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胜观镇

胜观镇位于高坪区东部,与岳池、蓬安两县毗邻,全镇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9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13000多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500人,场镇人口约1500多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总降雨量909.4毫米,比历年平均降雨量偏少241.4毫米;年平均气温18.1℃。
中文名
胜观镇
行政代码
511303108
身份证前6位
511303
长途区号
0817
邮政编码
637100
隶属政区
高坪区
行政级别
车牌号码
川R
辖区面积
26km2

目录

胜观镇胜观镇

胜观镇区划

511303108001 121 金城社区 

511303108201 122 胜观桥村 

511303108202 220 大荆山村 

511303108203 122 矮子桥村 

511303108204 220 东林寺村 

511303108205 220 太平桥村 

511303108206 220 半边寨村 

511303108207 220 周寺祠村 

511303108208 220 龙?寺村 

511303108209 220 龙王塘村 

511303108210 220 三台山村 

511303108211 220 抱房沟村 

511303108212 220 九倒拐村

地方人口

胜观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2339 

男:6454 

女:5885 

家庭户户数:3893 

家庭户总人口(总):12324 

家庭户男:6442 

家庭户女:5882 

0-14岁(总):2644

0-14岁男:1463

0-14岁女:1181

15-64岁(总):8617

15-64岁男:4467

15-64岁女:4150

65岁及以上(总):1078

65岁及以上男:524

65岁及以上女:55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2088

地方学校

胜观镇胜观镇

南充市高坪区胜观镇一村小学 

南充市高坪区胜观镇七村小学

南充市高坪区胜观镇三村小学 

南充市高坪区胜观镇九村小学 

南充市高坪区胜观镇五村小学 

南充市高坪区胜观镇八村小学 

南充市高坪区胜观镇六村小学 

南充市高坪区胜观镇十村小学

南充市高坪区胜观镇四村小学

地形地貌

地处东南平行褶皱岭谷区南端与大娄山的结合部,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兼有盆中丘陵和盆周山地的地貌类型。分属盆南山地与丘陵区和巫山大娄山中山区两个地貌二级区。总的特点是:南高北低,以长江为侵蚀基准面,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山脉走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呈东西向、北西向及北东向展布。大体上以江安──纳溪──合江一线为界,南侧为中、低山;北侧除背斜形成北东向狭长低山山垅外,均为丘陵地形。最低点是合江九层长江出境河口,海拔203米;最高点是叙永县分水杨龙弯粱子,海拔1902米,相对高差1699米。按其特点,全市地貌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类型。

气候环境

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总降雨量909.4毫米,比历年平均降雨量偏少241.4毫米;年平均气温18.1℃。比历年平均偏高0.7℃,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6℃,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7℃;年日照1050.5小时,比历年平均日照时数偏少136.9小时。

地方特产

泸州老窑泸州老窑

泸州老窑

早在1792年,

佛宝古镇佛宝古镇

佛宝古镇

佛宝古镇位于川南边陲,大漕河畔。早在唐宋时期即为川盐入黔的盐道必经之地,元末明初形成商贸集镇,始称新场,清康熙时始称佛宝,是大漕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兴镇至今已600多年历史。

古镇依山而建,随水而走,三水相汇,五桥相通,高低起伏,曲折多姿,同山水结合,与自然统一,青石街道弯延逶迤,老房古阁栉比鳞次,更有青山环抱,绿荫掩映,专家称之为“山地建筑的精华”,“一首空间交响乐”。

古镇因地处川南黔北接壤部位,处于夜郎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之处,从而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座座明清建筑、宫庙坛祠,处处吊脚木楼、雕刻绘画,以及幽婉的唢呐古乐、古朴的民俗演唱,无不凝聚着历史文化的灿烂光辉。佛宝古镇历史悠久、文化蕴涵深厚,是四川著名历史文化古镇,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也是川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文化旅游精品景区。

