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比如日本向美国出口轿车,同时又从美国进口轿车的现象;中国向韩国出口某种品牌的衬衣,同时又从韩国进口某种T恤衫的这种贸易活动。产业内贸易还包括中间产品的贸易,即是某项产品的半制成品、零部件在两国间的贸易。
中文名
产业内贸易
外文名
Intra-industry Trade
全    称
产业内国际贸易
别    称
双向贸易
意    义
产业内国际贸易

目录

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也称部门内贸易,即一国或地区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

概述

在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中,同一产业产品基本上是单向流动,即要么进口,要么出口;而产业内贸易是双向流动的,因此产业内贸易又叫双向贸易(Two-way Trade)。产业间贸易是不同产业间产品的贸易,如一国生产的工业品和另外国家生产的农产品进行交易,而产业内贸易则主要是工业产品中的某一类产品间的贸易。

传统的产业间贸易,一般是通过分别处于不同国家的独立厂商交易来完成,而产业内贸易则通过内部和外部两个市场来实现。

当前,由于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使国际贸易的很大一部分贸易是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和子公司、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进行的。这种跨国公司利用特殊优势所形成的内部化交易机制被称为内部市场。与此相对应的买卖双方独立进行交易所形成的市场称为外部市场。由此,产业内贸易可以更精确地表述为:同一产业内的产品,主要是制成品通过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间的双向流动。

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主要原因

1、产品差别 

2、规模经济 

3、消费者偏好差别 

特征 

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
      (一)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特征

1.与产业间贸易相比,产业内贸易在内容上与其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2.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是双向性的,即在同一产业内,产品在发生进口贸易的同时也会发生出口贸易。 

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这些产品中,既有劳动密集型产品也有资本密集型产品;既有标准技术产品,也有高技术产品。

4.虽然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这些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才能进行产业内贸易,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的投入。 

(二)现代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条件 

1.运输、信息、管理等手段的现代化,使以往只能在分工和协作有可能跨越国界形成产业内国际分工和协作。国之内进行的产业内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具备了现实性条件,即生产的标准化、柔性制造系统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工厂的自动化设备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的大型工业项目,而且可以生产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型项目,从而使技术和设备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转移具有了可能。 

3.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主要是集中在新产品和制成品的产业,而科技革命的发展,使世界市场的容量迅速扩大,商品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新产品不断涌现、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 

4.世界各国农业长期相对下降,发达工业国家的自给率不断上升,使得传统的农业和工业国的分工及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之间的产业间贸易日益减弱,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5.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中“新兴产业”和“衰退产业”的差异日趋明显,由此带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革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发展阶段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当代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之一,它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不切实际的假定(如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模收益不变等),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性、国际投资等方面考察贸易形成机制,从而解决了传统贸易理论所不能解释的贸易现象:产业内贸易日益占据国际贸易的主要地位。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经验分析阶段

第一阶段是经验分析阶段。主要包括1960年佛得恩(Verdoom,P.J.)对“荷比卢经济同盟”集团内贸易格局的研究;巴拉萨(BalAssa,B.)对欧共体成员制成品贸易情况的分析;小岛清(Kojima,K.)对发达国家间横向制成品贸易的关注。

理论研究阶段

第二阶段是理论研究阶段。里程碑是格鲁贝尔(H.G.Grubel)和劳埃德(P.J.Loyd)于1975年编写的《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这是最早的关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专著。在这本书中作者修正了H —O模型中的某些前提条件,把贸易中有关的费用引入模型,解释了部分产业内贸易现象。

丰富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是丰富发展阶段。主要理论模型有:20世纪70年代末,迪克西特(Dixlt,A.K)、斯蒂格利茨(Stiglitz,J.E.)、克鲁格曼(Krugman,P.)等创立了新张伯伦模型,把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运用到产业内贸易领域;20世纪80年代初,布兰德(Brander,J.)而和克鲁格曼(Krugman,P.)为解释标准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象建立的差别模型。

产品差异

分类

产业内贸易首先表现为差异产品的贸易。所谓差异产品,是指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也不能完全替代的产品。差异产品一般分为三类:水平差异产品、垂直差异产品和技术差异产品。商品差异的类型不同,引起的产业内贸易的原因也不同。

水平差异

水平差异,是指同一类商品具有一些相同的属性,但这些属性的不同组合会使商品产生差异。从水平差异分析,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消费者偏好,即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当不同的国家消费者对彼此的同类产品的不同品种产生相互需求时,就可能出现产业内贸易;

垂直差异

垂直差异,是指产品品种上的差异。从垂直差异产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对商品档次需求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个人收入差异,收入高的消费者偏好高档产品,而收入低的消费者只能偏好中低档产品。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就可能出现高收入国家进口高档产品和低收入国家进口中低档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技术差异

