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蔡翘

蔡翘,生理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生理科学奠基人之一。1920年代首先发现视觉与眼球运动功能的中枢部位——顶盖前核(后称蔡氏区)。编著中国第一本大学生理学教科书。他在中国多所著名医学院校担任学术领导及教学、科研工作,在神经解剖、神经传导生理、糖代谢和血液生理等领域有许多重大发现,并为中国的航天航空航海生理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目录

蔡翘蔡翘
蔡翘,字卓夫,乳名(族名)义忠,曾用英文名TsaiChiao。1897年10月11日(农历9月16日)生于广东省揭阳县新墟镇仙美村。父蔡增虔(季谦),族名绍钦,母卢氏。

蔡翘7岁时,父亲送他在本村私塾读书,后又送他到镇上兰田小学读高小。1913年,蔡翘考入潮安县金山书院(现省立金山中学),至1917年毕业。1918年,他只身赴上海复旦大学附中补习英文,同年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当旁听生。1919年秋,他受"五四"运动的影响,胸怀"科学救国"的志向,带着家里给的不多的钱,从上海坐船经日本到美国留学。他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学习心理学,用2年时间学完大学课程。1921年冬进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一学期后(1922年)转入芝加哥大学生理系当研究生。在美求学期间蔡翘靠勤工俭学维持生活和学习,他曾在芝加哥大学生物学图书馆业余服务一年,一天工作2小时,以解决自己的学费和吃饭问题,并与多名中国同学,如吴有训、周培源、潘菽、杨武之(杨振宁之父)、袁敦礼、张锡均等合租宿舍。有一段时间甚至与潘菽(中国科学院院士,心理学家,字有年,潘汉年的堂弟、潘梓年之弟,五四运动领导者之一,为火烧赵家楼后被捕的32名学生之一,已故)同睡一床,合盖一床被子。他们自己起伙,轮流做饭,还在学校打零工。同时他潜心攻读,注重提高实验技能,在芝加哥大学文理学院学习期间发表了4篇论文。1924年,蔡翘发表博士论文"大白鼠的记忆曲线",翌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因学业成绩优秀获芝加哥大学金钥匙奖,并被推荐为美国解剖学会会员。

1925年夏秋之交,他绕道加拿大经

1897年10月11日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县仙美村。

1913~1917年在广东省潮安县金山书院学习并毕业。

1917年在上海复旦大学附中补习英文。

1918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旁听。

1919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心理系学习。

192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生理系做研究生。

1924~1925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并获哲学博士学位。

1925年在上海任复旦大学生物学科教授、主任。

1927~1930年在上海吴淞任中央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授。

1930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和剑桥大学生理学系进修。

1931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进修。

1932年春上海吴淞中央大学医学院任教。

1932年夏~1937年1月在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院任副研究员。

1937年1月任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授。

1937年夏~1945年随中央大学医学院西迁成都。

1941年创办《中国生理学会成都分会简报》,任主编。

1943年接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

1945年随中央大学医学院迁回南京。

1948年任中央大学医学院代理院长。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任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

1952年任第五军医大学校长。

1954年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7年兼任新成立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劳动生理研究所所长。

1964~1981年任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长。

1978年成立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指导该所神经生物学室的研究工作。

1981~1993年被选为中国生理科学会名誉理事长。

1987年被推选为中华医学会航空医学学会名誉主任委员。

1990年7月29日因呼吸道感染,全身器官功能衰竭逝世于北京。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山东大鼓    下一篇 达尔文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