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也是中国人民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多所大学的联合办学单位。现设有应用工程系、管理系、信息技术系、外语系、教育系、学前教育系、艺术系、体育系和思政部等9个教学单位,开设高职专业24个,其中:国家支持建设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教学团队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校级特色专业4个,校内精品课程16门,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型办学格局。
中文名称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
地理位置
江西省鹰潭市岱宝山路11号
建校时间
2001年
占地面积
483余亩
学校类型
综合
办学层次
专科
办学性质
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办学类型
全日制

目录

学院综合楼学院综合楼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也是

1960年,上清师范学校创建。

1983年,上清师范学校更名为鹰潭教育学院。

1987年,鹰潭教育学院(筹)创建。

2001年,鹰潭师范学校与鹰潭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江西师大鹰潭学院。

2002年4月,江西师大鹰潭学院通过江西省政府综合办学能力评估,设立鹰潭职业技术学院。

校园环境

校园风光校园风光

学院地处鹰潭市南郊 320 国道边,著名道教圣地

模拟电子实训室模拟电子实训室

为了更好地办好高职教育,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学院非常重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学院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222.56万元,生均6273元,其中:计算机932台;语音室6个,共304座;多媒体教室座位数1660个。院图书馆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几年来,学院不断加强图书馆建设,开设了电子阅览室,实现了计算机检索和借阅。图书馆藏书33.1万册,电子图书1600GB,生均图书93册。学院2008年建立了校园网,为学院教学和网络办公提供了快速稳定的网络环境。 

实践教学方面,学院建立了模拟电子实训室、金工实训室、数控机床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等80个校内实训基地,能满足我院各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此外,根据专业需要还建立了67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办学理念

多年来,学院秉承“厚德、博学、强能、自立”的八字校训,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开放活校”的办学思想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德能相兼”的办学方针,贯彻落实“素质为先、能力为本,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小学、幼儿教师”的育人标准。

就业情况

塑胶田径场塑胶田径场

学院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大力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促进机制,强力推进就业工作,就业率逐年稳步攀升,2012年获得“江西省2010-2012学年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单位”荣誉。学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建立了67个学生实习基地。近三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6.23%,顶岗实习率达100%,专业覆盖率达100%,用人单位满意度为100%。

师资力量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朱伯芳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朱伯芳

学院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各类教师总数300多人,其中:正高职称21人,副高职称74人,硕士研究生60人,“双师型”教师139人,另有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常年聘请数十名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学院现有应用工程系、管理系、外语系、信息技术系、艺术系、体育系、教育系、学前教育系、中专部、基础部等十个教学单位,共开设小学英语教育、学前教育、物理教育、数学教育等教育类专业10个,商务英语、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等高职高专专业26个。其中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电脑艺术设计为我院重点建设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为我院省级特色专业。应用电子技术课程获省级精品课程。

类别  系别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制  备注  
江西师大专科              教育系    660201语文教育三年 江西师大专科专业              
660202 数学教育三年
660204物理教育三年
660206 化学教育三年
管理系640101 旅游管理三年
外语系 660203英语教育三年
660108商务英语三年
信息技术系590101计算机应用技术三年
艺术系  660209音乐教育三年
660214学前教育三年
670104电脑艺术设计三年
体育系660211体育教育三年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专科                                 管理系     640101旅游管理三年  高职高专类专业                       
620405电子商务三年
640106酒店管理三年 
620401市场营销三年 
670308新闻采编与制作三年
620505物流管理三年
信息技术系    590110动漫技术三年
590102计算机网络技术三年
59010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三年
590101计算机应用技术三年
590108软件技术三年
应用工程系     590201机电一体化技术三年 
510105园艺技术(花卉)三年
590202应用电子技术三年
580103数控技术三年
580202电气自动化技术三年
580110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三年
 外语系  660110商务日语三年
660107应用韩语三年
660108商务英语三年
 艺术系 670104电脑艺术设计三年
660214学前教育三年 

科研成果

教师教育科研成果显著,近三年来,教师累计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8项,承担省级以上教研及科研课题19项,市级课题111项;出版教材21部,编印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书30部,开发优质课件100多种;在全省高校课件、说课、微课及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30人次;在各种期刊上发表论文451篇,其中核心刊物27篇。

获奖信息

学院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道路,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和后勤服务水平逐年提高。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及省市比赛中近80人次获得大奖:外语系郭莉同学荣获第八届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英语演讲大赛的金奖;信息技术系董清华、黄丹同学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获第一名;外语系谢婷同学荣获中国(江西)博苑杯红色导游大赛“形象大使”称号,何彬、吴春林等6位同学获江西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李莎同学获江西省大学生职业技能英语听说组一等奖,谢丹同学获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油画二等奖,石伟、肖忠耀、严峻宇分别获江西省电子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

