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乌卢鲁国家公园

乌卢鲁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炎热的内陆沙漠地区,乌卢鲁国家公园最著名的景观是艾雅斯巨石和奥尔加岩山,公园占地1325平方公里,它的名字是由两处独特的地理特征组成的,乌卢鲁国家公园同时也是被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注册的国家财产,公园以其壮观的地质学构造和岩石组合闻名于世。
中文名
乌卢鲁国家公园
称: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
号:611-006
地理位置
澳大利亚北部

目录

乌卢鲁国家公园乌卢鲁国家公园
乌卢鲁国家公园,公园为当地土著居民拥有,地处澳大利亚中心,属干旱地区,占地1325平方公里(512平方英里)。它的名字是由两处独特的地理特征组成的。乌卢鲁是一座周长9.4公里(5.8英里),高349(1145英尺)的砂岩独石,高高地耸立在平坦的沙原上。占地3500公顷(18648英亩),意为“许多头”,如俯视观望,可以看到36个圆形的山头,故称作卡塔-楚塔。这两处风景独特,在日升日落时分,它们可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巨大的乌卢鲁独石是平原地区最为壮观的地理特征,对生活在沙漠的人们来说,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不仅为它的巧夺天工而惊叹,同时还可循着历史的踪迹回到遥远的过去,乌卢鲁国家公园1987年和1994年分别收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

自然资源

乌卢鲁国家公园乌卢鲁国家公园
乌卢鲁国家公园里,有植物480种、爬行动物70种、哺乳动物40种。爬行动物中最著名的是巨蜥,它的体长可达2.5米。皮呈橄榄绿,装点着美丽的花纹。这个地区还有剧毒的褐眼镜王蛇和西部眼镜蛇,长达1.8米,生活在沙丘间的青蛙、蜥蜴、袋鼹以及跳鼠都是毒蛇很容易捕捉的猎物,也是澳大利亚野狗的猎物。红袋鼠有时也到这个地区来吃草,而胆小的岩袋鼠白天躲在岩洞里。大约有150种鸟在这里栖息,包括鸸鹋、楔尾雕和吸蜜鸟。

乌卢鲁公园里也繁衍着许多澳大利亚独特的动物,如袋鼠、鸸鹋等。袋鼠属于哺乳动物中的袋鼠科,其种类不下四五十种。大袋鼠是其中最大的一种,身长1.5米,有的可达2米,尾巴又长又粗,约1.3 米。它头小,耳大,前肢短,后肢长,跳跃力极强,每小时可跑60千米。鸸鹋的科学名称中含有“快走”之意,样子像阿拉伯沙漠中的大驼鸟,身高一米多,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鸟之一。它头部和颈部羽毛丰满,不能飞翔,却会游泳,陆上行走快步如飞,时速可达70 千米。澳大利亚国徽图案的组成就是左边一只大袋鼠,右边一只鸸鹋。

公园特色

乌卢鲁国家公园乌卢鲁国家公园
重要地位

由艾尔斯巨石和卡塔曲塔岩山构成的乌卢鲁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面积1325平方千米。建于1958年。而这些巨石和岩山形成于6亿年前。乌卢鲁国家公园同时也是被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注册的国家财产,公园以其壮观的地质学构造而闻名于世。乌卢鲁国家公园以奇特的岩石组合闻名于世,在地质学家的眼里它们代表了特殊构造和侵蚀过程。乌卢鲁和卡塔曲塔的岩石组合及其邻近的、在科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动植物组合与周围大范围的沙漠背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带有浓厚的自然地理特征的韵味这个公园曾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生物圈保护地,与之相类似的生物圈保护地在澳大利亚共有12个。

艾尔斯石

在澳大利亚炎热、多沙的北部平原上,孤独挺拔地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红色砂岩,十分壮观。澳大利亚土著阿波利基尼人(有资料称为:阿南古土著人)称这块巨石为“乌卢鲁(Uluru)”,意为“遮荫之处”,这里是他们的神圣之地。底部有一些浅洞穴,洞内有雕刻和壁画。洞穴既神秘莫测,也是他们躲避白天日晒得安全场所。西方人称这块巨石为“艾尔斯”,得名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吉尔斯和戈斯两位探险家到此地探险,欧洲人首次亲眼见到艾尔斯石的风采。他们即以当时南澳总理艾尔斯爵士的名字为这块巨石命名。

