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碾子镇

碾子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刺坝仁寿寺,距县城99公里。东经108°11′,北纬32°39′。 东接安康市汉阴县双平镇,西连巴庙镇,南邻安康市紫阳县燎原镇,北依西乡县两河口镇,呈不规则梯形,面积91.80平方公里。有常住居民3099户11340人,其中回族4人,镇名由老街有一碾子桩而命名。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1280米,最低海拔540米,平均海拔675米。土壤为黄粘土、沙土,森林覆盖率为71.4%,镇(巴)碾(子)、西(乡)碾(子)、碾(子)双(平)、碾子燎原公路纵横贯通,交通较为便利。有始立于清咸丰年(公元1853年)的汤顺孝妻刘氏贞节牌坊及忠君寨、牌坊堤等古迹。
中文名
碾子镇
行政代码
610728109
身份证前6位
610728
长途区号
0916
邮政编码
723000
隶属政区
镇巴县
行政级别
车牌号码
陕F
辖区面积
91.80km2
人口数量
约1.1万人
人口密度
133人/km2

目录

碾子镇区划

碾子镇碾子镇

610728109200 121

碾子镇人口数据:

碾子镇碾子镇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0821 

男5886 

女4935 

家庭户户数3150 

家庭户总人口(总)10817 

家庭户男5883 

家庭户女4934 

0-14岁(总)2446

0-14岁男1339

0-14岁女1107

15-64岁(总)7265

15-64岁男3967

15-64岁女3298

65岁及以上(总)1110

65岁及以上男580

65岁及以上女53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0685

经济建设

碾子镇抓主导产业助推党建示范带建设

今年来,

碾子镇碾子镇
碾子镇“四到位”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无“死角”

一是整治到位。针对集镇及村庄存在的环境脏、乱、差的现状,该镇组织人员定期对集镇及村庄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对集镇乱搭乱建进行了拆除;对乱堆乱放进行了清理;对随地摆摊设点的集中到农贸市场交易,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划定河道禁采区,严管河道采砂取料,有效防止了流域污染。

二是宣传到位。通过村民会议、悬挂标语、到户宣传等多种方式,并与农户签订了3000余份生态环境保护承诺书,做到宣传到户到人,使群众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进一步增强,为我镇汉江流域及城乡垃圾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是投入到位。我镇斥资4万余元,购置了垃圾转运车1辆、洒水车1辆、做到了集镇及周边群众垃圾日产日清,按时洒水养护;新建镇垃圾填埋场1处,预计使用时间可达20年。投资1万余元,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中心村庄、移民点新建垃圾池6口,并落实了专人管护;投资1万余元对污染严重的河道垃圾进行统一收集转运填埋,目前河道脏、乱、臭的乱象已不复存在。

四是监督到位。在集镇十字路口、沿河位置安装视频摄像头3个,用于监督集镇乱倒垃圾的行为,对于垃圾随意丢弃者,该镇在掌握充分证据的基础之上,责令其按照”谁丢弃、谁清理”的原则,迅速将垃圾清理干净;同时,安排集镇保洁员在每天清运垃圾的同时,注意对集镇日常环境卫生的监督,积极督促集镇居民养成爱清洁、爱卫生的好习惯。

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附近景点
古钟廊

地方特产地方特产
汉中仙毫

汉中仙毫午子仙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3个品牌的总称。

秦巴三月芳菲盛,又是绿茶飘香时。陕南绿茶主产区——汉中市各地茶叶定点经营门店3月初统一换上了以绿色茶园为底、印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汉中仙毫”字样的门头标识。

