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 作品名称
- 《墨子》
- 创作年代
- 战国时期
- 文学体裁
- 语录体
- 作 者
- 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 原书篇数
- 71篇
- 今本篇数
- 53篇
- 原书卷数
- 15卷
- 最初着录
- 《汉书·艺文志》
目录
《墨子校注》存目 | 今本目录 | ||
卷之一 | 亲士第一 | 卷一 | 亲士(一介无名氏托名进谏) |
脩身第二 | 脩身(一介无名氏托名进谏) | ||
所染第三 | 所染 | ||
法仪第四 | 法仪 | ||
七患第五 | 七患 | ||
辞过第六 | 辞过 | ||
三辩第七 | 三辩 | ||
卷之二 | 尚贤上第八 | 卷二 | 尚贤上 |
尚贤中第九 | 尚贤中 | ||
尚贤下第十 | 尚贤下 | ||
卷之三 | 尚同上第十一 | 卷三 | 尚同上 |
尚同中第十二 | 尚同中 | ||
尚同下第十三 | 尚同下 | ||
卷之四 | 兼爱上第十四 | 卷四 | 兼爱上 |
兼爱中第十五 | 兼爱中 | ||
兼爱下第十六 | 兼爱下 | ||
卷之五 | 非攻上第十七 | 卷五 | 非攻上 |
非攻中第十八 | 非攻中 | ||
非攻下第十九 | 非攻下 | ||
卷之六 | 节用上第二十 | 卷六 | 节用上 |
节用中第二十一 | 节用中 | ||
节用下第二十二 | |||
节葬上第二十三 | |||
节葬中第二十四 | |||
节葬下第二十五 | 节葬下 | ||
卷之七 | 天志上第二十六 | 卷七 | 天志上 |
天志中第二十七 | 天志中 | ||
天志下第二十八 | 天志下 | ||
卷之八 | 明鬼上第二十九 | 卷八 | |
明鬼中第三十 | |||
明鬼下第三十一 | 明鬼下 | ||
非乐上第三十二 | 非乐上 | ||
卷之九 | 非乐中第三十三 | 卷九 | |
非乐下第三十四 | |||
非命上第三十五 | 非命上 | ||
非命中第三十六 | 非命中 | ||
非命下第三十七 | 非命下 | ||
非儒上第三十八 | |||
非儒下第三十九 | 非儒下 | ||
卷之十 | 经上第四十 | 卷十 | 经上 |
经下第四十一 | 经下 | ||
经说上第四十二 | 经说上 | ||
经说下第四十三 | 经说下 | ||
卷之十一 | 大取第四十四 | 卷十一 | 大取 |
小取第四十五 | 小取 | ||
耕柱第四十六 | 耕柱 | ||
卷之十二 | 贵义第四十七 | 卷十二 | 贵义 |
公孟第四十八 | 公孟 | ||
卷之十三 | 鲁问第四十九 | 卷十三 | 鲁问 |
公输第五十 | 公输 | ||
□□第五十一 | |||
卷之十四 | 备城门第五十二 | 卷十四 | 备城门 |
备高临第五十三 | 备高临 | ||
□□第五十四 | |||
□□第五十五 | |||
备梯第五十六 | 备梯 | ||
□□第五十七 | |||
备水第五十八 | 备水 | ||
□□第五十九 | |||
□□第六十 | |||
备突第六十一 | 备突 | ||
备穴第六十二 | 备穴 | ||
备蛾傅第六十三 | 备蛾傅 | ||
卷之十五 | □□第六十四 | 卷十五 | |
□□第六十五 | |||
□□第六十六 | |||
□□第六十七 | |||
迎敌祠第六十八 | 迎敌祠 | ||
旗帜第六十九 | 旗帜 | ||
号令第七十 | 号令 | ||
杂守第七十一 | 杂守 |
版本 | 时间 | 备注 |
卷子本 | 日本文应元年 | 存日本宫内省存卷子本《群书治要》中 |
正德俞钞三卷本 | 明朝正德元年 | 俞弁钞 |
吴钞本 | 明朝弘治 | 吴宽钞 |
道藏本 | 明朝正统十年 | 明道藏,张宇初校 |
顾校道藏本 | 清朝 | 顾千里校 |
嘉靖壬子陆校铜板活字本 | 明朝嘉靖三十一年 | 陆稳校 |
嘉靖癸丑陆叙唐刻本 | 明朝嘉靖三十二年 | 唐尧臣据陆稳壬子活字本刊刻 |
嘉靖丁巳江藩重刻唐本 | 明朝嘉靖 | 江藩重刻唐尧臣本 |
隆庆丁卯沈刻百家类纂本 | 明朝隆庆元年 | 沈津刻 |
万历壬子百子类函本 | 明朝万历 | 翻刻隆庆丁卯沈刻百家类纂本 |
万历丁丑潜庵叙刻本 | 明朝万历 | |
万历辛巳茅校书坊刻本 | 明朝万历 | 茅坤校,童思泉刻 |
日本宝历七年秋山仪校刻本 | 日本宝历七年 | 秋山仪校 |
李贽批选本 | 明朝万历 | 李贽节本 |
绵眇阁本 | 明朝万历 | 冯梦祯绵眇阁刻 |
堂策槛本 | 明朝天启 | 郎兆玉堂策槛刻 |
