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浜文化
目录
1961年,南京博物院在江苏省古遗址调查中在江阴护城河北岸发现一处古文化遗址。遗址面积东西长近300米,南北大部叠压在黄淤土之下,己暴露的最宽处约30米,文化层距地表深约1米左右。遗址西部发现红烧土块和墓葬。出土有石斧、石锛和表面施红色彩衣的红砂陶鼎以及陶钵等遗物,属于马家浜文化。而后来在江阴石庄乡高城墩也出土有红陶鼎足、红陶残片等马家浜文化的遗物,这些都证明了6000多年以前的江阴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原始聚落。马家浜文化时期,江阴的原始先民处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期,这个时期,先民们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开辟农田,种植水稻,并烧制陶器,过着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家畜饲养和鱼猎的经济生活。
江阴地处滨江,草木丰茂、气候温暖湿润,先民大多选择在高爽的岗地上营建旁屋,周围有水塘、河流等水源。当时用来盖房子主要是竹、木、草和泥巴。挡风避雨的家有了,先民门也开始定居下来。当时的先民已开始了最早的男耕女织。水稻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出现。男人们不只是捕鱼打猎,而是开始用经过简单打磨后的石斧,石锛等原始农具种植水稻,而女人们除了采集核桃、杏、梅、菱角等野生植物,也开始学会利用野生葛纤维纺纱织布,做成衣裳,到后来崧泽文化的遗存江阴周庄龙爪墩遗址出土的陶纺轮就证明先民们已掌握了最原始的织布技术。而这个时期,作为农业的副业,家畜饲养业也开始出现了,先民们开始饲养猪、狗和水牛。制陶业是当时妇女从事的一项重要手工艺,她们用手制的方法,烧制成夹砂陶和泥,下面生火,用来烧煮食物。当时的陶器制作还较原始,火候较低,陶器表面大多素面,极少装饰。
马家浜文化时期,先民们已制造出玉,呈圆形,周边有一缺口,用以夹在耳边作为 妇女的装饰,稍晚又出现了玉璜。玉磺呈半环形,两端各钻有小孔,可系绳挂于胸前作 为饰品,可以推测,那个时候,先民们已有了一种朦胧的爱美的意识。
①盛行俯身葬。有些死者头骨用陶器复盖,或是把头骨另放在陶器内,这是较为特殊的一种葬俗。②陶器主要是红陶,以外红里黑或表红胎黑的泥质陶为特色,多素面,外表常有红色陶衣,器形以宽檐釜(或称腰沿釜)、□叭形圈足豆、牛鼻形器耳的罐、圆锥足鼎等具有代表性。③使用玉璜、玉等装饰品,这类玉器后来成了中国的传统饰物。
经过多年的发掘和研究,大家对太湖地区距今7000-6000年左右的马家浜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基本上都有共识。马家浜文化遗址分布的密度远不如良渚文化,但具体的遗址面积一般都超过数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墓葬密集,常见俯身葬,头向朝北居多,随葬品较少或没有。太湖东南部平原水网地区的遗址与西部依低丘山脚的遗址,在居址、房子遗迹等方面有所区别。陶器的典型器物群有很大的共性,由宽腰沿的圜底或平底的釜、喇叭形高圈足的豆、牛鼻形耳的罐、带侧把平底或三扁足盉、两袋足一宽扁形足的异形鬶、大敞口的平底盆和敛口钵等组成,马家浜文化晚期炊器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鼎,以双目圆锥足、柱形足等为特点,带流的饮器改为带管状嘴,宽腰沿向捏边成脊退化的趋势等等。陶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泥质陶相对要少得多,素面为主,器表常施红衣,用镂孔、刻划、附加堆纹等装饰。石器以厚重的石石奔、石凿为主,常留有较多的打琢痕;穿孔石斧磨制较精。骨、角器数量在工具中占很大比例,其中靴形器极有特点。墓葬中随葬玉玦、玉璜虽然不很普遍,但每个马家浜文化的墓地中有一定数量的精美玉玦出土,总数相对可观,在太平洋西岸玉玦的分布、传播线路等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总之,马家浜文化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征在太湖地区构筑成自己的稳定社会,在与相邻地区的古文化交流之中,发展成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正是马家浜文化的开拓、创新,奠定了丰富、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基础,为该地区成为领先一步的文明古国开创了坚实的第一步,“江南文化之源”是当之无愧的。
马家浜文化已进入了比较成熟的稻作农业阶段,各种手工业都很进步,显然已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但自从1979年桐乡罗家角遗址最早地层测年达到距今7000余年以来,20余年一直没有突破。马家浜文化的渊源是什么?是本土产生的?还是外来的?比较令人失望,至今没有什么线索。萧山跨湖桥遗址的最早年代应该超过7000年,但是与马家浜文化在文化的面貌特征诸方面差别甚大。任何一支原生型的古文化,一定是本土的。太湖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产资源等方面都有优势,适宜人类的开发利用,生息繁衍。为了探索早于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前身,考古界曾有“山上去找”和“平地去挖”的争论,一种意见认为早期古文化存在于“洞穴”,另一种意见认为山前滨河(湖)地带、大陆架或“挖穿”所谓的生土层可能有所收获。我们期望在寻找马家浜文化早期遗址方面有所突破和收获。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