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通常指数十年平均气候状况的变化,多用于表述历史时期数干年间的气候变化,有时也泛指任何时期的气候变化。

目录

气候变化(climatic change)通常指数十年平均气候状况的变化,多用于表述历史时期数千年间的气候变化,有时也泛指任何时期的气候变化。武木亚冰期中的最后一次冰期大约在1万年前结束,自此以后总的趋势是气候变暖,但其间至少发生过四次寒冷时期,即距今8000-9000年前,公元前5000-1500年,公元前1000一公元100年及公元1550-1850年,但每次寒冷时期降温不过1-2℃,而寒冷时期之后又是暖期,不过最后两次寒冷期较前强烈,气候已明显比4000年或7000年前的所谓最适宜期(或黄金时代)寒冷(见图)。最后一次寒冷期通常称为小冰河期,一般认为小冰河期的温度约比现代低1一1.5℃。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地质时期气候变迁不同,除地质上的证据外,主要靠历史记载、树木年轮、冰芯及湖泊沉积物的分析。

成因

自然灾害分为很多种,其中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旱灾、洪涝、高温热浪、沙尘暴、霜冻、冰雹、暴雨、雷雨、大风、雪灾等。我们称这种由于气象条件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天气事件为气象灾害。同时,气象灾害还能诱发其他的灾害,如暴雨除了引起洪涝灾害之外,还能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旱灾可进一步引起的土地荒漠化以及农作物的病虫害等。

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气候在变暖的同时,高温、干旱、洪涝、风雹等灾害性天气的时空格局、灾害程度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已经或正在,并且还将继续对我国的农业和生态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防御措施

在过去几十年中,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我国水资源的变化。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气温升高或降水增减使径流变化而引起的。 对我国6大江河(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淮河)主要控制站的实测地表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近40年来六大江河的实测径流量都呈下降趋势。降幅最大的是海河流域黄壁庄站,每10年递减率达36.64%;其次为淮河的三河闸,每10年递减率为26.95%。下降趋势最小的是珠江,每10年递减0.96%;长江的宜昌为1.01%、汉口为1.46%;松花江为1.65%。从地表和地下总径流量来看,除珠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呈总体上升趋势外,其他流域皆下降。其中海河流域下降幅度最大,每10年下降22.5%~23.4%;其次为淮河的三河闸,下降19.34%。 特别是近20多年来,北方干旱缺水与南方洪涝灾害同时出现,北旱南涝的局面有所加剧。1980-1989年海滦河流域平均地表径流量仅155×10.8 m3,比1956-1979年平均地表径流量288×10.8 m3减少了46.2%。进入20世纪90年代,干旱区向西南方向转移,在黄河中上游 (陕、甘、宁)、汉水流域、淮河上游、四川盆地,1990-1998年9年的平均年降水量较多年平均偏少约5%~10%,气温偏高0.3~0.8 ℃;黄河利津以上平均来水量较多年同期平均偏少32%。同时,海滦河和淮河的年径流量也都明显偏少。北方缺水地区持续枯水期的出现,以及黄河、淮河、海河和汉水同时遭遇枯水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北方水资源短缺。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吴炯    下一篇 乔·潘托里亚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