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山东省作家协会

山东省作家协会的前身是山东省文学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951年4月22日,是党领导的全省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组成的专业性人民团体。协会是党和政府联系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省委的领导和中国作协的指导下,依据《山东作家协会章程》开展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是:贯彻执行党的文艺工作方针,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的决议、决定;领导、管理所属学术委员会和直属单位,指导各市、四大企业作家协会及有关文学组织开展工作;联系省作协会员并给予业务指导和帮助。

目录

省作协现有会员2376人,其中中国作协会员301人。

山东省作家协会1988年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以前,是正处级编制,隶属省文联。第三次代表大会以后单列建制为正厅级单位,经省编委批准,设立办公室和创联部两个机关职能办事机构,并将省文联的7个事业单位划归省作协隶属。这7个单位是:文学研究所、文学讲习所、文学创作室、山东文学社、黄河诗报社、当代企业家杂志社和《作家信息报》。

自1988年第三次代表大会以来,省作协机关办事机构和作属事业单位发生了一些变化。1989年7月,作协机关增设政治处。1996年3月,政治处改名为人事处,机关党委列入建制。1989年3月,创办《时代文学》双月刊,成立时代文学杂志社。1990年,《当代企业家》停办,当代企业家杂志社编制撤销。1988年10月《作家信息报》该名为《作家报》正式公开发行。1993年1月,由文学研究所主办的《文学评论家》更名为《文学世界》,2001年4月更名为《新世纪文学评刊》该刊于2002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1998年12月31日,《作家报》停办,刊号和报社人员划归大众日报社。1999年12月31日,《黄河诗报》停办,刊号和期刊人员划归省地税局。

历史

1950年

6月 《山东文艺》创刊号出版。

8月 举行全省第一次文艺评奖。

1951年

1月31日至3月8日 接待华东文艺调查团(李健吾等19人)访问山东。王统照、于寄愚、冯毅之、丁志刚为主负责接待,丁志刚陪同下乡。

4月22日至28日 山东省文学艺术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会议期间,山东省文学工作者协会宣布成立,为省文联团体会员。主席骆宾基,副主席王希坚、高兰。

秋 《山东文艺》一些作品受到报纸不恰当的批判。与“无冲突论”观点影响有关。

1952年

3月至4月 “三反”“五反”后,进行文艺整风。

9月 举行全省二次文艺评奖。

12月 董均伦、江源夫妇开始到昌邑县牟家庄、临朐县东镇庙等基层单位深入生活,一直到“文革”开始。“文革”后,又重返东镇庙深入生活一段时间后,在曲阜等地又断断续续深入生活数年。

1953年

2月 王希坚、陶钝等,及文艺编创部部分同志和文化局创作组全体人员共11人,经过学习后,于下旬分赴广饶、莱芜、莒县等农村,及济南某工厂,深入生活,准备创作,时间约为半年。陶钝、王安友、苗得雨于1951年底调华东文联创作队后,已回山东深入生活近一年,此时起又同时下乡。3月起苗得雨去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

1954年

2月 《山东文艺》停刊,与大众日报社文艺组合办《丰收》文艺副刊,每周在《大众日报》第三版刊出。

6月14日至17日 山东省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山东省文化工作者协会作为团体会员,出席了会议。

10月 全国第二次文代会召开。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改为中国作家协会,作协名称自此时起。山东派出文学界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1955年

春夏 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批判胡风,山东吕荧等受到株连。

9月24日至30日 苗得雨赴京出席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会议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会后,在团省委组织部长王树群带领下,与徐建春等向省直、济南、淄博、青岛青年传达会议精神。

1956年

3月 全国第一次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在北京召开。周恩来总理在怀仁堂接见了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并做了重要讲话。我们省1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他们是:王安友、宫琦、孔林、苗得雨、曲延坤、张汉云、王颖奋、陆安庭、李成财、阎一强、于良志、周荣贤、肖端祥。