顾校李本 | 明朝 | 附于顾校道藏本之下阑 |
陈仁锡本 | 明朝天启 | 刊于《诸子奇赏》中 |
四库全书本 | 清朝乾隆 | |
毕沅校刻本 | 清朝乾隆四十八年 | 毕沅校 |
墨子斠注补正 | 清朝光绪十三年 | 王树枏 |
墨子闲诂 | 清朝光绪二十一年(活字本) | 孙诒让 |
清朝宣统二年(重刊本) | ||
桐城先生点勘墨子读本 | 清朝 | 吴汝纶 |
墨子笺 | 清朝 | 曹耀湘 |
墨子注 | 清朝光绪 | 王闿运 |
墨子国字解 | 日本 | 牧野谦次郎 |
墨子新释 | 中华民国 | 尹桐阳 |
墨子集解 | 中华民国 | 张纯一 |
定本墨子闲诂校补 | 中华民国 | 李笠 |
墨子校注 | 中华民国 | 吴毓江 |
《墨子》一书思想非常丰富,其中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比较突出,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是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
《墨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非乐》诸篇中。墨家主张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反对任人唯亲,它说,做官的不能永远都是高贵的,老百姓也不能永远都是下贱的。它主张从天子到下面的各级官吏,都要选择天下的贤人来充当。墨子反对统治者发动的侵略战争,声援被侵略的国家,并为此而奔走呼嚎,勇敢地主持正义。墨子对统治者过的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极为反感,主张对统治者要进行限制。对死人的葬礼,墨子主张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这些客观上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墨子》的伦理思想,主要反映在《兼爱》、《亲士》、《修身》等篇中。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人们不分贵贱,都要互爱互利,这样社会上就不会出现以强凌弱、以贵欺贱、以智诈愚的现象。国君要爱护有功的贤臣,慈父要爱护孝顺的儿子。人们处在贫困的时候不要怨恨,处在富有的时候要讲究仁义。对活着的人要仁爱,对死去的人要哀痛,这样社会就会走向大同。墨子的伦理思想虽然抹杀了阶级性,带有空想的色彩,但它却是广大劳动人民要求平等、反抗压迫、呼唤自由的心声。
《墨子》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非命》、《贵义》、《尚同》、《天志》、《明鬼》、《墨经》诸篇中。墨家哲学思想的最大贡献是认识论。墨子主张把知识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类,"闻知"是传授的知识,"说知"是推理的知识,"亲知"是实践经验的知识。这就否定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为此,墨子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表法",他说:
"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墨子·非命上》)墨子还反对儒家鼓吹的"天命论",他不相信"天命"的存在,他提倡"尚力"。在"名"、"实"关系上,墨家认为"名"必须服从"实",没有"实"作基础,"名"就是虚假的。这些思想都具有唯物主义的性质。但是,墨子又相信"天志",他认为天有意志,天能赏善罚恶,爱人憎人。他还论证了鬼神的客观存在,这就不免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坑。这说明墨家的唯物论思想还有缺陷,还不彻底。
