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含
- 中文名
- 罗含
- 字号
- 君章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汉
- 朝代
- 晋
- 出生地
- 衡阳郡耒阳县(今衡阳市耒阳市)
- 出生日期
- 公元292年
- 逝世日期
- 公元372年
- 职业
- 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 官至
- 中散大夫
目录
罗含,字君章。生于西晋惠帝元康二年(公元292年),卒于东晋简文帝咸安二年(公元372年)。罗含是一个思想家、哲学家。他的《
罗含,字君章,
庾亮掌权时,以罗含为江夏从事。
罗含没世的时候,正是桓温图谋篡位,东晋政权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就在东晋的权要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争权夺势,各不相让的时候,罗含却保持了淡泊平静的心态和清正廉洁的节操。
他不恋权。罗含二十岁后,州里三次授予官职,他都没有接受。后来,有个叫杨羡的人,到耒阳来做州将。杨羡是豫章郡新淦县人,由于罗含的父亲罗绥在新淦做过官,有很大的政绩,非常受新淦人的拥戴,所以杨羡这次到罗含的家乡来任职,就请罗含来出任主簿,可罗含“傲然不顾”,不予理睬。后来,杨羡不停地去聘请,罗含实在不好推脱了,才勉强上任。罗含年老后,主动请求退休。那时,正是最为看重罗含、视罗含为心腹的桓温总揽东晋朝政,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就是这个时候,罗含提出退休,罗含不恋权。
他不贪钱。罗含有一次到
《更生论》:闪光的唯物辩证哲学
除了罗含对于后世的道德楷模作用外,罗含的文化影响更集中地体现于他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贡献上。
罗含的《更生论》,阐述了万物更生的原则,规律及其性质。虽然《更生论》全文仅392个字,但内容和意义都十分深刻。凡是研究佛教、哲学的著作,都提到罗含的《更生论》,可见《更生论》之受重视。那么,《更生论》到底阐述了哪些观点?
物质的观点。《更生论》从玄学崇有思想出发,指出天是万物之总和。《更生论》指出:“天者何?万物之总名。人者何?天中之一物。”强调天是万物之和,而不是“虚无”,是一种可以感知的物质。人也是天中一物,从而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罗含强调天是万物之和,明确表明天是物质的,是现实存在的。在当时,承认天是物质的,人是天中一物,是一种大胆的、进步的思想,具有唯物主义的因素。罗含文化研究会的会长罗育善还认为,罗含《更生论》提出的这种“以人是天中一物”的思想,还说明《更生论》体现了普遍联系的思想,结合《更生论》下文提出的事物发展的思想,其所体现的发展观是具有普遍联系的发展观,是一种包容性的发展观。这个观点很有道理。
发展的观点。《更生论》提出:“今万物有数,而天地无穷。然则无穷之变,未始出于万物。万物不更生,则天地有终矣。天地不为有终,则更生可知矣。”罗含的这个观点与形而上学者的看法大相径庭。形而上学的主观唯心主义者宣称“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尽心》),精神凌驾于物质之上,而且物质是静止不动、永远不变的。罗含则认为“万物有数,天地无穷”,即认为“天地”是根本、是本原、是主体。这里的“更生”,意思是“新生,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不同于佛教所讲的“涅磐”,佛教所讲的“涅磐”是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才能得以更美好的重生。但这里的“更生”,不讲报应,不会让人们对来世感到恐惧,因而是从容的,自然的。《更生论》阐述了“更生”是自然变化的规律,有花开就有花落,有日出就有日落,人或动物有死就有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其所显示的,正是一种变化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这是辩证法思想的体现,是罗含哲学思想的闪光之处。
《更生论》阐述了更生的原则:有“本”。《更生论》说:“圣人作《易》,已备其极:‘穷神知化,穷理尽性’。苟神可穷,有形者不得无数。是则,人物有定数,彼我有成分,有不可灭而为无,彼不得化而为我。聚散隐显,环转于无穷之途;贤愚寿夭,还复其物,自然相次,毫分不差。”罗含从《周易》的“穷神知化”推出,神是可以穷尽的,那么形也只能是有一定的数量。既然人与物都有一定的数量,而且万物都各具自己的“成分”,即有一定的质的规定性,那么,万物之间就不能互化。而且,它们之间的变化、“更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自然相次,毫分不差”,而不是混杂无章的。所以罗含接着说:“天地虽大,浑而不乱;万物虽众,区已别矣。各自其本,祖宗有序,本支百世,不失其旧。”罗含还说“人物变化,各有其性。性有本分,故复有常物。”在罗含看来,万物有“本”,即万物各有其性质、差别和特点。既然如此,那么,更生之后,仍然是不失其旧,所以更生之后仍然是原物。
