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目录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早期四川大学曾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等几大学院,文学院历任院长有向楚、朱光潜等学术名家,曾任中文系主任的有刘大杰、潘重规、杨明照等著名学者。50年代院系调整,撤销文学院建制,分为中文、外文、历史等系。1994年恢复文学院,包括中文、历史等系。1998年又进行调整,将原四川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与原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合并,组建成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现任院党委书记熊兰教授,院长曹顺庆教授,副书记罗梅副教授,副院长吴建教授、雷汉卿教授、傅其林教授。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 133人,其中教授51人,副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35人。他们中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科委委员1人,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委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国家级学会正副会长9人。
序号 | 教研室名称 | 所属系别 | 系主任 | 教研室主任 | 教研室成员 |
1 | 文艺学 | 中国文学系 | 阎嘉 | 阎嘉(兼任) | 冯宪光、傅其林、刘文勇、马睿、任真、阎嘉、赵毅衡 |
2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罗鹭 | 何剑平、刘长东、罗鹭、伍晓蔓、项楚、张勇、尹富 | ||
3 | 中国古代文学 | 黄勇 | 丁淑梅、何江南、黄勇、李瑄、吕肖奂、王红、谢谦、张朝富、周裕锴、张弘、张淘 | ||
4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陈思广 | 陈思广、冯勤、干天全、黄峰、姜飞、靳明全、李怡、毛迅、唐小林、张放、周维东、朱彤 | ||
5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邱晓林 | 曹顺庆、刘亚丁、卢迎伏、邱晓林、王晓路、张怡、赵渭絨、王一平 | ||
6 | 语言学及对外汉语 | 中国语言学系 | 谭伟 | 刘颖 | 俞理明、杜晓莉、李宇凤、刘春卉、刘颖、杨文全、朱姝 |
7 | 汉语言文字学 | 谭伟 | 顾满林、郭萍、蒋宗福、雷汉卿、谭伟、王彤伟、肖娅曼、杨光荣、郑春兰、周仁平 | ||
8 | 新闻学 | 新闻学系 | 操慧 | 操慧 | 操慧、陈雪奇、黄顺铭、姜英、吴建、徐沛、张玉川、刘娜 |
9 | 广播电视学 | 李宜篷 | 蔡尚伟、侯洪、李静、李宜篷、欧阳宏生、魏薇、曾娅妮、朱天 | ||
10 | 广告学 | 广告与传播学系 | 杨效宏 | 杨效宏(兼任) | 曹邑、丁浩宸、黄海荣、刘平、彭虹、杨晓明、杨效宏、饶广祥 |
11 | 编辑出版学 | 白冰 | 白冰、陈翔、段弘、李苓、王炎龙、吴琳、张艳、曾元祥 | ||
12 | 传播学与新媒体 | 张放 | 蒋晓丽、张放、罗飞、陈侠、宋雯 | ||
13 | 戏剧影视学 | 影视艺术系 | 黎风 | 黎风(兼任) | 曹峻冰、黎风、王彬、肖薇、易丹、吴民 |
14 | 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学人类学 | 李春霞 | 李春霞、李祥林、梁昭、徐新建 | ||
15 | 艺术理论与文化产业 | 艺术理论与文化产业系 | 吴兴明 | 吴兴明(兼任) | 吴兴明、陆正兰、李菲、喻宛婷、匡宇 |
学院现下设中国文学系、中国语言学系、新闻学系、广告与传播学系、影视艺术系、艺术理论与文化产业系等6个教学系,另设汉语言文学研究所、汉语史研究所、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新闻传播研究所、广播电视研究所、符号学与传媒学研究所、新媒体研究所、西部广播电视研究中心、文学艺术研究中心等13个科研机构。现有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学人类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理论与文化产业14个教研室。
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三大学科群,有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为目前四川大学文科唯一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四川省重点学科;1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1个文科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1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学院共创办学术刊物10种,其中《中外文化与文论》为CSSCI集刊;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为全英文集刊。
学院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各种层次的办学体系。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戏剧影视文学等8个本科专业;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3个专业学位点。学院现有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32名,在读博士生320人、硕士生1296人(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约占三分之一),本科生1718人,留学生54名。
