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库布孜

哈萨克族弓拉弦鸣乐器。汉文又译作霍布兹、霍布斯、柯布孜等。历史久远,构造古朴,音色柔美,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里坤、木垒哈萨克自治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和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等地。其音色和演奏方式都比较独特,它的存在和发展,曾对新疆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繁荣产生过巨大的影响。2011年5月23日,哈萨克族库布孜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称
库布孜
应用学科
音乐学,音乐表演等
乐器类型
弦鸣乐器
流传地域
新疆、青海、甘肃
使用民族
哈萨克族

目录

库布孜库布孜
库布孜,是哈萨克族弓拉弦鸣乐器。汉文又译作霍布兹、霍布斯、柯布孜等。历史久远,构造古朴,音色柔美,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里坤、木垒哈萨克自治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和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等地。

传统的库布孜,琴体用一整块木料挖制而成,全长60厘米65厘米()。共鸣箱外观呈羹匙形,上大下小,箱长27厘米29厘米,上半部为敞开式外露、不蒙皮膜或木制面板,下半部蒙有骆驼羔皮或羊皮。琴头无饰,下设弦槽和弦枕,两侧设有三个弦轴(左一右二)。琴颈细而长,正面不设品位。皮膜上置有琴马,张三条骆驼筋弦。

最早的库布孜,又称克勒库布孜,是一种在哈萨克族民间流传的最古老的拉弦乐器,琴体呈弓状,只设有一条马尾弦,琴颈也无指板。由于牧民们制作时就地取材、因材而制,往往琴的式样和规格尺寸很不一致。这种最原始的拉弦乐器,目前在哈萨克的边远山区仍能见到。后来在克勒库布孜的基础上,增加弦轴(左右各一)、琴弦和指板,制成了两弦的库布孜,仍采用马尾弦或牛筋弦,它与今日柯尔克孜族拉弦乐器克亚克十分相似。

库布孜与宗教有着密切关系,它是哈萨克族巫师给人们占卜和治病必用的乐器。巫师在哈萨克族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他不是万能的,而是由天神来主宰一切。巫师在请神过程中,要先用库布孜演奏神灵爱听的曲调,神灵才下凡附于巫师之身,并借巫师之口回答各种问卜。库布孜成了巫师与神灵沟通的工具,巫师演奏库布孜的技巧越高、曲调越动听,神灵出现的就越早,库布孜也就成了巫师必须学好的一种技艺。每逢哈萨克族的节日或喜庆之时,巫师就演奏民间乐曲助兴,它又是群众娱乐的乐器。虽然文献史籍不载其产生年代,但从古代哈萨克族人民与蒙古族、柯尔克孜族人民睦邻而居,库布孜与蒙古族弹弦乐器托甫秀尔、柯尔克孜族拉弦乐器克亚克形制相似、渊源密切来看,也可见其历史的悠久。

乐器形制

传统库布孜

传统的库布孜,琴体用一整块木料挖制而成,全长60厘米65厘米。共鸣箱外观呈羹匙形,上大下小,箱长27厘米29厘米,上半部为敞开式外露、不蒙皮膜或木制面板,下半部蒙有骆驼羔皮或羊皮。琴头无饰,下设弦槽和弦枕,两侧设有三个弦轴(左一右二)。琴颈细而长,正面不设品位。皮膜上置有琴马,张三条骆驼筋弦。

改革库布孜

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工团音乐家阿力别克不断改革库布孜,琴箱上半部改为蒙以松木面板,下半部蒙以蟒皮或羊皮,增加指板,琴弦增至四条,使用丝弦或钢丝弦,并制成高音、中音、低音和倍低音系列库布孜。定弦分别与各种提琴相同。高音库布孜,全长60厘米,琴箱长24厘米、上宽15厘米、下宽10厘米,定弦为gd1a1e2,音域ge3;中音库布孜定弦为cgd1a1,音域cc3

乐器发展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哈萨克民间乐器库布孜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首先是在1957 年,前苏联哈萨克斯坦“胡尔曼哈孜民族乐团”访华演出期间,在北京受到了毛泽东、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乐团代表阿•卡皮列木科夫赠送给毛泽东一件珍贵的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库布孜。“胡尔曼哈孜民族乐团”的乐队成员还与上海民族乐团进行了音乐文化上的交流,相互学习了“库布孜”和“二胡”的演奏技法。这为库布孜在中国东部哈萨克族中的研究和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

