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乡
- 中文名称
- 板桥乡
- 行政代码
- 621024207
- 身份证前6位
- 621024
- 长途区号
- 0934
- 邮政编码
- 745000
- 隶属政区
- 合水县
- 行政级别
- 乡
- 车牌号码
- 甘M
- 人口数量
- 约6200人
目录
板桥乡区划
621024207200 220
板桥乡“双联”行动与春耕生产齐头并进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春的脚步尚未远去,板桥乡瑶子头、
甘肃合水县古石刻艺术博物馆前身是合水县民众教育馆,成立于民国二十七年,1949年改为博物馆。有文物陈列室一处,阅览室一处,图书室一处,总面积620平方米。合水县古石刻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2640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96件),较为珍贵的文物有西周铜鼎、汉代王莽诏版、唐铜镜、唐三彩炉、唐黄彩瓷壶、解放西北纪念章一枚,刘志丹戴过的红毡帽等等。博物馆收藏最多的还是石刻造像。合水素有“石造像之县”的美称。所-代古刻300余件,石造像160余尊,数量多,晶位高,地方特色鲜明,在全省首屈一指。合水石造像尤以单体石雕佛像最为突出。种类可分为佛、菩萨、弟子、罗汉、力士、山神等,雕造年代分早、中、晚三期。早期为北魏时期,所雕造像面型方圆,两颊丰满,深目直鼻,具有古印度的艺术风格。中期为唐宋时期,遣像面相丰满,眉清目秀,体态自然,富有动感。晚期为明清时期,雕造也很有特色。
蟠交,即今城关镇(城关镇政府),又名老合水、合水老城、合水镇。在今合水县城东北、合水川(县川)中段的北山麓。距县治三十五公里。古城始建于唐初戍寅之岁(公元六一八年),以城在大小乐蟠二水(即今县东川及县北川)交汇处得名.此后直到一九四九年九月县治迁西华池止,共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县级建治历史。蟠交古城,又名“葫芦城”。据府、县史志记载描述,城建于大川之北,建水(今县川河)之阳,北负尖岭、面向平岗。北垣依山,高五丈,南在平陆,东西顺山势而壁立,高三丈,厚丈五;东西最长一百一十五丈,南北(平地)最宽九十五丈,周长三华里零九丈,登高北望俨若葫芦。当地群众对此城曾有生动的比喻:其根扎于城西北清水沟湫之中;其蔓由山后察家湾、万家湾顺山梁婉蜒而上;其把在城首北山之巅大有方丈之地;东西二垣起于葫芦把,顺坡而下层,中有细颈形呈葫芦腰;南垣傍河而长,收作葫芦底;东西二关之外,地势开阔平坦,似两片葫芦叶。整个葫芦扎于北山之颠,座于河川之台。古城东通富、延,西经庆、环,南达宁县;左挈子午山,右抱珊瑚水,群山环抱,水带萦绕,横断山道,景色瑰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古今通商之要道,亦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昔建有堀门二,皆有捐额,东曰“绥安”,西曰“庆宁”,近年拆除。宜兰公路从中穿过。古城在历史上经过多次战争破坏,历代都曾加以重修。据现存资料记载,自唐初建城以后,于宋熙宁中再建,明洪武初重修。崇祯年间遭兵,城垣残破,公署民房焚毁,清顺治间重修。雍正九年(公元一七三一年)建城楼,乾隆间重建县署,光绪五年(公元八七九年)以乱,多倾圮,复筑之。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迅争创座古城,城乡机关、民房栉桦相连,建筑林立,蟠交古城已经在成为合水重要的经济重镇。
合水县城东北部约70公里的太白乡苗村川塔儿湾村,堪称中国造像像塔而闻名,那一座造像塔,始建于宋代,以凿磨的红砂岩石条块叠砌而成,平面呈八角形密檐式建筑,共十三层,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名塔》一书认为它是中国最为纤细的古塔,将其列为稀有的古建筑和珍奇的名胜之一。高约12米,经宽一点四米,原无台基及基座,形体清癯纤细,塔身第一层特高,达两米。第二层以上逐渐缩短,二、四层南面各设一假门,各层有塔檐,檐下出叠涩两层。檐角有仿木转角斗拱,檐下雕出檐缘,檐上雕出筒状瓦栊。塔顶为石雕刹柱,刹基以上为相轮三匝,华盖一层上置宝珠。塔身第一层,每面约有浮雕石刻造像,雕刻技法纤巧细腻疏密相间,每面雕像分为五幅,共四十副,每幅雕像法纤巧细腻,疏密相间。每面雕像分为五幅,共四十幅,每幅雕像十三至十五身,共造五、六百之多。内容多为佛说法图,即一佛居中,坐在莲花座或方形束腰座上,结跏跌座,身披袈裟。有的袒露右胸及右肩,手印各弃。佛左右两侧或女或坐十数身罗汉,有的拱手,有的踞坐,有的比手指划,有的苦心思索,有晶倾心吐谈,有的匍甸跪拜,表现出对佛无比的虔诚。塔儿湾石造像塔历经风雨近千载,风姿依然不减当年。当你驱车走进苗村川,就能看到那一抹清秀纤细的塔影掩映在子午岭莽莽的-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