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已形成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其他办学形式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学院十分重视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学术根柢与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每学期都开展大型系列学术讲座,邀请国际、国内著名学者主讲,大大拓展了全院师生的学术视野。还举办了多期由优秀博士生主讲的“博士论坛”,以及由硕士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参与主讲的“尊经论坛”;同时积极鼓励本科生进行文学创作,资助出版了《起点》、《青桐》等文学刊物,资助所有主干课出版了课程刊物。
学院图书馆目前拥有图书资料约10万册,设有工具书室、流通书室及学术期刊室;现有10多间实验用房,总面积600多平方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600多台件。
近五年来,学院科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7项; 2008至2012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46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语文》、《新闻与传播研究》上发表文章52篇,SSCI和A&HC18篇,大大提升了我院在学校及全国高校中的学术声誉和学术竞争力。在“211丛书”中出版的许多著作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获得了国家、教育部、四川省等不同等级的社科成果奖。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共6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共计32项;以及教育部优秀教材奖、省教育厅奖等其它奖多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比较文学)。
学院建立和完善了与国内外专家、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机制。每年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学术的前沿动态。到目前为止,主办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国际比较文学、中国俗文化研究、中国饮食文化、新闻传播等国际学术研讨会及汉语史研究、中外文论研究学术研讨会等多个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同时,与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10余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互访讲学、合作研究等双向合作交流关系。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是依托于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以及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三个博士点,按照科研体制改革的精神,重新规划研究方向,实行人员优化组合,面向全国招聘人才而组建的新型研究机构。
我校的俗文化研究一贯具有优势。项楚的变文、歌辞、白话诗研究,其卓越成就为国内外所公认。其《敦煌文学丛考》获原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科一等奖,《王梵志诗校注》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科一等奖。周裕锴的俗文学和禅宗偈颂研究,在海内外学术界也很有影响,其《宋代诗学通论》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科二等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三等奖。俞理明教授、雷汉卿教授、张勇教授等也曾获四川省政府优秀科研成果奖。此外,近10年来,两个博士点的青年科研人员开拓了民间信仰研究领域,发展势头迅猛,取得很大成绩。1999年6月,根据科研体制改革的精神,由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三个学科点对原有研究方向重新规划,对原有学术力量实施优化组合,建成了本所。并邀请国内名牌大学的杰出教授加盟,实现强强联合,如清华大学的王小盾教授、浙江大学的张涌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的董志翘教授皆是学坛翘楚。目前全所科研人员少而精,大都承担着本领域的国家或部省级项目,整体力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本研究所由项楚教授任所长,周裕锴教授、李诚教授任副所长。
成立于 1981 年,本所在汉语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文学人类学等方面研究成果突出,郭沫若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和散文的研究亦蜚声海内外。其与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文系合办并具体承办的学术期刊《中外文化与文论》自 1996 年出版以来,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研究所目前承担有国家、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10 余项,所长冯宪光。
成立于 1990 年。含汉语史、文字学、汉语辞书 3 个研究方向,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是其主要研究方向,在全国高校中居领先地位。近年来,该所创建并不断健全了"中古汉语语料、资料库"。研究所名誉所长张永言教授,现任所长为俞理明教授,成员有张永言、赵振铎、向熹、蒋宗福、雷汉卿、杨文全、杨光荣等教授。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成立于 1998 年,主要研究比较诗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外文学关系。主要成员有曹顺庆、杨武能、赵毅衡、徐新建、王晓路等学者,所长为曹顺庆教授。
研究中心涉及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艺术理论与文化产业系、影视剧创作与制作中心等。