技术差异是指技术水平提高带来的差异,也就是新产品出现带来的差异。从技术差异商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品存在生命周期。先进工业国技术水平高,不断推出新产品,而后进国家则主要生产标准化的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因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主要内容

这里对于产业内贸易又提供一些非常简单的解释。比如,有些国家幅员辽阔,对于一些本身价值低而运费比重大的产品,不必强求在本国生产和非得在本国销售。例如,中国东北边境生产的某产品可以向俄罗斯东部出口销售,而西部边境有需求时俄罗斯相邻地区有供应,那么就宁愿从俄罗斯进口。这种情况在中俄之间就形成了产业内贸易,其动机不是价格差而是节省运费。再比如有些季节性商品,冬夏季需求强度大不一样,而工业制成品是均衡时间分布生产的产品,不可能将生产规模仅满足旺季或淡季,为了生产与销售的均衡,只能利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条件,在本国需求淡季出口一部分产品,到旺季再进口一部分产品,从而形成了产业内贸易。这种贸易动机同样并非因为价格差,而是为了避免用仓储平衡市场供求的成本。但这只能解释一些特殊产品和特殊情况下的贸易,并没解释大量存在的普通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一)产品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同一产业部门的产品可以区分为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两种类型。同质产品也称相同产品,是指那些价格、品质、效用都相同的产品,产品之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这类产品在一般情况下属于产业间贸易的对象,但由于市场区位不同,市场时间不同等原因,也在相同产业中进行贸易。

异质产品也称差异产品,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主观上或客观上的特点,该种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尚可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大多数产业内贸易的产品都属于这类产品。 

(二)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国家间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如水泥、木材、玻璃和石油的贸易。如果产品的运输成本太高,那么使用国便会从距离使用者最近的国外生产地购入,而不会在国内远距离地运输。例如,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如果需要大量钢材或者建筑材料,从中国东北地区进口就比从处于欧洲区域的俄罗斯其他地区购买更为经济。   

2.经济合作或因经济技术因素而产生的产业内贸易。例如,中国吸引外国银行在华投资,却又在世界其他国家投资建立分行。   

3.大量的转口贸易。在转口贸易中,进出口的是完全同质的产品。这些同质产品将同时反映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与出口项目中,形成统计上的产业内贸易,这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内贸易。  

4.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倾销,会使一国在进口的同时,为了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而出口同质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另外在存在出口退税、进口优惠时,国内企业为了与进口产品竞争,就不得不出口以得到退税,再进口以享受进口优惠,造成了产业内贸易。   

5.季节性产品贸易。为了调剂市场而在不同时间进出口产品,如欧洲一些国家之间为了“削峰填谷”而形成的电力进出口。

6.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因为同种商品的成品、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大都归人同组产品,因而形成产业内贸易。  

(三)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有三种情况:  

1.使用价值完全一样,但生产投入极不相同的异质产品,业内贸易可以用要素票赋论来解释。   

2.在生产投入方面极为相似,但使用价值极不相同的异质产品,这类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可以用要素票赋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相结合来解释。   

3.产品的使用价值几乎完全一样、生产投入又极为相似的异质产品贸易只能用产业内贸易理论来解释。 

成因

1.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作为产业内贸易主要对象的异质产品,主要有水平异质性、垂直异质性和技术异质性三种情形。产品的异质性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特殊偏好,并且成为产业内贸易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并不一定要有规模效益,只要产品存在着多样性,就足以引起产业内贸易。例如,美国和日本都生产小轿车,但日本轿车以轻巧、节能、价廉、质优为特色,而美国轿车则以豪华、耐用为特色。这样就引起双方对对方产品的需求—,这种相互需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发生。

2.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偏好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受到其收入水平的制约。消费者偏好的差别若从需求方面分析,同样可以分为垂直差别与水平差别。前者指消费者对同类产品中不同质量、等级的选择;后者指对同一质量等级的同类产品在其尺寸、款式、品种等方面的不同选择。因此,可选择的产品品种、规模、款式、等级越多,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越高;消费者偏好的差异性越大,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也越大。

