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兴隆乡

兴隆乡地处西和县城东部 ,总面积6.51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919万亩,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平均气温7.7摄氏度,全年无霜期160天。总人口:19868人,其中农业人口19210人,非农业人口658,农村劳动力11607人。22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22个村通电话。
中文名称
兴隆乡
行政代码
621225205
身份证前6位
621225
长途区号
0939
邮政编码
746000
隶属政区
西和县
行政级别
车牌号码
甘K
辖区面积
6.517km2

目录

兴隆乡兴隆乡

元代置祁山镇,清代置岐山里,民国时设兴国乡。1949年设兴隆区及歧山、银洞乡,1955年改设玉泉乡,1958年建玉泉公社。因与天水市玉泉公社重名,1982年更名为兴隆公社,1983年改设

兴隆乡区划

621225205200 220

西和半夏

西和半夏西和半夏

中国

岷郡山

岷郡山岷郡山

岷郡山坐落在西和县城南1.5公里处,俗称“萨爷殿”,是陇南乃至全省闻名的道教宫观。漾水河与赵五河交汇山前,向北而涌流。苍茫之中,一峰独秀,绿阴森森,萨真人祠雄踞于山头。岷郡山原名独头岭,南宋绍兴年间改称岷郡山。当时金灭北宋,关陇六路尽陷于金,岷州州治南移白石镇(今西和城北郊白水河以北),白石镇无险可守,又移署于岷郡山,后宋金议和,因“岷”字犯金太祖完颜旻之讳,故将岷州改为“和州”。又因江淮之间也有一个“和州”,两地相名,不便区分,遂加一“西”字,称之为“西和州”。州名更改,岷郡山之名却由民间沿称至今。

陇南白雀寺

白雀寺坐落在离西和县城区2公里的西峪乡观音村四台山山岗,寺院依山势而建,左护崆峒,右绕隍城,遥对观山,姜席河与南柳河在寺前交汇而成的白水河从寺脚蜿蜒东去。这里冬有松柏露翠,夏有绿槐吐香。白雀寺巍然立于山岗,居高俯瞰白水河两岸。占地13936平方米,约20.6亩,依古制建有四大院八小院共十二院,该寺现在为西和县佛教协会所在地。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雀寺是一座佛教名寺。相传西和县境内的古代西峪国妙庄王的三公主妙善,不恋荣华,在白雀寺修行,其父秒庄王为逼其回家,放火焚烧白雀寺,使500僧尼和万名香客丧生火海,白雀寺也被付之一炬。妙善公主得神仙护持逃脱,辗转来至香山,屡受苦难,功成了道,自度度世。

八峰崖

八峰崖西和县城东南32公里处,位于石峡镇西侧,与仇池山遥遥相望。在八峰崖的主峰山腰,有罕见的天然石窟。八峰崖是一处“南濒西高山,北依天子坪,八峰接云天,峻极兀峥嵘,迭迭云雾绕,崖前秀草长,野野淡淡香,古洞松映掩,涧水潺潺响,斑松斗秾华,翠柳争艳丽,深林聚千兽,灵对日唱”的秀丽风景区。这里,傲然刺天的八座石峰,峰峰入云,亭亭玉立,如众星列曜,似群仙聚会。其中主峰为西峰,其相距地面160米处有高约15米,长约60米的天然岩穴,上下左右无路可通,只有一条悬空栈道相连。原穴内建造殿宇14间,造像200余尊,可惜1960年失火,使木结构建筑毁坏,现仅存泥塑造像90余尊和部分壁画,还有明代万历年间石碑一块,清代石碑5块。全窟共14龛,分上下两层,上层10龛,下层4龛。现存造像中有宋代菩萨、元代三世佛、明代弥勒佛、清代普贤菩萨等。各代造像,神态生动,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卢河乡    下一篇 车田乡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