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庇古在其代表作《福利经济学》、《产业变动论》、《财政学研究》中提出了“经济福利”的概念,主张国民收入均等化,且建立了效用基数论等。
中文名
福利经济学
外文名
welfare economics
隶    属
社会经济学
主    张
国民收入均等化
代表人物
霍布斯、庇古
代表作品
《政治经济学讲义》,《政治经济学提要》,《普通社会学》等

目录

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庇古在其代表作《福利经济学》、《产业变动论》、《财政学研究》中提出了“经济福利”的概念,主张国民收入均等化,且建立了效用基数论等。

从福利观点或最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的运行予以社会评价的经济学。经济学区别了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是排除了社会评价的理论经济学,它研究经济体系的运行,说明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运行,回答“是”和“不是”的问题。规范经济学的任务是对经济体系的运行作出社会评价,回答是“好”和“不好”的问题。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分配越均等,社会福利就越大”,主张收入均等化,由此出现了“福利国家”。国家在国民收入调节过程中作用的加强,出现了使国民收入呈现均等化趋势。

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社会经济运行的目标,或称检验社会经济行为好坏的标准;实现社会经济运行目标所需的生产、交换、分配的一般最适度的条件及其政策建议等。

定理 

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
      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是经济学标准观点,但是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斯蒂格利茨在他的书中写道:它的准确性需要被重新审视。

第一定理(帕累托最优状态)

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或者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是在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有再分配的价格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是指消费者A与B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共同的切线的斜率等于社会边际转换率。这种状态是通过自由竞争市场实现的。 

而作为其中的特例,任意的市场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也可这样理解:如果每个人都在竞争性的市场上进行贸易,则所有互利的贸易都将得以完成,并且其产生的均衡资源配置在经济上是有效的。说明了完全竞争的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状态之间的关系,完全竞争的均衡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

假设偏好是局部非饱和的,若(x* ,y* ,p)是一个带移转的价格均衡,则配置(x* ,y* )是帕累托最优的。特别的,任意的瓦尔拉斯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最优的。一句话:任何竞争性市场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告诉我们:不管初始资源配置怎样,分散化的竞争市场可以通过个人自利的交易行为达到瓦尔拉斯均衡,而这个均衡一定是帕雷托有效的配置。但是,这并没有表明这种均衡配置是“社会福利最大”的。其存在条件:一、市场充分竞争 ;二、无外部因素;三、无信息不对称。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重要性在于,它阐释了通过运用市场,我们可以保证经济高效率地运行的观点。而对上述观点正确性的假设在格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定律面前都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第一定理的政策启示

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干预市场定价有可能导致市场低效率; 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对交易者的禀赋进行征税并不能改变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始于任何初始商品禀赋的交易都会导致一种帕累托有效率配置。不管一个人如何重新分配禀赋,有市场力量决定的均衡配置依然是帕累托有效率配置。 

第二定理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指出,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人们所应做的一切只是使政府进行某些初始的总量再分配。该定理被广泛解释为,人们可以使效率问题与分配问题相分离。有时收入分配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这并不能否认市场的作用。如果社会不愿进行收入分配,那么政府分配部门 (马斯格瑞夫的术语)可以通过总量再分配来改变资源的初始禀赋。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证明,每一个帕雷托有效的配置,都可由某个初始配置通过市场竞争得到。

第二基本定理告诉我们:存在着一个初始的分配方案,重新做财产分配,让所有的社会成员得到相应的份额,然后让他们经过自由竞争,这样一般均衡就一定会达到我们预想的帕累托最优点。

第二定理的证明 

如果所有交易者的偏好成凸性时,则总会有一组这样的价格,在这组价格上,帕累托有效配置是在适当的商品禀赋条件下的市场均衡。

帕累托有效的配置在契约线上 ,契约曲线是两个效用曲线的公切点,所以契约曲线上所代表的配置是稳定的----市场均衡。假设存在一个帕累托有效的配置是非均衡的,则该点一定不在契约曲线上。由帕累托最优的推导我们知道契约曲线以外的点都是不稳定的——非均衡的,矛盾。也就是说帕累托最优的配置一定在契约曲线上。所以任何帕累托有效的资源配置都是市场均衡。

第三基本定理(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1)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完备性,反射性(a=b,则b=a)和可传递性(a>b>c,则a>c)需求是非饱和的,MRS递减规律成立 2)MRTS递减规律成立,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 

