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隋唐遗址公园

隋唐遗址公园地跨洛河两岸,遗址东北至白马寺镇唐寺门,东南至李楼乡城角村,西北至邙山镇苗湾,西南至王城大道与古城路交叉口,面积约47平方公里, 已有1400多年历史。

目录

隋唐遗址公园夜景隋唐遗址公园夜景
洛阳城由宫城、皇城、里坊区和郭城组成。将宫城的应天门、皇城的端门、天津桥、天街和郭城的定鼎门串连起来,就构成了隋唐洛阳城的城市中轴线。宫城、皇城在郭城的西北角,而宫城则位于皇城之北。郭城东北部及洛水南岸部分为里坊区。城的建筑规模略小于京城大兴城,但宫城、皇城的位置选择在郭城西北地势高亢的地方,其注意安全防御远甚于长安大兴城。严格的里坊规制,强化了对城内居民的控制。城内三市的位置,都傍临河渠,比大兴城更多地考虑了工商业的繁荣。这座城市的设计规划,特别是里坊的设计,不仅影响了当时国内新建和改建的地方城市,也为邻近一些国家的都城所仿效。

郭城:

郭城是都城外围廓,对都城起防护作用。唐洛阳城是在隋洛阳城的旧址上修复兴建的,为南北长的准矩形里坊式布置的中世纪城堡城市。

郭城,隋时只有短垣,唐时筑高约5.22米。外郭有八门,通过郭城正南门——定鼎门与天津桥、皇城和宫城轴线贯通,形成唐洛阳城中轴线。根据陆机《洛阳记》的记载,唐洛阳城外廓共十二门,城内有三条大道,居中一条为官道,是文武百官平日着官服晋朝面圣的专用通道,而平常百姓只能通过左右两侧的大道进入城中,且左出右进。

里坊区:

里坊是居民宅院、各宗教寺庙以及中央或当地行政机构的所在地。里坊的街巷布局包括:东西南北大街、环坊墙内侧的街巷和其他一些小的巷、曲。这样十字街再加上小的巷、曲相隔,就构成了隋唐洛阳里坊的内部结构,居民住宅就分布在诸巷、曲之内。郭城内三分之一的里坊分布洛河以北‚大抵贫寒人家居多,其余分布于洛河以南多为达官显贵的邸宅,不少被精心营建为园林,其中最负盛名的有:白居易履道坊宅院、牛僧儒归仁园和午乔庄绿野堂。

皇城:

皇城是唐王朝的中央机关办公所在地,相当于明清故宫的外朝。都城建筑群最为壮丽者是皇城和宫城。建筑造型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皇城位于洛河北都城的西北角,南起今洛河桥,北至今烧沟村,东起今老城北大街,西至今西工电影院这个方形区域内。它区别于西京长安皇城在都城正中北部的布局,其原因之一是自然地理条件,皇城轴线要对准伊阙,使其符合风水格局。

皇城正南对准定鼎门和天津桥的端门。城中南北向有四条街,东西向有四条街。宋代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环溪”园中曾说:“以北望,则隋唐宫阙楼殿千门万户,延亘十余里。”

宫城:

宫城是唐朝皇帝举行大典、接见外国使节和皇族宴饮起居之处,相当于明清故宫的内廷。庭院深邃,建筑紧凑,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幽美而恬静。皇城内北为宫城。隋称紫微城,宫城的正南门——应天门址在今周公庙西侧的定鼎路上,门两侧有垛楼,垛楼外有阙楼,两者之间有长廊相连(廊长38米,宽约11米)。由此可见应天门城楼的宏大景象。

主要建筑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
隋唐洛阳城宫城作为隋唐时期的东都故宫,在设计与建筑,实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千百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东都故宫中的含元殿及其周围的殿堂,被成组的雕塑烘托着,构成了一个景观景象丰富多彩、宏伟壮观的城市建筑空间。在这个艺术空间里,含元殿构成了控制景观的主体,天枢纪念碑是这个艺术空间的视角中心。可以想象,在阳光普照之下,蓝天、白云、碧瓦、金光映衬着环境的绿树碧波,这是一个何等美丽的城市空间景象!

