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雪鸮

中文名:雪鸮(拼音:xuě xiāo); 英文名:Snowy Owl; 学名:Bubo scandiacus。 雪鸮,又名白鸮、查干-乌盖勒、雪猫头鹰、白夜猫子,是鸱鸮科的一种大型猫头鹰,也是一种大型猛禽,因全身几乎为雪白色而得名,而且它们多为昼行性鸟类,因此是很有特点的一种猫头鹰。雪鸮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区,多见于北极圈内,但它们居无定所,这完全由食物的数量来决定。它习惯了北极的寒冷天气,所以,它也被称为“北极猫头鹰”或“白色大猫头鹰”。雪鸮的叫声多种多样,当遇到威胁或骚扰时,会发出一种奇怪的敲击声。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生雪鸮寿命9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中文名
雪鸮
英文名
Snowy Owl
体长
50-71厘米
体重
1.6-3千克

目录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鸮形目 Strigiformes 科: 鸱鸮科 Strigidae 属: 雕鸮属 Bubo 种: 雪鸮 B. scandiacus 分布:多见于北极圈内 播放雪鸮叫声

物种介绍

中文名:雪鸮(拼音:xuě xiāo); 英文名:Snowy Owl; 学名:Bubo scandiacus。 雪鸮,又名白鸮、查干-乌盖勒、雪猫头鹰、白夜猫子,是鸱鸮科的一种大型猫头鹰,也是一种大型猛禽,因全身几乎为雪白色而得名,而且它们多为昼行性鸟类,因此是很有特点的一种猫头鹰。雪鸮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区,多见于北极圈内,但它们居无定所,这完全由食物的数量来决定。它习惯了北极的寒冷天气,所以,它也被称为“北极猫头鹰”或“白色大猫头鹰”。雪鸮的叫声多种多样,当遇到威胁或骚扰时,会发出一种奇怪的敲击声。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生雪鸮寿命9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食性

肉食:鼠、鸟等

外形特征

大型猛禽。体长约为50-71厘米,雌性平均体长为66厘米,雄性平均体长为59厘米,翼展125-165厘米,体重1.6-3千克,雌性平均重2.3千克,雄性平均重1.8千克,雄性体型明显小于雌性。由于本物种分布在高纬度和高海拔的寒冷地区,因而雪鸮通体几乎纯白色,体羽端部近黑色,因而在头顶、背部、双翅、下腹遍布黑色扇形斑点,而雌鸟和幼鸟的黑色斑点更多;无其他鸮类常见的耳状羽,浑圆雪白的头部看起来颇为可爱;虹膜黄色;喙黑色;足黄色,强健有力,覆有密羽,爪黑色,钩曲,长2.5-3.5厘米,能迅速征服大型猎物。雄性幼鸟的颈部、颈后和尾羽都比雌性幼鸟白。雄性雪鸮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白,部分年老的雪鸮全身会接近纯白色,而雌性雪鸮身上的一些斑点终身不消失。雪鸮的羽毛非常浓密,正是这些浓密的羽毛使它们能在气温?50℃的环境下还能保持38-40℃的体温。因此,如果它们遇到强风,就会找到石堆、雪堆或是干草堆作为避风处,然后蜷缩身体贴在地面上,这样它们浓密的羽衣就能为它们御寒。

生态习性

与很多鸮类不同的是,雪鸮在很多地域属于昼行性鸟类,白天活动晚上休息,偶尔也在黄昏后捕猎。它们的飞行姿态平稳有力,俯冲力量强,而升空速度也很快。它们能进行短程贴地飞行,并会不时降落在地面或杆上停息。在天气炎热时,雪鸮会通过呼气和张开翅膀来降温。它们大部分时间都会栖息在视野开阔的地点,如篱笆、草垛、树木、建筑物、电线杆,密切注意其他猫头鹰入侵者,或是伺机从猎物背后悄悄捉住它们。 它们是独居、划定地盘的鸟类,在食物充足的年份里,1平方公里中平均只会有两对雪鸮,而在食物匮乏的年份里则会更少。冬季时雌鸟会定居一处并划分地盘,而且会保卫领地,阻止外来者入侵,直到春天它们才会离开此地向北迁徙。 雪鸮主要以极地常见的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主要包括旅鼠和幼年岩雷鸟,食物匮乏时也会游荡到其他地域取食其他啮齿类动物、雉类、雁鸭类和雪兔等。它们也会捕食多种小型哺乳动物,如草原田鼠(Microtus pennsylvanicus)和鹿鼠,而且常会利用大型猎物沿布阱路线找到更多食物。这些大型哺乳类猎物包括野兔、麝鼠、旱獭、松鼠、草原犬鼠、老鼠、鼹鼠、狗、狐狸和其他毛皮兽,鸟类包括岩雷鸟、鸭、鹅、涉禽、雉鸡、松鸡、鸣禽及短耳鸮。它们也会吃鱼类和腐肉。每只雪鸮每天要捕食7-12只小鼠,每年能消耗1600只旅鼠。 雪鸮常会将猎物整个吞下,18-24小时后将不能消化的部分变成唾余吐出。它们常在固定的地点吐出唾余,唾余数量较多,通过分析唾余中的残骸可以准确地了解它们的食性。当大猎物被撕成小块食用时,唾余就不会产生。

