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法
目录
八法是在中医治疗原则指导下的八种治疗大法的总称。其具体内容如下:
(1)清法。清法主要是治疗里热证的一种方法,它所用的是寒凉的药物,一般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清法根据里热证不同的种类而产生很多治疗方法,比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清热解毒等,这些方法在治疗温热病时的效果最佳。清法经常和生津、益气的药物配用,因为里热病容易伤津耗液、伤气;清法还经常和滋阴等方法并用,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2)补法。补法是对身体进行补养的治疗方法,一般是补充体内气血阴阳、脏腑的虚损。补法以补虚为主,还能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经常采用的补法为补气、补血、补阳、补阴、气血双补和阴阳双补等。
(3)汗法。汗法是通过身体的排汗而把外感六淫之邪排出体外,除此之外,还可以治疗麻疹初起、疹点隐隐不透、疮疡初起、水肿等病症。汗法经常和一些别的方法一起使用,因为汗法有辛温和辛凉的区分,而疾病和病人的体质也有所不同。
(4)和法。和法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治疗方法,通过运用和解或调和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和解主要是治疗一些处于半表半里的疾病,而调和是指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和机能,所以能够治疗的疾病种类比较多,比如肝脾不和、气血阴阳不和、肠胃不和、营卫不和等。
(5)消法。消法主要是治疗体内气、血、食、水、疾、虫等聚集而成的瘀结,并通过提高人体的消化能力来治疗这些病症。由于消法主要治疗处于经络、脏腑、肌肉之间的积块,而这些疾病的来势比较缓慢,所以用消法治疗疾病需要有耐心和毅力。
(6)下法。下法是通过大便或小便的排出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所采用的药物主要有润下、泻下、攻逐的作用,使积聚于肠内的宿食、瘀结、瘀血、实热和水饮等得以排出。人们一般把下法和消法配合使用,因为二者所运用的原理比较相似,配合使用又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7)吐法。吐法是通过患者的呕吐使积聚在胃脘、胸膈、咽喉等部位的毒物和痰等物质得以排出。一般采用给病人服用催吐药或者使用刺激让病人呕吐。吐法并不是一种使用特别广泛的方法,因为它毕竟对胃有一定的损伤,所以用时要慎重。
(8)温法。温法是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方法,主要作用是祛寒邪,使阳气恢复。经常使用的是一些温热药物。温法根据寒病发生的部位不同而分为三种,即温经散寒、温中祛寒和回阳救逆。
灵龟八法是古典的按时取穴法之一。本法是将交经八穴纳于九宫八卦之数而计时取穴的方法。又称奇经纳卦法。又因本法以八穴相配代表经脉气血流注之盛衰而取穴,所以又称八法流注、流注八法、八法神针。又因本法所用八穴有阴经四个穴位,有阳经四个穴位,故俗称阴四针、阳四针。本法于金元时代为针灸大家窦汉唧所倡导。实际上此法是八脉八穴配穴法与日、时干支所代表的时辰相配而组合成的。所以本法用穴与奇经八脉的交会关系,以及阴阳相配而成上下相应四对的取穴规律,都与八脉八穴配穴法相同。
本法的具体应用是将患者来诊之日、时干支所代表的基数相加之和,阳日除以9,阴日除以6,将不能尽除的所余数求出。此余数即是纳于九宫八卦之数。所以要掌握八法逐日干支之基数,临时干支之基数以及八穴纳卦数。
八法逐日干支基数歌:
甲己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为期,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相宜,丙辛亥子亦七数,逐日干支即得知。
八法临时干支基数歌:
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须知,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
八法歌:
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属内关,离九列缺主。
八法的公式:(日干+日支+时干+时支)÷9(阳日)或÷6(阴日)=商……余数。
以余数寻八法歌中之穴。如果日时干支数相加之和被9或6除尽,则以9、6代之。
根据这一既定的规律,灵龟八法的开穴被绘制成“灵龟八法逐日按时开穴环周盘”,便与临床应用。由于本法在临床上常与子午流注纳甲法配合应用,所以将此盘复制成“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环周盘”,更便于临床取穴。