3.两国需求的重叠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中有相当数量的中、低等收入者,与不发达国家高收入者的需求相互重叠。这种重叠需求使得两国之间具有差别的产品的相互出口成为可能。但究竟有多大可能性,还取决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内部分工就越精细,异质产品的生产规模也就越大,从而形成异质产品的供给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国民收入就越高,国民购买能力也就越强。在国民购买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时,消费需求便呈现出对异质产品的强烈需求,从而形成异质产品的消费市场。在两国之间收入水平趋于相等的过程中,两个国家之间的需求结构也趋于接近,最终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4.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动机。同类产品因产品差别与消费者偏好的差异而相互出口,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扩大市场。这样,就使研制新产品的费用和设备投资分摊在更多的产品上,可以节约研发费用,进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产业内贸易是以产业内的国际分工为前提的。产业内的国际专业化分工越精细、越多样化,不同国家的生产厂家就越有条件减少产品品种和产品规格型号,在生产上就越专业化。这种生产上的专业化不仅有助于企业采用更好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而且有助于降低生产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程度,有利于厂商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从而充分体现企业生产的内部规模经济效应。因为生产和市场的细分化虽然减少了国内消费者数量,但企业可以面对同类型的更大规模的国际消费者群体进行生产和销售,使从事国际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微观企业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被西方学者看做是产业内贸易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完全不依存于资源凛赋或劳动力成本的差异。迄今为止,仍有不少西方学者在推祟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同时,又力图让这种理论回归于传统理论,特别是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桌赋论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例如,有的学者认为,如果资源改变桌赋论的假定,把过去的规模效益不变、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产品无差异性的假设,改变为现在的规模效益不断提高、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产品之间存在差异性的假定,则可提高资源票赋论的变通性,原则上是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存在。

除了上述四种主要观点外,有些西方经济学家还认为,关税同盟也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不过,关税同盟内的产业内贸易还和同盟内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密切相关。如果贸易创造占主导地位,则产业内贸易比重居高;如果贸易转移占主导地位,则产业内贸易比重低i此外,不少经济学家还论及了贸易限制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他们认为,贸易限制同样会制约产业内贸易。某些情况下,产业内贸易所遇到的贸易限制的阻力要高于产业间贸易。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和这些国家之间较少的贸易壁垒密切相关,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比重较低和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的严重贸易壁垒存在联系。

影响因素  

相关书籍相关书籍
      产业内贸易理论除了在理论上解释和说明了贸易的一般基础和原因外,还具体地研究了各不同类型国家之间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1.不同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制约因素:第一,异质产品的生产能力。异质产品生产能力越强,两国产业内贸易比重越高。第二,消费水平的层次和差距。消费水平越高,消费需求的差异性越大,异质产品需求就越旺盛。同时,各国之间的消费水平的差距越小,相互需求异质产品的强度就越大,两国产业内贸易比重就越高。第三,影响国际贸易的其他因素。产业内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凡是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其他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比如,两国问贸易限制越少,产业内贸易比重越高;两国间经济距离越短,运输成本越低,产业内贸易比重越高。

2.不同产业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制约因素:第一,产品的差异程度。产业内产品的差异程度越大,差异性所刺激的消费需求越旺盛,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也较低,产业内贸易比重就越高。第二,技术和工艺水平的高低及其差异性。工艺技术水平越高,而且所使用的工艺技术差异越大,生产异质产品的能力就越强,产业内贸易比重就越高。第三,依赖规模经济发展的产业,其产业内贸易比重比其他产业高。第四,需求弹性较高的产品组的产业内贸易比重比其他产业高。第五,最终产品和零部件生产的场所相距远的产业,其产业内贸易比重较其他产业高。

作用

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
      产业内贸易指数

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它的增加值反映了一国在面临广阔的国际市场时快速调整自身生产的能力,由此可见,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外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否任何一种类型的产业内贸易都会有效地提高一国的外贸竞争力却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差异产品产生的产业内贸易与外贸竞争力

对我国而言,当前在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因此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由垂直差异产品和技术差异产品产生的,我们知道,作为技术后进的国家,在产品生命周期的链条上,我们只能等某种产品被先进工业国推出后,待技术成熟,生产渐趋标准化后才利用本国劳动力资源优势进行生产,这时该产品早已从技术密集型转为劳动密集型。而生产该种产品的技术也早已不具有垄断优势。进行标准化产品生产的技术后进国家仅仅是凭借自己的劳动力优势在贸易中分得“一杯羹”(较少的利润),而此时,那些先进的工业国不再生产该项产品,取而代之为向这些后进国家进口。

他们把大量地经费投到新产品的研发上,期待在推出的新产品上获得高额的利润。由此看来,技术差异产品推动的产业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现有的工业技术水平,增加贸易利益,但却无法使我国获得垄断性技术优势,因而在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上作用有限。同样,在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中,多数是高收入国家中的低收入居民对我国同类产品中的低端产品产生进口需求,而我国高收入居民对高收入国家同类产品中的高端产品产生进口需求。因此,这种类型的产业内贸易拉动的仍然是我国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的出口,这对于改善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我国的外贸竞争力并没有太大的裨益。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产业内贸易

如前所叙,跨国公司在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倾向于采取垂直一体化投资方式。即在总部和海外工厂之间进行纵向分工,为了保持技术优势,跨国公司把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东道国只能从事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环节的生产活动。在贸易实践中,常常体现为东道国从母国输入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加工后输往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这种产业内贸易也不能有效地提高一国的外贸竞争力。

