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湘水镇

南郑县辖镇。1961年成立湘水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湘水、海棠、红旗3乡合并设湘水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87.9平方公里,人口1.5万。辖油盘寺、黄花窖、五里沟、盘龙庵、花园坝、雪林沟、高皇山、晏家坝、陈家坝、五里店、小岩、华严、桥梁、海明、寒山坝、木头坝、桑树坝、观音桥、宝积寺、段家坝、长沟、经堂湾、潘家坝2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采矿、制茶、建筑、化工、竹木器和粮食加工为主。农产以水稻、小麦、玉米、薯类、茶叶为主。
中文名称
湘水镇
行政代码
610721114
身份证前6位
610721
长途区号
0916
邮政编码
723000
隶属政区
南郑县
行政级别
车牌号码
陕F
辖区面积
87.9km2
人口数量
约1.5万人
人口密度
171人/km2

目录

湘水镇湘水镇

1961年成立湘水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湘水、海棠、红旗3乡合并设湘水镇。辖黄花窑、五里沟、油盘寺、盘龙庵、

湘水镇区划

610721114200 121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3101 

男6802 

女6299 

家庭户户数4019 

家庭户总人口(总)13083 

家庭户男6791 

家庭户女6292 

0-14岁(总)2943

0-14岁男1504

0-14岁女1439

15-64岁(总)9216

15-64岁男4794

15-64岁女4422

65岁及以上(总)942

65岁及以上男504

65岁及以上女43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3051

城镇动态

湘水镇成功创建省级生态镇

近年来,

湘水镇湘水镇

南郑县湘水镇属

湘水镇境内复杂的地质构造,为多种矿藏的生成提供条件。境内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原料、冶金辅助原料、燃料、建材原料及其他非金属等20个矿种。共有矿床、矿化点、矿点123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3处,矿点56处,矿化点54处,情报点7处。各种矿产分布以碑坝区较集中。

南郑县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区系组成成分复杂,又具独特风格,

珠园珠园
黎坪森林公园

黄官盐菜黄官盐菜
汉中仙毫

汉中仙毫是午子仙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3个品牌的总称。

秦巴三月芳菲盛,又是绿茶飘香时。陕南绿茶主产区——汉中市各地茶叶定点经营门店3月初统一换上了以绿色茶园为底、印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汉中仙毫”字样的门头标识。

汉中北依秦岭南垣巴山,产茶历史悠久,茶区生态优越,“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土壤锌硒含量高”的自然地理优势,使汉中茶叶市场美誉度日渐上升。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汉中市委、市0把茶叶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绿色产业之一,加大扶持培育力度,使茶叶产业迅猛发展。但发展中,汉中茶叶陷入了长期的品牌混战、标准不一、竞相压价、消费者选择难的尴尬,阻碍着茶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2005年,汉中市0启动了茶叶品牌整合工作,将茶叶品牌由最初的20多个整合到“午子仙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3个品牌。2007年12月,汉中市0又以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为契机,最终将茶叶品牌整合为“汉中仙毫”一个品牌。汉中市0先后组团分别参加了西安首届茶博会和北京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博会,“汉中仙毫”斩获多项金奖。去年起,汉中市茶业协会对“汉中仙毫”实行定点产销企业资格认定,采取“企业自愿申报,专家评估,颁证挂牌”的办法,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统一定点经营企业、经营门店门头标志,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247个“汉中仙毫”定点生产企业,195个“汉中仙毫”定点经营企业。

汉中市0副市长郑宗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汉中借助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强力推进品牌整合,汉中茶叶统一称之为‘汉中仙毫’。使多年困扰汉中茶产业发展的品牌多、杂、乱问题得以逐步解决,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汉中茶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汉中仙毫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陕西省汉中市 《关于请求将汉中仙毫列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报告》(汉政函〔2007〕10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陕西省南郑县西河乡、碑坝镇、福成乡、白玉乡、喜神坝乡、黄官镇、两河乡、塘口乡、青树镇、红庙镇、牟家坝镇城关镇、高家岭乡、湘水镇、法镇、圣水镇、小南海镇、胡家营乡、歇马乡、新集镇、濂水镇、魏家桥乡、协税镇,西乡县大河镇、司上乡、罗镇乡、柳树镇、白龙塘镇、白勉峡乡、茶镇、马家湾乡、高川镇、五里坝镇、两河口镇、城关镇、堰口镇、杨河镇、古城镇、三花石乡、左溪乡、峡口镇、骆家坝乡、私渡镇、沙河镇、桑园镇,镇巴县泾洋镇、杨家河乡、渔渡镇、赤南乡、盐场镇、巴山乡、观音镇、田坝乡、巴庙镇、兴隆镇、麻柳滩乡、平安乡、三元镇、长岭镇、黎坝乡、仁村乡、简池镇、永乐乡、三溪乡、碾子镇,城固县大盘乡、五堵镇、孙坪镇、天明镇、盐井乡、二里镇、三合乡、董家营乡、上元观镇,洋县黄金峡镇、黄家营镇、桑溪乡、草庙乡、石关乡,勉县漆树坝乡,青羊驿镇、阜川镇、元墩镇、小河庙乡、同沟寺镇、土关铺乡、武侯镇、定军山镇、新铺镇、茶店镇,宁强县汉源镇、高寨子镇、胡家坝镇、青木川镇、铁锁关镇、舒家坝镇、广坪镇、大安镇、宽川乡、巴山镇、黄坝驿乡,略阳县接官亭镇、鱼洞子乡、何家岩镇、硖口驿镇、郭镇、两河口镇、观音寺乡、仙台坝乡、九中金乡、白石沟乡、黑河坝乡等1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汉中附子

