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直接金融

直接金融(direct finance) 间接金融的对称。资金盈余部门与资金短缺部门分别作为最后贷款者和最后借款者直接协商借贷,或者由资金盈余部门直接购入资金短缺部门的有价证券而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行为。
中文名称
直接金融
外文名称
direct finance
运作方式
交易双方直接进入市场等
解    释
间接金融的对称

目录

1、交易双方直接进入市场,按照一定的条件直接进行交易;

2、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或经纪人的安排,间接进行交易。

直接金融直接金融
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也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办发行,二是通过中介机构代为发行。不论交易是直接进行还是间接进行,只要买卖双方作为最后贷款者和最后借款者而结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资金融通均属直接金融。证券的买卖是否通过中介人,并不是区别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标准,同样,证券的买卖是在一级市场(发行市场)上进行,还是在二级市场(转让市场)上进行,也不是区别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的标准,因为直接证券的新旧并不改变持有人和发行人之间的直接债权债务关系。

主要优势

(一)资金供求双方有较多的选择自由 直接金融中,资金供求双方直接接触,在融资时间、期限、利率、数量、资金用途等方面有较多的选择自由。而间接金融中的限制条件相对较多,如:银行为客户规定贷款额度、期限、资金用途、账户管理等限制性条件,使筹资者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

(二)通过直接金融筹集的资金,使用期限较长 债券持有人往往只能在债券的期限到达后才能向发行者兑取本金,股票一经购买则不能向发行者退股,这样,发行债券和股票的筹资者就可获得比较稳定的资金来源。而间接金融一般只获得短期性的资金供给,主要用于解决筹资者的临时性、周转性的资金不足。

直接金融直接金融
(三)直接金融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直接金融主要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资金供求双方都直接受制于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按市场确定的价格进行资金交易,由市场机制将资金盈余者的资金引向效益好、实力强、出价最高的资金需求者。筹资者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同时也使自身的经营管理置于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而间接金融中,由金融中介机构将资金供求双方隔离开,资金流动主要以金融中介机构对客户信誉的判断为导向,资金的使用只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对客户进行监督,缺乏市场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

(四)直接金融可以使筹资者的资本和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大 直接金融通过资本市场的资产重组机制可以使筹资者的资本和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大,进而使其产品经营转变为资本经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发展局限

1、对于贷款者(资金供应者)来说,直接金融的风险比间接金融为大因为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不排除发行直接证券的部门有经营亏损和破产倒闭的可能,而这种风险只能由贷款的一方独自承担。

直接金融直接金融
2、直接金融得以发生,必须以交易双方在资金借贷的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均有一致的要求为前提条件,而这一条件不是总能得到满足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资金融通。

3、在金融市场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直接金融证券的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较低。

总之,直接金融有利于发展商品经济,但要实现商品经济的有计划发展,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管理。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不曾逝去的岁月    下一篇 间接金融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