因为在技术含量低的产业链环节上,我国只能变相地收取一点加工费。这在中国的突出表现就是加工贸易比重的迅速提高。从短期看,加工贸易固然可以增加我国的贸易利益,但从长期看,这种两头在外的贸易形式,对前后产业的带动作用很小,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大。但如果是跨国公司的水平一体化投资,如前所述,由于东道国从事的不是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环节的生产,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生产,东道国就可以在这种平行分工中获得规模经济、吸收来自母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促进东道国的产业升级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与垂直一体化投资相比,水平一体化投资引起的产业内贸易可作为一国外贸竞争力提高的标志。

扩大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提高我国的外贸竞争力0 积极进行产业升级,重视发展高新技术,把发展高新技术与劳动力资源优势这两个因素很好地结合起来。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高新技术发展相对滞后,无法同发达国家在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上形成水平分工。跨国公司之所以不对我国进行水平一体化投资,原因也在于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竞争优势不在技术水平上,而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上。

因此,一贯以来我国的传统贸易模式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即在资源禀赋基础上实行分工,我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从发达国家进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诚然,为了解决就业压力问题,我们必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现阶段,我国的产业结构仍需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但从长期来看,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些领域形成垄断性技术优势却是势在必行。因为只有我国的技术水平有了长足进展,我们才能与发达国家进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改善商品结构,实现产业内贸易的升级。用钱纳里和泰勒对产业发展三分阶段划分的概念来描述我国现有的产业发展水平,我国的产业正处在早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并兼有向后期发展的特征。这种产业结构对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约束主要表现在商品结构的低层次上。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虽然当前工业制成品在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远远超过初级产品,但制成品中高附加值、高技术、深加工的重化学工业产品、机电产品所占比重甚小,而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可见,这种出口商品结构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要求的产品特征相去甚远。要改善我国现有出口商品结构,就必须在某些战略性领域赶超,形成有中国独特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实现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的内涵型扩张,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符合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要求,最终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类型

(一)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可以完全替代的产业内产品的贸易。发生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原因主要有六种情形:第一,运输成本差异导致不同国家间大宗产品的交叉型同质产品的国际贸易。如我国的东北出口水泥,而华南却进口水泥。第二,经济合作或因经济技术因素而产生的同质产品的国际贸易,如各国银行,保险业走出去引进来的情况。第三,大量的转口贸易。转口国的进口项目与出口项目的产品,在统计中会形成产业内贸易。第四,政府干预下的价格扭曲,如在不同时期国家实行出口退税或进口优惠时,国内企业为了与进口货物竞争,可能以出口得到退税,再进口以享受进口优惠,从而造成同质产品的产业贸易。第五:相互倾销形成的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第六,季节性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是为了满足不同季节国内市场对同质产品的供需平衡而进行的贸易。比如欧洲一些国家为了“削峰添谷”的电力进出口贸易。

(二)差异产品间的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大量发生的经济技术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近些年来,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也有了较快的发展。

(三)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即进行双向贸易的是质量、价格相似但特征或属性不同的商品,如相同档次、价格的汽车。

(四)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即进行双向贸易的是不同质量、价格的相似产品,如意大利在出口高级服装的同时也进口低档次的服装。

(五)产品内贸易,即进口与出口的不是产品的最终形态,而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处于不同阶段的相似产品。

评述

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积极意义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其假定更符合实际。如果产业内贸易的利益能够长期存在,说明自由竞争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因为其他厂商自由进入这一具有利益的行业将受到限制,因而不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而是属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另外,该理论不仅从供给方面进行了论述,而且从需求方面分析和论证了部分国际贸易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贸易格局的变化,说明了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一样是制约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这实际上是将李嘉图理论中贸易利益等于国家利益的隐含假设转化为供给者与需求者均可受益的假设。这一理论还认为,规模经济是当代经济重要的内容,它是各国都在追求的利益,而且将规模经济的利益作为产业内贸易利益的来源,这样的分析较为符合实际。此外,这一理论还论证了国际贸易的心理收益,即不同需求偏好的满足,同时又提出了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的概念,揭示了产业的国际分工和产业间国际分工的问题。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不足之处

同其他理论一样,产业内贸易理论也有不足之处,它只能说明现实中的部分贸易现象。其不合理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1.虽然在政策建议上,该理论赞同动态化,但它使用的仍然是静态分析的方法,这一点与传统贸易理论是一样的。它虽然看到了需求差别和需求的多样化对国际贸易的静态影响,但是,它没有能够看到需求偏好以及产品差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增长、价格变动而不断发生变化的。 

2.似乎只能解释现实中的部分贸易现象而不能解释全部的贸易现象。这是贸易理论的通病。 

3.对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还应该从其他的角度予以说明。产业内贸易理论强调规模经济利益和产品差别以及需求偏好的多样化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有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的规律,对于这些产业的国际贸易问题,产业内贸易理论先人无法解释。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下一篇 将来的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