《墨子》的逻辑思想,主要反映在《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6篇中,这主要是后期墨家的思想。在《墨经》中,后期墨家提出了"辩"、"类"、"故"等一套完备的逻辑概念。在《小取》篇中论述了辩论的作用,即辩论是要分析是非的区别,审查治乱的规律,弄清同异的所在,考察名实的道理,判别利害,解决疑似。还阐述了辩论的几种方式,对推理的研究也甚为精细。后期墨学建立了相当严谨完整的逻辑理论,在中国逻辑思想发展史上起了开创作用,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直到今天,它仍是人们学习中国逻辑思想史的重要材料,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墨子》的军事思想,主要反映在《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等篇中。由于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所以它的军事理论主要是积极的防御战术,这虽然不及兵家的军事思想全面深刻,但它却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心理愿望。
《墨子》一书所蕴含的思想极其丰富,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墨子》思想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正因为如此,它不被统治阶级所赏识,到了秦汉,墨学已没有多大影响,墨子的事迹已知之甚少,连史学家司马迁为墨子作传,也廖廖数语。
《墨经》的逻辑学
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由于它是围绕着辩或辩论(论证)而展开的,所以也被称为墨辩逻辑。其逻辑思想和体系主要反映在《墨经》一书中。
基本内容 后期墨家逻辑以辩为核心,其中包括名、辞、说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和由故、理、类三物构成的逻辑推理。
辩 在后期墨家逻辑中具有论证的性质,《墨经》把辩定义为"争彼也",即把辩看作是关于"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或谓之是,或谓之非"的一对矛盾命题的是非之争,而且认为辩必有胜者和负者,并要求分清胜负。辩的目的和作用在于"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小取》)。
辩具有名、辞、说三种基本思维形式。在后期墨家逻辑中,对这三种思维形式的理解,相当于西方传统逻辑中的概念、判断、推理。后期墨家逻辑中的名是用来摹拟、称谓事物的所然与所以然之性质的,《小取》说:"以名举实";《经上》说:"告以文名,举彼实故也"。这样的名就具有概念的性质。名又是言词(命题)的构成元素,因而也具有语词的性质。后期墨家首先从概念外延上把名分为达、类、私三种,"达名"相当于范畴,如"物";"类名"相当于普遍概念,如"马";"私名"是限于对某一个体事物之称谓,包括专名或姓名,相近于单独概念。后期墨家还从概念的内涵上把"名"分为相当于具体概念的"形貌之名"和相当于抽象概念的"非形貌之名",以及相当于时空概念的"居运之名"和"量数之名",等等。
辞是用来表达人们思想上的断定的。《小取》说:"以辞抒意",所以"辞"又是构成推理的要素,即用作前提、结论或论证的论题。如《小取》把"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 这种直接推理叫做 "比辞而俱行",把论证叫做"立辞"。辞有时与"言"通用,言辞是对事物的陈述,它是由名构成的。后期墨家还提出了"尽"、"或"、"假"、"必",即全称、选言、假言、必然等命题形式,尤其对词项在命题中的周延性问题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它认为,肯定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乘马,不待周乘马,然后为乘马也";而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逮至不乘马,待周不乘马,而后为不乘马"。后期墨家对辞的矛盾关系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揭示,如将"辩"限于一对矛盾命题的一是一非之争,在"止"式推论中提出用特称否定命题反驳全称肯定命题和用全称否定命题反驳特称肯定命题等。
