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狴犴

狴犴(bì àn),又名宪章,传说神兽之一,排行龙九子之老七,浑身带刺,集勇猛、忠诚、正义于一身,掌管刑狱,常被装饰在死囚牢的门楣上,因其形状似虎,所以民间又有虎头牢的说法,是古代法官的象征。他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因此它被安在狱门上下、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时肃静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狴犴是犴裔的化身,既是牢狱的象征,又是黎民百姓的守护神。
兽名
狴犴
别名
宪章
读音
bì àn
出处
《天禄识余·龙种》
性格
急公好义,仗义执言
形态
形似虎
属性
神兽
关系
龙九子排行老七

目录

狴犴狴犴

狴犴:bì’àn

形状像虎的野兽,古时多将其形象画在狱门上。

(1) [beast;fourfooted animal]:传说中的走兽

王魔骑狴犴。——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

(2) [prison]:牢狱

狴犴使人多礼乎?——《法言·吾子》

(3)广韵.平声.齐韵:狴,狴犴,兽也。

(4)明朝

狴犴狴犴

狴犴(读音:bì àn),又名宪章,传说中的兽名,形似虎,龙九子之一,排行第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狴犴既是牢狱的象征,又是黎民百姓的守护神。此外,上虞市

狴犴狴犴

《天禄识余·龙种》:“俗传龙子九种,各有所好……四曰狴犴,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 

身形似虎的狴犴在龙子中排行老七,它的脾气秉性以正直仗义而闻名。哪里有不公,哪里有纠结它就奔向哪里。和喜欢动粗用武力解决事端的二哥不同,狴犴给人以明辨是非,秉公而断的印象,在邪恶面前,它用自己的威严和律法条理来压倒对方,无需动手便可用文明的方式解决,因此狴犴在民间的威望相当之高,通常人们遇到官司纠纷需要上衙门之前,都会拜一拜狴犴以求事件能够被公平合理的解决。

狴犴的民间形象除了会被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传说故事

狴犴造型狴犴造型
远古时期

狴犴,形似虎,浑身带刺,集勇猛、忠诚、正义于一身。相传,大禹治水,来到

动画造型动画造型

龙生九子古时民间有"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的传说。但九子是什么,说法也不同。

利于上虞市的狴犴雕塑利于上虞市的狴犴雕塑

狴犴龙舞原是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市上浦镇冯浦村的旧时民俗。

南宋年间,冯姓随宋高宗康王南渡定居渔浦庙,是祭祀虞舜大帝的场所,庆典时独特的“狴犴龙舞“颇具地方特色,深受当地群众欢迎。抗战胜利时,在章镇举行的庆典会上,狴犴龙舞最引人注目。

解放后,因种种原因,狴犴龙舞没有得到传承和保护,直到2008年,在狴犴龙舞传承人冯占龙老人的指导下,狴犴龙舞传承才在市里举行的“娥江之春”文艺晚会上得以重视。

至今上虞上浦还保留着一种奇特的“狴犴龙”舞,曾经在1945年欢迎浙东纵队解放章镇时舞过,最近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而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匐伏在虞舜宗祠的狴犴,是一只吉祥神兽,四肢张开,脚踏实地,肘毛耸扬,尾巴呈S形,头部前冲,双角张开,咧嘴呲牙,两眼圆瞪,呈虎视眈眈之势,似乎积聚着一股勃发的神力,警觉而忠诚地守护着虞舜宗祠。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八一宣言    下一篇 八大山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