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清凉山

南京清凉山山高100多米,方圆约4公里,现已建成清凉山公园。园内树木葱郁,地势陡峻。主要古迹有清凉寺、崇正书院、扫叶楼、驻马坡、翠薇园等。南京清凉山古名石头山、石首山,踞于南京城西隅,位于南京市广州路西端。以建有清凉寺得名,是南唐帝王的避暑行宫。唐以前,长江直逼清凉山西南麓,江水冲击拍打,形成悬崖峭壁,成为阻北敌南渡的天然屏障。吴大帝孙权在此建立石头城,作为江防要塞。相传诸葛亮称金陵形势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这只蹲踞江岸的老虎就指今清凉山。自唐以后,长江西徙,雄观不再。清凉山上,名胜古迹随处可寻,有清凉寺、崇正书院、扫叶楼、驻马坡、翠薇园等。其"德庆堂"的匾额为后主李煜亲笔所提。每到夏天李后主常留宿于此。寺内旧藏董羽画龙,李后主八分书和李霄远的草书,合称该寺"三绝"。

目录

清凉门清凉门
京清凉山,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西端。古名石头山、石首山,踞于南京城西隅,

相传诸葛亮称金陵形势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这只蹲踞江岸的老虎就指今清凉山。

南京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行政建置金陵邑,孙权曾经修建的石头城江防要塞,均在清凉山,故南京的两个著名别称:“金陵”、“石头城”,都和清凉山有关。

规模

清凉门清凉门

公园大门为牌坊式三拱门,中门上“清凉山”三字为扫叶楼主龚贤所书。清凉寺在清凉山南麓山坳处,现仅存五开间平房一座,红墙黑瓦,四周植桂花与翠竹,门上书“古清凉寺”四字。房前围墙圆门上书“清凉别苑”,房后有六角亭一座,亭内一口古井,称还阳泉。

扫叶楼在西侧山坡上,是座三开间二层翘角木结构建筑,为龚贤旧居。龚贤(1619——1689年)字半千,明末清初著名画家、诗人,明亡后在清凉山定居。他曾作自画像,手执扫帚作扫落叶状,因之称扫叶楼。

崇正书院在清凉寺东侧山坡上,明嘉靖年间修建。书院共三进,前两进两侧有游廊相连。第三进称“清凉胜境”,筑于高处,正殿是一座高6米、宽16米、深20米的重檐翘角古建筑,殿前有水池与石刻的流水龙头,西侧是二层的“江天一线阁”,东侧有假山、水池、六角亭。现崇正书院辟为中华奇石馆。馆东边有驻马坡、翠薇园等景点。

历史沿革

银杏谷银杏谷

清凉山,古名石头山、石首山,最初名为石头山。

唐以前,长江直逼清凉山西南麓,江水冲击拍打,形成悬崖峭壁,成为阻北敌南渡的天然屏障。吴大帝孙权在此建立石头城,作为江防要塞,故此又有石头城之称。相传诸葛亮称金陵形势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这只蹲踞江岸的老虎就指清凉山。

宋代以前,该山西面的悬岩峭壁紧逼长江,山下南侧是当时的水陆码头,渡江南来的旅客登岸后首先入目的便是这座石头山。前333年,楚威王熊商灭越国,在此埋金以镇“王气”,并筑金陵邑。孙权在此修建石头城,成为江防要塞。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在山中兴建避暑行宫,后改清凉寺,辟为清凉道场,从此改名清凉山,成为金陵名胜之一。

1961年辟为公园。文革中遭到破坏。1970年代末,开辟城西干道(后定名为虎踞路)时,为降低路面高度,挖掘山体,切断了清凉山,道路以东部分恢复为清凉山公园,山上有清凉寺、扫叶楼、还阳井、崇正书院、翠微亭、驻马坡(相传诸葛亮在此留下“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的名言)等古迹。清凉寺旧藏“三绝”,即董羽画龙,李后主八分书和李霄远的草书。道路以西清凉山西部的石头城(包括其南北的悬崖峭壁和一段明城墙)被分割开来。

2007年,市政协委员于化亭建议,把石头城和清凉山再连接起来,成为南京城西一个完整的的旅游景点,这一段虎踞路则改建为隧道,也可根除虎踞路两侧的山体滑坡隐患。

景点

主要古迹有清凉寺、崇正书院、扫叶楼、驻马坡、翠薇园等。

驻马坡 

清凉山清凉山

清凉山最早的遗址就是“驻马坡”了。关于“虎踞龙盘”最早的说法最早来自于诸葛亮。公元208年,曹操率领的千里船队把卖草鞋出身的刘备逼的走投无路,多亏诸葛亮及时出使江东,游说孙权,才使兵力稍逊的孙、刘得以结成联盟,并胜拒曹操,演义了精彩绝伦的赤壁之战。史料记载:诸葛亮有一次经过秣陵(今南京),曾经骑马仔细的考察了当时南京的地形,他看到了以钟山(紫金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一样蜿蜒盘附于东南,以石头山(清凉山)为终点的诸山,又像猛虎似的雄踞在长江之滨,这样的天然风光气质使他不禁感叹到“钟山龙盘,石城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于是回去力谏孙权,孙权于211年迁都于此,在金陵邑的基础上修建了“石头城”,清凉山因此称之为“石头山”。史料记载;驻马坡在清凉山东大门内,此处以立著名书画大师刘海粟所写的“驻马坡”刻石。

东大门外的“武候驻马浮雕”长约70米,高4米,近300平方米。画面用麦芽绿青石雕刻而成。再现了诸葛亮和孙权于驻马坡观察金陵山川形式的历史典故。

清凉寺

清凉寺清凉寺

南京清凉寺,又称石头清凉大道场、清凉陟寺,位于南京城区西部清凉山上,法眼宗祖庭,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该寺前身为五代十国杨吴顺义三年徐温始建的兴教寺。南唐圣元元年(937年),李璟在此避暑纳凉,改寺名为“石头清凉大道场”,后主李煜亲题“德庆堂”。文益长居此寺,并建法眼宗。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重建。明建文四年(1402年)由朱棣重建,改额为“清凉陟寺”。后历经太平天国、中日战争、文化大革命等劫难破损。2003年,重建并于2009年开放。

崇正书院

崇正书院崇正书院
崇正书院在清凉寺东侧山坡上,明嘉靖年间修建。整个建筑依山势而宜,绿树掩映,古雅清静,院内假山、水池、凉亭、徊廊相连,以及随宜点缀的花草、竹丝,具有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

书院共三进,前两进两侧有游廊相连。第三进称“清凉胜境”,筑于高处,正殿是一座高6 米、宽16米、深20米的重檐翘角古建筑,殿前有水池与石刻的流水龙头,西侧是二层的“江天一线阁”,东侧有假山、水池、六角亭。现崇正书院辟为中华奇石馆。馆东边有驻马坡、翠薇园等景点。

扫叶楼

扫叶楼在西侧山坡上,是座三开间二层翘角木结构建筑,为龚贤旧居。龚贤(1619~1689年),字半千,明末清初著名画家、诗人,明亡后在清凉山定居。他曾作自画像,手执扫帚作扫落叶状,因之称扫叶楼。

地理位置

清凉山公园有“六朝胜迹”之称,园内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遗址,形成了公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古城南京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园。交通:坐6路、20路、43路、60路、303路、21路、91路在清凉山站下。电话: 83728013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抗衰老    下一篇 汽车坐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