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喀布尔

喀布尔(英语:Kabul,普什图语:کابل), 阿富汗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阿富汗)首都,位于该国东部的喀布尔河谷、兴都库什山南麓,北纬34度,东经69度,海拔1800米。喀布尔省省会是阿富汗的最大城市。据2012年统计,喀布尔城市总人口达到320多万人,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喀布尔在世界城市规模中排名第64位,也是世界上第五大发展最快的城市。
中文名称
喀布尔
英文名称
Kabul
所属国家
阿富汗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行政级别
首都
地理位置
北纬34度,东经69度
气候类型
沙漠性半干旱气候
人口
390万(2011年)
语言
波斯语,普什图语
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
著名景点
古尔汗纳宫,沙希杜沙姆希拉清真寺,太佩马兰詹山,巴布尔陵墓等

目录

喀布尔喀布尔

  喀布尔是阿富汗共和国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个历史上的英雄城市。它位于阿富汗东部,兴都库什山南麓,北纬34度,东经69度。四面环山,海拔1950米。喀布尔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首都之一,群山环抱呈U字形,城市开口处向着西面的高山峻岭。这里气候变化剧烈,严寒的冬季,最低气温可降至零下31度,夏季却又是赤日炎炎,温度可升到38度左右。喀布尔河横贯全城,河南岸是旧城,北岸是新城。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在古代,喀布尔是著名的东西方通商要道“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1773年杜兰尼王朝统一阿富汗后定都于此。喀布尔是一座山水相映的城市,市内古老的皇宫金碧辉煌,清真寺的尖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城市房屋高低错落,道路宽阔。主要街道两旁都有小溪,泉水从山上引下,清澈见底。河北岸新城是主要商业区,并有皇宫、官邸和高级住宅。皇宫中有古尔罕纳宫、

喀布尔古建筑喀布尔古建筑

  阿富汗历史悠久,喀布尔亦然。公元2世纪时,希腊历史学家阿里安著的《亚历山大远征记》中提到的科芬,根据 喀布尔考证就是喀布尔。印度古经典《

喀布尔市民喀布尔市民

  今天的喀布尔,辉煌的古迹不再那么辉煌,倒是山坡上的土坯房格外显眼。

艾哈迈德,公务员,他就是在山坡喀布尔街头上租了一个房子。每个月工资只有60美元左右,而租房花去了一半。山上没有电、没有排污系统,没有自来水,当然更没有学校、诊所等设施。喀布

尔某种程度上也是迅速城市化的牺牲品。这是阿城市发展部长的话,有几分道理。阿富汗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根据喀布尔70年代的计划,人口不会超过200万。2001年初,喀布尔人口约为50万,2007年已达300万,2015年可能达到700万。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从巴基斯坦和伊朗回国的难民中,有100多万进入了喀布尔。从各地涌进的流动人口数量也很可观。城市设施与急剧增加的人口不相适应。只有2%的居民有正常供电,一半人口没有安全用水。喀布尔每年降生18万人,属亚洲最高出生率。

人口大量涌入,加之城市规划和配套法规不健全,非法建房成了喀布尔一景。据城市发展部长介绍,70%的新建房是违规的。尤其是一些富商、高级官员和要人利用国家土地大量违规建房出售出租,被人称之为"landmafia"。

城市民风

喀布尔人民喀布尔人民

  喀布尔市民热情好客,每逢朋友到来,宾客临门,他们都是热情相迎,以礼相待,请客人进入家中最好的房间,拿出家中最好的食品款待,想方设法地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高兴愉快。阿富汗全国9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喀布尔居民用牛羊肉来招待客人,时常要做名贵的菜“烤全羊”来招待,饭后还要请客人品尝各种各样的点心和水果。他们对待客人,不问对方是否是伊斯兰信徒,均一视同仁。无论是在市区繁华的大街上,还是在郊区的小路上,喀布尔居民都是举止文雅,彬彬有礼,总是右手按在胸口向对方点头,表示敬意,开口讲的第一句话是“沙拉利贡”(即“愿真主保佑您”)。中国人民和阿富汗人民之间存在着悠久的传统友谊,相互间的交往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世界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从中国通过阿富汗到达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

民族构成

除了极少数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和犹太人,阿富汗境内的居民大都是穆斯林,其中约80%~90%是逊尼斋月中的喀布尔派的哈乃斐派,其余则是

喀布尔朝拜的群众喀布尔朝拜的群众

  由于阿富汗的绝大多数居民是穆斯林,因此,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伊斯兰教都有广泛的影响,该宗教不仅提供了一整套的信仰与道德体系,深深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定势,而且很大程度上还为整个社会构建了某种约束和调节机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时,在过去的一千多年中,阿富汗的大部分人文知识和智力活动主要是由宗教机构和宗教阶层予以传承的,因此,伊斯兰教无可避免地在阿富汗社会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留下了深深印记。

