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刘天孚

刘天孚,字裕民,大名人。由中书译史为东平总管府判官,改都漕运司判官,知冠州,再知许州,所至有治绩。时检核屯田,临颍邓艾口民稻田三百顷,有欲害之者,指为古屯。陈于中书,请复筑之。后天寒,河冰方坚,天孚拔所佩刀斫冰开,北望为国语若祝谢者,再拜已,脱衣帽岸浒,乃投水中。阿思罕大怒,籍其家。郡人咸哀痛之。
本名
刘天孚
裕民
性别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大名
朝代
元代
官职
判官、知州、知府护军、彭城郡侯
主要成就
赠推诚秉节功臣

目录

刘天孚,字裕民,

刘天孚,字裕民,是大名人。从中书译史任东平总管府判官。改任京城漕运司州官,接着掌管冠洲,又掌管许洲,所到地方都有治理政绩。当时(朝廷)正检查核实屯田情况,临颍邓艾口百姓屯了三百顷稻田,有想要加害他们的官员,指出这是古人屯的田,向中书省陈述举报,请求重新修筑。中书省下令让天孚审查事实,天孚为百姓辨明是非,奏章多次呈上,这件事才结束。襄城与叶县交界,界南是湛河,襄城百姓吃沧盐,叶县百姓食解(hai)盐,在湛河南刻石作为边界。叶县有个贪污县令,随意把界石向北移了二里,并诬陷(襄城)百姓食用私盐,拘押惩治一百多家。两县争斗辩论,叶县倚仗漕运势力欺压襄城。中书省派官察明这件事的实情,天孚为(襄城百姓)考察了原来的边界,把界石移回原处,而叶县令获罪离任。这一年大旱,刘天孚一祈祷就下雨。田野里有蝗虫,天孚让百姓出捕,不久一群乌鸟飞来,啄尽蝗虫。第二年麦子成熟时,有一种象蟊一样的青虫,吃麦子,人们无可奈何,忽然出现一种大花虫,全部吃掉了青虫。许地人立碑称颂这件事。不久天孚为母亲服丧,期满,起任河中府。上任刚两月,陕西行省丞相阿思罕叛乱,发兵到河中。当时事情发生不在预料中,达鲁花赤朵儿只身跑到晋宁报告叛乱情况。天孚日夜修治防守工事,挑选壮丁,分别把守要害。阿思罕在河西列栅。天孚估计(自己的军队)不可能守住(河东),一共八次派人到晋宁请求援兵,没有回应。停了七天,阿思罕在河上捆绑(渡河用的)筏子,想放火屠城。同知府事铁哥和河东廉访使明安答看到事态紧急,而且担心城内人相逼,于是他们到了阿思罕军中。阿思罕囚禁了他们,接着收敛船只运送军队。军队进入城中后,阿思罕把“扼守河渡口,封锁船只”作为天孚的罪状,想胁迫天孚归附自己。阿思罕正在府里处理事情,向军队发号令,天孚佩刀径直上前(准备拼命),众人阻止了他,没有能进去。(天孚)退下来对幕僚王从善等人说:“我出生微贱,身负朝廷重任到这里,现在不幸遭遇叛乱,我怎能容忍顺从阿思罕而辜负皇帝的恩遇,况且与其在阿思罕之手受辱,我宁愿跳河而死。”于是拂袖而去。当时天寒,河里的冰正冻得坚实,天孚拔出所佩刀砍开冰,向北望朝廷说了些类似祝福谢罪的话,拜了两拜,脱衣帽岸边,于是投水而死。阿思罕大怒,(用马)踏死了他全家。郡里人都哀伤同情这件事。叛乱平息后,朝廷下诏给他弟弟天惠,供给驿站让天孚的灵柩回乡,葬在大名。朝廷追赠他为推诚秉节大臣、中奉大夫、河东山西道宣慰使,护军、彭城郡侯,谥号“忠毅”。

嘉奖

事平,诏其弟天惠,给驿以归其柩,葬于大名。赠推诚秉节功臣、中奉大夫、河东山西道宣慰使、护军、彭城郡侯,谥忠毅。

注释

大名府古城大名府古城
大名府(北宋五京之一)大名府,或称北京大名府,旧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东南部。在历史上曾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金朝时期曰大名府路,元、明、清为路、府、道所在地;元曰大名路,明仍为大名府,清,属直隶省,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

民国废,故治即今河北大名县。解放后,曾建大名市。今天的大名县城,历史上也是一座府城,但这是明朝大名府,并不是北京大名府。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沃通代码签名工具    下一篇 相片大师7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