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在艺术美学、中国古代艺术史、艺术人类学、艺术符号学、艺术文化设计等方向上形成了丰富的学术积淀和鲜明的自身特色,近五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在国内艺术学领域权威期刊《文艺研究》发表论文12篇,国际A&HCI检索论文数篇。此外,本学科学者不仅先后获11项国家专利授权和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还多次参与金沙博物馆、成都宽窄巷子等全国知名的重要文化艺术产业策划。现任主任为曹顺庆教授。
成立于 1994 年 12 月,其学术特色重在研究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史方面的实际问题,紧密为新闻实际工作服务并在报业研究方面颇具特色。首任所长邱沛篁教授,现任所长欧阳宏生教授。
成立于 1995 年。该所所为高校师生科研、实践作品成果提供及时发表、出版的机会,在“教学、科研、实践”上开创了一条社会与高校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新路子。现任所长为蔡尚伟教授。
创办于2003年12月,是集研究、咨询、培训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活动于一体的学术机构。中心的宗旨在于综合发挥四川大学的学科优势,联合国内外有关学术力量,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面向地方与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和创新性的文化研究。承担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接受地方委托决策咨询任务、培养和培训有关专门人才。中心以四川大学为依托,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由高校优秀管理专家、政府职能部门、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以及企业共同参与,以自觉推动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化传播为己任,致力于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与合作。现任所长王炎龙副教授。
成立于2004年,是四川大学所属的从事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管理决策理论研究的跨学科、跨院所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中心的宗旨是发挥各学科综合优势,深入研究世界文化产业特别是亚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走向,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思路与方案,提供有关决策咨询服务,培养和培训有关专门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现任主任为蔡尚伟教授。
成立于2009年,该研究所是为促进文学与音乐学科间的互动交流和交叉融合,实现跨学科研究与优质教育资源整合,为国家培养文学与音乐专业的高级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经两校共同协商而建立的一个学术研究机构。
该研究所所长曹顺庆教授,成员有四川音乐学院柴永柏教授、易柯教授、敖昌群教授、宋名筑教授、甘绍成教授、胡晓教授等六位学者担任副博导工作,通过合作方式联合培养“文学与音乐跨学科研究”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
自2009年成立以来,该研究所围绕“文学与音乐跨学科研究”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制订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开设相关课程。迄今,共培养了10余名“文学与音乐跨学科研究”专业方向博士研究生,从2013年起,该研究所开始招收艺术学学位“艺术与文学”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
2009年5月成立,是四川大学与著名IT公司、新媒体腾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研究机构,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新媒体的社会影响,依靠新媒体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策略等。现任所长为蒋晓丽教授。
研究所是整合四川大学校外内从事文化产业、广告营销及品牌传播以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学术力量和专家队伍,进行创意产业研究、相关学术交流、组织合作攻关的高校学者与行业专家自由结合型的非正式编制的研究机构,也是发展四川大学对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创意产业进行适时观察与研究的机构。现任所长为杨效宏教授。
研究所的基本任务:适时观察和注视当前正在蓬勃发展的我国创意产业的动态、尤其是我国在产业领域的创新理念、创新人才和创新模式的最新进展,并依此建立创意产业文献资料和信息档案库。同时寻求与产业领域企事业单位和组织的合作,进行相关方面的科研课题和组织学术活动。
本所中长期目标是加强与产业领域内相关企事业单位与组织的合作,进行产业创新理念与实施效果的研究和创意人才的研究与评估等专业学术活动。今后的目标为扩展国家级或省部级研究课题立项,召开有国内外同行学者参加的学术讨论会,加强与国内外创意产业领域研究机构学术联系与交流,创办学术刊物或专业网站,逐步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在创意产业领域的研究基地。
研究所的任务方向:为政府提供创意产业的政策咨询;为创意产业企业提供市场策略咨询;为创意产业市场发展提供前瞻性的研究;为创意产业提供原创性的内容及成果。
2008年12月创立,隶属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由赵毅衡教授主持。该研究所系统把符号学方法扩展至传媒学、文化研究、叙述研究,以及中国典籍研究,拓宽了符号学运动的封面。
出版专业辑刊《符号与传媒》(Signs&Media)
建立网站“符号学论坛”,编辑电子刊物《符号学-传媒学研究动态》
编辑《符号学丛书》、《符号学开拓丛书》
出版《当代符号学译丛》
开设符号学与符号叙述学课程,并招收硕博士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