3)生产和消费都不存在外部性,则每一个完全竞争条件下经济达到的一般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阿罗巴伯格森的社会福利函数拓展成为算子(operator),它不再是一个函数,而依赖每个人偏好的变化。四个必须的条件; 

1、对于任何一套给定的个人偏好,存在一个与之相应的社会福利函数。 

2、“正向反应”假设。个人的变化不会影响社会的宏观选择。

3、“无关方案独立性”假设。即,我们的选择不应该受到那些不相干的可选方案的存在的影响。 

4、非强加性。社会集结所有社会成员的个体偏好,可以得一个选择的排序。

5、假如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把他的偏好强加给了全社会,那么这个人就是独裁者。这个定理原叫“可能性定理”(Possibility Thorem)。今天的经济学家称之为“阿罗不可能定理”。

这个可能性定理说的是:如果我们放弃个体间效用的可比性,放弃基数效用的传统(边沁的传统),在满足前四个条件的情况下,社会偏好的排序不是强加的,就一定是独裁的。这就是“可能性定理”。阿罗认为,导致社会理性的偏好若不是强加的,就一定是独裁的。

产生发展

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家从福利观点或最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的运行予以社会评价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福利经济学作为一个经济学的分支体系,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初期的英国。1920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

福利经济学的出现,是英国阶级矛盾和社会经济矛盾尖锐化的结果。西方经济学家承认,英国十分严重的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变得更为尖锐,因而出现以建立社会福利为目标的研究趋向, 这导致了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英美等国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福利经济学进行了许多修改和补充。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被称做旧福利经济学,庇古以后的福利经济学则被称为新福利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福利经济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正在经历着新的发展和变化。

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边沁认为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总量的计 算。边沁把资产阶级利益说成是社会的普遍利益,把资产阶级趋利避害的伦理原则说成是所有人的功利原则,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标榜为功利主义的最高目标。

帕累托最优状态概念和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 况变得更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按照这一规定,一项改变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增进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进而其他的人福利不减少,这种改变就有利;如果使 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福利减少,这种改变就不利。

马歇尔从消费者剩余概念推导出政策结论:政府对收益递减的商品征税,得到的税额将大于失去的消费者剩余,用其中部分税额补贴收益递增的商品,得到的消费者剩余将大于所支付的补贴。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和政策结论对福利经济学也起了重要作用。

代表人物  

经济学家在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基础上进行修经济学家改,发展形成了新福利经济学。

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帕累托,美国的勒纳、霍特林、萨缪尔森以及英国的卡尔多等人。他们提出了假想的“补偿原理”,建立了效用序数论,并编造了“社会福利函数”。

代表作有帕累托的《政治经济学讲义》,《政治经济学提要》,《普通社会学》等。 

应用实例

罗宾斯罗宾斯
      20世纪30年代,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受到罗宾斯等人的批判。罗宾斯认为,经济理论应当将价值判断排除在外,效用可衡量性和个人间效用可比较性不能成立,福利经济学的主张和要求没有科学根据。继罗宾斯之后,卡尔多、希克斯(John•R•Hicks)、勒纳等人从帕累托的理论出发也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同罗宾斯不同的是,他们认为福利经济学仍然是有用的。

1939年,卡尔多提出了福利标准或补偿原则的问题。此后,希克斯、西托夫斯基等人对福利标准或补偿原则继续进行讨论。他们主张把价值判断从福利经济学中排除出去,代之以实证研究;主张把福利经济学建立在边际效用序数论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边际效用基数论的基础之上;主张把交换和生产的员优条件作为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反对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卡尔多、希克斯(John•R•Hicks)、勒纳、西托夫斯基等人建立在帕累托理论基础上的福利经济学被称作新福利经济学。 

特点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

庇古是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他把福利经济学的对象规定为对增进世界或一个国家经济福利的研究。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应,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才是经济福利。 

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他认为,经济福利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要增加经济福利,在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 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20世纪30年代,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受到罗宾斯等人的批判。罗宾斯认为,经济理论应当将价值判断排除在外,效用可衡量性和个人间效用可比较性不能成立,福 利经济学的主张和要求没有科学根据。继罗宾斯之后,卡尔多、希克斯(John•R•Hicks)、勒纳等人从帕累托的理论出发也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同罗宾斯不同的是,他们认为福利经济学仍然是有用的。