“神不灭”的观点。我们在研究《更生论》时,也不必讳言罗含所秉持的“神不灭”的观点。他的“神不灭”的思想,自然不能为我们今人所接受。但我们实在不能责难古人,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普遍相信妖仙鬼神。东汉明帝时,小乘佛教传入中国,宣扬人死精神不死,强调因果报应、转世轮回等,这些因素造成了六朝“多鬼神志怪之书”。罗含的《更生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其“神不灭”思想无可厚非。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罗含第一个明确地指出人死后,神是不灭不变的,这个神是自我之神,其更生是自我之神在轮回更生。罗含的这个观点,遭到了与其同时的另一位哲学家孙盛的反对,从而开启了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意义深远的“神灭”与“神不灭”的大论争。这场论争本身在思想史上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正是这场论争,开启了“神灭”与“神不灭”的大讨论。刘宋时的宗炳与何承天,齐梁时的范缜与梁武帝,都参与到论争中来。他们或以“火之传于薪”做比喻,或以“刃之与利”为比喻,彼此辩难,通过论争提高了思辩水平,丰富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中国山水散文的创作先驱
刘宋时代,罗含就因文采出众成为当时人们景仰的前代作家。唐代的徐铉《成氏诗集序》说:“若夫嘉言丽句,音韵在成,非徒积学所能,盖有神助者也。
《湘中记》记述了湖南的山川、特产、民俗、古迹等内容,是湖南最早的一部古代地记,是后世修志的范文。
湘中,就是现在的湖南地区,《湘中记》一定是罗含居住在湖南时写的,即罗含在做桓温僚属时或任宜都太守时所作,即晋穆帝永和年间(345-356年)。此时罗含宦游两湘多年,谙熟湘中山水风物、故实传闻,记而为书,也在情理之中。
直至元代,史料仍记载有《湘中记》。可是,当我们翻检明代的书目文献时,我们却发现,找不到《湘中记》的著录记载了。清代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卷六说:“《湘中记》卷亡,罗含撰,不著录。”明清诸书都无著录,显然已经亡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指出,明代《稗史汇编》的作者王圻,就已经无法看到《湘中记》的全书了。《湘中记》亡佚于明代可知。
《湘中记》原书失传了,后人无法看到此书的整体风貌了。到了清代,一些有心的学者,就把前人在类书、史书及地理著作中所引用的《湘中记》中的段落文字,搜集整理出来,进行辑佚的工作。
罗含《湘中记》最大的文学价值在于:它为中国山水散文的创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晋宋地记中,《湘中记》较早地加强了文学成分的比重。尤其是山水描写内容的增加,是其后袁山松《宜都记》、盛弘之《荆州记》等地记作品的榜样和先导。
《湘中记》有时通过释名来揭示山水的特点或位置,加强描写的情趣内容:
九疑山在营道县,与北山相似,行者疑惑,故名之。
有时利用色彩和声响加强描绘的力度。如写湘水:
湘水至清,虽深五六丈,见底了然,石子如樗蒲矣,五色鲜明,白沙如雪,赤岸如朝霞,绿竹生焉,上叶甚密,下疏寥,常如有风气。
白沙、赤岸、绿竹、清流,真是“五色鲜明”。
写衡山:
山有锦石,斐然成文。衡山有悬泉滴沥,声泠泠如弦;有鹤回翔其上,如舞。
罗含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可谓有声有色。“悬泉滴沥,声泠泠如弦”,这对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及《与顾章书》“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的写法似乎不无启发。
《湘中记》有时还化静为动或动静结合来写景,凸现景物的动感:
石燕在零陵县,雷风则群飞翩翩然。
文斤山上有石床,方高一丈,四面绿竹扶疏,随风委拂。
再如下面一则:
湘水之出于阳朔,则觞为之舟;至洞庭,日月若出入于其中也。
用夸张性比喻构成悬殊的对比,显现湘水狭阔变化特点,更可见作者对部分山水景物的描写已经有较高的造诣。
与此前地记作品比较,罗含《湘中记》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一、此前地记作品则多用临时性的比喻对景物景象勾勒,而《湘中记》中的山水景物描写,则是作者有意为之,相对细致生动。如汉辛氏《三秦记》写华山:“华山在长安东三百里,不知几千仞,如半天之云。”以“半天之云”喻山之高峻。《湘中记》借鉴了《三秦记》的写法,也用云比喻衡山:“衡山近望如阵云,沿湘千里,九向九背。”“如阵云”是近望的直观感受,是点上的描摹,而“沿湘千里,九向九背”则从总体上进行状绘,尤其突出了衡山绵亘迂回的特点。从本文上面所引诸例,我们不难发现,《湘中记》描绘的山水景物,以清丽空灵为特征,很能体现乡土风物的幽美特点,这也说明作者是带着欣赏、热爱的心理来进行创作的。
二、此前地记作品大多记述地理形势、郡县沿革、水道分布、山川物产等内容,文学色彩一般不很浓重。而《湘中记》不但模山范水时,注意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加强表现效果,艺术表现力较此前地记作品有所提高,而且,有时并不拘泥于写实,而是利用富于文学性的笔调引人入胜。如《水经注湘水注》引罗含语:“(芙蓉峰)望若阵云,非清霁素朝,不见其峰。丹水涌其左,澧泉流其右。”“丹水涌其左,澧泉流其右”,不是具体的写实,而是一种意境化的描绘,构造了一幅山水相得的优美画面。
三、从语言方面看,《湘中记》有时能够整句与散句结合运用,如:
宿当轸翼,度应机衡,故曰衡山。山有锦石,斐然成文,衡山有悬泉滴沥,声泠泠如弦;有鹤回翔其上,如舞。
句式参差错落,语调优美抑扬。尤其是出现了一些对偶和诗句化的描写语句。杨慎《升庵诗话》指出,出自于罗含《湘中记》的“青崖若点黛,素湍如委练”、“白沙如霜雪,赤岩若朝霞”、“沿庭对岳阳,修眉鉴明镜”诸句,与诗歌的句式非常接近。从这也可以看出罗含具有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
总之,罗含《湘中记》中出色的山水景物描写,已经为此后以山水描写见长的晋宋地记如袁山松《宜都记》、盛弘之《荆州记》等的创作导夫先路。在中国山水散文的创立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领军作用。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