5月 △山东省青年文学创作者大会在济南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178位文学青年出席了会议。会议认真传达贯彻了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精神。这是我们省解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青年文学创作会议,对大力推进文学创作的繁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山东文艺》恢复出版,更名《前哨》。1960年1月更名《山东文学》。1966年又名《山东文艺》至“文革”停刊。先后有9人时间不等地负责与任副主编。

3月至8月 文学部辅导青年作者创作,接受辅导的有李新民等。同时,于良志、阎一强、吕日生、翟永瑚、王安友、申钧之等先后到海阳、胶南等地,或在党政部门兼职,或到基层单位深入生活。

1957年

6月 “整风反右”开始,省文联和省作协的部分同志被错划“右派”。次年又有一部分同志受到“补课”处分。

10月27日 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常委理事、山东文联主席王统照逝世。享年60岁。

1958年

“大跃进”中,省作协的同志参加了省里组织的各种义务劳动和文艺下基层活动。“大跃进”引起的“五风”及“全民写诗歌”等对文艺创作产生了影响。

6月 《前哨》附办《诗歌画》半月刊,发行份数最高达25万,至1960年底停,后转为在《农村大众》报刊出《诗歌画》副刊,直至“文革”停办。

1959年

7月16日至21日 山东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成仿吾当选为省文联主席。会议期间,召开了山东省文学工作者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并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省作协第一届理事会选举结果是:主席刘知侠、副主席田仲济、王安友、刘泮溪。

1960年

4月 召开全省文艺创作座谈会。该年抓“十年献礼”,抓出了一批有质量的作品。

春起 多次组织文学工作者以“文艺服务团”形式下乡下厂采访写作和联系群众,其中专赴农业群英会、民兵群英会和文教群英会(省作协也有会议代表)现场采写,作品收入《民兵英雄颂》、《文教群英颂》等书。这一工作引起较大反响,在全国第三次文代会中的第二次作代会上,山东分会作了专题发言。

7月22日至8月13日 全国第三次文代会在京召开。与会人员受到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与合影。山东文学方面代表出席了作协二次代表会。他们是:鲁特、刘知侠、王安友、孔林、苗得雨、冯沅君、丁秀生、安林、严薇青、李宗谦、王希坚、陆侃如。

秋 开展反右倾运动,一部分文学工作者作为重点受到错误评判。次年即纠正。

1961年

8月18日至9月2日 省作协有关同志出席在烟台召开的全省文艺座谈会,会议传达周总理和周扬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报告,讨论并通过了贯彻报告精神的“文艺工作八条”。

11月至12月 省作协组织了一次开拓视野、推动创新的诗歌创作活动。先是11月8日举办诗歌座谈会,11月下旬赴泰安、一边参观一边讨论。活动由燕遇明主持,参加者有高兰、孔林、苗得雨、安林、张岐、邱勋、符加雷、阎一强、飞雪、刘饶民、陈作诗、冯中一、马怀忠等。

1962年

3月20日至23日 举行小说创作座谈会。刘知侠主持会议,王安友、于良志、牟崇光、王真光、张扬等30余人参加了座谈。

5月6日 于大明湖畔举行诗会纪念屈原。

7月22日 丁秀生(丹丁)的《历下漫话》第一次与读者见面。此栏目受到邓拓的注意,并给予鼓励。《历下漫话》在“文革”中成为丁秀生与“三家村”遥相呼应的“罪证”受到迫害。

9月 一部分文艺工作者赴微山湖一带访问采访,燕遇明带队。

11月7日 作协与省电台联合举行诗歌朗诵会,支援古巴人民反美斗争。

1963年

6月 贯彻中央“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批示精神,在全省思想工作会议上,苗得雨的《文谈诗话》被列为重点受到批判。

8月 中国作协、《人民文学》北京召开全国青年作者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历时一个月,牟崇光参加了此会。

