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成本论
- 中文名
- 绝对成本论
- 外文名
- Theory Of Absolute Costs
- 别 名
- 绝对优势理论
- 提出人
- 亚当斯密
- 属 于
- 早期分工贸易理论
- 属 性
- 经济学理论
目录
随着产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经济实力超过了其他西欧国家。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从海外市场获得更多的廉价原料并销售其产品,迫切要求扩大对外贸易,而重商主义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却严重束缚了对外贸易,阻碍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这种要求,必然要反映到经济思想上来。这就是重商主义衰落和古典学派兴起的大背景。古典学派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触及了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并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因此,古典学派的学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古典学派提出了"自由放任"的口号,在理论上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铺平道路,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服务。
亚当•斯密认为,人是经济的动物,是“经济人”,即人首先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人类经济活动的动力是人类的利己心,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他认为,每人都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国家应该尽量少过问经济,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应该听任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只要不违背社会利益,就可以为所欲为。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如果牵涉到别人利益,就应予以补偿,这叫做“等价交换”,认为这种等价交换可以使双方利益都不受损失。因此,等价交换成为资本主义经营的原则。
斯密这种理论的核心是要求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依靠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对供求关系进行自发调节,维持均衡,控制社会利益,从而使社会获得进步和稳定。这种主张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为突破封建统治对生产力的束缚提供了理论根据。
斯密的绝对成本说是建立在对重商主义经济学说的批判基础上的。他批判的主要内容:首先,关于什么是财富的问题。他认为,重商主义把金银财富和真实财富混为一谈了,金银并非财富的唯一形态,“一个国家的利益不是金银量的增加,而是一国土地和劳动年产物交换价值的增加,或是一国居民年收入的增加。”衡量一国是否富裕的标准不是该国拥有的金银数量,而是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因此,增加一国财富的方法应是增加资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发展生产,而不是单纯的货币财富的积累。其次,重商主义关于增强国家干预力量的论点。重商主义强调,为了增强国家力量,必须管制经济;而斯密认为,政府必须减少其经济作用,国家主要应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保卫国家不受外来侵略。最后,关于重商主义的持续积累金银财富的政策。他根据货币流量调整机制说明,如果一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金银会源源不断地流回本国,当商品供应量一定时,商品的价格会趋于上涨。价格上涨,商品成本增加,本国货在国外的吸引力就会降低,出口也会减少。另一方面,外国货在本国国内的价格会相对便宜(与相对较贵的本国货相比),进口因而增加,这将使本国贸易顺差减少,甚至出现逆差。于是须用金银来偿付差额,导致金银外流。所以,力图以保持贸易顺差来增进本国的金银拥有量是枉费心机的。因此,他反对政府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主张以自由贸易政策来扩大对外贸易。
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同时,亚当•斯密提出了自己的国际贸易理论,即绝对成本论。 斯密认为,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所花费的成本绝对地低于他国,就称为“绝对优势”。如果这种绝对优势是该国所固有的“自然优势”或已有的“获得优势”,它就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发展某种产品的生产,并且出口这种产品,以换回他国在生产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样做对贸易双方都更加有利。斯密的这种国际贸易理论被称作“绝对优势说”,也称“绝对成本论”,又称“地域分工论”。
斯密这里所说的优势包括自然优势和获得优势。所谓自然优势,是指一国先天所具有的气候、土壤、矿产和其他相对固定的状态的优势。所谓获得优势,是指一国后天所获得的优势,比如发展某种产品生产的特殊技术和设备以及长期积累起来的大量生产资金。
斯密认为,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就是交换。交换是出于利己心并为达到利己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交换的倾向形成分工,分工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以制针为例,说明工场手工业中实行分工协作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说,由一个人制针,所有的18道制针工序都由他自己来完成,每天最多只能生产20枚。如果实行分工生产,由10个人分别去完成各种工序,平均每人每天能生产4800枚。这种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显然是分工的结果。分工之所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劳动者的技巧因分工而日进;二是分工免除了从一个工序转到另一个工序所损耗的时间;三是分工促进了专业化机械设备的发明和使用。
2、国内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国家之间0 斯密认为,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及不同工序之间的分工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国家之间。他认为,国际分工是各种分工形式中的最高阶段。国家之间进行分工能够提高各国的劳动生产率,使产品成本降低,劳动和资本得到正确的分配和运用,通过自由贸易用较小的花费换回较多产品,这样就增加了国民财富。斯密主张,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要便宜,那么最好是从国外进口而不要自己生产这种产品。他举例说,苏格兰这个国家气候寒冷,不适宜种植葡萄,因而应从国外进口葡萄酒。但如果采用建造温室等方法,苏格兰也能自己种植葡萄并酿造出葡萄酒,只是其成本要比从国外购买高3倍。斯密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苏格兰政府限制进口葡萄酒,并鼓励在本国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显然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斯密主张,各国都应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用本国的优势产品去交换别国的优势产品,这对贸易双方都有利。斯密这里所说的优势指的是绝对优势。
斯密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劳动价值决定的,各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的,因而商品价值所决定的商品价格也有所不同。某些商品的价格国内比国外便宜,就可以出口卖高价,换回外国比本国便宜的商品。这样,通过国际贸易,双方都可以获得更多和更便宜的商品,既节约了本国的劳动力,又增加了使用价值。同时,贸易的开展使两国的资本和劳动力都从生产率低的行业转移到发达兴旺的出口行业中来,这一方面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又形成了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其结果是,商品产量增加了,消费水平也提高了。
下面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的简要方法分析一下依据斯密的绝对成本论组织社会生产所带来的商品产量和消费水平方面的变化。这里以英国和法国两个国家生产生铁和小麦为例。0 产品上的绝对优势小0 (1)英国和法国进行国际分工之前,各自具有不同产品上的绝对优势。
分工之前,英国生产每吨生铁需要50个劳动日,比法国少50个劳动日,而生产每吨小麦需要100个劳动日,比法国多50个劳动日。按斯密的理论,英国在生产生铁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应该分工生产生铁而放弃小麦的生产;相反,法国在生产小麦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应该分工生产小麦而放弃生铁的生产。
