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关镇
- 中文名
- 下马关镇
- 行政代码
- 640324103
- 身份证前6位
- 640324
- 长途区号
- 0953
- 邮政编码
- 750000
- 隶属政区
- 同心县
- 行政级别
- 镇
- 车牌号码
- 宁C
- 辖区面积
- 645km2
- 人口数量
- 约2.3万人
- 人口密度
- 36人/km2
目录
640324103200 122 南关村
640324103201 122 北关村
640324103202 121 西沟村
640324103203 220 五里墩村
640324103204 220 王古窑村
640324103205 220 申家滩村
640324103206 220 窖坑子村
640324103207 220 白家滩村
640324103208 220 池家峁村
640324103209 220 郑儿庄村
640324103210 220 刘家滩村
640324103211 220 陈儿庄村
640324103212 220 靳儿庄村
640324103213 220 赵家庙村
640324103214 220 下塬村
640324103215 220 上塬村
1949年设五区,1956年改下马关区,1958年改下马关公社,1984年建镇。1997年,面积645平方千米,人口2.3万,辖上垣、下垣、赵家庙、西沟、北关、南关、五里墩、王古窑、申家滩、白家滩、池家峁、窑坑子、刘家滩、郑儿庄、陈儿庄、靳儿庄16个行政村。
全镇16个行政村,已达到村村通电、通电话、通邮、通公路。全镇有中学1所,在校学生1200人,小学14所,教学点15个,学生5400余人,有卫生院一所,职工16人。镇区南关有一座35/10KV变电站,电源走向自县城往下马关至韦州,架空线总长4.8公里,镇区年用电量78万度。其中工业用电23万度,生活用电3万度,邮电所设在镇区中心.
全镇基本形成四大产业区域,并明确了各区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一是以红城水(水浇地有2895亩、人口近4000人)为核心的井灌区发展高效农业,建立瓜果蔬菜基地。二是以东南滩为核心的旱作区发展冬小麦、马铃薯、小杂粮规模种植,进一步巩固东南滩在全镇的粮食主产区地位;三是以沿山各村为主的牧业区发展草畜产业。四是以集贸市场为核心的集镇区,借助小城镇建设,发展商贸流通业。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为7260万元。其中二、三产业为4780万元,占总产值的66%,畜牧业为813万元,占农业收入的33%,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20元。
下马关镇近年来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发展优势、创造特色”的原则,实施特色建镇的战略发展城镇,向小城镇建设的目标不断迈进,形成了粮食、土豆、畜牧、饲草、商贸五大基础产业。
下马关镇地处苦水沙川,整个地势南高北低呈盆地形状,80%以上的面积为平整滩地,土地肥沃。粮食作物以冬小麦、糜谷、荞麦为主。经济作物以土豆、油料、豆类为主。2004年种植面积超过6万亩的农作物有冬小麦、土豆、油料。各种小杂粮种植面积均超过2万亩,粮食作物位居全县旱作区各乡镇之首。
近年来,在稳固粮食作物基础地位的同位,下马关镇利用地壤适宜土豆生长的天然优势,引进优质土豆品种和改进种植技术,扩大土豆种植面积7万多亩,兴建土豆储藏基地区9个,储藏量达2万余吨,承担着本镇及周边地区的土豆购、储、销任务,土豆远销国内南北各大城市,走出了一条特色化、产业化道路,涌现出了利农、同富、兴农等大型马铃薯储藏保鲜基地。近两年,在政府的引导下,葵花种植业迅速兴起,有望成为群众增收的又一增长点和新型特色产业。2004年达到13000亩。
畜牧业是下马关镇的另一支柱产业,全镇现有牛存栏1300头,羊存栏65300只,年出栏羊只数4万余只。为了适应封山禁牧、舍饲圈养的新要求,全镇共建成标准化养殖棚圈914个。2003完成人工种草7.3万亩,2004年上半年完成2万余亩,草原承包总面积458322.9亩(其中天然草场315064.8亩,草原围栏11万亩),已垦草原144728.2亩,全镇人均承包草原面积达18亩。
哈里瓦
哈里瓦(حلوي)为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甜食”。哈里瓦是宁夏回族的一道传统甜点。做法是:胡麻油烧熟后,放入面粉,翻炒熟后加红糖、蜂蜜、精盐拌匀。用木模(枣木板制成,在宽面上等距离雕出2.5厘米见方,1厘米深的模子,有扇面、铜钱、树叶、梅花等图案),将甜面料填入,用拇指压实压紧,然后翻过来在面案上用力一磕,成型的面料倒出来,再整齐地码放在碟里即成。
同心清真大寺
位于同心县旧城西北角的高地上,相传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是宁夏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该寺为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建筑面积为2870平方米。全寺分为内外两院,外院较为宽敞,穆斯林重大节日常聚于此处会礼。寺门前有长9米、高6米的照壁,为“月藏松柏”砖雕图案。与照壁形成对照的是3个转砌券门,镌刻有阿拉伯文砖雕和花卉图案,技艺精湛,栩栩如生。
中门-“清真寺”3个大字,左右两个券门分别书写有“忍心”、“忍耐”门额。券门上部原有四角攒尖顶的3层邦克楼一座,民国时期曾遭龙卷风破坏,后改建为2层。从券门入内沿阶而上,内院高台有礼拜大殿,座西朝东,视野开阔,殿前南北讲堂各5间,与大殿形成三合院式布局。
大殿由两座歇山顶和一个卷棚顶勾连搭,面阔5间,进深9间,内有20余根明柱支撑,木板铺地,墙壁装饰有《古兰经》文书法。大殿宽敞,可以容纳千余人同时礼拜。殿外装饰精致,翘檐斗拱,庄重朴素。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