其次是在1984年,库布孜迈开了改革的第二步,由上海民族乐器厂根据图片和资料制造了“指板库布孜”。这种库布孜的琴颈被制成了直的(传统的琴颈是向内弯曲形),不符合传统库布孜的演奏方法,其音色也有很大差别,影响乐队演出的效果,故逐渐被淘汰。

第三阶段

再次是在1996 年,伊犁州文化局邀请了哈萨克斯坦“胡尔曼哈孜民族乐团”的库布孜演奏家胡阿尼西•阿吉木热提和昆尼都孜,举办了为期四个月的集中强化学习班。由两位老师给来自疆内的二十多名库布孜学生教授传统的、规范的演奏方法。其中,胡阿尼西老师教授传统的“古典库布孜”,昆尼都孜老师教授改革后的“高音库布孜”。这一阶段是库布孜阶段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从此开始,标志着新疆哈萨克族民间乐器库布孜走上了严格、规范、正确的轨道,并沿着这条轨道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近年来伊犁地区涌现出许多为库布孜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传承人,大多得益于这两位老师的精心教导和培养。如今,他们中有为库布孜乐器制作改革做出贡献的人,如阿德里汗•阿布迪里达、苏勒坦哈孜•斯坎德尔、木哈太•买米等;有著名的库布孜研究者、作曲家、指挥家,如喀热木•阿布都热合曼、吐尔逊江•帕孜力江、艾力普别克•马力克、木哈买提汗•努尔木汗等;还有专业演奏库布孜的传承人,如木哈买提汗•努尔木汗、玛合萨提古丽、叶尔肯、赛比拉•吐里达汗、阿斯哈尔•艾力普别克等等。  

乐器分类  

古典库布孜

按照其共鸣箱及音量的大小又分为“禾勒库布孜”和“纳尔库布孜”。“禾勒”就是“马尾、马鬃”的意思,民间按照传统的称谓也称“古典库布孜”或“马尾库布孜”,有两根马尾制成的琴弦,弓子的形状为弓形。近年来,“禾勒库布孜”和“纳尔库布孜”已多用尼龙弦替代马尾弦而制成。  

现代“斯姆库布孜”

“斯姆”是钢丝的意思,库布孜改革后用钢丝弦替代了马尾和尼龙弦而制成,因此也称为“现代库布孜”。斯姆库布孜是哈萨克斯坦国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研制而成的,用四根钢丝弦制成,有高音库布孜、中音库布孜、低音库布孜、倍低音库布孜。根据其音高和形制的不同,高音库布孜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高音库布孜,形制特点为面板部分上半部木制面板半露、下半部蒙骆驼糕皮;一种是面板库布孜,形制特点为面板部分全部为木板制成,因其形制仿小提琴而制,也称“小提琴库布孜”。  

乐器传承

血缘传承

血缘传承,也叫家族传承,指在具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内部进行的传承活动。库布孜演奏的民间艺人主要把技艺传授给子女、亲戚等。  

师徒传承

师徒传承,也就是在同一行业内部进行的传承活动。这种民间自发的方式不仅盛行于远古时期,即使在现代仍然流行于民间。每一位库布孜演奏的民间演奏艺人在有生之年,都会培养几个接班人,不仅培养了一批学习和演奏库布孜的弟子,而且使自己的艺术生命得到了延续。在各个历史时期,哈萨克民间涌现出了库布孜艺术贤能与颇具影响的民间艺人,他们将哈萨克族的这一祖传艺术通过各种形式代代传承到了今天。 

群众传承

库布孜库布孜
群众传承,它的传承的主体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甚至是全民传承。这里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民俗节日。哈萨克民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哈萨克族的民俗节日(如:举行诞生礼、割礼、婚礼、葬礼等)时,库布孜民间艺人们也演奏民间乐曲或为民歌、舞蹈伴奏助兴,它作为一种群众娱乐的乐器,在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中广为传播。

公元八世纪开始,随着伊斯兰教在哈萨克人民中广泛传播,直到十四到十八世纪“金帐汗国”时期,哈萨克人民整体信仰伊斯兰教,这期间萨满教只能以隐蔽的形式存在,巴克斯被迫转入地下悄悄作法,库布孜的传承、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度的制约。  