福宝古镇

福宝古镇距四川省合江县城42KM,是国家级福宝森林公园的门户,古镇始建于元末明初,到明末清初已“积众数百家,可为巨镇”,成为大漕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建镇时因交通极不方便,谋生艰难,故以庙宇兴场,得以取名佛宝场,后因在一次大火后重建,在正街上挖到一直径七尺大的鹅卵石,后改名为佛宝新场。解放后更名为福宝场。福宝古镇依山而建,保存完好。其中的回龙街是全镇现保存最完整的一条古街,沿回龙桥而上,在大青石铺成的街道两旁,民房一间靠一间、大小不一,形成九龙巷、刘家巷、包青巷、柴市巷、鸡市巷等五条巷道,街道全长450米,宽1.5——8.0米,是当时最热闹的繁华地段,并有回龙桥、三宫八庙、惜字亭等古建筑掩映其中。

福宝古镇景色

回龙古街(四川方言剧—傻儿司令拍摄点):含回龙街、正街、集市上等多条古建筑保留完整的景点。

古镇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的屋宇千姿百态,排排吊脚木楼错落有致,随山势起伏。小街宽处七八米,窄处仅一米半左右,全部系青石板铺就,石阶起起落落,蜿蜒伸向前方。不时见撑伞的行人在石梯间上上下下,朦胧间呈现出一幅幅雨中小镇的诗意画面。

福宝古镇的三宫八庙,即:清源宫、万寿宫、天后宫,五祖庙、土地庙、张爷庙、禹王庙、火神庙、灯棚、王爷庙、观音庙。它们布局合理,且格局基本完好,大都设有戏楼、厢楼、天井、板壁,框架穿隼,雕梁画栋。除王爷庙、灯棚、观音庙未在回龙街外,其余的庙宇占了回龙街的2/5。

惜字亭位于一棵大黄角树下,该亭虽不宏大壮观,但于浓荫下也颇显古朴。惜字亭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共六层八方,仿八卦图型,高8米,每层每方都刻有深浮雕图案,且不 福宝古镇美景

福宝古镇美景(20张)相同,是“天后宫”烧钱化纸的地方,所以又叫“字库”,俗称“化钱炉”。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较偏僻,古镇显得有些冷清,但整体保存比较完好,风貌依旧。最令人倾心的是,偌大一座古镇显得那么古朴、清幽,丝毫没有嘈杂的气息。在小镇,不论你跨入谁家院,踏进哪家门,都可随意参观。淳朴的山里人还会随和地配合拍照,乐于满足远方来客猎奇、探幽的欲望。

佛宝文化源远流长,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如演灯戏、对山歌、打连枪、耍花灯、舞狮子等,特别是独具特色的佛宝唢呐锣鼓演奏,被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誉为“难得的民间文化艺术珍宝”。佛宝风味小吃早在清末就享誉川南黔北,既有传统的酥饼、豆腐干、油炸糍粑块儿,也有以清水笋尖、玉兰片、竹笋、竹荪等绿色食品为主的竹系列“熊猫宴”,加上品荔枝、森林野味、梅子酒香,让远方来客大快朵颐。

九寨沟

九寨沟四川省南坪县城西45千米处,与甘肃省相接,因有九座藏族村居于其中而得名。九寨沟呈人字形,主沟叫树正沟,呈南北延伸,南高北低,向北开口,其上有两条支沟,东名则查哇沟,西名日则沟。沟谷总长约50千米。其自然风景点都集中在沟两侧。

九寨沟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林、湖泊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誉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九寨沟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被称为“五绝”。 沟内串珠式的分布着108个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海子,虽深过数十米,但可直视海底。因水中植物种类和湖底沉积物不同,水色各异,涟漪多彩,晨曦或夕阳下,海中之倒影,更加明净真切,步移景异,妙趣无限。

九寨沟既是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又是世界人类自然遗产。这里保存着具有原始风貌的自然景色,有着自己的特殊景观。

九寨沟景区面积62平方公里,现游览区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三沟一百一十八海为代表,包括五滩十二瀑,十流数十泉等水景为主景,与九寨十二峰联合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观。九寨沟景观分布在成Y型的树正、日则、则查洼3条主沟内,总长50余公里。主要有树正景区,长75公里,有盆景滩、树正群海、树正瀑布、双龙海、火花海、卧龙海等景点组成;日则沟景区,有诺日朗、珍珠滩、高瀑布三大瀑布,有镜海、熊猫海、芳草海、天鹅海、剑岩、原始森林、悬泉、五花海等景点;则查洼沟景区,有长75公里的长海和五彩池等景点;扎如景区,有魔鬼岩、扎如寺等景点。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朝阳街道    下一篇 凤尾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