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河
- 名称
- 格尔木河
- 所在洲
- 亚洲
- 流经区域
- 青海省
- 流域面积
- 17860平方公里
- 长度
- 468千米
- 源头
- 昆仑山北麓
- 特色物种
- 牦牛藏羚羊
- 水利建设
- 格尔木水库
目录
格尔木河,是柴达木盆地的第二大河,水利资源丰富,属于内流河。发源于昆仑山北麓,分东、西两支。西支叫昆仑河,又叫奈金河、瑶池河;东支叫舒尔干河,也叫曲水河,是格尔木河的正源。全长468公里,流域面积1.786万平方公里。河水补给来源以高山融雪为主,次为河谷潜水。格尔木河上有“一步天险”也叫“一线天”,到底部河岸,能看到由河水穿凿成的深达40米的深谷,谷底河水湍急,两岸绝壁相对,狭窄处仅一步之隔,传说是测试去昆仑山修行的人的虔诚,不诚心的人会掉入深谷,只有一心向善得人才能一步登天。上游所建水电站装机容量0.9万千瓦,年发电量0.51亿度。格尔木市稍南有格尔木水库,有东西干渠由此引水灌溉。
由于受其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格尔木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并不能仅仅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就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自然环境一方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将格尔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统一体,通过资料调研和数据的分析计算,对包括格尔木市区在内的格尔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主导因子——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按照水资源评价过程中的有效性、可控性和可再生性准则,分析计算了格尔木河流域的水资源总量、水资源的最大开发利用上限和水资源可利用量;根据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对水土资源按两个农业区进行了空间匹配,同时评价了匹配结果,阐明了流域内农业发展应遵循的一般规律;评价了流域内生态环境的现状,并计算求得其生态需用水量;通过分析工业和城镇的发展规模,阐述了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根据工农业和城镇规模,分析计算了社会各行业的现状需水量,并对工农业和城镇的发展规模及其需水量进行了预测。
研究结果表明,格尔木河流域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无论现在和未来的20年,水资源均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流域生态环境已处于恶化的趋势之中,生态已表现得极为脆弱,其绝对需水量很大。因此,格尔木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对生态需水量作出相应的预留。
本文首次从水环境地球化学的角度,对格尔木河流域水圈以及影响水圈地球化学物质组成的大气圈、岩石圈表层、智慧圈和生物圈的地球化学环境作了系统的调查描述,采集各类样品94个,测试834项次,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和多方面对比分析后,对流域各圈层地球化学成分的分布、迁移、变化特征、各圈层之间以及自身的地球化学循环作了定性或定量的研究讨论,对格尔木河不同分区的水质作了定量评价,并提出了水质改变的各项具体措施。研究结果发现,流域以格尔木市为中心,南北地球化学环境景观截然不同,南以荒漠化为主,北以盐碱化为主;河水化学组成总体矿化度较高、且具显著的地貌分区性特点,空间上河水由南而北,逐渐咸化,南为碳酸盐型钠组微硬—硬质超淡水、淡水,北部则变化为氯化物型钠组硬质微咸、半咸水,入湖后又转化为氯化物型镁组卤水;时间上河水矿化度总体表现为逐年上升的趋势,湖水则相对稳定;河水中微量元素B、Li具有高度相关性,污染性元素浓度在流过格尔木市后表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Pb、Cd等已超标;流域沉积物与水圈之间常量组分交换密切,微量成分关联度不大;格尔木河水质背景较好,但格尔木市以北已出现污染性特征。因而建议:①今后流域水环境管理尽可能实施文中提出的疏通河道、废水处理、污物资源化等措施,防止水质继续恶化;②今后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及移民建设应俦考虑开发西南戈壁区;③市区供水水源宜调用深层承压水或西河水,尽量避免再用已咸化及被污染的东河水。
由青海省水电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的《青海省格尔木河流域水利综合规划》于10月29日在北京通过部级审查。
格尔木河是柴达木盆地的第二大河流,河道径流补给以地下水为主,洪水以暴雨及冰雪融化水为主,格尔木河流经格尔木市区,为该市的工农业和城镇发展提供了淡水资源,《规划》对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保障防洪安全,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十分必要的。《规划》充分体现了"一生态、二节水、三管理、四调水"的指导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城市防洪和区域节水灌溉工程,总投资3.87亿元,近期投资3.24亿元,远期投资0.63亿元。
受水利部委托, 2002年10月27日至29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总院在北京主持召开了《青海省格尔木河流域水利综合规划》审查会。国家防办、水利部规划计划司、黄河水利委员会、青海省计委、水利厅、格尔木市政府、计委、水利局、青海省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共37人参加了会议。
参会的领导、专家听取了青海省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关于《规划》的汇报后,对《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补充和修改意见。会议认为,青海省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在已有的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格尔木地区现有水资源配置,防洪体系和灌溉工程等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
目前,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望昆段已完成正线铺轨40.495公里,架桥43孔。承担铺轨架桥任务的中铁工程总公司员工克服高原气候多变等困难,科学组织,精心施工,使铁路线安全快速地向雪域高原挺进。这是中铁工程总公司四局四公司施工的格尔木河2号大桥,该桥桥墩高50.5米,为全线第二高桥。
格尔木,是中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德令哈市)的副地级市。是青藏高原继西宁、拉萨之后的第三大城市。总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全市人口27万,其中汉族人口占90.2%。市名是蒙古语,意为河流密(聚)集的地方。
格尔木市是青海省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隶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为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处青藏高原腹部,幅员辽阔,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乡两块互不相连、中间相隔400多公里的辖区组成。盆地辖区在柴达木盆地南沿,昆仑山北麓,平均海拔2800米,面积76663平方公里,市人民政府驻格尔木。唐古拉山乡辖区在省境西南隅,平均海拔5400米,面积49557.5平方公里。两部分辖区总面积126220.5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福建省,是世界辖区面积最大的城市。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辖区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区等区域组成,市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市区平均海拔2780米。面积为5856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因此格尔木也有中国盐湖城之称。
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日温差较大,夏季短暂而凉爽,冬季漫长但并不十分严寒,春秋较为短暂,年日照时数在2859~3358小时之间,年平均降水量38.8mm,日最高温36℃,最低-31℃。
格尔木河上有“一步天险”也叫“一线天”,这在从上方通过青藏公路时候是难以体会的,必须下到底部河岸,才能看到由河水穿凿成的深达40米的深谷,谷底河水湍急,两岸绝壁相对,狭窄处仅一步之隔,传说是测试去昆仑山修行的人的虔诚,不诚心的人会掉入深谷,只有一心向善得人才能一步登天。这里也正在兴建电站,壮丽的景观将不复存在。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