后期墨家逻辑强调"以说出故",即通过说的方式以明确 "立辞" 的根据和理由。《经下》诸条有"说在......"字样,接着极简要地标出理由或例证,然后在《经说下》加以解释,这就是 "以说出故" 形式的运用。后期墨家把知识按来源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种。说知源于亲知和闻知,是由已知到未知的间接推理之知。《经说下》举例说,已亲知室外之物的颜色是白的,又闻知室内之物的颜色与室外之物的颜色相同,由此就可以推出室内之物的颜色也是白的。后期墨家还从当时的辩论中,总结出多种推论形式,主要有:具有选言性质的"或"、具有假言性质的"假"、相当于直言推理的"效"、相当于复杂概念推理的"侔"、相当于对当关系中矛盾命题之间推理的"止",以及"辟"、"援"、"推"等一般类推。
故、理、类三物 后期墨家认为立辞必须明故、理、类三物,"三物必具,然后(辞)足以生"。故是指一事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经说上》将"故"分为"大故"和"小故"两种。大故就是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小故"则是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它们相当于假言命题的前件或直言推理中的小前提。"理"即"法",有规律、模式、本质之意。"类" 是指类之同者。故、理、类三物即是立辞必须明确"辞",明确论题或结论之所以能成立的理由和条件,又必须明确事物之间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的一般规律,还必须知其类同者。这三物既是后期墨家逻辑推理论证的原则,也是其推理论证的基本形式,即由故、理、类三物而推出"辞"的基本过程和形式。
逻辑规律 后期墨家对逻辑的基本规律也有比较明确的论述。在同一律方面,《经说下》中指出,"正名者,......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彼此不可",认为"彼"之名只能指彼之实,"此"之名只能指此之实,彼此之名都不能既指彼又指此。这是后期墨家的"正名"原则,从中揭示了同一律的基本内容。它还十分重视同一律的应用,提出了"通意后对"的原则,即在辩论中必须先明确概念(通意),然后才能论辩(后对)。
后期墨家也把"辩"定义为争论一对矛盾命题中的是非。如针对同一动物,甲说"这是牛",乙说"这不是牛",就叫做"争彼"。后期墨家指出,这样的争彼是"不俱当,必或不当"的,也就是不能同真,必有一假。这相当于矛盾律的内容。后期墨家曾用矛盾律分析了当时流行的一些论点的逻辑谬误。例如,《经说下》在批驳"言尽悖"之谬误时指出,如果"以言为尽悖"这个命题为真,则表明存在着并不荒谬的言论;如果这个命题为假,也表明有些言论不是荒谬的。因此不管怎么说,这个命题都是不正确的。
后期墨家还揭示了排中律的内容,指出"谓辩无胜,必不当",即认为矛盾命题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
逻辑谬误 后期墨家对推理论证中的谬误问题作了仔细研究。《小取》指出,事物有相同的性质,但不一定在一切方面都相同;事物的现象相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一定相同等等。因此,对譬、侔、援、推这些论辩方式运用不慎,或作为公式到处搬用,就会出现"行而异、转而危、远而失、流而离本"的谬误。后期墨家把侔式推论的谬误,分为①"是而不然",即肯定的前提是正确的,肯定的结论则是错误的。②"不是而然",即否定的前提是正确的,否定的结论则是错误的。同时还规定了"异类不比"的类推原则。对此,《经说下》举例说,如果提出木头与夜间哪个更长,智慧与粮食哪个更多,爵位、亲属、操行和物价哪个更贵这样的问题,显然是荒谬的。
影响 后期墨家逻辑是中国古代逻辑可以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古印度因明(见印度逻辑史)相媲美的科学体系,在中国逻辑史和世界逻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从秦汉以后,这份宝贵的遗产长期被忽视。晋朝时,鲁胜虽曾作《墨辩注》,但仅存其"叙"。只是到了近代以后,孙诒让、梁启超、章炳麟、章士钊、谭戒甫等人才开始把墨辩逻辑与西方逻辑和印度因明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使后期墨家逻辑思想重新受到了重视,并有了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