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帕拉马里博

帕拉马里博(Paramaribo)是 苏里南首都。十分雅致,拥有荷兰、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各式殖民地建筑。壮丽的砖结构建筑 帕拉马里博 俯瞰绿色的广场,木制的房子拥挤在狭窄的街道上。高耸的棕榈形成林荫道,红树林树立在河岸两旁。 清真寺和 犹太教堂并排林立,爪哇小贩沿街叫卖加香烤肉,夹杂着荷兰语口音的人们坐在路边狂饮啤酒。帕拉马里博中心区是总统宫殿前面的团结广场。宫殿后面是帕尔门图因(Palmentuin),热带鸟类居住在拥有高高棕榈树的漂亮公园里面。东面是泽兰迪亚堡垒(FortZeelandia)。
中文名称
帕拉马里博
行政区类别
首都
地理位置
苏里南河下游西岸,距河口15公里
面    积
面积17平方公里
人    口
人口6.8万(1980)
气候条件
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27.3℃
级    别
苏里南首都

目录

苏里南首都,全国最大港市。位于苏里南河下游西岸,距河口15公里。面积17平方公里。人口6.8万(1980)。海拔3.6米,气候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27.3℃,年平均降水量2300毫米。

原为印第安人渔村。1630年英国建立殖民据点,1651年成为首府。1667年为荷兰侵占。1816~1975年为荷属圭亚那首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商业和旅游业发展迅速。主要有小型轻工业、食品工业和啤酒酿造业。附近有较大规模的木材加工业。全国水陆交通枢纽,公路通沿海各城镇以及内地的铝土开采和冶炼中心帕拉南、水电站所在地阿福巴卡;铁路通布隆斯维格。港口码头总长1600米,可泊吃水7.31米的海轮,全国对外贸易几乎全部由此出入,1979年吞吐量600万吨。市区沿河岸伸展。街道宽阔,多热带树木、花园;建筑物以木结构为主,呈荷兰、印度、印尼爪哇风格。设有大学、图书馆和植物园,并有建于17世纪的城堡(现改建为苏里南博物馆)。市郊的佐格-恩-霍普为新建住宅区。城南45公里的赞德赖国际机场与欧美国家有定期航班来往。1613年,两个荷兰人迪尔克·克利斯佐恩·范萨恩(DirckCleaszoonvanSanen)和尼古拉斯·巴列斯特尔(NicolaasBaliestel)在印度乡村附近创建了一个小商业公司。这个位于苏里南河西岸,距大西洋23公里的殖民地,就是苏里南共和国的首都帕拉马里博的基础。独立广场的总统宫殿,位于苏里南河附近城市的古老中心。广场中最显著的建筑物是总统宫殿。白色宫殿建于18世纪前半期,但是许多部分都是后来添加的。对于普通人来讲,只有在独立日10月25日才能进入该建筑和它后面的私人花园。帕拉马列里博的许多建筑都是木制的。在独立广场可以看到一些砖构造建筑,例如1836年建的财政部,它是一座白顶的红色建筑。砖用来负担那些来自欧洲船只的重量,当时苏里南是荷兰的殖民地。许多古老的木制建筑都是用这些红砖来打基础帕拉马里博的。在财政部的前面是苏里南最著名的政治家,一位六十岁的首相约翰·阿道夫·彭赫尔(JohanAdolfPengel)的雕像。漫步在格劳特大道,走在这条大道和苏里南河之间,可以看到Palmentuin(棕榈花园)。在19世纪,Palmentuin(棕榈花园)是总统宫殿花园的一部分。20世纪初开始对公众开放。从Palmentuin(棕榈花园)你可以看到部分总统私人花园。在克雷恩大道和花园之间的这片区域有许多纪念碑,其中最著名的是泽兰迪亚堡垒。这座堡垒有350多年的历史。它建于法国殖民时期,英国殖民时期将其改良,后来用于荷兰殖民时期。1667年命名为现在的名字。在20世纪堡垒用来做博物馆。从1981年到1992年,它被苏里南军队用做军事基地。军队从堡垒撤退,现在它可能又再一次成为博物馆。从泽兰迪亚堡垒沿着河穿过河畔林荫大道,可以看到的建筑是1821至1832年间城市大火之后建造的。右边可以看到古老的警察办公室遗址。这座建筑物于1980年军队袭击政府时被毁坏。在克克普雷恩中心,可以看到革新过的教堂。教堂是1837年建成。建筑包括八个侧面,十分象1821年在城市大火中毁坏的原教堂。教堂的左侧可以看到帕拉马列里博最好的邮政大楼。

