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木耳

木耳(英文:agaric),主要生长在中国和日本。中国大部分是东北木耳和秦岭木耳。其中以四川广元黑木耳为最优,自古被誉为圣品,多次进献皇宫,2005年获温家宝总理亲自考察调研。木耳既可野生又可以人工培植,种子实体呈耳状、叶状或杯状、薄、边缘波浪状,宽3-10厘米,厚2毫米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附着部固着于基质上。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呈胶质状,薄而有弹性,湿润时半透明,干燥时收缩变为脆硬的角质近似革质。味道鲜美,可素可荤,营养丰富。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药用功效。能益气强身,有活血效能,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等;可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能够疏通肠胃,润滑肠道,同时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帮助。
中文学名
木耳
英文名称
agaric
拉丁学名
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ood
别称
木菌、光木耳、树耳、木蛾、黑菜云耳
二名法
黑木耳
真菌界
真菌门
亚门
担子菌亚门
层菌纲
亚纲
异担子菌亚纲
木耳目
木耳科
木耳属
木耳
亚种
角质木耳、皱木耳、象牙白木耳、褐毡木耳、网脉木耳、毛木耳
分布区域
浙江、黑龙江、吉林、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营养价值
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延缓衰老
质量分级
一级、二级、三级

目录

木耳
木耳

野生木耳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

寄生于阴湿、腐朽的树干上,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为主,人工培植以椴木和袋为基体,潮湿地带生长比较多。

地理分布

中国是木耳的主要生产国,产区主要分布在

木耳木耳
食用价值

营养价值:黑木耳含蛋白质、脂肪、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合心脑血管疾病、结石症患者食用,特别适合缺铁的人士、矿工、冶金工人、纺织工、理发师食用;

2、有出血性疾病。

3、孕妇不宜多吃。

4、食用鲜木耳可中毒。新鲜木耳中含有一种化学名称为“卟啉”的特殊物质,因为这种物质的存在,人吃了新鲜木耳后,经阳光照射会发生植物日光性皮炎,引起皮肤瘙痒,使皮肤暴露部分出现红肿、痒痛,产生皮疹、水泡,水肿。相比起来,干木耳更安全。因为干木耳是新鲜木耳经过曝晒处理的,在曝晒过程中大部分卟啉会被分解掉。食用前干木耳又要用水浸泡,这会将剩余的毒素溶于水,使干木耳最终无毒,但要注意的是,浸泡干木耳时最好换两到三遍水,才能最大限度除掉有害物质。

医药作用

木耳木耳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抗凝血作用300%木耳煎剂1ml/100g灌胃,连续20d,实验结果表明,木耳能延长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2.06s,提高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具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黑木耳多糖50mg/kg给小鼠静注、腹腔注射、灌胃,均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在体外实验中,黑木耳多糖亦有很强的抗凝血活性。

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黑木耳的磷酸缓冲盐水提取物在试管内明显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并阻断低于16μmol/L的ADP激活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黑木耳抗血小板作用的有效成分是水溶性的。人口服70g黑木耳后3h内即开始出现血小板功能降低,并持续24h。木耳菌丝体酸提取物体内(大鼠静注10g/kg或灌胃10g/kg连续15d),体外(25mg/ml,50mg/ml及100mg(菌丝体)/ml)能明显抑制ADP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醇提取物5g/kg,7g/kg灌胃,共15d,能明显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黑木耳酸性杂多糖小鼠腹腔注射试验结果表明,该多糖具有促进白细胞增加,抗凝血和降低血小板的作用,其活性随着多糖分子量和糖醛酸含量降低而增大,即生物活性依赖于多糖在水中的溶解度。

3、抗血栓形成 兔口服木耳多糖18.5mg/kg,可明显延长特异性血栓及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时间,缩短血栓长度,减轻血栓湿重和干重,减少血小板数,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和血液粘度,并可明显缩短豚鼠优球蛋白溶解时间,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纤溶酶活性,结果表明,木耳多糖有明显的抗

木耳木耳
段木栽培

黑木耳人工栽培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起源于

黑木耳(木耳)

子实体丛生,常覆瓦状叠生,耳状。叶状或近林状,边缘波状,薄,宽2-6cm,最大者可达12cm,厚2mm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基部固着于基质上。初期为柔软的胶质,粘而富弹性,以后稍带软骨质,干后强烈收缩,变为黑色硬而脆的角质至近革质。背面外面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绒毛。绒毛基部褐色,向上渐尖,尖端几无色,(115-135)μm×(5-6)μm。里面凹入,平滑或稍有脉状皱纹,黑褐色至褐色。菌肉由有锁状联合的菌丝组成,粗约2-3.5μm。子实层生于里面,由担子、担孢子及侧丝组成。担子长60-70μm,粗约6μm,横隔明显。孢子肾形,无色,(9-15)μm×(4-7)μm;分生孢子近球形至卵形,(11-15)μm×(4-7)μm,无色,常生于子实层表面。

毛木耳

子实体初期杯状,渐变为耳状至叶状,胶质、韧,干后软骨质,大部平滑,基部常有皱褶,直径10-15cm,干后强烈收缩。不孕面灰褐色至红褐色,有绒毛,(500-600)μm×(4.5-6.5)μm,无色,仅基部带褐色。子实层面紫褐色至近黑色,平滑并稍有皱纹,成熟时上面有白色粉状物即孢子。孢子无色,肾形,(13-18)μm×(5-6)μm。

燕耳

木耳木耳

按质量指标分级

根据

生长在

正黑木耳又名木耳、

木耳不宜与田螺同食,从食物药性来说,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于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患有痔疮者木耳与野鸡不宜同食,野鸡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诱发痔疮出血。木耳不宜与野鸭同食,野鸭味甘性凉,同时易消化不良。

出血性中风患者要慎吃:木耳有“食物中的阿司匹林”之美誉。常吃木耳可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对防治冠心病、动脉血管硬化、心脑血管病颇为有益。虽然木耳好处多多,但出血性中风患者由于凝血功能较差,要慎食。

木耳一定要煮熟才能吃:木耳中有一种叫嘌呤核苷的物质,称为黑木耳多糖。它有很强的抗凝血活性、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的作用。需注意的是,木耳经过高温烹煮后,才能提高膳食纤维及木耳多糖的溶解度,有助于吸收利用,所以木耳一定要煮熟,不要泡水发起后就直接食用。

血脂异常的人要注意食用量:血脂异常的人,常吃木耳能起到食疗的作用,但只能作为药物治疗外的辅助手段,每周吃2~3次即可。

木耳有降低血脂、降低血小板、抗凝血、预防血栓症的作用,它对于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小板凝集于血管壁上大有好处,可以说是一种天然的抗凝剂。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应少吃木耳。比如脑出血病人,尤其是在脑出血发病后的前三个月更要注意。另外,在手术及拔牙前后,也要避免大量吃木耳;咯血、便血、鼻出血患者也不宜食用。

木耳富含膳食纤维,因此,腹泻、消化功能差的人,要少吃木耳,否则会引起胃肠胀气,或加重腹泻等不适症状。

新鲜的木耳有毒的,含有一种叫卟啉的光感物质。它会导致皮炎、皮疹等疾病,还会引起呼吸道黏膜过敏反应,使人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李芳    下一篇 郑子聃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