地理分布

雪鸮繁殖于环北极冻土带以及北极圈内的不被冰雪完全覆盖的岛屿上,包括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兰、斯堪的纳维亚北部、俄罗斯、新地岛北部和西伯利亚北部。由于在特定季节食物匮乏,可能漂泊到欧洲南部

生长繁殖

雪鸮生存环境极严酷,因而其繁殖并不似其他鸟类那般规律,常受到食物供给状况的影响,如果食物极度缺乏甚至会多年不繁殖,食物充足时一年繁殖一次。当雪鸮群体性迁徙时,部分个体仍会留在繁殖地点。雪鸮性成熟的年龄仍不为人知,不过一般认为至少需要两年它们才会性成熟。雪鸮终身为一夫一妻制,不过当食物极度充足时也可能有一夫多妻制的情况。雪鸮的繁殖期通常为5-9月,一般2月或3月开始迁徙,在4月底至5月初到达繁殖地点,繁殖伴侣是在越冬过程中或到达繁殖地点後形成。在迁徙过程中,雪鸮会成对或结成小型集群行动,这时在几百平方米的范围内最多可以见到20只左右的雪鸮。雄鸟会确立自己的地盘,雌鸟会选择产卵地点,一般是在视野开阔的无雪地点。在高纬度北极地区,雪鸮会选择生长有柳树、虎耳草、帚石楠和地衣等高地植物的地点作为巢位,而在低纬度北极地区,它们则会选择多生有茂密的圆丘形矮灌木的草甸。雌鸟不筑巢,而是在小丘或大石旁迎风面定居,常寻找苔原高地的地面凹陷处或岩石基部低洼处,或是在地面上挖坑产卵,有时会铺上一些植物材料或羽毛,偶尔也会选择沙堆或废弃鹰巢。它们一般不会在固定的地点繁殖,不过在有些地方,一对雪鸮也有可能多年在同一地点繁殖。雪鸮会划分领地,领地范围是以产卵地点为中心的1-2平方公里内,常与其他雪鸮的领地重叠,而距离产卵地点1千米内的入侵者可能就会受到猛烈的攻击。 雌鸟一个繁殖期内只会产卵一巢,一巢产卵3-16枚,每隔2天产一枚,总数量随食物状况不同而不同。不过,如果在繁殖期初期孵化失败,雌鸟可能会重新产卵,不过在田鼠充足的年份里,孵化率几乎可达100%。只有雌鸟会孵蛋,从产下第一枚卵,到所有雏鸟孵化,雌鸟大部分时间都要坐在蛋和雏鸟上以保证它们的温暖,在这段时间里,雄鸟要负责配偶和雏鸟的食物。蛋为白色,平均长5.7厘米,直径4.5厘米,约在27-34日後孵化[8]。由於几乎每天都有雏鸟孵化,能看到不同大小的雏鸟聚在一起。刚孵化的雏鸟为雪白色,双眼紧闭,会由双亲同时照料并保护。虽然刚出生时雏鸟全身雪白,但过不了几天身上就会长满灰色的绒羽,因此10天大的雏鸟看起来就是灰黑色了。雄鸟会猎捕食物带给雌鸟,之後雌鸟会将食物分成小块并除去骨头和羽毛,将纯肉喂给雏鸟。 寿命:圈养:至少35年;野生:9年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卡佩奇    下一篇 沃尔特·贝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