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目录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于1988年12月成立,由东风汽车公司、北京华能集团、厦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创兴国际有限公司四方合股。公司总占地面积约60万平方米,包括厦门、苏州、武汉、绍兴四个生产基地以及一个集销售、售后服务和广告为一体的销售总公司。公司现有员工2660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近600人,占员工总数的21%,其中博士生2人,硕士39人,分别在产品开发、战略企划、信息技术、生产管理、质量控制、财务、销售及售后技术服务等岗位担任骨干工作。合作:金龙自公司创立,就一直坚持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的经营方针,注重吸收消化世界先进技术,培养独立自主开发产品的能力,在技术上一直与世界知名零部件品牌如德国ZF、MAN、美国康明斯、德纳、纽威、日本尼桑、三菱、日野等保持深层合作,并联合开发了一系列适应中国道路状况的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特别是在环保产品的开发上一直保持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生产:除厦门外,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实行低成本快速扩张,先后建立了武汉、苏州、绍兴三个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就地配套,就近销售,不仅使生产能力得以大幅提高,生产成本也得以降低,这样,产品能以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全面进入市场,而四地生产的单一化、系列化、专业化,也使产品品质稳步提高。产品:“品种齐全,性能价格比高,更新换代快”的产品策略使金龙公司跻身国内客车制造业的领先行列,目前金龙客车已形成五大系列共五十多个品种,涵盖从6米至12米的各型客车及公交车产品,年产能力19800台。产品销往全国除台湾的各省、大中城市,在旅游、客运、公交市场深具知名度,并外销亚洲、非洲、美洲和中东地区,市场保有量近40000台。2001年,金龙客车成为首个大批量服务于北京“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海“亚太经合会”和南京“世界华商会”等大型国际会议的国产客车品牌,向世人证明了国产客车的技术实力。公司还在全国各省建立了近300个维修服务网点,并进行计算机联网,便于给用户提供最快捷、及时的服务。发展:经过14年的发展,到2002年,金龙客车年产销量已达到13922台,销售额突破40亿元,分别占全国客车销售量和销售额的1/7,其销售额在全国200多家客车企业中连续第三年保持了排名第一的位置。从1990年销售量5台、销售额126万到2002年,在13年的时间里,金龙客车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增长了2783倍和3245倍。
从2000年开始,公司开始实施国际化营销战略,历经十余年的海外市场开拓,目前金龙客车已经遍及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欧洲等五大洲,广泛服务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德国、英国、意大利、马耳他等12个欧盟国家,市场覆盖率堪比世界顶级品牌。在意大利,金龙客车在旅游市场的新车份额排名第二;在马耳他,金龙公交客车市场占有率超过90%。2012年,公司海外销售额达21亿元人民币。
公司在不断追求业绩增长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品牌建设。金龙客车连续十二年成为“全国两会”通勤服务用车,还成功服务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南非世界杯、新加坡青奥会等国际会议或大型活动。2008年,公司以“2000辆客车60天零故障”的佳绩获得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表彰。在国内,“金龙客车”享有“国车”美誉,成为业内首个“中国驰名商标”,2012年,公司品牌价值超过141亿元,位列中国汽车行业品牌前十强;在海外,金龙客车畅行五大洲,率先进入欧盟市场,连续8年代表中国客车参加BUSWORLD欧洲展,一举获得 “2010年度 BAAV客车制造商大奖”,跻身世界主流客车品牌行列。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成立。
引进德国
金龙客车图形标识由椭圆形和人字形构成,椭圆形设计源自地球的形状,寓意公司的资源来自全球,同时体现公司的国际化愿景;形象主体人字为中文汉字“人”的变形,强调公司“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字形右边与椭圆相连,象征公司根植于民族工业;人字形左边与椭圆留有空间,犹如雄鹰展翅、运筹未来,象征公司具有高瞻远瞩、追求领先卓越、成为行业翘楚的精神。
该标识为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受国家相关法律保护。
使命
谋求大众交通生活的安全、舒适、环保与便捷。
愿景
成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客运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提供商。
核心价值观
诚信: 诚信,乃做人之本,立业之本。无论对股东、员工,还是客户、社会公众,都应以诚相待,恪守信用,互信互动。
创新: 始终保持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敏感度,善于打破传统思维寻找价值链上的每一个可能的创新点,透过不断的“否定”和“革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顾客满意: 顾客满意,即“让顾客对商品和服务感到100%的满意”。关注顾客的满意度,就是关注企业持续发展的可能。顾客满意是公司开展经营活动的中心目标。每一个职员的第一职责就是,让顾客对自己在价值传递过程中所做的贡献感到满意。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