秦巴山区是我国极其重要的动植物资源库和中药库,具有丰富的天然中药材生物 图1 汉中特产:附子资源。陕西省汉中市是中国传统的特色和优势中药材——附子的原产地、主产地,被历代中药界内人士称之为“中国附子之乡”,附子主要含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胺中乌头碱等20多种成分,可用于医药、化工、军科、生态农药等行业,药理作用用于镇痛、强心、增强免疫力等,主治癌症疼痛,心衰,免疫力低下等。

据有关资料显示,汉中年产鲜附子6000余吨,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5%。主要出口到韩国和日本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年出口量约为500吨,创汇400万美元,在国际上有良好的声誉。2009年,陕西“汉中附子”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范围

汉中附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陕西省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汉中附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汉政函〔2008〕3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勉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宁强县、汉台区等7个县区所辖行政区域。.

黄官盐菜

黄官盐菜的制作工艺由来以久,其风味独特,南、北口感都能适宜,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工艺改进,吸纳南北风味,其口感近似川味,而淡于川味,具有代表性的巴蜀风味。

黄官盐菜与黄官镇的地域文化密不可分,已形成不可替代的特色,用相等工艺在外地加工,均达不到其风味要求。这主要由于黄官镇的区域特色,这里多浅山、河流,年降水量、空气湿度均大于周边区域,且水质极佳,不管是地表水或河流水都可为优质的生活饮用水。

黄官镇居民之先祖多为明代及清代初叶移民,加工盐菜为解决冬季菜食缺少之困难,至今黄官人对饮食较为讲究,仍保留着南方人的生活习俗。黄官镇内农家每家都自备有菜坛,自己加工食用,工艺参差不齐,其主要分布黄官镇内的河坝、水井、青龙、高石坎等村,在汉中市内的农家土特产中具有代表性。

相传北宋未年,造反义军来到黄官,为了破除掉“黄天官”老屋的风水脉气,便将老屋后一山垭斩断,至今此山仍叫斩龙垭。

黄官古镇的形成由来已久,由于交通不便,集市日由开始的三、六、九逢集,后改为双日逢集,每逢集日人山人海,远在百里之外的四川边民也来赶集。改革开放后,由于交通的便捷居民增多,自然形成了现在的白日集。

黄官的居民,大多是明代或清初的移民后代,明朝期间,曾有两次较大的政府强制性移民,被称着湖广(湖北)填四川,四川填陕西,黄官移民大多来自四川省的大足、岳池、广安、仪陇等地。但其祖先可追朔到湖北省的麻城,孝感一带。至今可判断是原居民还是移民,可从过“鬼节”的习俗来判断,本地居民过鬼节是农历十月初一,而移民过“鬼节”是农历七月十五。

黄官的地域文化包含着很重的移民文化,黄官人从不排外,不妒忌别人,具有包容心。

移民大多是从南方北移,生活需要新的适应性,为了解决冬季菜食问题,便开始对鲜菜在夏,秋季加工腌制,储存冬季食用。移民们也带来了粗陶制品的制作工艺,解决了盐菜的储存问题,在当时,农家加工盐菜已成为风尚,而且互相比看谁家的盐菜更香,更可口,为了显示主妇的能干,在女儿出嫁时,要陪嫁一箱盐菜。新郎、新娘夜晚在洞房吃合食必有盐菜,新婚次日早饭,用陪嫁盐菜招待邻里亲朋,也包括新娘的娘家人,当地称为“摆茶”,黄官盐菜在近百年来一直作为礼品,敬奉亲朋、上司,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赞誉。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凤栖镇    下一篇 播明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