最大巨石

艾尔斯巨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巨石。成分为砾石,由风沙雕琢而成,呈椭圆形。长3600米,宽约2000米,高348米,高出周围荒漠平原335米。基围约8800米。岩石光滑,形状有些像两端略圆的长面包。巨石整体呈红色,突兀在广袤的沙漠上,硕大无比,雄伟壮观,如巨兽卧地,格外醒目。巨石没有来栖息的鸟兽,也不生寸草,圆滑光亮,但偶尔可以看到蜥蜴出没在其中。艾尔斯石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随着阳光方向的变化而显出不同颜色,这是非常少见的自然景观:拂晓时它显出旭日的橙黄色;晨曦的暗影又使它显出赭红;中午时分是一片琥珀色;到夕阳西下变成一片非常壮丽的绯红色,就像正在熊熊燃烧的大煤块。这种奇特的现象是岩石中所含的铁在一定的空气湿度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结果。石上有许多因风化而形成的奇特洞穴和裂缝。在夕阳之下,南壁上的裂缝极像一个完整的人头盖骨。

艾尔斯石是五亿年前地壳运动升起的砂岩。四周是一片沙丘,此石大部分埋于沙下,仅平坦顶部露于沙上。这种构造在地质学上称作“岛山”。此石表面有许多平行槽沟,基部周长达十公里,有风化形成的奇形怪状洞穴。在其东北面裂开一块高150米的薄岩块,依附于岩壁之上,这一石柱被称为“袋鼠尾巴”。土著人将其视为神的象征。

卡塔曲塔

乌卢鲁国家公园乌卢鲁国家公园—卡塔曲塔

卡塔曲塔是在乌卢鲁西面的岩石圆顶屋。它的主要成分是沉积岩,风雨的长期侵蚀将岩石表面磨蚀成了现在的同屋脊形状。在当地,它有“巨人”之称。在这两处景点都以其非常奇特的景观深深地吸引着全世界的游人前来参观。

1985年以来,艾尔斯地区辟为乌卢鲁国家公园,土著拥有所有权和管理权。居住在这里的澳大利亚土著在此石周围住了几千年,视其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生活准则包括爱护这片土地。对他们来说,乌卢鲁地区是他们祖先足迹的交汇点。每一块岩石、每一个悬崖、漂石、岩洞都有神圣的意义。有些岩洞,主要是穆蒂特尤鲁和勘特尤峡谷的岩洞,都被土著用赭石、岩灰和木炭画上壁画。

到乌卢鲁观光的游客都会看到一句古老的欢迎词:“土著之乡欢迎您!”。现在每年有五十多万人到艾尔斯石观光。在其北18公里的尤拉拉胜地设有旅游中心。步行绕石一圈约需四小时,也可坐在摩托车后座绕石观光。步行参观可走较短路线“蜥蜴小道”,由土著担当向导。他们会向游客讲解他们的文化,介绍一些食品,如金合欢“苹果”(一种蜂瘿)等。登上石顶约需两小时,但是这样做有悖于土著文化,一般会受到劝阻。如果气温在摄氏38度以上,就会禁止攀登顶峰,以免发生危险。

这里雨水稀少,但偶尔也有大雨。大雨过后,雨水从高耸的陡坡倾泻而下,在岩石上留下一条条黑色条纹,在岩隙里形成许多水坑,但大部分水都流到下面的平地上,使蓝灰檀香木、红桉树、金合欢丛以及沙漠橡树、沙丘草等植物得以在周围的沙丘生长。沙漠橡树的针状叶减少了水分蒸发,其厚厚的树皮也能耐热。山南的穆蒂特尤鲁大水池(也叫马吉泉),除了非常干旱的季节外,泉水不枯。其它水坑可蓄水数周或数月,大部分会很快在酷热下蒸发掉。住在水池里的水蛇被土著认为是池水守护神。