1964年

1月 《山东文学》转发毛泽东诗词十首。

5月 《山东文学》刊发省作协署名文章:《组织工农作者创作学习的几点体会》。

7月至10月 按中央指示精神,进行文艺整风。继而进行“四清”。

10月至12月 省内报刊开始对苗得雨的《文谈诗话》进行错误的批判。

1965年

9月 《山东文学》开辟专栏,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发表了箫华等人的回忆录。

△牟崇光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青年作者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

11月 《山东文学》推出“宁津县青年业余文学作者作品选”并为此发表专论。

12月 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了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山东省代表团的49位代表出席了大会。代表团由燕遇明带队,团员有宋协周、任孚先、于阳春、郭澄清、张长森、李向春、邵勇胜、孔祥雨、于书恒、肖端祥等。

1966年至1970年

1966年2月 牟崇光带领全家到栖霞县挂职乡党委副书记,深入生活,1974年2月结束。

1966年6月 “文革开始。8月,在省万人大会上宣布第一批12名“黑帮”分子。他们是:余修、丁秀生(丹丁)、刘知侠、苗得雨、鲁特、赵剑秋、吴富恒等。此前,已公开点名批判余、丁,此后陆续点名批判另一些人,连续数年,并冠以不同名称打击迫害。随运动发展,有数不清的文艺工作者被“打倒”或“靠边站”,有的被迫害致死。文联与各协会被砸烂,所有文学业务活动均停止,《山东文学》亦停办。作协工作人员于1968年底被“一鞭子赶”下“干校”后又数批“插队”劳动。在这场浩劫中,文艺界成为“重灾区”。

1971年

12月 省里指示由鲁特任编委会主任,于良志、栾激泉为召集人,组织筹备恢复《山东文学》的出版。

1972年

5月 “文革”后的《山东文学》(改名为《山东文艺》)第一期(试刊)出版。刊物接受省革委文化领导小组和省文化局的双重领导,一直到文联恢复工作重新并入文联的建制。

8月 《山东文艺》在威海举办由于良志主持的小说作者创作学习班,周坚夫到会并作创作辅导报告,学员有王润滋,辛显令、徐本夫等,编辑有丁振家、马恒祥、王光明、李传瑞等。由此开始,通过办作者学习班提高作品质量便成为该刊延续至今的一贯做法。

1973年

11月 省文艺创作小组成立。燕遇明任组长,包干夫、鲁特任副组长,一些尚无工作的文联与作协领导、作家也在小组内,但深入生活无经费保障,其成员中有的不能发表作品。

1974年

1月 在省文艺创作小组基础上成立山东文艺创作办公室、隶属省文化局。由郭澄清任主任,任孚先、张云凤任副主任,蓝澄任支部书记。其成员有的在进行创作,有的在作辅导与深入生活。对郭澄清的长篇小说《大刀记》、牟崇光的长篇小说《烽火》进行了创作辅导,还编辑出版了工农兵诗集《激浪滚滚》等。

4月24日至21日 《山东文艺》编辑访问团在于良志率领下,出访安徽省文联和《安徽文艺》,同安徽文联负责人严阵、《安徽文艺》负责人江流等进行了工作交流。

5月23日 《山东文艺》召开座谈会,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了32周年。

1975年

1月 蓝澄到黄县挂职任副书记,深入生活,1979年3月结束。

6月 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山东文艺》暂时停止出版。

11月 省里在泰安召开文学创作会议,原省作协的部分领导及各地的作家30余人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刘知侠、董均伦、苗得雨、飞雪、李向春等。会议期间,已经停刊的《山东文艺》向与会者赠送了图书;会后,领导指示由孔林、苗得雨接手重新恢复《山东文艺》。

1976年

11月 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后,山东文学编辑部编辑出版了数期报纸型周刊《战地文艺》。

