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邵寨镇

邵寨镇地处灵台县东南部,东临彬县、南接麟游、北连长武,是贯通陕甘两省四县八乡的商贸重镇。总流域面积119平方公里。全镇辖13村129社4029个农户,24个镇直单位,总人口16576人,其中农业人口16198人。
中文名
邵寨镇
行政代码
620822101
身份证前6位
620822
长途区号
0933
邮政编码
744000
隶属政区
灵台县
行政级别
车牌号码
甘L
辖区面积
119km2
人口数量
约1.7万人
人口密度
143人/km2

目录

邵寨镇邵寨镇

邵寨镇区划

620822101201 220

邵寨镇邵寨镇

邵寨镇举办庆 “三八”暨“展示新风采、凝聚正能量”文艺晚会

为了热烈庆祝第105个“

地方特产地方特产
灵台薄皮核桃

附近景点附近景点
圪瘩庙

圪瘩庙位于新开乡,形似鳌首的山头,玲珑剔透,别具一格,称作新开山,建有庙宇,寺院内一棵木瓜树,其龄几百年,躯干老态龙钟,树顶枝叶茂盛,自一瓦室出。此山寺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嘉靖元年(1506),新开人再次扩修,并命名“慈士院”,又称“圪瘩庙”,距此不远处有蛟城庙一座,庙内有千佛碑彩塑神像数尊,明代殿堂一座。

故灵台

古灵台位于灵台县城内,始建于公元前11世纪商纣时期,是周文王征服了位于今灵台县百里镇一带的密须国后,为祭天昭德、与民同乐所筑。唐时,正式定为县名。原“灵台”坐北向南,台体用土夯筑。历史上,“灵台”两次被毁,两次重建。1933年重修的“灵台”,青砖彻面,底宽12.3米,高12.3米,台体分两层,顶建八卦亭,内塑周文王像。传说在建成之时,从东面飞来两只丹顶鹤,连续三天绕台飞鸣,栖于文王庙的古柏之上,一时轰动县城,被视为吉祥之兆。现在的“灵台”,坐北朝南,底宽18米,高33米。台体分为三层,顶层大殿内塑有周文王像,两边墙壁上绘有大型壁画,再现了当年文王伐密的壮阔场面;底部回廊为碑林,收录有古今政要名人的题辞、题匾260余幅。“灵台”历史悠久,文化深远,被誉为“神州祭灵第一台。”

灵台县,不仅以“灵台”而得名,而且以商周文化遗存为主体的“文物大县”著称,被甘肃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为灵台县所富有的大量重要遗址和珍贵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已发现古遗址240多处,古墓葬30处,古城址6处,古生物化石点18处;已发掘出土各种文物近万件,其中3000多件被省以上文物部门收藏。

皇甫谧陵园

皇甫谧,字安土,号玄晏先生,东汉太尉皇甫嵩之曾孙,我国十大名医之一。生于公元215年,卒于公元282年,历阅东汉、魏、晋三朝。幼年丧母,境遇艰难,成年后,奋志于学博通典籍,文史著述较多,唯固不从仕。中年后,患风痹症,遂潜心钻研针灸医术,试治自身,十余年不已,终治愈痼疾,以亲身体会总结完善了针灸经验,撰成《针灸甲乙经》,流传于世,对针灸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其陵园位于县城东北八公里的独店镇张鳌坡村,1963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考查,宋代的《元丰九域志》在灵台县下记载有“皇甫士安墓”(即现在的皇甫谧陵园),明、清、民国、近代的几本县志都有皇甫谧墓的记载。1985年以来,省、市、县各级政府共同维修墓葬,建成陵园。占地400平方米,陵园以皇甫谧墓冢为中心,混凝土砌级,冢前树立“皇甫谧陵园”字样的墓碑,园内广植松柏,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人们休闲、旅游、瞻仰的理想去处。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何流    下一篇 高桥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