专业团体传承

伊犁地区是新疆哈萨克族民间乐器的保护和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不论是在哈萨克民间乐曲的整理创作、演奏水平上,还是民族乐器的制作工艺上,都走在全疆的前列。这无疑归功于国家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部门对新疆伊犁哈萨克民间音乐的保护措施,以及伊犁自治州歌舞团为传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而做出的贡献。伊犁州歌舞团始建于195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哈萨克民族为主的、十多个民族组成的一百多人的演出团体。几十年来,它不仅为继承、发掘、整理、创作哈萨克为主的多民族民间音乐做出了很大的成绩,而且多次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国家级的演出、比赛,还曾出访过二十多个国家,向世界展示了新疆哈萨克自治州绚丽多彩、风格独特的音乐艺术魅力。团里的哈萨克民族乐队于1986 年成立,现在共有四十多人,其中库布孜演奏员有17 人(包括高音库布孜11人,中音库布孜3人,低音库布孜2人,古典库布孜1人)。  

教育传承

新疆伊犁州文化艺术学校是全国唯一一所培养哈萨克族艺术人才的学校,成立于1987 年,校址在奎屯市,主要有音乐、舞蹈和美术三个专业,2003 年合并成为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艺术系。多年来,为新疆各地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专业艺术人才,同时也为新疆哈萨克民族的音乐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建校二十多年以来,担任民族乐器库布孜教学的老师共有两位。一位是达布尔老师,另一位是他的学生卡德尔汗。自1988 年开设库布孜专业教学至今,共培养库布孜演奏者近百人。不仅为各地区输送了民族乐器演奏的年轻一代接班人,而且为学校民族乐器的教育工作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伊犁师范学院现在有两支民族乐队,分别是成立于1992 年的伊犁州文化艺术学校民乐队和成立于2003 年的伊犁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民族乐队。乐队的学生演奏的乐器有:冬不拉、库布孜、手风琴等。  

媒体传承

近年来,库布孜的传承主要通过报纸、杂志、电视、专著等多种渠道。20071 6日的《伊犁晚报》艺术人生板块,介绍了“牛棚里走出的库布孜演奏家木哈买提汗•努尔木汗”。他在《伊犁青年》发表过论文、创作歌曲和乐曲、出版了两张古典乐器库布孜VCD DVD专辑、主持编写库布孜专业教材(上、下册)、编写电视剧(介绍库布孜艺术)等;2009 4 13 日的《伊犁晚报》“伊犁音乐家唱伊犁”板块,介绍了吐尔逊江扎根民间,发掘伊犁的哈萨克音乐的经历,他创作了民乐交响诗《纳吾肉孜》、十几首乐曲、二十多部舞蹈音乐、五十多首歌曲;玛合萨提古丽也发表过论文《天籁之音——库布孜》,还创作过十几首歌曲,录制了一盘专辑;还有库布孜演奏员也凭借多年的演奏积累,创作了不少库布孜乐曲,如木合买提汗的《生命之歌》、吐尔逊江的《思念》、吐鲁木太的《渴望》、努尔旦别克的《阿东格尔》、《峰》等等。现代的库布孜传承人倾尽所能,为库布孜艺术的传播、推广、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乐器名人

霍尔赫特

在公元8世纪末,哈萨克族着名的民间艺人,被尊称为“哈萨克族音乐之父”的霍尔赫特创造了库布孜。它构造古朴,琴颈向内弯曲,琴腹呈大勺形,上半部腹面张开,下半部蒙骆驼或牛皮,琴弦和弓弦均用松树胶擦拭。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库布孜“奎依”(器乐曲),代表作品有《白天鹅》、《阔恩尔》、《巴什帕依》、《啊,我的故乡》等十几首。这些“奎依”的产生标志着库布孜以独立的器乐曲形式开始存在。  

其他人物

著名库布孜表演艺术家和作曲家还有艾勒•法拉比、尼山拜依、胡依勒拜依、马拉里巴依、巴拉塔依、贾纳吾、马依合比、阿山哈依合、阔克布哈、杜肯巴依、依合拉斯、贾甫巴斯、居马胡里等。保留下来的库布孜乐曲有《阿克萨克胡兰(瘸腿斑马)》、《接力马亚(旋风驼)》、《锡尔河》、《库尔库特奎依(库尔库特之曲)》、《塔利合旦(花斑骥)》、《托克三柯孜(九十位女子)》、《塔额尔库依俄(神之曲)》、《叶力阿伊里汗(人民流离)》、《阔克布哈》、《昆额里》、《杰子克依克》等等。乐曲内容非常丰富,有诉说神灵、追忆历史的,有表达内心世界独白的,有赞美自然风光的,有歌颂英雄人物的,有描述人民生活的,有表现走马姿态的,等等。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木遁大师    下一篇 易达企业收据打印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