。楼厅呈凹字形,五间开阔,气宇恢宏,厅前建有砖细墙楼,砖雕精美,额题“诗酒联欢”。
大厅与楼厅东侧建有平房与楼房一片,间有天井数处,楼厅与东侧楼区相通,在楼上沿通道可达东花园“补读旧书楼”和“双照楼”。
从东园停车场,走仓街,抵达耦园门厅狭窄的砾石路。两手臂宽,一溜青瓦白墙的民居等身高,几条平直的运河几千年来就这样静静地淌着,在一个一个的水码头前传送着欢乐的、伤悲的、外面的世界里的消息。从城市到民居,从街坊到园林,从园林到心里,耦园,保留着苏州古城特有的车船并行的交通、“枕河人家”的水乡建筑特征和浓厚的士大夫私宅特点。
耦园处于平江古城保护区的腹地,苏州人用二千五百年创造出的特有的城市面貌、城市韵律、城市文化,反过来,无时无地不关照着生于斯长于斯的苏州人。一句俗话,苏州是有味道的,苏州人是有味道的,耦园是有味道的。不追求形式上的奇巧,更多的精心于心灵安适,从这个意义上说,耦园是奇葩!
耦园坐北朝南,三面环水。南沿小新桥巷,大门面水,有河埠驳岸码头,一条沿河小路笔直地伸展出去,连着西面的人家;北临小柳枝巷,后门设有私家码头,东接内护城河,如今依然橹声袅袅。再东面已经是城垣的残迹,野树遮挡了外面的驳船和市井的嘈杂。在这不显山漏水的市井之间、简陋的民居周围,耦园如幽兰般沉浸在自我芬芳的简洁文雅里,像它的主人一样孤芳自赏,自我满足于个人生活的甜蜜和安谧中,像苏州古城一样永远的遗世独立,保留着最鲜明的个性和最丰富的内涵,就像贝聿铭先生所说“有明遗构”。
三百年来,耦园安静而泰然地迎送着它的主人。清初这里原是仕人陆锦归还故里后建造的涉园,名取自渊明的《归辞》,“园日涉以成趣”;到了同治年间(公元1874年)安徽巡抚沈秉成抱病下野,偕爱妻退隐,请了当时有名的画家顾纭在涉园的基础上拓展开辟,这样就形成了今天的耦园。偏于一隅,“枕波双隐”,“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取名“耦”,通“偶”,即指佳偶连理,又道出了整个园宅的特征,布局上中轴对称、东西对应。耦园,摒弃了世间的纷扰,汇聚了自然的精华,流连于“诗酒联欢”、吟风诵月的风流岁月里,静默在潜心修道、书生意气的自在中,还幸福在鸳梦温暖、两两相随的神仙日子里。如今虽然佳偶不再,但诗城已然。我们刚才看到门外跨街的石坊上,有砖刻门额“耦园”两字,一面为隶书,一面为篆书,是园主沈秉成孙子的好友、近代书法家周退密先生所书,古朴、典雅、沉静,正符合了耦园的基调。大家再注意看耦园的大门,简单而坚固的石门框内竟然不是木制的门板,而是用上等的竹片拼制髹漆而成。细密的交织中把沉涩剔除了,鲜动活泼的生活情趣跃然而出,男耕女织、夫妻和谐的生活气息越发浓厚了。
穿过“平泉小隐”天井,来到轿厅中央平面图前大家看这幅耦园全景图,园子不大,占地面积80公顷,中央部分有明显的南北中轴线,从水码头开始,依次为门厅、轿厅、大厅和楼厅,整个住宅区带有明显的仕宦第宅的传统特点。在布局上,“以楼环园,以水环楼”;同时暗合“偶”宇,东西花园相互对应。东花园以中心的黄石假山为主景,高拔峻挺,是涉园的遗存,也是苏州古典园林里最著名的黄石假山;西花园则以湖石构景,绵延舒展。同时,在个体建筑上也有樨廊、筠廊之间,双照楼、听橹楼之间,吾爱亭、望月亭之间等等两两呼应,或东西、或南北、或上下、或明暗、或高低等不一而足。由于历史上耦园多次被毁,文革期间沦为工人宿舍,八十年代重新整修,基本保留了原来的建筑框架,但就整个园林来说,住宅部分艺术性略显薄弱。就像我们看到天井的门楼上,已没有太多的装饰,西边的风穿牡丹,东边的孔雀开屏,除了多了一层富贵气之外,好像和“平泉小隐”也不甚和谐。“平泉”原指唐朝高官李邺侯的别墅,后通指隐居场听;“小隐”则隐于野,说出了园主远离庙堂、浪逐江湖的心愿。寄情山林,从晋开始――直以来是文人在战争频召仍、党权争霸、政治主张难以实施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以退为守的内敛的生活方式。桃花源的创造,乌托邦的具像构造,以一种出世的心情去过人世的生活。在城市重文明发达的时代,人力物力叠山理水在家中,坐拥山林的自然美景,同时享受诗文酬唱的风雅。
