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元镇
- 中文名称
- 枣元镇
- 行政代码
- 610428108
- 身份证前6位
- 610428
- 长途区号
- 0910
- 邮政编码
- 712000
- 隶属政区
- 长武县
- 行政级别
- 镇
- 车牌号码
- 陕D
- 辖区面积
- 58.6km2
- 人口数量
- 约9000人
- 人口密度
- 154人/km2
目录
枣元镇区划
610428108200 121
我县
县上领导杨骥、韩光、宋广和深入
昭仁寺位于咸阳长武县城东街路北,系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与军阀薛举、薛仁杲作战阵亡的将士而建立的寺院。昭仁寺大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昭仁寺坐北向南,由相连的小型四合院建造而成,现有山门、碑亭、大殿、东西配庑各3间。寺中门额题有“昭仁寺”三字。寺内现存主要建筑物是一座九梁十八担的三间挑角大雄宝殿,内部不见立柱,全由四周大梁架叠而起,即俗传八卦悬顶方式。结构颇为特殊,为我国古建筑中所罕见。寺内现有唐碑一通“幽州昭仁寺碑”,朱子奢撰文,传为虞世南手笔,书法秀丽而刚劲,整碑三千余字,基本完好。现在昭仁寺内建有长武县博物馆,作为地方性历史陈列。馆内有3个陈列室,藏有文物2600余件,分历史陈列、石刻艺术、建筑艺术三部分。
董家坪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150公里处长武县洪家乡公主村。龙山文化聚落遗址。1958年发现,遗址地势西高东低,为缓坡台阶地,东西横距100米,南北纵距150米,面积1.5万平方米。遗址中心区发现3处大型袋状灰坑,长约2~5米,深约2米。另外在该遗址区北部断崖上亦发现条状文化层。出土器物有泥质红、灰陶罐,夹砂红陶盆和灰陶罐以及带流刻槽碗等。董家坪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150公里处长武县洪家乡公主村。龙山文化聚落遗址。1958年发现,遗址地势西高东低,为缓坡台阶地,东西横距100米,南北纵距150米,面积1.5万平方米。遗址中心区发现3处大型袋状灰坑,长约2~5米,深约2米。另外在该遗址区北部断崖上亦发现条状文化层。出土器物有泥质红、灰陶罐,夹砂红陶盆和灰陶罐以及带流刻槽碗等。
卧龙山位于县城北鸭儿沟上游、马坊村西的沟壑之中。其山峁梁头突出延伸到马坊水库之中,三面环水,一面连接沟坡坪台。其形状似一条卧龙低头嬉水。若站在鸦儿沟对面的马仔坪眺望,形象极为逼真。自古以来,人们就将其山雅称为卧龙山。卧龙山因建有歧伯周先祖公刘至圣行宫庙宇而闻名。卧龙山下,昔有溪水缠绕,今有马坊水库碧波涟漪。站在山上,清风拂面,爽洒惬意。四面环视:湖区风光,坎面长堤,深沟曲岸。峭壁悬崖,碧树绿茵,飞鸟翔鱼,尽收眼底,可谓一处绝妙的观赏景点。公刘庙原建在山头梁峁之上,当地人称其为庙嘴,也就是现在伸入水库的山梁上。公刘庙相传为唐时初建,后来各朝代均进行过修葺或重建。原址上保留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公刘至圣行宫并僧房募缘碑》和咸丰元年(1851年)《重修卧龙山乐楼山门碑记》两通,比较祥细地记叙了重修过程及募捐人姓名,原公刘行宫依其山形地势,修建有寝宫、献殿、乐楼、钟鼓楼、僧房、山门及一些附属建筑,格调古朴,雕刻绘画精细,气势恢宏,加之地处沟壑之中,谷深崖峭,苍松翠柏笼罩,四时景明,香客游人不绝。1950年,借破除迷信,将期整体拆毁。1993年,当地乡民不忘歧伯周先祖农师教稼之根本,募集资金,在卧龙山上重修一座公刘纪念堂,迁离了原址,坐北面南。3间仿古式大殿,雕梁画栋,装修典雅,门屏、窗棂、龛阁、廊壁均彩绘公刘迹功德,观者无不肃然起敬。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