历史

早在西元前3000年时,苏里南地区就已开始有人类的踪迹,在居住此地区的原住总统府民里,最大的族群当属滨海游牧民族阿拉瓦克人(Arawaks),以及稍后才进入此地区的征服者、航海民族的加勒比人(Caribs)。除了这两支主要的民族之外,在内地的热带雨林内尚有更多小型的部族。直到1650年时,开始有了第一批的欧洲人来到此地--由当时的巴贝多总督魏勒比爵士(Lord Willoughby)所率领的英国移民在苏里南建立了第一个欧洲殖民地。但过没多久英国殖民地就遭到-(zh-hant:亚伯拉罕·克里京生;zh-hans:亚伯拉罕·克里京生)-(Abraham Crijnsen)所率领的荷兰殖民部队攻击,这场纷争一直到1667年时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年-1667年)结束才获得初步的解决,在当年英国与荷兰签署了布列达条约(Treaty of Breda),荷兰以他们在曼哈顿岛所建立的要塞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Nieuw Amsterdam,也就是今日纽约市的前身)与英国交换苏里南,并且正式改名为荷属盖亚那。

透过荷属盖亚那与加勒比海地区的其他几个殖民岛屿,荷兰王国垄断了当时世界主要的兰姆酒生产事业,欧洲人从非洲引进大量的奴隶至此地区劳动,而成为日后非裔南美人口的起源。1799年时,趁着荷兰被拿破仑所领导的法国并吞这机会,英国人重新获得苏里南的统治权,但在1816年拿破仑帝国瓦解之后又将该地归还给荷兰。虽然英国曾在他们短暂统治苏里南的期间解放了黑奴,但帕拉马里博是重回荷兰统治的苏里南,要到1863年以后才正式宣布奴隶制度的废除,使得荷兰成为最晚放弃奴隶制度的欧洲殖民国家。为了取代解放黑奴之后所损失的劳动人口,荷兰自荷属东印度群岛(印尼)引进了劳工,其中除了占极大比例的印度裔族群外,也有一部份是华人,而在1873年到1916年之间,也有许多印度劳工透过荷兰的安排,移民到苏里南地区从事劳动。这些外来人口在苏里南人口组成中占了不小的比例,其中兴都人(Hindustani,也就是北印度裔的印尼移民)占了37%,爪哇人15%,马卢人(Maroons,其祖先是逃亡到南美内地的黑人奴隶)10%,华人占2%,比真正的白人移民后代1%的比例还高。

进入20世纪以后,苏里南从原本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转变为矿业生产国,苏里南是全世界最大的铝樊土(Bauxite)输出国,而铝樊土是炼铝最重要的原料。除了铝樊土外,苏里南也是橡胶与金矿等重要工业资源的生产国。

苏里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联合国的决议辅导之下于1954年时被荷帕拉马里博兰规划为一个海外自治省。而从1973年起,当地的自治政府开始与荷兰展开沟通谈判,并于1975年11月25日正式独立。独立后的苏里南一直处于政治不稳定的局势,因此很多苏里南人在这段期间选择逃回荷兰本土。1980年,一个由16位年轻军事将领组成的军政府推翻了原本的政权,由于政变时军政府打出了扫除贪污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诉求,建立了社会主义共和国政体。军事执政初期苏利南政府还大致获得人民的信赖与当初殖民母国荷兰政府的良好关系与经济援助,但在1982年12月8日一场称为十二月屠杀(荷文:Decembermoorden)的事件中,多达15位的政治反对领袖遭到执政政府的暗杀,此事件让荷兰当局非常不满而断绝了对苏利南的经济援助。

