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介之推

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欲求却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相传,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又据通志,介子推“隐后三十年,见东海边卖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晋成公年间(前607年~前600年)。
人物名称
介子推
别称
介之推、介子
所处时代
春秋时期
去世时间
公元前636年
追封
洁惠侯

目录

介之推介之推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晋国贤臣,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周朝晋国(今山西介休)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

生平事迹

重耳出亡

介之推介之推

介之推介之推

固然,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言行处处渗透着迂腐愚昧的成分,但是,介子推“舍身赴义”的洁芳善行,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介子推不言禄的行为也是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体现,正因为如此,黄庭坚赞叹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宋

介之推介之推

寒食是清明前一天。寒食节与介子推有关。介子推自焚是大家熟悉的典故。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文公的大臣。介子推曾在文公流亡时,为饥饿中的文公割股献食。但文公归国后封赏群臣,却偏偏忘了这个为自己割肉的介子推。介子推心灰意冷,辞官归隐山林。文公幡然醒悟,于是到山林中求介子推出来受封。但介子推已然被晋文公伤害,不愿接受文公的弥补。文公以烧山逼迫其出山,介子推仍然不出,最终烧死在山中。

据说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因为介子推被火烧死,所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这一天严禁烟火。严禁烟火的结果就是只能吃生冷食物。于是名之为寒食节。

但介子推的故事却仍然经历了一个“层累造成”(顾颉刚语)式的流变。介子推的形象随着历史不断变化,已渐渐偏离了其原初形象。《左传》是最早记录介子推的古籍,但《左传》并没有介子推割股献食的故事,也没有介子推自焚的记录。《左传》中的介子推只是一个不贪天之功以为己有的诚实人。《左传》的记录是晋文公赏赐群臣,唯独没有赏赐介子推。于是介子推便带着老母回到山中隐居。介子推说:“晋文公是依靠天命才做了国君。那些臣子却接受过分的赏赐,岂不是太荒谬吗?盗窃别人的财产,尚且被视为盗贼,何况贪天之功以为己有呢?国君赏赐奸邪,而臣子以奸邪为常,这样的世道,如何与之相处呢?”介子推的老母说:“你就算是愤愤而死,又有什么用呢?何不也和那些大臣们一起受禄?”介子推说:“错误的事情如果仿效,那是错上加错。我既然对他有了怨恨,那就不再受他的赏赐。”介子推母又说:“那你何不让晋文公知道呢?”介子推说:“语言,只不过是身心的文饰。既然我打算隐居,又何必文饰呢?如果既隐居又文饰,这说到底还是求名。”于是介子推和老母便隐居于山中,终此一生。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也倍受质疑。比如钱钟书先生就认为,这段对话只发生在深山中的介子推母子身上,并没有第三者在场,《左传》的作者又是如何得知?钱钟书先生的质疑或许没有认识到,古人修史并不只是为了纪实,而是为了明理。正如晚清大儒皮锡瑞《

介子推忠君赴义、鄙弃功名利禄的气节,流芳百世,感人至深。后人不仅造了个“寒食节”来纪念他,还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庙宇来祭奠他,文人雅士登临题咏、寓兴抒怀的就更是不胜枚举。这样的讴歌绵延不绝,贯穿数千年,其不动声色的道德教化,使人们不假思索地形成了某种“集体无意识”,以至于很少有人对介子推的所作所为投以审视的目光。

其实,按照《左传》和《史记》的说法,介子推隐居之前,晋文公曾遍赏“从亡者”,可独独“不及子推”。后人多以为晋文公薄情寡义,而李渔在其《笠翁别集》中却说:“予独嘉其有识。”大赞晋文公有眼光,会识人。确实如李渔所说,“割股奉亲”这类非常之举,本是“人子之事”,且“必于亲疾垂危之日,万不得已而为之,求以自尽其心耳。”而主仆之间虽然关系密切,毕竟比不上血脉相连的亲人。介子推做出这样的举动,未免有些不合常情,难以理解。和他同时代的还有一个人叫易牙,本是齐桓公的厨师长。易牙为了让主子吃得好吃得爽,竟然把自己的儿子烹了献给齐桓公打牙祭,由此得到齐桓公的欣赏,后来成为祸国殃民的佞臣。因此,李渔的结论是,大凡做出的事情超越常情常理,必定不是顺乎本心,而是希望通过“奇能异行”,获得日后的“非常之报”。“割股奉君”就是这样的苦肉计。

跟随重耳逃亡的并非只有介子推一人,而是一群人。情况如果真的危急到了需要“割股奉君”的地步,那肯定是所有人都没有任何充饥之物了——但凡有一点食物,他们是一定会奉献给主子的。那么,其他人又是靠什么没有被饿死的呢?因“割股”而创伤的介子推,又是靠什么渡过难关的呢?所以,重耳等人遇到的困难实际上应该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致命”,而介子推之所以作出“割股奉君”的举动,也并非迫不得已,而是表忠心的一次“非常秀”。

历来品评一个人,主要看德与能。在德的方面,介子推“割股奉君”反映出他有“望报之心”,表面上忠心耿耿,实际上动机不纯;能的方面,我们迄今也不能从史书里找到资料能够证明他具有非凡才智。这样看,介子推原本就是从亡之人中的平庸者,并无多大功劳,不过有些苦劳而已。名单里没有他,其实很正常。或许晋文公压根儿就没有想到他,而不是出于什么深远的考虑而故意漏掉他。

但是很显然,介子推失望了。封赏完了,晋国的宫门之上很快就贴出了这样一首鸣不平的诗:“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流天下。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还于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中野。”大意是说:随从晋文公流亡的贤士五人中,四个人都得到了应得的封赏,唯有“割股奉君”的介子推还没着没落,不公平啊!

这首诗,是不是出自介子推之手,无从考证了。宋朱熹《通鉴纲目》里说是他的“从人”所写。不管怎样,我相信诗里道出的的确是介子推的心声:因有所图而“割股奉君”,既不能得逞所愿,必然生怨愤之情。 《诗经》里说:“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介子推显然也“思服”了,“思服”的结果是怨恨,是反目成仇,是退隐山林。

有人说,介子推是不屑于和其它从亡者同朝为官才退隐的,说明他品行高洁,堪为楷模。我想,这恐怕是被表面现象迷惑了。如果介子推是在被晋文公步步紧逼要求出仕的情况下无奈退隐的,或许还可以解读为品行高洁。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晋文公本来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要封赏介子推,介子推却莫名其妙地退隐了。如果真的想退隐山林,为什么不在晋文公返国后就离开,而非要在晋文公封赏从亡者而未及己的情况下才走呢?难道说,他老人家能掐会算,竟然从门庭冷落中车马稀看出了晋文公要逼他出仕的强烈危机感?岂不荒唐!

古人称立功、立言、立德为“三不朽”。世上大多数人既没有能力立功,也没有智慧立言,于是一窝蜂地挤到“立德”这条道上来,多有怀诈心、矫情者充斥其间。要想辨其真伪也不难,以常理常识推之即可——凡言行不合常情常理的,难保不是怀有“望报之心”的假道学。介子推“割股奉君”就是一例。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通讯财神手机销售    下一篇 CAD看图说话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