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古韩镇

古韩镇地处襄垣县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息中心,是全县的人口大镇、经济重镇、发展强镇。全镇共辖48个行政村,121个自然村、6个社区、29个重点企业,总人口7.2万人,区域面积1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179亩。近年来,古韩镇紧紧围绕市、县发展目标,紧扣该镇提出的“举龙头,靠工业强镇;舞龙身,靠农业富镇;跃龙尾,靠第三产业和基础设施兴镇”的“龙型”发展战略,狠抓“两园一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八仙湖旅游区)工程建设,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5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2.6亿元,财政收入完成74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20元。2006年1月-10月份,全镇财政收入已完成1.32亿元,实现了亿元镇目标。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传统煤焦企业进行了改造提升,镇办6矿有4个达到省标Ⅰ级、2个达到省标Ⅱ级标准,并积极开发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新上了粗苯、硫铵、煤气发电等项目,初步形成了煤、焦、电、气、化产业链。同时,瞄准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前景广的项目,新上了花宝沟煤矿数字化逆变焊机、天利煤业公司贮氢合金材料等项目,为工业经济发展壮大了实力,增添了活力。该镇曾先后被评为全省“农村小康建设百强乡镇”、“小城镇建设先进镇”、“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镇”,全市“百强调产先进单位”、“发展民营企业十强乡镇”、“上党工业调产第一镇”。
中文名
古韩镇
行政代码
140423100
身份证前6位
140423
长途区号
0355
邮政编码
046000
隶属政区
襄垣县
行政级别
车牌号码
晋D
辖区面积
136km2
辖区人口
7.2万人

目录

古韩镇古韩镇

据考古证实,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人类栖息繁衍,东北阳、安宁、

古韩镇古韩镇

古韩镇区划

140423100001 121

“两园一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八仙湖旅游区)工程建设,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5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2.6亿元,财政收入完成74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20元。2006年1月-10月份,全镇财政收入已完成1.32亿元,实现了亿元镇目标。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传统煤焦企业进行了改造提升,镇办6矿有4个达到省标Ⅰ级、2个达到省标Ⅱ级标准,并积极开发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新上了粗苯、硫铵、煤气发电等项目,初步形成了煤、焦、电、气、化产业链。同时,瞄准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前景广的项目,新上了花宝沟煤矿数字化逆变焊机、天利煤业公司贮氢合金材料等项目,为工业经济发展壮大了实力,增添了活力。该镇曾先后被评为全省“农村小康建设百强乡镇”、“小城镇建设先进镇”、“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镇”,全市“百强调产先进单位”、“发展民营企业十强乡镇”、“上党工业调产第一镇”。 

经济建设

仙堂山仙堂山
仙堂山

长治黑圪面长治黑圪面
襄垣挂面

襄垣挂面始于元大德年间,清康熙年间驰名上党。60年代曾选入全国农业展览会展出,制作工艺为全手工,食用方便,其特点为条细、耐煮、柔软爽口。

襄垣县手工挂面选用当地优质小麦加盐、碱、水,经手工和面、揉面、醒面、盘条、上架、分绞、拉吊、干燥后精制而成。

襄垣手工挂面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长治黑圪条

黑圪条是用红面包住白面或白面包住红面,或混合搅拌和成的面团用手工擀制成大片,再切成8寸长,韭叶宽,或裙带宽的条,下锅煮熟的一种面食,是长治地区流传的一种黑色面条。因煮熟的面条黑红色,故得名“黑圪条”。黑圪条主要原料是高粱面,做时再掺些白面和豆面更好。

高粱,在我国栽培至少也有5000年的历史了。古籍载,高粱的别名叫"蜀秫"、"蜀黍" 、"芦禾祭"、"荻粱"、"乌禾"、"木稷"等。《广雅》里说:"乌禾,塞北最多,农家 种之,以备他谷不熟为粮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蜀秫,北地种之……栽培历史已有四千九百年。"《农正全书》中说:"北方不宜麦禾者,乃种此,尤宜下地立秋后五日,虽水潦一丈深,而不坏之。"《潞安府志》549页记载:"粱,惟长子、屯留宜 "。由于地理条件的适宜,长治地区的高粱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磷、钙、 核黄素等营养成分较多。高粱脱皮去壳磨碾成粉俗称红面,再经过蒸、煮、烫可制作花样繁多的面食食品,如握溜溜、握片片、煮鱼鱼、蒸蝌蚪,剔拨股,包皮拨的及红面蒸饺等农家食品和风味小吃。"红面黑圪条"是长治的特色品种。这种面条,浇上腌制的芥叶或野菜酸菜、豆芽、豆腐、粉条制作的卤子,别有纯朴香味。"黑圪条"相传起源在清代光绪年间,那时泽州地区常闹灾荒,老百姓为了活命,只好将高粱米碾成面粉扌各捞成糊糊浇上浆水菜喝。泽州凤台一家姓赵的人家,娶了一房儿媳,五天后要到厨房做饭,婆婆让她做糊糊饭喝。她在扌各捞高粱面时,一不小心,把豆面打了进去,她只好将错就错地继续扌各捞,结果成了稠糊状。新媳妇怕受公婆的气,就偷偷抓了两把白面放进糊面里,揉搓成硬面团,用擀杖擀成大片,切成裙带宽的条下入开水锅里煮熟,连汤带水捞到碗里,浇上浆水菜端给公婆吃,公婆用筷子一搅见是黑面条,就问她是怎么回事 ?新媳妇只好如实说了。公婆吃着韧滑利口,酸香开胃的面条, 边吃边说:"这黑圪条怪好吃哪"。从此,"黑圪条"的吃法在上党一带民间就传开了。而且小摊贩也把黑圪条搬到市场销售,受到食客的赞扬。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心跳孟菲斯    下一篇 南湖街道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