在历经了几年由德西·鲍特瑟(Desi Bouterse)主导的军政之后,1987年时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之下,苏里南的军政府被迫重新启动民主投票的机制,但投票后成立的民主政府,又在短短两年后,于1989年时遭推翻恢复军政。在1991年的大选之后,苏利南才终于慢慢的进入民主政治的运作,但过多不同族裔分据各方的政局,仍然有动荡不稳定的隐忧。

交通

虽然苏里南在独立之前是荷兰的殖民地,但很特别的一点是苏里南的道路帕拉马里博行驶方向与靠右行驶(左驾)的荷兰并不相同,是采靠左行驶(右驾)的规则。这起因于虽然在历史上苏利南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荷兰属地,但却也曾经几度由英国统治,在英国统治期间导入了车辆靠左行驶的交通规范,虽然荷兰曾一度意图改变交通规范扭转这个差异,但却因为困难度过高而放弃,导致现在苏里南仍采靠道路左侧行车的情况。

游记

1)苏里南独立后首任总统是华人;

2)苏里南60%以上的服务业属于中国人所有;

3)苏里南首都电视台中午最好的时间播放中国新闻;

4)当地大多数人讲三种语言:荷兰语、英语和Dagei话(当地土话,介于土著话、荷兰语和英语之间的语言);帕拉马里博5)苏里南人称自己为“鬼佬(男人)”“鬼婆(女人)”“鬼仔(zai,孩子)”而不知道其中曾含贬义,相反,在当地话里,中国人叫“遨毛”据说是根据中国人的“好吗”演变来的,而“遨毛”在当地话里还是“叔叔”的意思。

用木制弓箭射鱼的民族:在苏里南,居住在河边的印第安人,捕鱼的方法很特别,他们既不用渔网,也不用钓竿,而是用一种木制的弓箭射鱼,且一般都能射中。 采用这种方法捕鱼,需要相当熟练和过硬的技术。因此,这里的渔民自古以来就很出名。 当渔民们要捕鱼时,就手拿木制的弓箭静静地守候在河边,一旦发现有鱼,就立即射出一支用结实木头制成的箭,“嗖”的一声便能准确击中目标。 按照当地的规定,真正的渔民必须一箭射中鱼,否则,就不能算是渔民,并会受到小孩们的讥笑。当地的部落首领也会给他一些钱,对他说还是去商店里买一支白人用的钓竿吧。所以,那里的人从孩童起就要练习射鱼,以便真正具备这一本领,避免被人讥笑。

健康指南

1.霍乱:霍乱在该国十分猖獗。虽然对从美国或加拿大来的旅客没有要求苏里南河出示霍乱疫苗接种证明,但是对从一些有潜在霍乱威胁的地区来的旅客有可能被要求出示接种证明。而且,其他目的地国家包括拉丁美洲、非洲、中东或亚州的一些国家也可能有此要求。旅行者应该考虑接种疫苗或者提供一份医生开具的免于接种疫苗的证明。

2.登革热:病例较少,主要是在帕拉马里博地区。但在城市地区,有不规则间断的爆发发生。传播登革热的伊蚊,主要在白天活动,无论是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还是旅游胜地或者乡村地区都有它们的存在。所有的旅行者都要采取措施防止蚊子叮咬。

3.肝炎:所有未接种过疫苗的旅行者都应该注射甲肝疫苗。戊肝虽然没有报道但是有可能发生。乙肝携带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在2%到3%。对于逗留时间达3个月的短期旅游者来说,在乙肝发病高峰期应该考虑注射乙肝疫苗。旅游者还应注意,乙肝可以通过未加防御措施的性交或者使用污染的针筒传播。丙肝有可能发生。