办学成效

学院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生技能考核及目标评价体系。经批准设有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点、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点、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点、江西省直辖的职业技能鉴定所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为学生锻炼职业技能,谋求就业途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资助政策

学院以生为本,落实有关资助政策,通过设立奖学金(含优秀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助学金,提供助学贷款,发放困难补助和开辟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资助体系。2012年至2015年,共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284.12万元;每学年提供勤工助学岗位70多个,资助金额18.31万元,惠及学生193名;减免学杂费6万多元。

发展目标

学院领导从战略高度思考学校可持续发展问题,紧跟全国职业教育大势,在客观分析了“十二五”期间学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制定了《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明确了学院的办学定位:努力将学院建成“立足鹰潭、面向江西、辐射长珠闽,机制灵活、特色鲜明、规模适宜、质量可靠”的综合性高职院校,把学院打造成为“双师”(技师、教师)人才的培养、孵化基地,使学院达到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

校园文化

校徽 

校徽 校徽

图案构成:整体图案呈圆形,象征全院师生团结一心,外环是校名的中英文对照,内环整体图案由鹰潭职院的拼音简称“YTZY”演变而来,形似一个火炬。其中, 象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象征学院人积极向上,充满朝气的良好精神面貌,也象征学生在知识的天空中振翅翱翔;代表强有力的支撑,寓意学校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石,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平台,也可以看作是讲台或数字1,意义深刻;是高科技的常用象征图形,体现了职业技术学院的特点。 

色彩构成:整体图案选用蓝红,蓝色给人以希望,是科技的代表色,也意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与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宗旨相一致。 红色热情奔放,是青年一代朝气蓬勃的体现。蓝红结合,给人强烈的时代感和视觉冲击,也体现了学院以人为本、注重技能培养的治校办学理念。 

整个设计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特色,美观大方,庄重高雅。

校风:善教、乐学、求实、创新

校风建设是学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院长久办学所积累的特色和风格,反应学院全体师生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

学院形成的优良校风,是学院成熟与否的重要特征。它是学院长期性或永久性的标志之一。它也是学院的品牌、形象、承诺和信誉。对学院来说,“善教、乐学、求实、创新”的校风是一种蕴含着巨大财富的无形资产。

“善教、乐学、求实、创新”的校风体现着学院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是学院的精神风貌的载体,是学校的内在的品质和灵魂,是维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一个精神支柱。“善教、乐学、求实、创新”的校风对全院师生员工,特别是对交院学子的影响是强烈而深远的。它潜移默化地融人师生员工人格的各个层面,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规范,直至人生的各个阶段。

学院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长久积累的灵魂、精神。建设良好的校风的宗旨,就在于培育大学的灵魂,弘扬大学的精神,就在于“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校训:厚德、博学、强能、自立

校训是学校办学历史、内涵建设、校园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积淀,是学校精神和灵魂的象征,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现任领导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吴胜生 

院长吴胜生院长吴胜生

吴胜生,男,副教授,1967年3月出生。1985年9月参加工作,198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主持学院全面工作。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海军  

张海军,男,副教授,1962年10月出生,1981年9月参加工作,198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负责协助书记、院长工作,分管组织人事部、总务处、成教处、工会、妇委会、关工委挂点联系学前教育系。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舒红群  

副院长舒红群副院长舒红群

舒红群,男,教授,1963年8月出生,1984年参加工作,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负责协助书记、院长工作,分管招生办、就业办、科研处、图书馆。挂点联系教育系、管理系。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姚才来  

姚才来,男,教授,1964年1月出生,1984年参加工作,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负责协助书记、院长工作,分管党政办、计财处、招标与采购中心。挂点联系外语系。 

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吴鸿飞 

吴鸿飞, 男,1967年6月出生,1991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学院党委委员、市纪委委员、院纪委书记。负责协助书记、院长工作,分管宣传统战部、纪检监察室、网络信息中心。挂点联系信息技术系。

学院党委委员、副调研员吴细忠 

副院长李峻薇副院长李峻薇

吴细忠,男,1965年5月出生,1985年8月参加工作,199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学院党委委员、副调研员。负责协助书记、院长工作,分管学工处、团委、保卫处、艺术团。挂点联系艺术系、基础部。   

副院长李峻薇  

李峻薇,女,副教授,1970年10月出生,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现任学院副院长。协助书记、院长工作,分管教务处、实训中  心、督导处。挂点联系应用工程系、体育系。

学校荣誉

学院先后被授予“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江西省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普通话测试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和“江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圆圈    下一篇 神枪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