进入园主在坊里隙地为我们准备的“城市山林”。北行进入大厅载酒堂,高大爽洁,大厅巍然,面对门楼上“厚德载福”的温良教训。这里原是主人会客、宴聚、议事、仪礼的主要场所。匾额是东花园落成后,沈秉成邀众友庆贺,李鸿裔欣然题写的:东园藻成,同仁燕集斯堂,遂以载酒颜之,盖取唐人东园载酒西园醉涛意也。而在1993年重建之后,王西野先生顺着这层意思,借陆游先生词句“载酒园林,寻常巷陌”,附会成一对联悬挂中堂:东园载酒西园醉,南陌寻花北陌归。抱柱联上“左壁观园右壁观史,西涧种柳东涧种松”和堂前东西两侧小门的门额“载酒”“问字”相呼应,我想这可能是园主规划住宅功能的总体理念吧:东园以宴乐赏景雅聚为主,西园以静修著述藏书为主,承继了苏州古典造园以辉映自然和人文精神的一贯传统。
“观之不足”一直是园林审美过程中最大的妙处和难处,寻字外之意,景外之致,才能帮助我们正确领略园林的东方魅力。所以大家不妨细想,主人载酒肯定不会为了买醉,实写酒事,虚指酒外之兴。正如欧阳修先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载酒”原来为了流连山水间,难怪东花园主要观景点取名“山水间”、实至名归,把载酒的谜底揭了。从这一点又再次证明了耦园在设计过程中文人山水的特点,耦园充分体现了园林布局上的因果对应、前后连贯和融会贯通。
楼厅院中——最后一进一般为家眷居住的地方。小院安静而绿意盎然,植有桂花和玉兰等树,扣“金玉满堂”之意。而门楼是清代旧物,可惜在文革中遭毁,依稀可辨的砖刻细腻精雅,场景一派清新自然,“诗酒联欢”的主题表现很具体,完全不像一般的深宅大院到处是诗书礼仪的规范教训,显示了主人对现实生活的热情,和夫妻相随、远离尘俗,幸福的家庭生活。特别一提的是整个楼厅的建筑为二层,呈凹型。两边分别和东西侧楼相通,往东可达东花园的补读旧书楼以及最东端的双照楼,这一部分也呈凹型;西行沿楼倒量便是西花园的藏书楼,曲折凹型。整体连贯一气,俗称“走马楼”。砖刻门楼、风火墙、走马楼都是徽派建筑特有的。主人原为安徽巡抚,自然受其影响,同时徽商自明中叶势力遍及全国各地,徽派文化成为一时的风尚。而这里的走马楼依据住宅东西分配的特点,不像经常所见的四方型围廊,而是在北墙处曲折有序、错落有致、蜿蜒伸展,跨度长达四十米,把东西花园的景色尽收眼底,形成了耦园一大特色。
东循廊前往东花园,小天井内——这里是中厅与东花园之间的过渡空间,我们可以注意到由中轴线到东花园的审美视角在渐次敞开,身后的院墙壁立,而向东的樨廊,且割且联,山体若隐若现社会生活在墙之后,个体生命体悟就在眼前;空间由实而虚,渐入佳境。而这里又有一小体量的“无俗韵轩”分割空间为二,南面在废墟上现辟为盆景园,北部几座太湖峰石清白兀立,掩映在浓郁墨绿的桂花丛中,尽显妩媚之姿;中有一布满纤细的浮雕的鼓墩石,原为主人放置兰花的花座;旁有一拙朴的石条矮矮地横在两石之上古松之下,想必是主人兴之所至操琴的地方。四时不同,兰桂馨香飘然人室,催发主人雅兴,细听松子落地,和以《高山流水》,不亦乐乎!无俗韵轩内南望,三扇冰裂纹的窗户在黯淡的室内织起了一张思想的网,宜静定,宜小聚,宜清乐,宜雅谈,而作壁上观,推窗即成三幅绿意盎然的诗画作品,特别是月正中天,光辉落在树梢时,此情此景,饶有禅机。匾额清丽秀雅,是中国最后一位秀才――苏局仙老人手题的。
在东侧外墙镶嵌了一扇半透明的花窗,四角有双鱼、蝙蝠图案,四方的窗内中置梅花图形,铺满万字装饰变体,中放四扇方形明窗,吉祥的图形象征相濡以沫、高洁、幸福的爱情生活。当时的女主人湖州才女严永华亲书“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横批:枕波双隐。典出《世说新语》孙子荆归隐山林,欲枕石漱流,作狂狷态。这里一语双关,既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流水人家的家园特征,又暗示夫妻双隐,可谓才情双绝。轩南北一空园一实墙,虚实对比。前面的门廊连接中部和东部,既便利雨日烈阳下的行走,又可稍作停顿,同时又成为游园的序曲,城曲诗情的发轫。由樨廊北行,经藤花舫、储香馆,到城曲草堂游廊曲折环合,连接着各个主要观景点。西面秋阴丹桂芬芳,故称樨廊;樨,木樨,桂花的别称,因为树干断面的年轮如犀角图纹。
