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琼剧

琼剧是海南省的地方剧种。它出自海南琼州(今之琼山县),故称琼剧,解放后又称之为海南戏。
中文名
琼剧
英文名
Hainan Opera
别称
琼州剧、海南戏、琼戏
所属剧种
岭南剧种
唱腔方言
闽语(海南话)闽南语系
剧目分类
文戏、武戏、文明戏

目录

琼剧是在明代海南流行的杂剧(源于弋阳腔)的基础上,吸收闽南戏、徽调、昆腔、潮州正音戏、潮剧、广东梆黄和海南民歌、歌舞八音、傀儡戏、道坛乐曲等逐渐形成的,是弋阳腔支系的地方剧种。

历史

清乾隆五年(1740)至五十八年(1793),海口先后建起福建、高州、潮州、五邑(南海、番禺、佛山、江门、新会)会馆,这些会馆门前建有固定石戏台,且年年集资聘请家乡戏班来海口演出。有些戏班还设科班教授门徒,有些艺人则在海南岛落户。如光绪年间(1875-1908)琼剧名净黄匡生的先祖,就是乾隆时跟班会至海南落户的。这些外来的戏班,对土戏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使它的成为表演艺术渐趋成熟。咸丰年间(1851-1861)至光绪年间是琼剧较繁盛和变化较大时期。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粤剧艺人受到清政府的迫害,流入海南岛,与琼剧艺人互相拜师结亲,有的开设科班教戏,有的插班演戏,对琼剧的兴盛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时,粤剧的二黄、梆子等声腔,以及新、老“江湖”十八本等均为琼剧吸收,又在这些声腔的基础上创造了“海南腔”等板腔,使琼剧从曲牌体逐步蜕变为板腔体,原有的锣鼓谱、小曲、帮腔等也被摒弃。

“五四”运动以后,在文明戏的影响下,琼剧作家吴发凤、名旦张禄金等,组织了琼崖土戏改良社,编演了《救国运动》、《新的婚姻》、《省港大罢工》等内容进步、形式新颖的剧目,其他十余班社也编演了一批具有爱国思想的剧目,如《正气歌》、《桃花扇》、《木兰从军》等。这一时期,在音乐和舞台美术方面,均有所改革。1927年后,琼崖土戏改良社解散,琼剧受资本主义商业化的影响,有些班社竞相以荒诞内容的剧目和低级趣味的表演迎合低级趣味,致使它逐渐失去原有特色。抗日战争爆发后,不少班社流亡海外,岛内只存一个文武大班和几个中小(专演文戏)班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琼剧获得新生,有很大的发展。1950年初,岛内只有七个戏班活动。至1952年,离散的艺人重新归队。重返舞台,各县市陆续成立二十余个民营剧团,并开展正常的演出活动。1953年,开展改戏、改人、改制运动,废除班主制,艺人当家作主,其社会地位得到了重视与提高。同时,在革除上演“通宵戏”和“提纲戏”的陋习后,一方面,积极排演中央和省推荐的优秀剧目,另一方面,挖掘整理演出优秀传统剧目及创作改编优秀的历史剧和现代戏,琼剧舞台面目一新。1955年,进行职业剧团登记,经改革整顿,剧团拨归各县市人民政府领导与管理。1956年,广东琼剧团在广州宣布成立,1959年改组扩建成立广东琼剧院,同时,进行全区剧团整编,成立各市县琼剧团。1960年初,创办海南艺术学校(后改名海南琼剧学校)。此外,还举办各种规模的培训班,培养琼剧新人才,新一代琼剧艺术工作者和老一辈艺术家携手合作。经过一系列组织建设、健全机构工作和经营管理的改善,琼剧艺术更有了长足的发展。这段时期,先后整理出《红叶题诗》、《红色娘子军》、《秦香莲》等优秀历史剧和现代化戏,在舞中艺术方面,建立编导制和以剧本为依据的排演制度。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琼剧遭受浩劫,大多数琼剧团被遣散;琼剧学校停办,戏曲机构陷入瘫痪,艺人或被下放劳动、或被迫转行、或被遣散回农村。建国后十多年来收集的各种珍贵艺术资料均被毁灭殆尽。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琼剧步入正轨。剧院和各市县剧团逐渐恢复建制,优秀的传统剧目重新上演,戏曲机构也先后恢复。琼剧学校培养的青年演员也逐渐成为琼剧新一代的艺术骨干。剧目创作和研究工作得以正常进行。获得新丰收。1982年,中国广东琼剧团赴新加坡、泰国访问演出,获得好评。此后,广东琼剧院、海口市琼剧团、海南青年琼剧团、海南省琼剧院多次出访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新加坡新兴港、琼联声剧社也先后来琼访问演出,琼剧与新、马、泰、港各地琼剧班社的艺术交流日益频繁。海南省有专业琼剧团(院)十七个。各县、镇、乡村的业余剧团近百个。

剧目曲调

琼剧的传统剧目有三部分:

文戏(唱曲戏)源于弋阳腔,杂以四平、青阳二腔,属曲牌体制,滚唱带帮腔。

武戏(科白戏,后吸收“梆黄”曲调),剧目有《八仙庆寿》、《六国封相》、《古城会》、《单刀会》及《三国》、《水浒》、《薛家传》、《杨家将》、《封神演义》等历史、神话小说戏四百多出。

文明戏,剧目有《救国运动》、《省港大罢工》、《空谷兰》、《断肠草》、《秋瑾殉国》、《啼笑因缘》等一百三十多出。

琼剧曲调可分两个部分:前期是带帮腔的曲牌体,后期演化成板腔体。

琼剧的乐器有丝弦类、弹拨类、管吹类、打击乐类等三十多种,其中竹胡、二胡、二弦、大小唢呐、大喉管、短管均可当主乐器用。

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原来只有锣、鼓、笛(即唢呐),称“锣鼓吹打”。现在有竹胡(高调弦)、二弦、二胡、椰胡、提琴、三弦、月琴、秦琴、琵琶、扬琴、大唢呐、小唢呐、横箫、洞箫、大喉管、长管、短管、花鼓、战鼓、群子鼓、子鼓、双面子鼓、梆板、高边锣、文锣、苏锣、乒乓锣、小圈锣、京锣、钟、铙钹、京钹等三十多种。以竹胡、二胡、二弦、大唢呐、小唢呐、大喉管、短管为主奏乐器。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杨阳洋    下一篇 人大议案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