(2)英国和法国进行国际分工后,产品总产量增加。
分工后,英法两国投入的劳动总量未变,仍然是300天,但两种产品的产量却增加了。在分工之前,两国共生产2吨生铁和2吨小麦,分工后各增加了1吨,成为3吨生铁和3吨小麦。这就是分工所带来的利益。0 双方都有利小0 (3)英法进行产品交换,对双方都有利。
在分工生产的前提下,英法两国进行产品的等价交换,即英国用1吨生铁交换法国的1吨小麦。这种交换是公平的,因为分工生产后的1吨生铁和1吨小麦都是花费50天的劳动,价值相等。这种交换对两国都有利,因为此前在英国国内1吨生铁只能交换0.5吨小麦,在法国国内1吨小麦只能交换0.5吨生铁。英法两国进行产品交换后,英国得2吨生铁和1吨小麦,比分工前多得1吨生铁。法国得2吨小麦和1吨生铁,比分工前多得1吨小麦。可见,在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后,英法两国的产品产量和消费水平都提高了。0 以上就是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
2、斯密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他把劳动看作价值的源泉,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的真实尺度。作为价值尺度的劳动,它可以是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也可以是交换中所购得的劳动。这些都成为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3、斯密关于交换的倾向产生了分工的观点是错误的。他认为,交换是人类固有的天性,正是由于人类有了交换的倾向,才产生了社会分工。斯密在这里颠倒了分工和交换的关系。人类社会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逐渐有了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有了分工,才有了以专业化生产为纽带的商品交换和国际贸易。斯密受时代的局限,未能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
4、这个理论还有其局限性,它只能说明在某些产品的生产中具有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才能获得利益。现实中,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在任何产品的生产中都不存在比别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地位,它们生产的所有产品效率都低,成本都高。那么,这类经济落后的国家是否应该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如果参加,它们是否能够从中获得利益。依据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对这种问题只能做出否定的回答。这就成为了绝对成本理论的最主要的缺陷。
绝对成本说、比较成本说与要素禀赋论
(1)亚当•斯密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他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在对其理论的论述中,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在他看来,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利益论”。绝对成本学说这一学说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这种贸易分工互利的双赢思想,到现代也没有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双赢理念仍然是当代各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的指导思想。
(2)比较成本说是对绝对成本说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它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创立。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进而获得比较利益。总之,比较利益学说,进一步分析,揭示了国际贸易所具有的互利性和国际分工的必要性。它证明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就可能实现贸易的互利。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核心是比较优势原则。比较成本说揭示了人类分工协作的大道理。自其创立的一百多年来,它一直被西方国际经济学界奉为经典,并成为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发展的主线。即使在当代,它也是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比较成本说的启示:“各国应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保证参加国际分工和贸易所能得到的利益。”然而这个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
(3)赫克歇尔—俄林继承和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俄林认为,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是由于成本的绝对差异,而成本的绝对差异是由于:第一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即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第二,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的比例不同(要素密集程度不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自创立以来,虽然受到里昂惕夫等学者的质疑,但仍被奉为当代国际经济理论中的圭臬,西方经济学界认为该理论构成了对古典学派李嘉图比较成本说的重大挑战,奠定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俄林理论有助于我们分析,判断和预测世界各国的贸易模式,并制定相应对策,在充满风险的国际竞争中知己知彼,掌握主动权,此外,我们应认识到一国的生产要素实际是变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技和教育的发展,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相应发生变化。当代技术革命已改变了要素的内涵,促进了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信息资本等无形要素和有形要素的相融合,赋于生产要素以全新的内涵。因此我们不能片面静止地对待要素禀赋上的比较优势,这是我们借鉴俄林理论应持有的科学态度。
任何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都会受到其国内资源禀赋和比较成本的制约,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不利地位,表面上是它们的发展水平,进而产业结构,竞争力等等,实行上是它们的要素禀赋地位,即要素禀赋结构的弱势地位。相对于已经走上信息化经济的世界来说,发展中国家拥有的仍然是是代表成熟的夕阳产业的生产要素,缺乏代表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因而仍然处于要素的弱势地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按照传统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和贸易还不能过早地放弃,继续发挥传统的以要素禀赋和比较成本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可以为新兴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积累资金、技术,培养企业家才能,从而为技术创新、突破生产要素的投入瓶颈和促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升级打下基础。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现有的建立在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减弱。一方面,中国人均占有资源数量本来不丰裕,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国内资源消耗显著上升,导致国内不少资源性产品(包括农产品)的价格已接近或甚至已超过国际市场。因此,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必须着眼于享有贸易促进技术进步的动态利益。为此,中国今后在发展经济中应注意应该重视国内的区际贸易,扩大开放,积极与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并且重视用现代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入世”也将使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到全方位水平:分工不但只是生产制造业的分工,而且要广泛地延伸到广义的第三产业。所以我们应当广泛地注重新崛起的服务业的发展和这一层面上国际分工的参与。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