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幼儿园

幼儿园,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

目录

欧文于1816年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学校。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不过是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那时的幼儿园叫“性格形成新学园”。

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幼儿园是由德国的教育家福禄培尔创办的。1837年,福禄培尔在德国勃兰登堡大胆招收了一批儿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教育学龄前儿童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福禄培尔既不对孩子们进行单调的操练,更不体罚。孩子们经常被带到大自然中去,有时他们一起在花园或室内劳动。他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劳作技能和集体活动的能力。在多年的试验后,福禄培尔提出,这样的学园应该叫“幼儿园”,从此幼儿园的名称就被传播开来了。

中国最早的幼儿园思想出现在维新运动领导人康有为的《大同书》中。后来清政府颁布了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国第一个系统学制。学制规定了对2~6岁儿童进行教育的蒙养院,最早出现的是武昌模范小学蒙养院(1903年)。除了政府办的外,外国传教士和中国私人创办的幼儿园也出现了。到了1910年,中国幼儿园的学生已达152万多人。

分类

幼儿园从经营的经济性质上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政府的教育系统所办的幼儿园、特殊行业办园、公办高校附属幼儿园、企事业单位办园等多种形式的公办园;另一种是个体经营者办的私立幼儿园。

在公办园中,共同的特点是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是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投入占运营成本的主要部分。因此,不论是在园舍环境、硬件设施、师资培训、资金调入、经营历史、社会口碑、经营压力、政策扶持都处于相对优势,教师队伍稳定、受教育程度较高,家长认同,因而经营状况相对较好。

在农村学校或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承包园,由于资金、生源、口碑等原因也出现渐趋走向颓势的迹象。在农村的学校,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有关的学校负责人在面临困难时,对幼儿教育工作管理不善、认识不足、重视不到位所至。即便是园舍还都较好,但幼儿活动设施已破旧、教师队伍呈现老龄化趋势,教师的教学水平及组织幼儿活动的能力较弱,对幼儿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由于老师年龄、能力等原因,加之学校经费紧张,学校添置幼儿活动设施减少,于是许多幼儿园老师就只好将幼儿关在教室中,出现幼儿活动“小学化”的教育活动倾向,也导致幼儿园在社会上的口碑影响也较差。而企事业单位幼儿园的承包者,其经营管理也与民办园没有太大的区别了,甚至是由于承包期限等原因,也造成经营管理上的“缩手缩脚”,阻碍了幼儿园的更好的发展。

在个体经营的民办园中,一种是经营者资金雄厚、园舍环境优美、教师年轻且素质高教学能力强、在社会上有较好的影响,收费较高的幼儿园。这一类幼儿园也是为了适应家长和市场的需要。随着家庭收入增多,家长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的观念,争相把孩子送到这些收费较高的民办幼儿园,当然家长对幼儿园各种要求也会更高,再者民办幼儿园的场地费、办园硬件、各种特长班的艺术器具、教师工资等费用也随之水涨船高,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民办幼儿园要比公办幼儿园多收费,但由于教师大都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熟悉幼儿特点及认知规律,教学效果较好,同时经营者为了自己的幼儿园能多吸收幼儿和增加收入,精心购置了一些幼儿活动器材,在软硬件的配备上,家长也更满意,所以仍然能良性运作,甚至较公办园还更有竞争力。

另一种是由于资金投入较少、管理能力较弱、社会宣传、口碑影响、家长认同较差等诸方面的原因,个体经营者往往只能把幼儿园设在城市的偏僻地方、街道或乡镇,硬件设施较差,聘用的教师素质不高,幼儿园收费较低、盈利空间也有限。这一类民办幼儿园数目较多,在民办园所占比例较高,在撤点并校工作深入后,在乡镇街道也出现的更多了。即使是在深圳或西安等大城市也有不少这类园在惨淡经营中。而在西部地区的小县城、乡镇还有一些是没有更长远打算的,办园规模较小的“家庭保姆”型的幼儿园。这类园一般是农村妇女在自己的院子里,腾出一间或两间房当教室,既招收一些幼儿增加收入,又能操持家务。幼儿园的老师基本上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招收的幼儿也不多,教室内的桌凳参差不齐,幼儿活动器材更是很少购置,大都是看看电视动画,听听VCD等儿歌,办园条件是相当落后。

幼儿园按照时间可以分为全日制幼儿园和寄宿制幼儿园,按照对象可以分为幼儿园、残疾儿童幼儿园和特殊儿童幼儿园,按照服务可以分为双语幼儿园,音乐幼儿园,按照规模(包括托、幼合建的)可以分为大型幼儿园(10个班至12个班)、中型幼儿园(6个班至9个班)和小型幼儿园(5个班以下)。为了便利教养,一般按照年龄划分为小班、中班和大班,其中小班为3–4岁幼儿,每班20-25人,中班为4-5岁幼儿,每班25–30人,大班为5–6岁幼儿,每班31–35人。

教学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根据3~6岁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幼儿园课程结构是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和课程评价四个要素组成。

幼儿园课程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学科:音乐、美术、语言、常识、体育、礼仪习惯等。

二、活动:为儿童安排各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各种活动。

三、经验:为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所提供的有益经验。

教学特点

一、基础性、启蒙性

从教育体质的角度看,幼儿园教育是学制的最初环节,是整个学制的基础。幼儿园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载体,直接影响幼儿现时的发展,为幼儿今后甚至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幼儿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是从懵懂迈开脚步走向社会的开始,因此幼儿课程不寻求传授知识的高深、系统,只需让幼儿体验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最浅显的知识和观念,帮助幼儿认识她们周围的世界,开启幼儿的智慧与心灵,萌发他们优良个性和品质。

二、全面性、生活性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应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目标,要具有全面性。

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与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从而获得知识、习得态度;体验情感,形成个性。因此,幼儿园课程必然带有浓厚的生活特性。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生活,课程实施要贯穿于幼儿生活。

三、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才理解事物,对世界形成相对抽象的认识。幼儿的这种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其基本的构成成分。在活动中幼儿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幼儿发展的根本是幼儿理解世界的基础。

四、潜在性

与中小学课程相比,幼儿园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课程的潜在性和隐蔽性的特征。当然,中小学课程也存在隐性课程,但毕竟显性课程的力量要强大的多。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德文卷毛猫    下一篇 小精灵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