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指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有效保护和替代,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使污染物产生量最小化并使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

目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第一,要确立节约资源的重要战略地位,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我国新时期的基本国策。并以此为依据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标体系,彻底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行为。

第二,要尽快扭转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要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和推动结构升级,尽快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合理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第三,要倡导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以资源节约型的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在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倡导适度、节俭、公平和绿色的可持续消费模式,尽可能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和生态的破坏。

节约资源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作出了具体部署,明确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主要方向,确定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基本领域,提出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重点工作。要把这些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确保全面促进节约资源取得重大进展。

一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理念。节约资源意味着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消费模式等多方面的变革,涉及各行各业,与每个企业、单位、家庭、个人都有关系,需要全民积极参与。必须利用各种方式在全社会广泛培育节约资源意识,大力倡导珍惜资源、节约资源风尚,明确确立和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理念,形成节约资源的社会共识和共同行动,全社会齐心合力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是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资源是增加社会生产和改善居民生活的重要支撑,节约资源的目的并不是减少生产和降低居民消费水平,而是使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能够消耗更少的资源,或者用相同数量的资源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创造更高的价值,使有限资源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只有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因此,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推动资源高效利用,是节约利用资源的根本途径。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深入挖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强度,真正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努力用最小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三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节约能源是节约资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节约必然要求高度重视和加强能源节约。我国能源储量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巨大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在我国节约能源更加重要、更加必要、更加迫切。必须把节约能源放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四是加强耕地、水、矿产等资源保护。要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从严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先补后占,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加强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定和完善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提高矿产资源勘查水平,强化矿产资源特别是优势矿产资源和特定矿种保护,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水平,加强低品位、难选冶、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鼓励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尾矿资源利用,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水平,提高矿产资源合理开采与综合利用水平。

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注重从源头上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以及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研发,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低碳循环发展

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也是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

推进低碳发展,首先要促进能源的低碳发展。要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等。另一方面,要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开放开采权,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开发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

未来碳排放将更多集中在城镇化过程的趋势,应加强交通和建筑领域的低碳化。要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运量大、排放低的轨道交通建设,提高公共交通的分担率,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我国建筑低碳发展的空间很大,建筑面积增长很快,但节能建筑占既有建筑总面积比例过低。建筑能效决定了建筑物几十年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要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

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控制碳排放,落实到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的承诺。从“十三五”开始就要行动起来。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控制碳排放强度,一手抓控制碳排放总量。在产业方面,要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重点控制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的碳排放,这些行业都是高耗能、高排放而且产能过剩较严重的行业。在区域方面,要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优化开发区域率先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这些区域的环境容量已经不够,而且传统产业产能已到峰值。要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在一定区域通过综合施策,达到基本不排放或极少排放二氧化碳,通过示范,以点带面,总结提出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全面节约资源和高效利用资源是循环发展的重要内涵,是源头上的减量化。要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既控制资源消耗强度,也控制资源消耗总量,实施范围是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三类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把能源消耗强度、能源消费总量,水资源消耗强度、水资源消耗总量,建设用地消耗强度、建设用地总量等六个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进行管理。要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

实行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在企业、产业、园区三个层面构建循环式发展模式。企业层面,主要是实行生产过程的循环化;产业层面,主要是实行产业链的循环式组合;园区层面,主要是进行循环化的布局改造。

在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要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能再利用的垃圾得到再利用,不能利用的垃圾成为发电的燃料,逐步实现不向自然排放有害的废弃物。

提高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水平,必须力戒奢侈浪费,制止奢靡之风。在生产、流通、仓储、消费各环节落实全面节约。管住公款消费,深入开展“三反”行动,即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

建立健全“四权”初始分配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一项重大改革,是用市场化机制激励节能减排减碳的一项基础制度,同“双控”行动是相配套的。“四权”包括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任何人、地区、国家,都有这四种权利,也就是发展权在资源利用上的体现。同时,资源同人类需要相比,又是稀缺、有限、不够用的,任何人、地区、国家,都有不滥用、节约集约使用、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义务。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窦伯女    下一篇 “四五”计划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