武术八法,是指武术运动的八种主要技术方法,即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由于手、眼、身法、步是外显的,故称外四法;精神、气、力、功是内在的,故称内四法。外四法表现武术的“形”,内四法表现武术的“神”,内外合一,就体现出武术“形神兼备、以形显神、以神领形”的特点。
八法的拳诀是:拳如流星眼似电,腰如行蛇步赛粘;精(神)要充沛气宜沉,力要顺达功宜纯。不难看出,此拳诀将武术八种技术的规格和方法,用精炼通俗的文字作了阐释。精言要义,读来上口,也易记忆,习武者多能倒背如流。
(1)拳如流星:比喻拳掌的运用如流星般快捷利索。武术是“打”的技术,“兵贵神速”,攻防之道必然遵循“以快打慢”、“先发制人,后发而先至”的原则。“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攻防神速快捷,就能收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使对方处于“拳打不知”的被动境地。
(2)眼似电:比喻目光闪电般明亮敏锐。“眼为心之苗”,能传神达意,动作的攻防意识和武者气质个性,要通过眼神表现出来。“眼无神,拳无魂”,“眸子练得精,比武占上风”。练武用武,眼神灵活不滞,“精光所聚,一动万随”,注视一点,顾及八方,“眼为神,手似箭”,目光所及,拳脚即到。
(3)腰如行蛇:比喻以腰为枢纽的身法,如行蛇般灵活自如。腰为一身主宰,四肢和躯干的伸缩开合、闪展俯仰、拧转翻滚,都有赖于腰的运动。“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腰处全身中节,“中节不明,浑身是空”,腰不活,身法呆板,动作失调。只有旋腰转脊,“身如拧绳”,才能表现出动作的完整性和灵活性。
(4)步赛粘:比喻行拳走步如脚粘地般稳固。“步不稳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步为一身之基,支撑稳定,方可攻必快,守必固。步法要求“静则成型有规矩,动则快疾显沉稳”,“迈步如犁行地,落地如树生根”,脚踏实地,干净利落。
(5)精要充沛:即精神要饱满,意识要集中,神态要专注,表现出高昂的斗志。精神、意识均属人的心志活动,俗称“心思”、“心意”等。拳谚说:“手足运用,莫不由心”,兵法云:“两军相逢勇者胜”,神足气锐,就可无坚不摧。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技术的掌握和发挥。
(6)气宜沉:即“气沉丹田”。武术向来重视“养气、蓄气、运气”等“气法”训练,拳谚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一语道出了练武的真谛,真是字字千金。所谓“气沉丹田”,就是用意识引导气息下行,在小腹部产生一种充实感。从健身方面讲,由于采用了腹式呼吸,横膈膜下降,使肺通气量增加。从技击攻防讲,气息下行及躯干各部的向下松沉,使动作姿势有下实上虚之感,加强了动作的稳定性。从而能在攻防击打时蹬地有力,劲力浑厚,收“以气助势,以气助力”之效。
(7)力要顺达:即用劲发力要连贯顺畅,腰腿身手的劲力贯通一致,全身之力(合力)充实完整,达于力点(目标)。武术最重“劲道”,讲究击打用力不僵不滞,要“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将至力点时,突发“寸劲”(爆发力),以加大力度。僵硬不活的蛮劲拙力,被称为“笨劲死力”,向为拳家所忌。
(8)功宜纯:即功夫纯精。功夫高低取决于身体素质、功架、技术的综合水平。高超的技术,规范的功架,要以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基础。武术基本功是进行身体素质练习的主要手段,它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有严格的练习程式和标准。“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炉火纯青的功夫,只有通过长期的科学的刻苦磨炼才能获得。
少林五形八法拳中,其“八法”包括:内功法、外功法、意念法、拳法、腿法、身步法、擒摔法、发声用气法。遵循“功以法致用,法以功为基”的功、法互为运用原则。使其通过拳术所必备的诸种针对性基础训练,达到身法严正矫捷;步法疾敏稳健;手法神速清晰;方法灵机多变;腿法雄强凌厉、朴实精到,擒拿、摔法严密脆快、稳准果决;配以内功充实、意念渗透、吐呐用气的八种功法练习,将其融会贯通,其效确可将所习拳技达到“上乘神化之境。”
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相传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永字八法是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划,以柳宗元所着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1)点法,也就是“侧”。
在书写时需要把毛笔的笔锋侧过来,因此得名。点是汉字的根源,横、竖、撇、捺等笔画都始于一点。