东面相应的叫筠廊,早春新生之竹谓之“筠”。利用城曲草堂的门廊和南部听橹楼、魁星阁之间的走道,引导我们从不同方位、不同季节去欣赏位于中央位置的山水主景。这一部分曾经是清初涉园的位置,黄石假山、受月池、宛虹杠小桥是当时的遗存;耦园主人购得该园后,在原有的建筑废墟上精心设计,根据山水特征重新安排了亭台楼阁,退居四周,尽量控制体量,与原有风格浑然一体,形成了今天的格局。所以大家注意看,西侧樨廊拐角处巧妙地安排了藤花舫,山阴廊侧,小巧玲珑,不失为初春紫藤入画、盛夏藤阴下午后小憩的绝妙场所,同时主人引庄子“不系之舟”的遐想,“无所求,饱食而遨游”,闲散自在之情油然而生;
沿着北墙的就是走马,楼的东面延伸部分,曲尺形,各有名头。楼下先是储香馆。因为是小孩渎书的地方,为勉励他们勤奋苦读获取露功名,“蟾宫折桂”,光宗耀祖,故借每年金秋桂雨飘香举行乡试的来由,命名为“储香”待放,殷切希望自己的孩露子脱颖而出。城曲草堂、安乐国、还砚斋,楼上的补读旧书楼、双照楼作为宴客、休憩、读书、诗画的主要场所。草堂名取唐朝诗人李贺的诗:女牛渡天河,柳烟满城曲,诉说园主夫妇如牛郎织女得三生缘相聚人间,园门前河埠头上的依依杨柳柔情似水,柳絮绮丽如梦常在,园主对生活的知足略见一斑了,于是更毅然决然放弃名利场,钻进温柔乡、“安乐国”,天上人间只在今朝矣。在尽头的还砚斋清净澹泊,“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乾嘉时期书法四大家之一的刘墉的题联真是恰到好处。
双照楼的茶社引入了城根的摇船和外护城河的汽笛,市民的行色和远方朋友的音信,撇去道家王僧襦的思辩:道之所贵,空有兼志,行之所贵,真假双照,在日月双照的楼里,园内外、心内外的感触也融在一杯清茶里了。整个建筑基调一致,正如草堂里的一副对联所写:卧石听涛满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有声有色的极致享受好像只有在自然的天籁里精神的空灵里才能得到。也许大家会觉得疑惑的是,为什么安乐国的地板和补读旧书楼的楼板都是素面朝天没上油漆?其实,原因在于木板都为杉木所制,有吸潮湿的作用,上漆后吸湿作用就被破坏了,所以保留原样,反而古意盎然。第二,我们在这里可以见到不少瓷画座屏和挂屏,色泽清晰艳丽,不同于常见的大理石挂屏,也因为江南气候潮湿,保存纸质轴画不易,其实人物山水为题材的制瓷业十分发达和流行,镶上红木或者银杏木的镜框,成为新的室内墙面装修的材料。第三,留心书画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这里保存了很多乾嘉书画名家的真迹。翁方纲、刘塘,粱同书、王文治书法四大家与园主家渊源很深,交情不浅,再望前走,筠廊的东侧墙壁上还有一块王文治的《抡元图》石碑,主题以“立身固不必以科举名重”与园林立意并行。
从城曲草堂沿筠廊南行,过望月亭、吾爱亭,到山水间。刚才所走的路线完全以中央的黄石假山为视线转移,远近迂回的过程把一座假山能呈现出的各种山体姿态一一呈现出来丁。从草堂月台前南望,黄石以横向对垒,形成水平方向的曲线延展,山势东高西低,西部形成一山谷,桃屿成为主山的的余脉,平缓渐止于藤花舫,在蹬道委蛇向上处,小块黄石竖向渐次排列,愈上愈险,而间杂的树木也都在低处修剪成向下摇曳的形态,直至峰顶全然傲视一切奋力刺向天空;转到受月池端望月亭里,“受月”池中月到波心显其幽深,山峰因溪更显其高耸,这时对岸的假山一副桀桀峻挺的样子,纵向节理发达异常临深渊的悬崖峭壁,高远莫测;如果顺着池水由东北望西南,藤萝野枝婆娑水面,却生发幽情;在从山水间水阁北望,中国山水画的斧劈皴法清晰可辨,沿坡上蹬道,把绝壁、悬崖、峡谷、峰洞、山顶平台等山脉的自然形态刻画逼真。该山是涉园的遗物,传为造园名家张南阳所作,代表了黄石假山的最高水平,与苏州环秀山庄的湖石假山并称苏州假山之冠。园中唯一的一座桥宛虹杠就在眼前,使人联想起红栏曲水的欢快,仁者仰止的故事。区别于平常所见的纤桥似的平梁飞虹,这是座高架桥;区别于其他的平静委婉,这座桥多了一点临渊啸唱的志气。我们所在的这座水阁,凌水歇山建筑,外墙塑有松鹤延年、柏鹿富贵的浮雕,内置有大型杞梓木“岁寒三友”落地罩,圆雕、透雕,刀法浑厚、笔力仓健,与醉翁之豪情、寄山水之逸趣融为一体,成为耦园的镇园之宝。遥想当年沈秉成夫妇临流照影,昆曲清唱,情动山水,恰似神仙美眷。