乌卢鲁石

乌卢鲁国家公园乌卢鲁国家公园
把乌卢鲁称为——“澳大利亚的红色心脏”。乌卢鲁周长94公里,高348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岩石。乌卢鲁的地层大约形成于6亿年前。首先是海底堆积的砂砾变成了岩石,随后由于地壳的变动,岩石逐渐开始垂直倾斜。在漫长的时间里,它逐渐风化成为一座岩石山,就像一座沙海中的孤岛。乌卢鲁的表面呈现出红色。那是因为岩石中所含的铁与空气接触发生了氧化。乌卢鲁的生存环境是严酷的。但是它周围的生物种类却多得惊人。有70多种爬行类,40多种哺乳类动物。乌卢鲁的洞窟里留下了古代安纳库人描绘的壁画。壁画表现的是流传在安纳库人中的久库鲁巴的故事。久库鲁巴是安纳库人传承下来的关于如何生存的法则。安纳库人的宗教观和人生观都深深扎根于久库鲁巴的信条中。安纳库人的传说也深深地镌刻在乌卢鲁的岩石上。在乌卢鲁的中间可以看到一条纵向的凹陷,据说这就是蛇女传说中的蛇爬过的痕迹。

从大自然的景观中,安纳库人领会到神圣的含义。这片大地的历史,就由他们口口相传,代代相传。乌卢鲁往西大约30公里,有一个被安纳库人称之为“卡塔丘塔”的地方。卡塔丘塔是“很多脑袋”的意思。它同乌卢鲁一起被登录为世界遗产。平原上,一块形状奇特的岩石突兀地耸立着。这是一座巨大的岩石山,曾经比乌卢鲁还高出200多米。由于它和乌卢鲁的地质构造不同,本来是圆形的岩石分化成了36块巨石。这里是安纳库男子的神圣之地,女性不得进入。干燥的大地有八面来风。它那梦幻般的景象令来访者产生无限的遐想。当地人从乌卢鲁及其周边的大自然中领悟了许多东西。他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都来自这片土地。这是风化而成的乌卢鲁的洞窟。过去,它是孩子们举行成年仪式的地方。孩子们离开父母,在这里过集体生活。他们将学习安纳库文化最根本的信条,也就是“久库鲁巴”法则。男孩子学习狩猎,女孩子学习如何寻找果物和水源。还有一些生存所必需的植物学知识。当孩子们在乌卢鲁的怀抱中,学到了成年人所应具备的一切能力,他们就算长大成人了。安纳库人用自己的传统和智慧,从这片土地上取得了应有尽有的收获。乌卢鲁观光的最大亮点是攀登乌卢鲁。可是对于安纳库人来说,它圣地。他们自己是绝对不会登上去的。一位在这里一直守护着祖先土地的人这样说:“即使你登上了乌卢鲁,你也看不清它的真面目,还是请离开岩石一些,然后用你的心来凝视它吧”。

红沙沥血

乌卢鲁国家公园乌卢鲁国家公园
乌卢鲁很荒芜。地球被人们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太阳光每年能垂直照射的地表部分是以赤道为中心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南半球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回归线所在的区域上空,有大量干热的空气下沉流向地表,使这里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澳大利亚的沙漠和近似沙漠的土地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因此,有人形容澳大利亚是一块不为人类准备的土地。乌卢鲁便处于澳洲大陆中部,干燥、荒凉有加,是名副其实“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地方。

乌卢鲁国家公园就是一个沙漠平原上的公园,遍地的沙粒诉说着干涸,座座由沙堆积成的矮丘犹如坟墓在证明着生命的难存。这里虽不见漫漫“黄沙”,但人的目光触及到的却是一片片如血的红色沙漠波涛起伏,它是风“呕心沥血”吟唱得“唇干舌燥”的杰作。红色意味着本地区经历了亿万年的高温干旱,地表的氧化作用很强;红色是氧化铁类物质覆盖地表的结果。到艾尔斯岩石游览的人,都会一睹沙漠日出的奇景。

