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达玛

达玛鼓,又称“嘎阿”,主要用于藏族宫廷歌舞嘎尔巴乐队的歌舞演出,或在迎送达赖喇嘛以及拉萨寺院举行传召天祛会迎请强巴佛等仪式活动中使用。藏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西藏拉萨、日喀则、昌都、青海玉树、四川甘孜、巴塘等地藏族宫廷歌舞乐队和藏传佛教寺院中。
中文名称
达玛
属于
乐器
又称
嘎阿
流行地
藏族

目录

达玛,又名嘎阿。藏族打击乐器。鼓腔呈盆状,铜制或铝合金制。铜制者涂银粉。蒙牦牛皮。

达玛达玛
皮面周围有小孔,穿系皮条与鼓腔底端的皮圈相连结。绷紧皮条即可固定皮面。底端中央开有音孔。达玛鼓由一大一小成对使用。大鼓称达玛切,小鼓称达玛穷。其尺寸规格不一,以拉萨市布达拉宫的达玛鼓为例,大鼓高32,面径39.6厘米;小鼓高19.5。面径31.1厘米。演奏前,常用水浸泡大鼓,而曝晒或火烤小鼓,使两者音高有所区别,一般约为五度音程。由一人持木制双棰演奏。其音质坚实,音量宏大,用于宫廷歌舞嘎尔巴乐队或喇嘛寺院的仪礼活动中。在甘孜等地用于藏戏伴奏。

历史

要用于藏族宫廷歌舞嘎尔巴乐队的歌舞演出,或在迎送达赖喇嘛以及拉萨寺院举行传召天祛会迎请强巴佛等仪式活动中使用。据西藏历史文献记载,公元17世纪五世达赖时期,拉达克土王前来朝觑达赖,并带来拉达克的嘎尔歌舞队在拉萨献演,随后五世达赖下令在拉萨筹建嘎尔巴,达玛鼓即在此时由拉达克传入西藏。嘎尔巴最初建立于拉薛布达拉宫,后来流伶到日喀则扎什仑布寺、昌都向巴林寺、四川甘孜的甘孜寺、巴绪的康宁寺等,此外在康区有些寺院及藏戏团虽未建立嘎尔巴,但在羌姆及藏戏演出中也使用达玛鼓。

演奏

达玛鼓皆成对使用,每对鼓包括大小鼓各一,大鼓称达玛切,小鼓秘沽码穷.大鼓为雄,发音较低;小鼓为典,发奋软椒为求鼓音高低分明,演奏前蔡祷失鼓鼓也浸水,小鼓鼓皮用日晒或采俩,两鼓裔禅相距约为五度。每一对达玛鼓申种人演狐大鼓置于右,小鼓置于左,二鼓之间用布带或皮带连绪固定。当在室内或林卡(园林)演出时,几演奏者坐在地面卡垫上演奏;当达赖喇嘛巡、举行迎送仪式在户外演奏时,则将一对达玛鼓分置于马背两侧,由演奏者骑在马上演奏,或由差巴(支差民工)背鼓(每人背二鼓)另一人在后击奏。布达拉宫与扎什仑布寺表演嘎尔歌舞时使用四对达玛鼓,其他寺院或藏戏团仅使用一或二对达玛鼓。

结构

玛鼓鼓体呈盆状,顶部大,底部小,但接近顶部边缘处口径略为缩减;鼓用金属制成,多数用黄铜,个别用铝合金。以布达拉宫嘎尔巴的达玛鼓为例:达玛切面径为39.6厘米,鼓体直径(最大处)为4.93厘米;达玛穷面径为31.1厘米;鼓体直径(最大处)为32.8厘米。达玛鼓面多用托牛皮,以整条不打结的细皮带穿入皮四周的小孔,将鼓皮与鼓腔下端的皮圈连结、固定,绷紧或放松皮带即可调节鼓皮的张力及音高.安装或更换鼓皮的时间多选在藏历的九月,因为此季节的牛皮质量最佳。鼓腔底部直径,达玛切为15厘米,达玛穷约为12厘米。底部中央开的小音孔,达玛切为1.5厘米,达玛穷为0.6厘米。演奏时,鼓底垫置环形布圈,圈厚3厘米左右。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    下一篇 TVOS2.0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