除了在布局上的阴阳对应,双照楼与山水间高低错落、听橹楼与魁星阁成双成对、吾爱亭与望月亭前突后退之外,在建筑安排上,还显示出园主对道教的浓厚兴趣。这里的“便静宦”明显地带有道教色彩。宦,本指东北角,后通指角落,便静直指虚境;而“魁星阁”本来就是祭祀文曲星的地方。从这里向西看,一带樨廊错落开有漏明花窗。它们的特别之处是建园的时代特征造就的几扇富有欧式风情的漏窗。一种是富有流动感的月过浮云,中间一轮满月,四周瑞云奔涌,装饰感很强;另外是出现了几扇圆形的花窗,几乎类似于哥特式建筑门廊上的火焰式、玫瑰式的装饰图案,这种特征肯定和欧风东渐关系密切,在这里直接反映出来了。
沿樨廊折向中部,在向西花园,织帘老屋前,西花园以藏书楼、书房为特征,突出书斋与庭院的有机结合。把整体环境以织帘老屋为中心,与东花园的山水游赏体验相区别,利用湖石的纤巧柔媚、古木的深沉浓荫,创造出安宁、圆熟的胸壑山水,“风篁类长笛,流水为鸣琴”。在东花园载酒胜赏之后,西花园醉在精神的丰满,也许间杂着露台花街上瓶(平)升三戟(级)的仕途幻想,飘过东面“鹤寿”亭羽化登仙的酣梦。建筑属鸳鸯厅形式,根据季节、光线、温度不同,夏秋在北厅,冬春在南厅。其北就是贯穿全园的走马楼的西部,是园主的藏书楼,有一口古井,似与受月池相呼应。所以,综观全园,耦园的两大主题――隐与爱相得益彰,总体对称和细部处理结合完美。而且,园内的精致并非完全的封闭。大家如果注意的话,可以看到在东;花园樨廊尽头有耦园的私家码头,历史上,拙政园、耦园的主人经常乘船来往,两家风光一家赏。同时,在耦引的几个角落都建有楼阁,墙外的风光与院内的风景相互连接,使耦园隐而知天下事,保持着江南人家的平常心在某种意义上讲,耦园俨然是苏州现存最具地域特色的古典园林了。
耦园位置处于平江历史文化保护区,周边建设控制地带50米之内无高大建筑及工矿企业。原与耦园正门隔河相望的振亚丝织厂因城市总体规划之需要已迁移。东面濒临的护城河亦因苏州市环古城风貌工程的竣工,使原来堤岸斑剥、船舶喧闹的护城河旧貌换新颜。护城河两岸树木葱郁、鸟语花香,与耦园古景点相映成辉。耦园西、北面分别为居民区,街道不宽,但相当整洁,绝大部分的民宅均属30-40年建筑,粉墙黛瓦,虽高低参差不齐,但再现代化的大都市里尚能保留下这些具有江南特色的建筑实属不易。
与耦园毗邻的有动物园、现代公园东园,三个景点的组合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游客的需要。
因耦园的独特地理位置,直达耦园的公交线路尚未开通,也正因为如此,使耦园免却了来往车辆的吵杂,在现代生活气息浓郁的城市中保留了这方净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耦园历史很长,大约经历了几次毁坏几次重建,在诸多的主人中,最能形成耦园历史和人文意蕴的可能要数清末的安徽巡抚沈秉成了。这个人很有正气,在安徽巡抚任上就励精图治一心想报效国家,任法租界道台时,就不卑不亢很受当地人尊敬。只是相关记载太少了,令我们无从把握,也只能半真半假的猜了。可能他在仕途上并不很顺利,再加上丧妻失子,心身几乎绝望。在这种情况下,他举家迁到苏州以三千两银子买下了一个几乎废弃的园子“涉园”,稍加修葺便安顿下来。
想必,那时的沈秉成心是冷的,至今从耦园的环境还可隐约的感觉到:三面环水,只有一条小路与外界相连,正门对着三丈高的城墙。这完全是一个“一去红尘三十里,白云黄叶共悠悠。”的环境。可是,上天并不会让这样的一个人孤独终老。后来在他最不知所之之时认识了江浙才女、比他小15岁的严永华,并结成了伉俪。沈秉成酷爱藏书和诗文,严永华也爱写诗,至今在耦园东院的墙上还刻着这位夫人的诗:“耦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耦同偶之意,城通成之意。可见严永华之才。
