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镇
- 中文名
- 前锋镇
- 行政代码
- 510722128
- 身份证前6位
- 510722
- 长途区号
- 0816
- 邮政编码
- 621000
- 隶属政区
- 三台县
- 行政级别
- 镇
- 车牌号码
- 川B
- 辖区面积
- 23km2
- 人口数量
- 约1.3万人
- 人口密度
- 565人/km2
目录
前锋镇区划
510722128001 121 社区
510722128201 122 杨五沟村民委员会
510722128202 220 寺垭口村民委员会
510722128203 220 金龟村民委员会
510722128204 220 忠义宫村民委员会
510722128205 220 栏杆桥村民委员会
510722128206 220 丝公庙村民委员会
510722128207 220 雷坡村民委员会
510722128208 220 五根松村民委员会
前锋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0948
男:5723
女:5225
家庭户户数:3475
家庭户总人口(总):10948
家庭户男:5723
家庭户女:5225
0-14岁(总):2735
0-14岁男:1480
0-14岁女:1255
15-64岁(总):7227
15-64岁男:3783
15-64岁女:3444
65岁及以上(总):986
65岁及以上男:460
65岁及以上女:52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0539
梓潼翠云廊
沿由秦入蜀的古金牛道南行,经宁强、利州、剑门关下的古城昭化,经剑阁县城,南至阆中,西至梓潼,有一条以石板铺成的三百里长的古驿道,道路两旁古柏苍苍,铁干虬枝,高拂云天,逶迤莽苍,蜿蜿数百里,云蒸霞蔚,天幕迷濛,人行其中,如入绿色长廊,行者“尽被浓荫裹”,虽是盛夏,也凉爽宜人,暑气全消。《嘉陵江志》载“自剑州以南,尽梓潼县界,古柏千树,皆大数十围,形状诡异”。这条古驿道的绿色长廊,便是被人誉为蜀道奇观的翠云廊。
翠云廊在梓潼境内长达42公里,北起演武铺,南达石牛堡,有古柏覆盖的断断续续的石板路,在七曲山段的悬岩间还可见凌空凿洞的古栈道的一些遗痕。
翠云廊有悠久的历史,传说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伐蜀经石牛道南行,见其蜀柏苍劲,秦始皇修建阿房宫,就大砍蜀道古柏,致使“阿房出,蜀山兀”。蜀地百姓震怒,朝廷即令沿途百姓大量植树;又传说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率兵驻守马西(阆中),时值炎热,路上酷热难当,遂令兵士在驿道植树避热;又说张飞率军驻阆中,由于道路崎岖,山势险阻,为不误羽书传递,遂令军士沿途插柏为记,大军过后,柏树成林,故后世有“皇柏”、“张飞柏”、“将军柏”等称呼。
据史料记载,自秦代以来,历经三国、东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官府倡植,民间捐栽,0严令砍伐,人民群众爱护,翠云廊上的古柏,有的树龄达2000多年,胸围4-6m,仍生机旺盛,碧绿葱茏。
翠云廊名称的由来,是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时任剑州知州的乔钵取的。他在著的《翠云廊.序》中说:“自剑阁南至阆中,西至梓潼,三百余里”明正德时,知州李璧以石砌路,两旁植柏数十万,今皆合抱,如苍龙蜿蜒,夏不见日”。在赞叹时,他将这段古驿道称之为“翠云廊”,并赋诗赞颂:“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两旁古柏何人植,三百长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传是昔年李白夫,奇人怪事叫人妒。休称蜀道难,错莫剑门路”。美丽诱人的山色,露于笔端。翠云廊之名,至今近500年,线路长300余里。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