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莫里斯·斯特朗

莫里斯·斯特朗1929年出生于加拿大马尼托巴省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庄,后来定居多伦多。一生为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奔波。他8次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但最为人称道的是在环保领域的杰出贡献。1972年他成功筹办联合国首届人类环境会议,将环保慨念第一次正式提到全球议事日程,随后他参与制定《地球宪章》、创立世界环保日,他是联合国环境署创始人及首任署长,被尊称为"地球工作者"。2015年11月28日,联合国环境署宣布,这位曾经成功筹办了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及联合国环境署的缔造者离世。
中文名称
莫里斯·斯特朗
出生日期
1929年
出生地点
加拿大
任职
联合国副秘书长

目录

莫里斯·斯特朗,1929年出生于

包括:世宇国际有限公司主席;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首届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历史上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认知的两次里程碑事件。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会议首次提出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并将全球环境危机提交各国领导人审议;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首次在全球治理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首次提出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制定了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公约,而这两次事件的筹办者都是加拿大人莫里斯·斯特朗。

莫里斯·斯特朗不仅是全球环境治理的推动者和缔造者,也曾为中国环境保护做出重要参谋。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参与的联合国的首次重要会议。为了邀请中国参会,会前,他专程来到中国,力促中国政府派出代表团参加人类环境会议。而在整个参会过程中,莫里斯·斯特朗都给予了中国代表团极大的帮助。

与中国的环保渊源 

莫里斯1

莫里斯说,他与中国的渊源,来自于姑姑――美国著名进步女作家、记者

1970年11月到1972年12月,莫里斯担任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的秘书长。他说,发达国家遭遇美苏冷战,把是否参与联合国大会当作政治砝码相互制衡,而发展中国家大多认为研究环境问题会影响到他们的主要利益――改善贫困状态和加强发展,于是对环境会议反应冷谈。莫里斯天天跟各国政要打交道,一方面游说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同意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出席会议;一方面出访东德、苏联,传达各种有关会议的信息直到说服他们加入。他曾试图与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取得联系,遭到拒绝后,他仍想方设法通过朋友关系拜访并说服了她。 

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他的努力下,联合国第一次环境大会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成功召开。为了开好这次会议,莫里斯委托哥伦比亚经济学教授芭芭拉・沃德女士和洛克菲勒大学微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先生牵头组织一个独立的专家小组,为大会的决策提供一份背景资料。在他的推动下,包括芭芭拉・沃德和勒内・杜博斯在内的58位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不负众望,按时为大会提交了一份高质量的非官方报告《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这份报告后来与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推出的《增长的极限》并称为“环保史上的经典之作”。 

斯德哥尔摩会议将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113个国家的1300多名代表聚集在一起,把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公开化;第一次动员各国政府同时关注环境,关注生态。斯德哥尔摩会议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 

1992 年,重返联合国的莫里斯担任里约热内卢“地球峰会”秘书长,成功推动发达国家政府出资60 亿美元,帮助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问题。之后,他在《气候变化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又做了大量协助工作。紧接着,他开始思考推出一套将发展中国家包含其中的机制,于是便和中国官员一起促成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即发达国家通过提供相应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其减排量可算作本国减排指标的一部分。 

倡议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 

莫里斯认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应在环境问题上承担更多责任,率先垂范。 

他说,“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真正地独自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所以各个国家需要合作。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一个国家的责任不同。中国和所有其他国家都不能独自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合作。”他认为,“发达国家不仅制造了现在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同样也制造了气候变化这样一个问题,所以起因都是发达国家太过于依赖工业化。”“一些工业化国家在历史上把他们以前发展的技术推广给了全世界,制造了这种后遗症,他们应该在防止气候变化上作出更主要的责任,他们应该把科技和资金提供给发展中国家。” 

莫里斯强调,气候变化不是单单一国的事,是全球性问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自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所以需要国际合作。 

一生与环保事业结缘 

莫里斯说:“我们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因为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还要担负起特殊的责任,因为我们对自然进程的干涉比地球上曾经出现的任何物种要多得多。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坦白地说我经常逃学,跑到大自然里去玩。由此我对环境产生了兴趣。我还到北极,与爱斯基摩人住在一起,在地球上最严酷的环境中生活。没有柴火,只有野生动物可以吃,住在雪房子里。但是人们仍然很幸福,能够生存下去。为什么呢?因为自然虽然可以毁掉他们,但是他们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确实是极其重要的,我们不能蔑视它,不能破坏它,我们必须尊重自然,与它和平相处,用切实可行的方式相处。” 

他一生都在为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工作着,他说:“我要用毕生的精力改变人们的环境意识,但是现在我致力于寻找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 

由于莫里斯对环境保护作出的卓越贡献,受到世界各国的敬重和奖励。加拿大授予勋爵士团爵士,瑞典授予皇家北极星勋章,美国授予国家科学院公共福利奖章,巴西授予国家南十字座勋爵士、Tyler(泰勒)环境奖章,联合国环境署授予世界环保金奖,日本授予蓝色星球奖章,此外还获得54个荣誉博士学位。 

莫里斯还为世界的环境保护奉献了多部著作:《Where On Earth Are We Going》、《Working For Planet Earth》、《A New Name For Peace》。其作品都真实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化,呼吁人们保护自然、爱护环境。

去世

联合国环境署11月28日宣布,这位曾经成功筹办了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及联合国环境署的缔造者离世。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楚芝兰    下一篇 Adobe InDesign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