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刀鱼
目录
一般鱼体长约30—40厘米,体宽5—7厘米。清代《利津县志》记载[1] :“刀鱼,形似利刀,多刺味美。”刀鱼学名刀鲚。按生态群类划分,属于过河口洄游鱼类。每年农历三月中旬,成群结队的刀鱼,陆续由黄河入海口处游进黄河,逆流而上,经东营市境内游到东平湖去产卵,鱼卵在东平湖孵化,一尾雌鱼一次可产下几万只鱼卵。等卵孵化为幼鱼后,又顺着黄河来到入海口。在渤海生长和越冬。刀鱼经过这种回游往返,两三年才能长成成鱼。黄河刀鱼,体形优美,脊背多刺,腹部银白,鳞片细碎,富含脂肪,肉质细嫩,刺多而柔软,味道鲜美芳香,食后终生难忘,可以称得上人间珍馐。
黄河刀鱼实在是鱼中美味佳肴,食用方法也多种多样,可烹可炸可煎可炒可煮可氽丸子。油炸刀鱼、锅烙刀鱼酥香鲜嫩;小葱炒刀鱼色味俱佳;刀鱼氽丸子更是鲜脆清香可口至极。
黄河口刀鱼,因其体型酷像一柄尖利的刀而得名,又名刀鲚或毛刀鱼,为黄河口名贵经济鱼类。它体侧扁,尾延长,吻短而圆突,细鳞小肚,全身呈银白色,系回游性鱼种。此鱼生活于河海交汇处,每年4月初到麦熟前,黄河口刀鱼会从黄河口逆流而上,到东平湖产卵,鱼卵孵化成鱼育肥后,再沿黄河顺流而下入渤海生长和越冬。又因每年农历三月中旬,沿黄河溯流而上几百里,洄游到东平湖产卵,而被渔民戏称为“倒鱼”。黄河口刀鱼腹部呈银白色,像一柄青光闪烁的利刃,而脊背却像镀上一层金,透出金灿灿的鲜黄色。它细鳞小肚,吻短圆突,体型侧扁,因此在水中游起来迅如刀光剑影,一闪即逝。黄河口刀鱼洄游到东平湖,每尾雌鱼一次可产下几万只卵。等卵孵化为幼鱼后,又顺黄河来到入海口。刀鱼经过这种往复循环,两三年方可长成成鱼。
成年的黄河口刀鱼,体长约有三四十厘米,重约二百克左右。黄河刀鱼刀鱼逆流而上之时正是捕捞的最佳季节,鱼汛要持续两个多月。这种鱼性情激昂,游如飞梭,离水即死,可谓“贵而难得”。黄河口刀鱼脂肪丰富,肉质细嫩、多刺,味鲜香。由于渤海湾和莱州湾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它的水底世界成为鱼类的天然王国,是中国近海罕见的优良渔场,这里的主要经济鱼类不下十几种,梭鱼、鲈鱼、黄鱼、银鱼、鄂针鱼、黄姑鱼……真是数不胜数。然而,最具特色的当数黄河口刀鱼。刀鱼在我国长江口、珠江等水域也有。唯黄河口刀鱼为名贵珍品。这里的刀鱼脂肪丰富,奇香无比,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炸、可炖、可氽丸子……都是香鲜并佳,百吃不厌。如果游人恰巧在麦黄时节来黄河口,正逢捕刀鱼的最佳时机,品尝一下刚出水的黄河口刀鱼,那当是人生一大幸。
黄河刀鱼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的蛋白质含量是所有鱼中的第一名。而黄河刀鱼中的维生素A比牛肉多了16陪,对夜盲症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它所含的维生素E还可以减缓人体衰老速度。此外它含有的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有明显的抑制高血压、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的作用,老人经常食用黄河刀鱼对身体能达到很好的预防疾病和滋补作用。
1、清煎: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好不破坏鱼的鳞层,直接用电饼秤煎熟即可食用;
2、做汤: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好不破坏鱼的鳞层,切断后过油微煎,加入水和少许韭菜做汤即可。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