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 中文名
-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 英文名
- Wanlin Art Museum
- 捐助者
- 陈东升
- 设计师
- 朱锫
- 建筑面积
- 8410.3平方米
- 落成时间
- 2014年12月
目录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8410.3㎡,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3758.35㎡,地上建筑面积约4651.95㎡。
博物馆以捐建者陈东升的父亲的名字命名,于2012年10月破土动工,预计2014年12月投入使用。位于武汉大学珞珈山西侧科技路与学府路交汇处,该处是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学生活动的中心区,也是武大早期优秀建筑和自然人文景观的中心区。博物馆旁将配套修建小型广场,与校园中心湖相连,有望成为学校新的景观带。
博物馆落成后将保存学校百余年办学过程中传承下来的一些珍贵文物,包括国立武汉大学第一任校长王世杰先生的一些藏品。校长李晓红认为,博物馆建成后能够更好地传承武大历史,让广大武大师生员工接受艺术熏陶,有利于增强学生素质教育。
2011年6月,武汉大学83届校友陈东升与武大签署协议,他将以个人名义捐款1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作为献给母校120周年校庆的厚礼。
2012年10月,万林艺术博物馆奠基仪式在武汉大学举行。
2013年11月,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举行封顶。
2014年5月9日,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聚变:193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展同期开幕。
1、藏 · 隐 · 融
为了最大限度减小和自然环境的冲突,借助地段现状台地、林地的特点,将博物馆大部分功能“藏”在自然地形之下,大大 减小了地面上的体量。即使是地面上的体量也采用部分悬挑,留出更多的地面空间为学生活动之用。悬挑提供了阴影,也是天然的雨棚,使夏季户外活动成为可能。整个设计最大限度的保护了主要树林,不仅能提供阴凉,建筑也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时“隐”时现,人们永远看到的是它的局部而不是整体。
隐的概念还反映在材料的使用上。漫反射的表面材料可以捕捉它周边的自然环境,树林及天空,使建筑自然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
2、 石韵
借山石之形,写自然之韵
“山形水界”是武汉大学校园的自然环境特征,万林博物馆就坐落在校园的中心。由于被几条不规则的机动车道路所限定,加之地段的形状及周边环境的复杂性:1)地段被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建筑所环绕;2)地段中充满了野趣的自然树木及岩石;3)地段形状极其不规则。上 述这些自然,原始,野趣的地段特征,都决定了这座建筑不是普通的城市建筑,相反,它的建筑形式应反映整个校园山水特征,地段,地形的自然特征,从而实现平 衡周边建筑,树林,山石,地形的诉求。
3、公共场所
万林博物馆不仅是建筑,更是场所。
地段虽位于校园的中心,但由于地段的形状,高差极其不规则,使这里长期以来就不是“中心”。万林博物馆文化功能的注入,使之可以成为校园中充满活力的学生活动中心,因此它的户外空间就变得十分重要。建筑被置于地段的最东侧,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西侧现存树木,一方面,保持地段的原有特征;另一方面,塑造出以树林,台地,景观共同编制出的户外公共空间。借助自然地形的台地,在主入口方位设置的平缓、舒展的台阶沿地形从下而上,构成自然的室外剧场。再加上坡道的嵌入,使整个户外空间可分可合,自然生动,学生在这里可坐可立,可阅读,可观演。夏季在树林和建筑的阴影之下,冬季可享受沐浴着阳光。艺术品也可以延展到户外的平台及其坡地之上,与建筑内部多元的文化艺术活动相呼应,构成自然丰富,形态多样的文化场所空间。
4、 内外无边界
建筑内部空间是外部空间向内延伸的一部分,人们沿着平缓的Z字形坡道缓步而上,途经室外剧场,入口前的小广场,门厅,一层展厅,二层展厅,最终到达屋顶,远望珞珈山,图书馆。室内外连续及相似的空间经验,让人们强烈的感知到建筑没有内外边界,展览没有空间边界,活动没有时间边界。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