4.利什曼病:皮肤性利什曼病和黏膜及皮肤性利什曼病主要发生在内陆的森林地区。旅行者应该采取措施防止害虫(沙蝇)的叮咬。

5.疟疾:威胁全年存在,东部Marowijne河上游以及南部内陆威胁较大。只有帕拉马里博、大西洋沿岸狭长的一块地区以及海拔低于1,300米的内陆地区是没有威胁的。 ·游客应采取措施防止伊蚊在白天和黑夜的叮咬。防止昆虫叮咬的方法包括在皮肤的表面涂含有DEET的驱蚊剂,在衣物和帐篷等的表面喷洒Permethrin,晚上睡觉的时候用Permethrin处理过的蚊帐。

6.其他疾病和威胁:丝虫病(威胁发生在Brokopondo,Commewijne,苏里南特区以及帕拉马里博等城市地区),布鲁氏病菌,查格斯病(没有发病数据,北部乡村地区威胁较高),真菌感染(比如组织胞浆菌病),麻风病(发病率在降低),细螺旋体病,艾滋病(数据缺乏),肺结核(中等流行),类圆线虫病和其他寄生虫感染(钩虫感染高达40%)。动物的威胁包括毒蛇、蜈蚣、蝎帕拉马里博子、黑寡妇蜘蛛、褐色隐士蜘蛛、香蕉蜘蛛和狼蛛。该国的淡水中可能发现电鳗和各种各样的肉食性鱼类(包括水虎鱼)。该国沿海海域的海黄蜂、黄貂鱼等对游泳者来说也是一种威胁。

7.狂犬病:有动物如狗、猫病例报道,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没有人类感染该病的报道。 一旦被动物尤其是狗抓咬后应高度重视,紧急采取医疗措施。我们建议逗留时间长达3个月的游客或计划经过迷路的动物经常出没地区的游客接种疫苗。

8.血吸虫病:全年都有威胁,发病高峰期主要在雨季(5月到6月)。受感染地区在北部沿岸地区从Commewijne河向西到Nickerie河,尤其是苏里南和Saramacca地区。旅行者应该避免在淡水湖、池塘和小溪中游泳。

9.游客得痢疾:威胁很大,帕拉马里博以外的所有水源都被认为是受污染的。旅行者最好只饮用瓶装的、烧开过的、净化处理过的水,并且只食用煮熟的食物。我们建议使用含有4-氯苯基-4羟基(依母第氨)苯醌抗生素治疗急性痢疾。如果抗生素对痢疾无效,那有可能是由寄生虫疾病引起的。例如贾第鞭毛虫病、阿米巴病、侵袭肠的疾病。

10.黄热病:我们建议到该国乡村地区旅游的人们接种黄热病疫苗,由于该国处在黄热病流行区域。拉丁美洲国家,非洲和中东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有可能要求旅行者出示黄热病接种疫苗。

咖啡

苏里南(Surinam)是南美第一个种植咖啡的国家,挪威曾是该国咖啡产品的帕拉马里博主要进口国。然而,如今该国的产量甚少,在此提及只是因为历史原因而已。 1667年已在苏里南定居的荷兰人,于18世纪早期从爪哇引入了咖啡树。第一批咖啡树是由阿姆斯特丹市市长赠给一个佛兰芒(Flemish)海盗的,这个海盗是汉斯拜克人(Hansback)。确切地说这些咖啡树被种植在当时的荷属圭亚那地区(DutchGuyana),几年之后,便在邻近的法属圭亚那地区广泛种植。那时,有一名法国罪犯叫穆尔格(Mourgues),他得到许诺:如果把咖啡树引入法国殖民地,就能获得赦免及自由出入法国的权利,自然,他做到了。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巴马科    下一篇 利隆圭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