从耦园正门进,感觉就是地道的江南小院,曲折幽深,使人想起欧阳公的《蝶恋花》:“深深深,杨柳堆烟,暮霭无重数……”同时狭长的过廊也给人一种凝重感,沿着过廊一直往前走,过思到门一个厅,眼前陡然开阔,使人如临梦幻,就像一个长期在黑暗中行走的人,突然跨上一步就置身于光明之中一样,恍然不知所措。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长廊曲折,从任何角度去看都透露着和谐与甜蜜,大概这就是沈氏夫妻生活的地方吧。沿着夫妻廊向前就是“吾爱亭”,相传女主人严永华每日在此弹琴,亭前正对曲桥流水;“吾爱亭”的左面是“听琴轩”,这是男主人听女主人弹琴的地方。缠绵的琴声就是一座传递爱的桥梁,沈秉成、严永华就在这样的传递中度过了那最美丽的八年时光,使置身于花园中的每一个人都被感动。
沈秉成不得不又一次入仕,也不得不经历如此相似的命运。在他六十八岁时,命运使和他一起颠簸多年的严永华走了一条和第二任夫人沈氏相同的路,他又一次身心绝望地回到耦园,修整一切,守护这爱的见证。不久也孤独天年。
耦园相对于沈秉成而言,既是浪漫的回忆,又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的长恨歌,在这个花园中,我想谁也没有勇气想起沈秉成最后的心情和眼神。只能想起在新花园落成之时,严永华的这首小诗:
小有园林趣,当春景物新。
各花如好友,皓月是前身。
风过松多高,云来石有神。
素心终不改,天际想真人。
1983 | 将210户居住在耦园的居民迁出。 |
1985 | 耦园中西部修复工程(市政府实事工程)。金额:680万 |
1987 | 耦园正式对外开放。 |
1991.4.3 | 市政府1991 24号文件《关于公布苏州市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中,城市总体规划已将耦园一带划入平江历史文化保护区。 |
1995.4.19 | 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1995.11.14 |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钱伟长到耦园视察,留下“山林野趣”墨宝。 |
1996.4.28 | 建筑大师贝聿铭参观耦园,留下“有明遗构”墨宝。 |
1997.1 | 耦园东花园维修,包括双照楼、城曲草堂、还砚斋、东长廊及山水间。共投入费用13万元。 |
1999.5 | 耦园中花园维修,包括门厅、轿厅、中厅楼上楼下及东花园长廊。投入资金22.5万元。 |
1999.9.7 | 耦园水池清淤开始。 |
1999.9.21 | 耦园配电房两处合并一处基本完工。 |
1999.10.23 | 国家文物局全国有关部门在局陪同下对耦园申报世界遗产作第一次验收。 |
1999.12.5 | 《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耦园历史文化研讨会在东园涵碧楼召开。 |
2000.2.1 | 耦园实行经营权承包,承包方为水乡丝绸有限公司。 |
2000.3.10 | 耦园单独售票,票价50元/人 |
2000.4 | 耦园西花园维修,包括藏书楼等。投入资金20亿元。 |
2000.6.9 | 由吴溱等整理耦园申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资料送园林局,申报格式参照北京天坛申报资料,申报内容主要参政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耦园》 |
2000.6.24 | 耦园楼大厅(包括楼上楼下)“苏州耦园宜兴紫砂城”今日上午开张。 |
2000.11.17 | 由市外办友城处处长钱俊泽、东园管理处高云根主任,陪同日本金泽市政府贵宾来我园指导工作。 |
2000.11.25 | 大型楠木木刻耦园全景图制作完成,今日起挂放在“城市山林”厅堂之中。 |
2000.11.30 | 苏州古典园林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正式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2001.1.10 | 全国人大浙江代表到耦园参观考察。 |
2001.1.21 | 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来耦园视察。 |