1977年

2月 《山东文艺》正式恢复出版。1980年1月起更名为《山东文学》,孔林任主编,苗得雨任副主编。至此,受到批判的苗得雨正式恢复工作。在《山东文艺》复刊的这一期上,以编辑部的名义发表了评论文章《哪个阶级的需要?——戳穿“四人帮”反写真人真事的反动实质》,《解放军报》转载。

5月23日 省文学工作者集会座谈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发表35周年,《山东文艺》出刊“沿着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胜利前进”特刊。

6月至7月 由苗得雨、曲延坤带队,一批文学作者去招远深入生活并进行创作研讨活动。

10月15日至17日 省文艺创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以《讲话》为指引,批判“四人帮”干扰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罪行。在会上发言的有田仲济、肖涤非、刘知侠、蓝澄、董均伦、宋协周、苗得雨等。

1978年

2月 《山东文艺》2月号开辟笔谈专栏,学习《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

8月20日 山东省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三届全委三次会议在济南召开,白如冰同志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按照省委的指示,决定恢复省文联。省作协的工作也同时恢复,并增补赛时礼、林雨、高澄清、姜树茂为副主席。

9月10日 中国作协组织50余人大型作家访问团去大庆等地参观访问。山东刘知侠、苗得雨参加。

11月16日 省作协恢复工作后第一次基层参观采访活动开始,访问团出发前,省领导同志接见了全体人员。以燕遇明为团长的访问团,先后访问了泰安、莱芜、石化总厂、胜利油田等。团员有王安友、林雨、安林、周坚夫、曲延坤、张云凤、李小萍等近30人。

12月 省文学研究所召开文艺评论座谈会,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展开讨论。

主要职责

协会引导、教育、鼓励全省作家、文学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深入生活,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提高文学创作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创作健康向上特别是讴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优秀文学作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组织开展文学评论和调查研究工作;培养、扶植文学创作、理论研究新生力量;宣传、表彰优秀文学创作成果。反映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开展同国内外作家、文学组织的联谊,参加国际文学活动,推进中外文学交流。完成省委、省政府及中国作协交办的其他任务。

组织机构

机关党委

作协机关党委成立于1988年6月,1996年设立正式编制,主要任务是负责作协党组织的日常工作,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组织党员开展理论和政治学习;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实行管理。

人事部

作协人事处成立于1989年7月,原称为政治处,1996年3月更名为人事处,2002年10月更名为人事部。主要任务是负责机关及作协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职称评审和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等。

创联部

作协创联部成立于1988年6月,主要任务是负责作协文学工作的组织、宣传和联络工作,指导、推动基层文学创作组织的建立、健全和发展。负责发展会员工作;联系会员并给予业务指导;负责国内外作家、文学组织的联络、交流工作,接待国内外作家、文学团体;拟定文学创作中长期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文学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负责编辑《山东作家》;反映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依法开展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工作。

办公室

作协办公室成立于1988年6月,主要任务是协调作协机关、所属学术委员会及作协直属单位的日常工作;负责机关文印、文秘、信访、档案、信息等工作;承担机关及直属单位的行政事务、后勤服务和安全工作。负责重要会议的组织和文稿的起草。

代表大会

山东省文学工作者协会 1951年4月22日至28日,山东省文学艺术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在这次代表大会上,成立了山东省文学工作者协会。

省作协第一届理事会 1959年7月16日至21日,省文联在济南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省文学工作者协会在此期间,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主席团,协会的名称更改为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

省作协第二届理事会 1980年6月25日至7月4日,省文联在济南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召开了省作协第二届理事会,选举产生第二届理事会主席团。

省作协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1988年3月22日至26日,省作协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省作协单独建制,为正厅级单位。会议选举产生省作协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会选举产生第三次作家代表大会主席团。

省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 1994年5月4日至6日,省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会议选举产生省作协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会选举产生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主席团。

省作协第五次代表大会 2002年10月22日至23日,省作协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会议选举产生省作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会选举产生第五次代表大会主席团。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伊春市朗乡林区基层法院    下一篇 玉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