汉中北依秦岭南垣巴山,产茶历史悠久,茶区生态优越,“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土壤锌硒含量高”的自然地理优势,使汉中茶叶市场美誉度日渐上升。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汉中市委、市0把茶叶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绿色产业之一,加大扶持培育力度,使茶叶产业迅猛发展。但发展中,汉中茶叶陷入了长期的品牌混战、标准不一、竞相压价、消费者选择难的尴尬,阻碍着茶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2005年,汉中市启动了茶叶品牌整合工作,将茶叶品牌由最初的20多个整合到“午子仙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3个品牌。2007年12月,汉中市0又以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为契机,最终将茶叶品牌整合为“汉中仙毫”一个品牌。汉中市0先后组团分别参加了西安首届茶博会和北京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博会,“汉中仙毫”斩获多项金奖。去年起,汉中市茶业协会对“汉中仙毫”实行定点产销企业资格认定,采取“企业自愿申报,专家评估,颁证挂牌”的办法,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统一定点经营企业、经营门店门头标志,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247个“汉中仙毫”定点生产企业,195个“汉中仙毫”定点经营企业。

镇巴腊肉

腊肉,又叫熏肉,是陕南秦巴山区一带的地产特产。而镇巴县的腊肉更是其中的精品。“镇巴腊肉”之所以名扬陕南,其独特的腌制工序、选料考究、保存方式、烹饪技术等造就了今天的镇巴腊肉。

镇巴腊肉利用自然风吹干其水份,肉色鲜艳,香味醇正,不哈喉,无烟熏味,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了原汁水份,食用时无粗糙感,不上火。备受消费者的喜爱。这种无污染天然的腊肉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在镇巴的大小餐馆内,腊肉成为菜中之精品,五花肉菜板肉,猪肘子均是腊肉中的上等菜肴。镇巴腊肉的吃法多样,煮熟以后可直接吃,肥肉不腻,瘦肉味美;可加入其它菜炖着吃,汤汁更是尽显其它炖菜无法比拟的味道;也可煮熟以后炒着吃,色彩比鲜肉更具魅力,口感和煮的味儿又有差别。

镇巴腊肉易于保存。一个夏天结束后,腊肉肉质不变质,在农户家里,一年四季都可以尝到腊肉,这得益于保存方式,有的置于火笼上,有的挂于通风处。

2010年12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决定对“镇巴腊肉”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镇巴竹荪

镇巴竹荪乃食、药兼用的理想天然保健食品,风味之鲜美,冠于诸菌。这种真菌多寄生在竹林里的腐竹根上,“荪”是香草之意,它与象鼻、驼峰、猴头、燕窝、鹿垫、熊掌、猩唇并列为我国“八大山珍”。竹荪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有类似人参的功效,故名“竹参”,入药具有补肾壮阳、益胃清肠、抗老防衰、消炎止痛、减肥等多种功能。镇巴竹荪属生理碱性食品,能调节人体血酸及脂肪酸,竹荪富含胶质纤维,能刮油,而减少腹壁脂肪的积累,起到减肥作用。

竹荪,又称竹参、竹笙、竹菌、竹萼、竹仙、竹肉香草、竹鸡蛋、网纱菇、竹姑娘、竹笋菌等。日本人叫它“僧笠蕈”、“虚无僧蕈”。在我国大约有十余种,可供食用的主要是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两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云南、贵州、广东、陕南、江苏、福建安徽等省区。在陕南的镇巴县,主要产于大巴山海拔200~1500米的地带。以该县的永乐、简池、三溪、伍家、黎坝、任村、赤南、源滩、松树等13个乡较多。竹荪同别的真菌一样,体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依靠吸收竹林、木材内的营养而生活。

过去,竹荪长在深山老林,躲入灌木竹丛,多野生在竹类的腐竹根上。除腐竹而外,也能在枫香、光皮桦等多种阔叶林内生长,在杉木上也曾发现。每年夏秋之间偶尔露峥嵘,叫人难觅芳踪,产量极少,价格昂贵,贵如黄金。因此,它们也成了稀世之珍,皇室的贡品,誉为“京果之王”,只有在帝王御宴上才能见到它。新中国成立后,也只有在隆重的国宴上招待贵宾。竹荪食味佳美,香气浓郁,吃起来脆嫩爽口,别具风味。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前国务卿基辛格和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1总理在国宴上曾用“竹荪芙蓉汤”招待他们,食后赞不绝口。1990年,全世界竹荪产量只有2~3吨,国际市场上每吨干竹荪售价6万美元,10公斤干竹荪,可换1两黄金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北京我的爱    下一篇 爱情最美丽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