2001.4.11 | 上午美国波特兰市兰苏园客人,在市有关部门及园林局程伯寿副局长的陪同下来耦园考察。 |
2001.4.14 | 耦园停车场建成,施工方市政公司,耗资28.43万元,面积2000平方米。 |
2001.5 | 大门口仿古围栏制作和北码头修复使用。由古建公司施工。 |
2001.5.29 | 下午5:00福建省泉州市市长一行,在市政府有关部门及园林局程伯寿副局长、东园管理处高云根主任的陪同下,来耦园参观游览。 |
2001.6 | 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01.6 | 仿古立式大型耦园导游图置成。 |
2001.9.7 | 园林与绿化管理局园管处向华明、左彬森、郑可俊、东园管理处高云根、顾庆平和耦园综合科管理科丁祁南、刘惕民、吴溱,对耦园厅堂布置、陈设添置、厅堂命名进行了座谈。座谈会最后决定:1、吴溱尽快将方案修改、细化拿出来。2、由局园管处牵头,适时请专家召开几个专题研讨会,将上述问题,提出具体方案。3、耦园已知的散失在民间的匾额等文物尽快采取措施收集回来。4、翻阅一些资料和走访一些老先生,尽量让我们的方案做得有历史依据。 |
2002.5.20 | 在刘主任陪同下,热忱接待了名人谢孝思。并请谢老当场挥毫留下墨宝:耦园世界文化遗产。 |
2002.7.11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在园林局党委副书记吴素芬和副局长徐春明等陪同下前来耦园视察。 |
2002.9.7 | 上午9:30-11:30由市政协副主席苏惠新、市人大副主任曹振荣,东园管理处书记李福生陪同省政府参事施宪章及女儿一行5人前来了解耦园第二位园主刘国钧的情况,对我们在保护耦园方面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对我们提了一些建议,在场的有耦园管理科刘惕民等。 |
2003.2.13 | “受月池”清淤泥,3月4日结束。 |
2003.2.17 | 局园管处与东园管理处协商后,决定将局管红木仓库搬至耦园西花园后部,(房屋、场地整修由园管处负责)具体经办人孙福罗同志,施工队伍今日进场。 |
2003.3.4 | 市有关领导及部门来耦园考察内外环境。 |
2003.4.5 | 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摄制组来耦园拍摄风光片(今明两天) |
2003.4.11 | 香港凤凰卫视林明、刘向荣、王飞三人来耦园拍摄风光片。 |
2003.4.20 | 江西电视台来拍摄耦园风光片。 |
2004.2.10 | 刘金德主任带两人来耦园商讨耦园出版画册一事。(后即开始拍照,至5月20日结束) |
2004.3.2 | 苏州市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由茅晓伟副局长带队,到耦园检查世遗会准备情况。 |
2004.3.17 | 杨卫泽市长一行在局长徐文涛等的陪同下到耦园,主要是针对世界文化遗产一票制进行实地考察,杨卫泽市长对耦园保护现状给予了肯定。 |
2004.4.3 | 接旅游局传真关于接待日本TBS电视台《世界遗产》专题节目摄制组一行的通知,处要求耦园作好接待保障工作。 |
2004.5.10 | 杨卫泽市长一行考察耦园内环境。 |
2004.5.19 | 杨卫泽市长、姜人杰副市长带领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筹备小组考察耦园周边环境,为迎接世遗会做准备。 |
1999年13月35日,东园管理处、苏州市古典园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联合召开了《实际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耦园历史、文化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耦园的造园主题,无论是园名还是整个园子的布局和构筑,都呈现了园主淡出仕途、归隐林下的情结,而且还表达了园主夫妻真挚诚笃爱情的追求。