1939年,卡尔多提出了福利标准或补偿原则的问题。此后,希克斯、西托夫斯基等人对福利标准或补偿原则继续进行讨论。他们主张把价值判断从福利经济学中排除出去,代之以实证研究;主张把福利经济学建立在边际效用序数论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边际效用基数论的基础之上;主张把交换和生产的员优条件作为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反对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卡尔多、希克斯(John•R•Hicks)、勒纳、西托夫斯基等人建立在帕累托理论基础上的福利经济学被称作新福利经济学。

影响 

福利经济学是以“完全竞争”的形式出现的标榜研究福利或最大化原则的为垄断资本获取最大利润辩护的一种经济理论。无论是主张既要经济效率又要公平分配的福利经济学家,也无论是强调经济效率而不讨论公平分配的福利经济学家,都只是借助纯粹形式主义的分析来为西方国家的经济现状进行辩解,并企图为垄断组织利用国家制定有利于自己的“福利国家”政策、价格和产量政策以及对外贸易政策出谋献策。(以上为马克思经济学派所言)

新福利经济学 

补偿原则补偿原则
      新福利经济学主张效用序数论,认为边际效用不能衡量,个人间效用无法比较,不能用基数数词表示效用数值的大小,只能用序数数词表示效用水平的高低。新福利经济学根据效用序数论反对旧福利经济学的福利命题,特别是第二个命题,反对将高收入阶层的货币收入转移一部分给穷人的主张。

新福利经济学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如果至少 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前两个命题是为了回避效用的计算和个人间福利的比较,从而回避收入分配问题,后一个命题则公然把垄断资产阶级福利的增进说成是社会福利的增进。 

新福利经济学家认为福利经济学应当研究效率而不是研究水平,只有经济效率问题才是最大福利的内容。勒纳、霍特林等人对经济效率问题作了论述。经济效率指社会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包括交换的最优条件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补偿原则是新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福利经济学认为,帕累托的最优状态“具有高度限制性”,不利于用来为资本主义辩解,为了扩大帕累托最优条件的适用性,一些新福利经济学家致力于研究福利标准和补偿原则。

卡尔多、希克斯等人的福利经济理论,受到伯格森、萨缪尔森等人的批判。伯格森于1938年发表《福利经济学某些方面的重新论述》一文,提出研究社会福利函 数的“新方向”,认为卡尔多、希克斯等人的新福利经济学把实证问题和规范问题分开、把效率问题和公平等问题分开的企图完全失败。继伯格森之后,萨缪尔森等 人对社会福利函数作了进一步论述,形成了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函数论派。 

社会福利函数论者认为,社会福利是社会所有个人购买的商品和提供的要素以及其他有关变量的函数,这些变量包括所有家庭或个人消费的所有商品的数量,所有个人从事的每一种劳动的数量,所有资本投入的数量等等。社会福利函数论者通常用多元函数来表示。

社会福利函数论者认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不是一个而是有许多个。帕累托未能指出在哪一种状态下社会福利是最大的。他们认为,要达到唯一最优状态,除了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这就是福利应当在个人间进行合理分配。 

经济效率是最大的福利的必要条件,合理分配是最大福利的充分条件。社会福利函数论者根据假定存在的社会福利函数作出一组表示社会偏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并根据契约曲线作出一条效用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和效用可能性曲线相切的切点,代表受到限制的社会福利的最大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阿罗继续研究伯格森、萨缪尔森等人提出的社会福利函数。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中,阿罗认为,社会福利函数必须在 已知社会所有成员的个人偏好次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程序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归纳成为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才能从社会偏好次序中确定最优社会位置。 

阿罗定理在福利经济学中被称作“不可能定理”。阿罗本想通过大量的论证对伯格森、萨缪尔森等人的社会福利函数修残补缺,但客观上却证明了不可能从个人偏好次序达到社会偏好次序,也就是不可能得出包括社会经济所有方面的社会福利函数。 

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家着重对福利经济学中的外部经济理论、次优理论、相对福利学说、公平和效率交替学说、宏观福利理论等领域进行了讨论。这些“新”理论一 方面企图说明,现代西方国家可以通过政府干预调节价格和产量,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企图说明,现代西方国家的分配制度虽不合理,但是如果加以改 变,则可能更不合理,一切人为的改善分配状况和增进福利的措施都是无效的。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猴年马月    下一篇 火箭军进行曲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