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张新街道

张新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84年5月1日。2011年末一个街道,一个社区,11个居民委员会,149个居民小组。张新街道办事处位于张新西胜委22组。张新街道位于东经131度,北纬45度,地处鸡西市东南21千米,在恒山区境内。东以鸡东县为界,西为二道河子比邻,北到薛家村,南至张家六队为邻。旅游资源丰富,四周群山环抱,清幽怡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中文名
张新街道
行政代码
230303005
身份证前6位
230303
长途区号
0467
邮政编码
158100
隶属政区
恒山区
行政级别
街道
车牌号码
黑G

目录

张新街道张新街道

张新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84年5月1日。2011年末一个街道,一个社区,11个居民委员会,149个居民小组。张新街道办事处位于张新西胜委22组。

行政区划

230303005001 111 张新社区 

230303005002 111 中心社区

地方人口 

张新街道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2123 

男:6264 

女:5859 

家庭户户数:4153 

家庭户总人口(总):12114 

家庭户男:6255 

家庭户女:5859 

0-14岁(总):2086

0-14岁男:1110

0-14岁女:976

15-64岁(总):9221

15-64岁男:4733

15-64岁女:4488

65岁及以上(总):816

65岁及以上男:421

65岁及以上女:39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1401

地理位置

张新街道张新街道

张新街道位于东经131度,北纬45度,地处鸡西市东南21千米,在恒山区境内。东以鸡东县为界,西为二道河子比邻,北到薛家村,南至张家六队为邻。

煤产资源

煤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地下储煤量为64611万吨,3条储量为5187.6万吨,年产量为629.2780吨。素有“边陲煤城”。是全国年产近百万吨的矿区。是

五彩拉皮五彩拉皮

五彩拉皮

五彩拉皮是东北的知名小吃,以劲柔爽口,味道鲜美而受消费者喜爱。五彩拉皮目前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工制作,一种是机械化制作。 

手工制作五彩拉皮的方法: 

首先,大铁锅加水,水滚时可以适当加入凉水带用。

用铁皮自坐一个底部凸起的圆形铁皮盘叫旋子,洗净后,在底部刷少许油。旋子中盛入少量土豆淀粉水,然后坐在锅的水面上,正转、反转几圈,使旋内浆水摊铺均匀。等粉浆遇热凝结成白色时,旋子倾斜。使锅中的水注入旋子内,这时可以看到粉皮逐渐由白变为透明,将水倒出,等1分钟后将熟透的粉皮取出。

投入冷盆中,凉后捞出,铺平迭好,控干水分。薄薄的却劲道十足,这时候的拉皮能用来当皮筋,可想而知它的劲道程度,配上豆芽,黄瓜丝,木耳,香菜,加上酱油,老醋,蒜泥等调料,入口及化,味道清爽,甘甜。

梨树红小豆

红小豆又名赤豆、赤小豆、

梨树乡雪景梨树乡雪景

梨树乡雪景

梨树乡隶属鸡西市梨树区管辖。位于市境西南部。乡政府驻梨树区城区十一道街。梨树乡,原称梨树沟,因昔日此沟多生梨树,故名。清末,属穆棱县管辖。随着放荒招垦的发展,形成了下梨树沟屯。中华民国成立后,划归第二区管辖,后改隶第四区。

东北沦陷后期,隶属梨树镇街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4月,隶属第六区。1956年隶属梨树镇。1957年1月,划归鸡西市,隶属梨树区管辖。1958年9月,成立梨树镇人民公社。后来,曾一度与城镇合并成立“政合一”的梨树公社。1984年3月,改为梨树乡。

梨树乡全境总面积1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万亩,以种植小麦、大豆、玉米为主。乡办工业以采煤为主,建有多座小型煤矿,1992年乡企总产值1950万元。全乡共辖中南、双胜、进行、新进、凤山、河西、碱场、靠山、中村、中北、河口、石场、双河、猴石等14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1.2万人。少数民族有朝鲜、满族等。

滴道矿史馆

滴道矿史馆,是目前全国仅存的日本残害中国矿工的罪证陈列馆。

滴道矿是日本人在鸡西最早建立的重点煤矿之一,也是日本人和汉0把头统治最残酷的地方。由于日本人采用以人换煤的罪恶手段,大批矿工和家属死于非命。起初,他们还假惺惺地按民族风俗办葬,搞一棺一尸掩埋。连续的“大出炭”,强制工人进入没有安全措施的矿井中挖煤、背煤,冒顶片帮,瓦斯、煤尘0不断出现。

1937年的1次瓦斯0就死亡矿工100多人,加上病、饿、冻和打死的人天天有,日本人舍不得木材做那么多的棺材,便采用一棺两尸的掩埋措施。太平洋战争爆发,煤炭告急,日本人不顾一切的“大出炭”,每天各矿井都有人伤亡。

1943年二坑1次瓦斯死亡146人。政治上受奴役欺压、经济上受0盘剥的矿工“干的阴间活,吃的阳间饭”,每班干十五六个小时,贫病交加,又逢矿区流行瘟疫(伤寒病,俗称窝子病),那些一家挨一家地拥挤在1200平方米的大房子里的工人和家属,大批的死亡。

1940年3月,滴道矿流行的窝子病,每天都死人。病伤的人多了,日本人就在住宅区和大房子设病号房,把病、伤人集中到一起扒掉衣服,拉到外面,死后投进死人仓库。

1943年3月份,滴道矿河北小市场附近的死人仓库里曾堆垛上百具尸体,日本人为掩人耳目,用无底棺材往万人坑运送尸体,把尸体装进活底棺材,到万人坑把底板抽出,尸体就漏下去了。各炼人炉昼夜地炼,仍然处理不完尸体,就用马车把尸体运到了万人坑,码成马莲垛,浇上汽油焚烧。大批尸体都集中埋在万人坑里。从万人坑里挖掘的尸体上看到,有的颅骨上钉着钉子,有的太阳穴被锐器击碎,有的双手还绑着铁丝,不少尸骨上还戴着镣铐或脖套……

伴随着抗战的胜利,滴道矿回到了人民手中,矿工成了煤矿的主人。1966年12月,滴道矿在炼人炉遗址上建起了200平方米的阶级教育展览馆,亦称鸡西矿史馆。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长通街道    下一篇 男妇女主任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