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广东药科大学

东药科大学是广东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全国独立建制的三所药科类高等院校之一,广东省培养药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等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广东省国家执业药师培训中心,也是广东省医药卫生系统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广东省3家药学法定CMA计量认证单位之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接收港澳台学生、外国留学生和面向全国招生资格。学校由位于广州的广州大学城校区、赤岗校区、宝岗校区和位于孙中山故乡的中山校区四个部分组成,校园占地面积近300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77.52 万平方米。学校本部坐落在广州大学城。2016年3月28日,广东药科大学正式揭牌,200余名校友与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目录

广东药科大学是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8个二级院(部)以及2个教辅单位,39个本科专业。

二级学院(18个)

广东药科大学药科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基础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商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医药经济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医药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护理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化工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健康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中心)

广东药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人文社科部

广东药科大学体育部

教辅单位(2个)

广东药科大学图书馆、广东药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直属单位(4个)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药科大学中山校区、广东药科大学赤岗校区、广东药科大学宝岗校区、广东药科大学附属门诊部

师资力量

据2015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1456人,教授、副教授577人,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占65% 。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10人;有国家级、省级 “千百十工程” 培养对象2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5人,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多名。

教学团队

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药学专业教学团队

教学名师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重点培养对象、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杨帆

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张德志

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张德志、林汉森、宋粉云、杨翌

广东药科大学“教学名师”:金描真、谭毓治、宋粉云

学科建设

据2015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完备的教育教学体系。学科涵盖医、理、工、管、经、文、法等7个学科门类,构建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药特色学科专业体系。建有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1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共有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部级重点专科(4个):心血管内科、肝胆外科、骨科、妇产科

省级重点专科、学科(2个):口腔科、临床药学。

省级“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1个):心血管内科

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临床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 个):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个):药学、中药学(学术型)、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中药学专业学位授予权(23个):涵盖了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和药理学等二级学科授权点6个;病原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等。

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药剂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分析学。

教学建设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3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省级名牌专业和8个省级特色专业,9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拥有附属医院7间,附属药厂1间;建有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示范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子基地、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学校与药学概论课程相关的教学研究有:“创新理念 突出特色 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获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继承传统、突出特色——药学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实践”获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药剂在线”获中国教育部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组(理科)优秀奖,“药学本科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系统的构建”获第八届广东药科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4项,分别是《创新理念 突出特色 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继承传统、突出特色——药学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实践》(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药剂学流程教学法”教学新模式》(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药剂在线》(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组(理科)优秀奖、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活动三等奖),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研究项目涉及到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发表相关教学研究论文三十余篇。

以中药学院梁生旺教授领衔申报的“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炮制工程技术中心” 2013年获广东省教育厅立项;以王淑美教授领衔申报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研究室"2014年获批立项;“中药制剂分析”课获2013年度省级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项目精品资源共享课,“ 中药分析专论 ”课程获选2012年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中药学

国家特色专业(3个):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预防医学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3 个):药剂学、预防医学、药学。

省级特色专业(8个):中药学、生物技术等。

省级精品课程(5门):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学概论、流行病学、卫生化学。

省研究生示范课程(1门):波谱解析

广东省精品课程(4门):药学概论课程中的《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中药学》、《流行病学》。

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制药工程训练中心。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学校坚持“全面建设、重点突破、特色发展”的科研工作方针,充分发挥药物研发平台的优势,围绕区域经济和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践行创新驱动,大力推进科学研究,促进广东医药产业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

学校拥有5个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三级实验室)、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广东省重点研究机构、4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个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实验室;设有中医药研究院、中药开发研究所、生物制药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和实验动物中心等校级研究机构。建立了涵盖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以及药医结合的比较完整的研发创新体系。承担了包括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在内的大批国家、省市科研任务;并以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国家专利优秀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在内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2014年4月29日,学校有三个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包括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其中学院附属医院何兴祥教授课题组完成的“MIF与胃肠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二等奖;药科学院王秀芳教授课题组完成的“功能化有序介孔炭的设计合成及吸附与释放应用基础研究”、基础学院王启华教授主编的“《临床解剖学》-----系列参考书”获三等奖。

何兴祥课题组首次利用盲肠造疝原位接种法建立小鼠大肠癌肝转移模型。研究发现ISO-1能够抑制大肠癌的生长和肝转移、抗-MIF抗体可抑制大肠癌原位肿瘤的生长并降低大肠癌肝转移率。该成果利用MIF作为分子标记物将能开发一种简便易行的外周血检测试剂盒,有望用于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

王秀芳课题组采用一步浸渍法合成了一系列磁性有序介孔炭材料,弥补了传统合成工艺中需要使用溶剂等不足。研究率先采用初湿浸渍原位聚合法进行功能化改性,研究其吸附机理和响应释放规律。该技术有望用于药物释放与环境毒性分子去除领域。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研究共获得国家科技部“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联合项目和广州市科技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45项,累计资助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荣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一批教学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学校教学团队承担科研课题共五十余项,其中国家级基金课题5项,省级课题二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十余篇,作为学科负责人主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5项,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药学概论教学团队主编和参编20余部教材编写,其中1本获全国医药类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药科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209.18万册,生均93.43册。医药类(R—R9)图书,共5万种、25多万册,其中药学类图书有9万多册,全校四校区馆共有医药类图书55.68万册,其中药学类图书约15万册。图书馆大力加强网络化和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引进和自建中外文数据库和特色资源库9类50个,包括了最核心的化学文摘、美国化学会会刊(ACS)、Dialog国际联机检索数据库等,医药及相关类外文电子期刊达10010多种,中文电子期刊16000多种,还有大量的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等,各类型文献数据库特别是医药类文献数据库拥有量居华南地区同类院校前列,初步建成印刷型文献和数字化文献相结合的文献保障服务体系。

数字化文献信息服务保障体系的网络服务平台和大规模的文献信息资源库,引进和自建中外文数据库和特色资源库9类50多个,覆盖了学校所有学科范围,包含了约40多万种电子图书、17000多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9000多种中文全文电子期刊、110余万篇学位论文以及一批事实数据库。

学术期刊

《广东药学院学报》是中国三家药学院校学报之一,原名《广东医药学院学报》。2008-2012年连续三届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司); 2009-2011年连续3年获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011年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12年本刊入选“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校园文化

校徽

新校徽是由毛体校名书法全称、英文简称GDPU、象征医药和生命的橄榄枝、象征广州市的木棉花,以及充满活力的广药人,1958年建校日期等元素,精致构图设计而成。

校训

药学中西,医道济世

校歌

《为中华医药谱新章》

黄红星词曲

扎根在南粤的沃土 木棉花绽放着火红的理想

奔腾起珠江的豪迈 橄榄枝绿色着生命的希望

走过峥嵘岁月 历史镌刻着我们的光荣和梦想

迈入崭新的世纪 时代召唤着我们创新发展铸造辉煌!

*我们广药人尚义、求真、励志、笃行

岁岁桃李育芬芳

我们广药人 药学 中西 医道 济世

为中华医药谱新章

为中华医药谱新章

对外交流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面向全国和港、澳、台地区招生,以及招收培养外国留学生。学校和多伦多大学、休斯顿大学、香港大学等海内外30多所高等院校、学术机构建立了实质合作交流关系。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浮小麦    下一篇 滑石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