耦园“宅园合一,一宅二园”的独特结构,是研究当时造园艺术的实物素材。
东花园黄石假山,无论是堆叠手法还是造型构景,都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业内评价甚高,称其为“吴中之冠”,是研究园林叠山理水的经典之作。
“山水间”内大型杞梓木“岁寒三友”落地罩,跨度为四米、高约3米,雕艺技巧极为精湛,构图风格粗犷,给人以浑厚大气之美,据传该罩为明代遗构。
1996年4月31日,世界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参观耦园,并给予高度评价。
2006年15月28日上午,苏州古城古镇申遗高层专家组一行9000人来到耦园参观。此次专家组成员由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专家组组长吕济民、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院中心主任谢凝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吕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田小刚、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副司长、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副主任吴加安等。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游览耦园,钱老当年曾居住于耦园。
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副秘书长杜越考察耦园。
淡季门票:20元旺季门票:25元
开放时间:7:00-17:00(旺季:3月1日-10月31日)
7:00-16:30(淡季11月1日-次年2月底)
闭园前30分钟停止售票
购票优惠政策
1、现役军人凭军人证等有效证件、离休干部和军队离退休干部凭离退休干部证免票。
2、残疾人凭《残疾证》免票。
3、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老人,凭有效居民身份证、《高龄证》免票。
4、身高1.4米(含1.4米)以下儿童,由成人携带免票入园。
5、6周岁(含6周岁)以下儿童,凭有效证件,由成人携带免票入园。
6、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在校学生,凭居民身份证或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实行半价优惠。
7、60~69周岁老人,凭有效居民身份证、《老年人优待证》实行半价优惠。
8、旅行社团队凭行程单享受八折优惠。(不能同时享受其它优惠政策)
耦园地址: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街道小新桥巷6号。
地铁:
地铁1号线“相门”站下,3号口出,南边紧邻的十字路口斜对面是苏州大学校门,往东能见到相门城门,沿仓街向北步行660米到与大新桥巷交界的十字路口(临着一条不宽的小河,过一座小桥就是该十字路口),右手转弯是小新桥巷,再向东步行40米到达。
公交:
2路、9路、32路、40路东线、40路西线、60北线、60路南线、89路、112路、146路、178路、200路北线、200路南线、261路、307路、518路、800路东线、800路西线、900路北线、900路南线、夜2路、游5路北线、游5路南线“相门”站下,沿仓街向北步行660米到与大新桥巷交界的十字路口,右手转弯是小新桥巷,再向东步行40米到达。
301路、301路长线、305路“东园”站下,沿白塔东路向西步行80米到仓街,沿仓街向南步行450米到与大新桥巷交界的十字路口,左手转弯是小新桥巷,再向东步行40米到达。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