含元殿(明堂):

由应天门,进入宫城,便可见宫中最高大壮丽的皇宫建筑——含元殿。它相当于北京明清故宫里的太和殿。含元殿象征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

含元殿原为隋时所建的乾阳殿,后经四次被毁,四次修建,先后九次易名。据《资治通鉴》“唐纪”中记载,含元殿高约72.24米,底部周长约73.71米。共三层,底层为四方形,四面各施一色,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面效法一天中十二个时辰。顶层为圆形,四周环绕九龙雕塑。中间有周长十五米左右的巨型木柱,上下通贯,故此又名为万象神宫。其建筑技术和施工技术惊世骇俗。

天堂(功德堂):

《资治通鉴》有记载,天堂位于明堂北面,共五层,高约120米左右,高于明堂,其内供养有大佛像。

由于太高,天堂建成不久,被巨风摧毁。随后武则天又下令复建,“日役万人,采木江陵数年之间,所费以万亿计。”

天枢:

天枢是武则天王朝的歌功德纪念碑。位于皇城正南门——端门前。根据《资治通鉴》中记载,天枢为柱状,高约31.06米,直径约为3.55米,柱身八面,每面宽约1.48米。基层为周长50.29米的铁山,上环绕铜制的蟠龙,麒麟。顶部为腾云承露盘,直径约0.75米,上置四龙立捧火珠,高约3.33米,柱身碑刻文武百官和臣服国酋长的名字,武则天自书其榜曰:“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九洲鼎和十二神雕塑:

九州鼎和十二神雕塑位于宫城之内,被置于明堂四周。武则天下令以当时行政区划的九省为对象造九洲鼎。其中神都鼎称豫州,最为著名。各鼎上还铸有当地的地理区图和文化特产,九鼎共用铜五十六万七百余斤。随后武则天又下旨按十二地支铸十二属相金属雕塑,均高约2.96米。

建设特色

隋唐遗址公园隋唐遗址公园
(一)城市选址于最佳风水环境处

隋唐东都洛阳城强调“象天法地”的原则,洛水与邙山、龙门山构成一幅逆时针太极运行图。隋唐洛阳城位居期间,都城与龙门山相对,负阴抱阳藏风聚气,是典型的王都之地。

(二)强化了宫城和皇城的防卫

隋唐洛阳城不仅保持了“前宫后寝”的布局,还把中央机关办公地方加筑城,称皇城,由天然屏障的洛河与河南郭城的里坊区相隔开。这无疑是加强了宫城与皇城的防卫作用。

(三)合理安排经济商贸区

隋唐洛阳在洛河南北,里坊适中地位设了北市(在洛河北占一个里坊)和南市(在洛河南占两个里坊)及西市(占一个里坊)。并在洛河码头处的部分里坊也设有商业店,这就较为均衡地方便城市经济生活。

(四)引伊、洛二水于洛南里坊,使洛阳成为中国第一个“山水都城”、“园林城市”

隋唐洛阳为中国第一个沿河两岸规划城市的先例;又第一个引伊、洛二水于里坊区,使城区河网贯通,居家流水。这洛水贯城,河网纵横,山岳夹峙的都城,成了中国第一个“山水都城”。里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又水流周绕,就为洛南里坊区百余个私家园林提供了天然资源条件。加之唐、宋的社会文化环境,这就营造了中国第一个“园林城市”,“花园城市”。

(五)城市的主要高大建筑布置于宫城、皇城和大城的轴线,使城市的空间秩序明确,艺术化

在定鼎街轴线上,由郭城的定鼎门开始北去[1] ,天津桥、皇城南端门、宫城南应天门、乾元门、乾元殿(含元殿、明堂)、贞观殿(天堂)、徽猷殿、曜仪城的元武门、园壁城的南门及北门、龙光门等,形成了城市的视觉通廊轴线,使城市线条清晰、自然、大气。

(六)隋唐洛阳城是一个中世纪的特大型封建城堡型城市

隋唐洛阳城,郭城城区面积约49.09平方公里(不包括上阳宫),是当时世界上仅次于长安的一个特大型中世纪封建城堡城市。《隋书·地理志》载:“河南郡统县十八,户二十万二千二百三十。”及“徙天下富商大贾数万家于东京。”能解决这么大型城市聚居人口的居住、吃粮、用水、交通、社会工作等问题,说明当时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英雄纪念公园    下一篇 烟台国际博览中心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