点有上点、下点、左点、右点、左上点、右上点、左下点、右下点等。
(2)挑法,形状像钝角三角形。
“策”、“啄”、“”三者的书写都与挑法类似。
挑有上向挑、下向挑、左向挑、右向挑、左上挑、右上挑、左下挑、右下挑等。
(3)横法,也就是“勒”。
所谓“勒”,原意指马缰的末端衔在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状相似。横画在书写时,起笔和收笔需要勒住笔锋,因此得名。
横有平横、凹横、凸横、腰粗横、腰细横、左尖横、右尖横等。
(4)竖法,也就是“努”。
在书写时笔锋犹如拉弓射箭,因此得名。
竖有直竖、右弧竖、左弧竖、腰细竖、腰粗竖、上尖竖、下尖竖等。
(5)撇法,也就是“掠”。
一般习惯称为“撇”。撇有直撇、弧撇、腰细撇、腰粗撇、弯头撇、弯尾撇等。
(6)捺法,也就是“磔”。
在书写时好像曲折的水波。
捺有直捺、弧捺、尖头捺、方头捺、长捺、短捺等。
(7)厥法,笔画形状像人弯腰的姿势,因此得名。
古人又称为“勾裹法”。
厥有直厥、弧厥、高厥、矮厥、斜厥等。
(8)钩法,笔画形状“如长空之新月”。与“”末端相似。古人又称为“戈法”。
钩有直钩、弧钩、高钩、矮钩、斜钩等。
书画欣赏八法包括:画工、书法、印章、装裱、功力、布局、诗句、印文。
(1)画工
画家的作品,可表现出作者的成就。画面的形象,就是画工的具体,我们往往主观批判该画的好与坏,就是受画工的影响最大。
(2)书法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之处,其中一项就是书法。国画画面上常伴有诗句,而诗句是画的灵魂,有时候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使画生色不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虽然仅具签署。亦可窥其功底一二。
(3)印章
画面上常见的印章有各方面使用的:
画家的印玺、题字者私章、闲章、收藏印章、欣赏印章、鉴证印章等。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文内容、印章位置,都在评介之列。尤其古画,往往有皇帝、名家、藏家及鉴赏家的印鉴,可佐真伪。
(4)装裱
中国书画的装裱独具一格,常见的有纸裱、绫裱两大类。纸裱较粗,绫裱较精。裱边的颜色、宽窄、衬边、接驳、裱工等都十分讲究。
(5)功力
从事书画修养越久的人,他表现出的功力,是初学者无法掌握。尤其是书法,老手多仓劲有力,雄浑生姿。在国画方面,其线条、设计、意景亦表现出作者的功力。所以人生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其作品往往较年轻画家有不同的表现,这就是功力。
(6)布局
布局看来似是画面的设计,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从画面布局中表现出来。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的地方甚多,最明显之处就是"留白",国画传统上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称为留白的布局。在留白之处,有人以书法、诗词、印章等来补白。亦有让其空白,故从布局可见作者独到之处。
(7)诗句
字画中的诗词,往往代表主人的心声。一句好诗能表现作者的内涵和学养,一句好诗,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8)印文
无论字或画,常有"压角"的闲章出现。所谓闲章就是画面或书法留白的角落。而印上的文字,有时影响字画甚大。从印文中也可看到者作者的心态,或当时的环境。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盖在字画上,使作品更添光彩。
赵孟頫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周代管理百姓的通法。《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二曰官职,以辨邦治;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四曰官常,以听官治;五曰官成,以经邦治;六曰官灋,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纠邦治;八曰官计,以弊邦治。”《南史·宋武帝纪》:“九伐之道既敷,八法之化自理。”
明初吏部考察官吏,不称职的分老疾、疲软、贪酷、不谨四项。成化时加才力不及一项。清代分贪、酷、疲软无为、不谨慎、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足八种情况,而分别加以处置,称八法。《清会典·吏部·考功清吏司》:“纠以八法:曰贪,曰酷,曰罢软无为,曰不谨,曰年老,曰有疾,曰浮躁,曰才力不及。”参阅清章学诚《丙辰札记》。清唐孙华《寿王冰庵太守五十韵》:“九閽深詄荡,八法长奸欺。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