清晨,一抹红光闪出地平线,渐渐由暗转明向上扩散,然后一弯光环探出头来,慢慢的一面上升一面胀大,就像是一团火球从炉中沸腾冒升。地面上由漆黑而暗褐、紫褐、红褐,天空从黑灰而深紫、绛红、绯红,忽然旷野里呈现闪闪烁烁的光芒万点,一会儿又变幻成摇摇晃晃的斑斓光带。从一线曙光初露,到太阳升离地平线,其间光影瞬息万变,这就是大漠上的日出奇观。

奥尔加山

从空中俯瞰,艾尔斯岩石这庞然大物不过是茫茫红色沙漠中的一颗红色小石而已。它边上陪伴着高低起伏的卵圆形岩石,那就是奥尔加山,其盛名不在艾尔斯岩石之下。当地土著人管它叫“KATATJUTA”,就是“许多头颅”的意思,从空中望去,奥尔加山好像是一堆大大小小的馒头,又像是形式各样的头颅,是澳大利亚内陆沙漠上的另一奇景。这座山由28 块圆形大岩石组成,有的连在一起,有的个别独立,最高峰约540米,从地面算起,比艾尔斯岩石高一百九十多米。岩面裂缝中多清水,故而各种野生植物和动物能生存于上,看上去比艾尔斯岩石更具活力。

在岩石堆中攀岭越谷,眺望远处的冥蒙和近处的飞沙,完全是一派粗犷的大漠风光。奥尔加山是由沉积岩构成的,由于组成岩石的物质比较软,又因为长期遭受风雨的侵蚀,岩石表面被磨蚀,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圆屋脊形状。据传,过去这里是土著人举行祭祀和舞蹈聚会的原始自然图腾之地。当地人认为,奥尔加山不仅仅是岩石,而且还是位“巨乌卢鲁国家公园的动物人”。

乌卢鲁国家公园乌卢鲁国家公园
猴面包树

乌卢鲁国家公园内生长着一种猴面包树,也叫澳大利亚瓶树。远远望去,这种形状奇特的树似乎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而是插在一个大肚子的花瓶里。瓶子似的大肚子树干直径可达几米,它把多余的雨水吸收贮存,待到干旱季节慢慢享用,延续生命,真的是未雨绸缪。猴面包树也好像是为游人准备的饮用水。你若在沙漠旅行中饮尽了自带的水,又找不到别的水源,那只需用小刀在猴面包树的肚子上挖开一个小洞,水便汩汩流出,喝之顿解干涸疲乏之苦。据说一棵猴面包树的瓶状肚子里装有10 加仑水(1 加仑相当于4.54 升),无疑它是沙漠中水的暴发户。

景观保护

1994年,由于人们认识到了在乌卢鲁国家公园地区当地土著人和自然环境生死攸关的共生关系的重要意义以及公园自身重要的文化价值,公园得以在世界文化遗产中进行重新登记,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被称为“文化景观”的世界遗产。在此之前,只有新西兰的汤加里罗国家公园于1993年受此殊荣。

新西兰汤加里罗国家公园和澳大利亚乌卢鲁——卡塔曲塔国家公园被成功地提名为“文化景观”,使得与世界遗产相关的国家、组织也都正式接受了“文化景观”这一概念。

有些文化风景区留下了人类对其进行肆意修改的痕迹,而另一些风景区则完好无损地保留着人类的宗教、艺术、文化等原有的信息,没有遭受到任何灾难性的侵袭与践踏,带有浓厚的自然地理特征的韵味。毫无疑问,有资格而受到文化景观遗产这一新类别青睐的应该是后一种情形。

世界遗产

乌卢鲁国家公园乌卢鲁国家公园
1987年,1994年分别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V)(VI)和自然遗产遴选标准NII)(II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届会议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8届会议报告。

人种

乌卢鲁国家公园,坐落在以红色沙土地为优势的澳洲中部,以其壮观的地质学构造而闻名于世。乌卢鲁是一块巨大的圆形柱石,而卡塔曲塔则似一块石头圆屋顶坐落在乌卢鲁西部,形成了世界上最古老人类社会之一的传统信仰体系的一部分。而乌卢鲁­——卡塔曲塔传统的拥有者则是阿南古土著人。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巴纳德学院    下一篇 郑渝高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