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周俊卿

周俊卿,195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曾供职于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2003年3月整合为商务部),1986年加入华润集团,现任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执行董事兼总裁。
中 文 名
周俊卿
别:女
出生日期
1953年10月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目录

周俊卿周俊卿
  曾供职于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1986年加入华润集团,先后任华润机械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副总经理等职务;2003年6月,担任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6年9月,担任总经理;2008年2月-2011年10月,获委任为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2月-至今,获委任为华润集团副总经理;2011年10月-至今,获委任华润电力董事会主席;2014年8月,华润电力执行董事兼总裁王玉军遭到江苏省有关检察机关立案调查,由董事会主席周俊卿兼任总裁。

教育经历

  1975年—1979年  清华大学  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  本科

重要事件

周俊卿周俊卿
  当选为2011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     

周俊卿向华润集团反复争取项目,项目获批后,华润机械五矿于2001年底收购了当时广西第二大水泥厂——红水河水泥厂,收购后实现了扭亏为盈,2002年赢利1200万元,2003年赢利3300万。也是在2003年,华润水泥以介绍形式上市。     

2009年10月6日,蛰伏了三年的华润水泥强势回归资本市场,集资67亿港元。看到华润水泥成功重返资本市场,周俊卿多年的郁结也终于解开,但是她并不满足于此,2009年年底华润入主国投海南,随后又成功收购广东春湾水泥。     

2010年四处出击,不仅收购了龙岩三德和泉州三德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及粉磨站、台湾环球水泥在内地的全部水泥和商混业务(广东惠州和浙江宁波);同时挥军北上收购山西福龙水泥之后,又签约山西多个项目。

浓浓“水泥情”

“情”,从这里开始
  周俊卿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1979年获中国清华大学无线电技术学士学位,拥有23年国际贸易及企业管理经验。周俊卿曾供职于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于1986年加入华润集团,从2003年10月、2004年1月、2004年9月以及2001年12月以来亦分别一直担任平南水泥、贵港水泥、南宁水泥及红水河水泥的董事,现任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润集团副总经理。而在当初进入华润集团之前,她是根本难以想象得到自己会与水泥“结缘”的。 

1994年,华润机械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和日资企业合作建设东莞水泥厂,该项目总投资6.8亿元,华润是大股东,负责筹资但基本不参与管理,且原材料和管理由日方提供。1998年生产线正式投产,但由于恰巧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年产能120万吨的水泥生产线实际只销售了20万吨水泥,加上管理不善,生产出来的水泥大量积压,前后两年总共亏损掉1个亿。 

如果放任自流,亏损缺口无疑将继续扩大,在这个时候,华润集团看到了问题的严峻性,决定派自己的干部去管理,当时负责机械进出口贸易的周俊卿女士成为集团领导的不二人选,但周俊卿以自己不懂水泥为由多次婉拒。后来领导发话让她先去管理3个月,然后再找合适的人选顶替她,话已至此,周俊卿只得答应前去东莞,从这一刻开始,周俊卿开始与水泥“结缘”。 

从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开始,周俊卿走出办公室,在一片水泥的烟尘中打造华润水泥的母体。有一次,水泥熟料没有按原计划从日本运来,周俊卿决定另外进口一船熟料,日方盛怒之下找她理论,正要出门的周俊卿说:原料部和生产部反映熟料不够,来请示我,我批准了。说完就拿上包出门办事去了。正是由于这种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周俊卿同她的管理团队在资金、成本、市场同时制约的困难时刻顶住压力,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调整改造,第一年就减亏2000多万,第二年就盈利1600多万,东莞水泥厂终于扭亏为盈,重焕新生。

剪不断理还乱的“情”
  从“情”定水泥那一刻开始,周俊卿就与水泥开始了一段难解之“缘”。自东莞水泥厂扭亏为盈后,周俊卿看到了做大水泥业的可能性,但当时熟料要依靠日本进口,水泥生产一环成了东莞水泥厂的一大软肋。要降低成本、扩大规模,就必须拥有一家可生产熟料线且有相当规模的水泥生产厂。此时,周俊卿把目光投向了广西,广西有着优质的石灰石资源和低廉的电力资源,并且与广东有西江水道连接,以广西为扩张点做大水泥业务当属最佳策略。周俊卿向华润集团反复争取项目,项目获批后,华润机械五矿于2001年底收购了当时广西第二大水泥厂——红水河水泥厂,收购后实现了扭亏为盈,2002年赢利1200万元,2003年赢利3300万。也是在2003年,华润水泥以介绍形式上市。 

上市后的华润水泥先后在广西的贵港、南宁两地成立公司,大刀阔斧地推进发展。此时,华润水泥所特有的“两点一线”战略渐渐显现,以广东作为目标市场,以广西作为生产基地,通过西江连接两地,资源优势互补,扩大了华润水泥在两广地区的市场占有率。 

2005年,国家相继出台宏观调控政策,时逢建材市场环境恶化,成本压力巨大,而华润水泥也已失去融资能力,得不到资本市场的支持;另外,由于香港联交所规定公众股份不能低于25%,华润集团难以大举对华润水泥追加投资,无奈之下,2006年7月,集团以4.28亿港元买入其全部股票,将华润水泥私有化。此时,周俊卿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看到华润水泥的发展陷入低谷,一时间心如刀割、难以自已。

“情”到深处自然浓
  正当周俊卿处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心情当中,痛定思痛的华润集团仍然决定将水泥列为重点发展的板块,这意味着集团将对水泥业务追加投入。周俊卿欣喜之余,对水泥更是有了一份更浓厚的深情,也更加坚定了做大做强华润水泥的决心。 

经过重新梳理,总结失败经验,华润水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3+2”发展战略,即资源掌控、资源转化、资源分销的生意模式和系统成本最低、区域市场领先的运营模式,终于在市场复苏时抢得先机,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水泥及商品混凝土生产商。 

2009年10月6日,蛰伏了三年的华润水泥强势回归资本市场,集资67亿港元。看到华润水泥成功重返资本市场,周俊卿多年的郁结也终于解开,但是她并不满足于此,2009年年底华润入主国投海南,随后又成功收购广东春湾水泥。2010年更是四处出击,不仅收购了龙岩三德和泉州三德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及粉磨站、台湾环球水泥在内地的全部水泥和商混业务(广东惠州和浙江宁波);同时挥军北上收购山西福龙水泥之后,又签约山西多个项目。华润水泥的声势空前高涨,在向跨区域发展战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从扭亏为盈到上市,再从上市到退市然后又重新融资上市,周俊卿把自己心血全部灌注给了华润水泥,在她的带领下,华润水泥迅猛崛起,成为中国水泥行业的一个奇迹。“情”到深处自然浓,至此,周俊卿对水泥的“情结”也已经变得再也解不开了。

荣誉记录

  2014福布斯中国商界女性排行榜中排名17位 

2015年福布斯中文版网站发布的中国商界女性排行榜中排名升至第7位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巴克莱银行    下一篇 瞿江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