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宜良宝洪茶

宜良宝洪茶产于云南省宜良县城西北5公里外的宝洪寺,唐朝期间由福建开山和尚引进福建小叶种种植而成。宜良宝洪茶外形扁直平滑,形似杉松叶,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高锐,味浓鲜爽,汤色黄绿清澈,叶底肥嫩成朵。
中文名称
宜良宝洪茶
分类
绿茶
产地
云南省宜良县
口感特色
味浓鲜爽

目录

宜良宝洪茶宜良宝洪茶

宝洪茶是从唐末引栽宝洪寺内的千年古茶树选育繁殖而成的特异小叶绿茶种,成茶采摘于高原宝洪山(1850米以上海拔)茶园优质鲜叶炒制而成的传统历史名茶。宜良宝洪茶“清香扑鼻,饮后唇边留香,滋味鲜醇”,素有“屋内炒茶满院香,院内炒茶院外香,一人泡茶满屋香”的留世名传。据1948年《新纂云南通志》载:“滇茶除普洱茶外,有宝洪茶,产宜良……为该地之特品”。可见,宝洪茶早已是

茶树多分布在宝洪寺四周的宝洪山上,这里

宜良宝洪茶宜良宝洪茶

1、具有特殊的天然花香味,抓把鲜叶一闻,都能感到清香四溢,这种香味既厚重浓郁又醇朴自然,刺激性不强烈,大家都能接受。 

2、鲜爽度高,宝洪茶的氨基酸含量较高,而且只采摘一芽一、二叶,嫩度高,故饮时口腔舌面的刺激弱,感觉顺滑,鲜甜。 

采摘要求

宝洪茶采摘精细,具有开采早、采期短、采得嫩三大特点。每年春分后清明前开始采摘,清明时采摘结束。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采回的鲜叶薄摊在竹簸箕内,摊放3~5小时,使其散发部分水分,去除青草气,便于炒制。

炒作方法

冲泡后的宜良宝洪茶冲泡后的宜良宝洪茶

宝洪茶炒制方法酷似龙井茶,曾有宜良龙井茶之称,主要工艺分杀青、摊凉回潮、煇锅三道工序。炒制手法有抖、掳、抓、扣、揿、压、推、磨八种。炒制时根据鲜叶老嫩、含水量高低成形程度灵活变换,因势呵成。

杀青:是蒸发水分,钝化酶活性和初步做形的过程。当锅温140℃左右,在铁锅上涂少许桕油,使锅面光滑,待青烟消失,投入500~700克摊青叶,开始用单手掳翻高抖手势,当散发一定水分后,降低锅温至60℃左右,逐渐改用抓、扣、揿、抖手法进行造形,用力由轻到重,达到理直茶条、揿压成形的目的,炒至七、八成干时,起锅摊凉,历时12分钟左右。

煇锅:目的是进一步做形和干燥。当锅温50~60℃,投入杀青回潮叶1.5公斤左右,开始采用抖、抓、掳手法,将青锅叶抖散、抓齐、理直成条,待茶叶全部柔软,有热手感时改用压、推、磨手法,进一步做形,将茶叶压扁、磨光,炒至扁平光滑,茸毛脱落,折梗即成粉末时,起锅摊凉,分筛割头除末,匀堆装箱。

功效储存

功效:宝洪茶性寒,贮藏1--2年后的陈茶有清火解热明目、清热、治头痛、治感冒、去毒疮、消除紧张等的药理功能。 

储存:宝洪茶应该存放于干燥,无异味,低温的环境下,拆封后要及时的把它包好存放,以防茶叶的香味流失,影响茶叶品质。 

荣誉称号

宜良宝洪茶1933年征展参加美国农博会获“十里香茶”之称,1980年评为云南省高香型名绿茶品质第一名,1982年评为云南省名优茶,1985年南京全国名茶品种评审会,评为名优优良品种,载入中国茶经《名茶绿》,2002年中国云南思茅春茶交易会名茶评比,获中国云南金奖名茶。1993年10月注册商标为宝洪牌茶叶。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玺恩    下一篇 向子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