“在一个像阿富汗这样的国家,民族的概念发育未久,国家与社会两相分离,人们只效忠于地方公社,伊斯兰教是惟一可以构成所有阿富汗人共性的东西,可以认为,伊斯兰教是“阿富汗文化的中枢神经” 。然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阿富汗的伊斯兰教有着浓厚的地方特征,“除了信仰安拉和其使者穆罕默德,大部分的信条都与地方化的、前伊斯兰时期的习俗有关,有一些阿富汗部落社会的信念甚至与伊斯兰经典所载明的原则背。"LouisDupree,Afghanista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78,比如,圣徒崇拜和对圣徒陵墓的崇拜在阿富汗大部分地区广为流行。所谓圣徒,他们可以是苏菲教团的皮尔(导师),也可以是圣族或圣门的后裔,有时甚至普通毛拉和游方苦行僧也可因其学识、人品或特异的行为举止和有别于常人的能力而成为圣徒。这些人活着时受到人们尊敬,有的还有大批追随者和崇拜者,死后的陵墓则成为圣地(ziyarat),受到人们朝拜。人们对圣徒及圣墓的崇拜是希望得到安拉的庇护和赐福(barakat),但在许多情形下是受到一些更为世俗和更为实用的动机的驱使。比如,贾拉拉巴德附近的一个圣徒陵墓可以治疗神经病,而

开斋节

开斋节(又称作“五功”)。在一切隆重的场合都要表的信仰,信诵清真言:“除安拉外,另无神祗,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每天要在晨、晌、脯、昏、宵五个时辰面向麦加方位使礼拜,即使是正在值勤的警察,和正在玩耍的小孩也要屈膝脆地,念经磕头。每周的星期五,他们通常还要举行一次主麻拜。“主麻”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聚会”,因此,星期五又称为聚礼日。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是阿富汗人一年中两个重要的宗教节日。尤其是古尔邦节更是十分隆重,类似我国汉族的春节。“古尔邦”即“献牲”之意,因而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每逢此节日,穆斯林就要沐浴礼拜,并宰羊或骆驼、牛来待客或作为馈赠品,以示纪念。在斋月里,各地城乡的饭馆、茶楼、商店都要停业,白天,人们虔心诚意地不进食,夜间,大家明灯高悬地来欢庆。

着装

阿富汗妇女着装阿富汗妇女着装

  阿富汗人常以各种装束来标明各自身份乡间妇女外出时,往往戴着面纱。城市的上层妇女,戴面纱者已越来越少了。从事普通工作的一般男人,往往是头缠粗布的大头巾、脸留浓重的大胡子,身着竖条花纹的大裤,脚穿厚牛皮的大鞋。而知识分子,官员绅士或富商巨贾的装束打扮,则常常是戴着羊羔皮的船型帽,留着小胡须,穿着轻皮鞋,经常穿着西装。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等级身份的人的装束区别,将日趋消失。阿富汗这个穆斯林国家,按风俗妇女须终生戴面纱。且这种面纱极长,从头一直拖到脚跟,将整个身子裹得严严实实。面纱的头部正面开两个小洞,以窥外界。但农村妇女在从事家务或野外劳动时,也有不戴面纱的。

工作节假日

工作日

沙特阿拉伯的节假日是依据回历(

普通饮食普通饮食
  在日常食物中,普通的阿富汗人以烤饼和一般蔬菜为主,而上等人则以大米和牛羊肉为主。阿富汗人主食多以面食玉米面饼为主,中西餐都吃。他们的口味一般比较重,不怕油腻,而且含量也比较大。

阿富汗人很喜爱喝茶,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炎夏,几乎天天离不开茶。即使是贫困的人,每日也不能不喝茶。茶馆里经常坐无虚席。人们认为最好的茶为“无籽葡萄茶”。阿富汗人很好客,他们对待来访的客人诚恳、热情,不管客人是否为伊斯兰教徒,都一视同仁。他们通常用羊肉款待客人,有的甚至还用全羊来款待贵宾,以表示对来宾的格外尊敬。

旅游景点

景点  图片  
  巴米扬大佛

巴米扬大佛(Bamyan / Bamian)位于阿富汗巴米扬省巴米扬市境内,深藏在兴都库什山脉里。位于首都喀布尔西北约230公里、海拔约2500米处,屹立在巴米扬石窟群中的两座大佛,一尊凿造于5世纪,高53米,着红色袈裟,俗称“西大佛”;一尊凿于1世纪,高37米,身披蓝色袈裟,俗称“东大佛”。两尊大佛相距400米,远远望去十分地醒目。佛像脸部和双手均涂有金色。两佛像的两侧均有暗洞,洞高数十米,可拾级而上,直达佛顶,其上平台处可站立百余人。历尽沧桑,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阿富汗巴米扬峡谷因丰富的佛教洞窟遗址及图中高达53米的石雕佛像而与敦煌石窟、印度的阿旃陀石窟同被列为三佛教艺术最珍贵的遗产地,是希腊式佛教艺术的一个经典作。

  

巴米扬大佛巴米扬大佛

  巴卑尔墓  

巴卑尔墓巴卑尔墓

  巴拉·希萨尔城堡  

巴拉.希萨尔城堡巴拉.希萨尔城堡

当地特产

  特产  图片
  手工挂毯

阿富汗出产的手工挂毯,做工精美、题材多样,是阿富汗的传统工艺品。当地货币混乱,所以最好使用美元购买。

  

手工挂毯手工挂毯

  青金石

阿富汗出产一种以蓝色为主的准宝石,是仅次于翡翠的最为名贵的玉石之一。到当地可以购买一些当中纪念品。 

 

青金石青金石

 

遇袭事件

2016年9月6日,阿富汗内政部发表声明说,位于首都喀布尔市区的一家国际援助机构9月5日深夜遭一伙武装人员袭击,阿安全部队随后击毙袭击者。声明说,袭击造成1名平民丧生、6人受伤。阿富汗安全部队击毙袭击者后,从国际援助机构中救出42名平民。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黑龙江国中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下一篇 黑龙江黑化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