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中德关系

中德自1972年10月建交以来,双边关系有过波折但总体发展顺利。2014年双方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近年来,中德双边机制覆盖两国交往的几乎所有领域,经贸、技术、双向投资合作实现新跨越,人文交流内涵更趋丰富,中德关系步入高水平发展阶段。德国是欧盟核心成员,中德关系持续领跑中欧关系。

目录

德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和主要贸易大国,在中欧关系中发挥引领作用。

中国和德国自1972年10月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有过波折但总体顺利。2004年双方宣布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后,2014年中德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近年来,中德关系不断发展,务实合作成果丰硕。

高层交往

两国高层互访频密,增进了相互了解、理解和政治互信。双方已经建立包括中德政府磋商在内70多个不同层级的对话合作机制,尤其是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中德高级别财金、人文、安全对话机制,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等相继启动,充实了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中德合作也逐渐向航空航天、海洋、极地、网络等空间延伸。

经贸合作

德国已连续40多年保持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据德方统计,2016年,中德双边贸易额1700亿欧元(中方统计为1512.9亿美元),中国首次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两国贸易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逐渐提高,德国对华出口中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约占80%,自华进口中机电产品约占2/3。德国是欧洲对华技术转让最多的国家,截至2017年5月,中国从德国引进技术合同累计金额768.2亿美元。

中德投资合作由“单行道”进入“双向快车道”。德国企业仍视中国为海外投资重要目的地,2016年对华投资增长74%。中国企业对德累计直接投资超过百亿美元。杜伊斯堡、汉堡等城市已成为中欧班列在欧洲的重要枢纽。

人文交流

2013年以来,两国相继举行语言年、创新伙伴年、青少年交流年等大型交流年活动。中国在德国已开设中国文化中心以及19所孔子学院、4所孔子课堂,德国歌德学院、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等在华机构也积极致力于中德人文交流。超过4万名中国学生在德国学习,是德国最大的外国留学生群体;在华德国专家多达3万人,德国留学生也达到8200人。

2016年,中德人员往来超过200万人次。两国地方交流频密,目前已建立91对友好省州(市)关系。2016年11月,中德签署了多项足球合作协议,两国足球合作迈出新步伐。

中德关系的深入发展,不仅在中欧关系中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也成为各国开展互利共赢合作的典范。

2017年7月,习近平主席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同德国领导人就新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更好统筹推进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深入交换意见。

政治关系

中德1972年10月11日建交,关系发展顺利。1989年德参与对华制裁。1992年科尔政府开始调整对华政策,1993年制定以中国为重点的亚洲战略,两国关系全面恢复。

近年来,两国高层互访频繁。2004年5月,温家宝总理访德,双方宣布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并建立两国总理年度会晤机制。2005年11月,胡锦涛主席对德进行国事访问。

默克尔2005年11月任总理以来,总体保持积极的对华政策。2006年5月21日至23日,默克尔首次访华。9月13日至14日,温家宝总理对德进行工作访问。

2007年5月23日至26日,克勒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6月8日,胡锦涛主席在德出席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期间会见默克尔。8月26日至29日,默克尔第二次正式访华。2008年7月9日,胡锦涛主席在日本出席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期间与默克尔简短寒暄。9月6日至8日,克勒来华出席残奥会开幕式,其间胡锦涛主席与克勒举行会谈。9月7日至11日,张德江副总理访德。10月23日至25日,默克尔来京出席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并正式访华。

2007年9月23日,默克尔不顾中方多次严正交涉,执意会见达赖,给两国关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两国外长多次会晤并两度互致信函。德外长表示,联邦政府将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的原则发 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承认台湾、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德政府坚决反对台“入联公投”,不支持、不鼓励谋求“西藏独立”的任何努力。此后,中德关系逐步回到正常轨道。

2009年1月29 日,温家宝总理第三次正式访问德国,双方发表《中德关于共同努力稳定世界经济形势的联合声明》。9月25日,胡锦涛主席在出席匹兹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 峰会期间与默克尔简短会见。10月10日至14日,习近平副主席访德。12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期间会见默克尔。2010年1月15日至16日,德国副总理兼外长韦斯特维勒斯特维勒访华。4月13日,胡锦涛主席在出席核安全峰会期间会见默克尔。5月17日至21日, 克勒来华进行国事访问。6月26日,胡锦涛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多伦多峰会期间会见默克尔。7月15日至18日,默克尔第四次正式访华,双方发表《中德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并同意建立政府磋商机制。10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应邀赴德与默克尔会晤,双方发表《联合新闻公报》。11月25日至29日,马凯国务委员访德。

2011年1月6日至9日,李克强副总理访德。3月31日至4月2日,韦斯特维勒来华与杨洁篪外长举行中德首轮外长级战略对话并出席“启蒙的艺术”展开幕式。6月27日至28日,温家宝总理第五次访德,与默克尔共同主持首轮中德政府磋商。10月30日至11月4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访德。11月3日,胡锦涛主席在法国戛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期间同默克尔进行了交谈。2012年2月2日至4日,默克尔第五次正式访华。温家宝总理与默克尔会谈,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会见。4月22日至23日,温家宝总理赴德国出席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及中国伙伴国活动,在汉诺威与默克尔会谈。6月18日,胡锦涛主席在出席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七次峰会期间与默克尔进行了会见。8月30日至31日,默克尔第六次访华,与温家宝总理共同主持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习近平副主席、李克强副总理会见,双方强调将共同推 进展望未来的战略伙伴关系。10月11日至13日,韦斯特维勒斯特维勒外长访华,李克强副总理会见,与杨洁篪外长举行第三轮中德外长级战略对话并出席中德建交40周年招待会及音乐会、德驻沈阳总领馆开馆仪式。11月28日至29日,中国政府代表、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中欧论坛汉堡峰会第5届会议。

2013年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应约与默克尔总理通电话。5月25日至27日,李克强总理访德。德系李总理履新首访唯一欧盟国家,两国共同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就新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领域合作达成重要协议,在经贸、文化、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9月6日,习近平主席与默克尔总理在出席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期间举行双边会见。9月23日,李克强总理与默克尔总理通电话,祝贺默领导的联盟党在联邦议会选举中获胜。

2014年3月29日习近平访问德国,并且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发表题为《中德携手合作造福中欧和世界》的署名文章。

2015年10月29日和3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2017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德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为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下阶段发展描绘了新蓝图、明确了新目标、规划了新路径。一致同意深化政治互信、加强务实合作、深化人文交流、密切多边配合,推动中德关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经贸关系

文化:两国于1979年签订文化交流协定。近年来文化交流活跃。2001年9月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加了第三届柏林“亚太周”。2002年4月,中德签署了《关于中德互设文化中心的会谈纪要》。2005年11月双方签署了新的文化合作协定,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正式奠基。此外,“中德对话论坛”正式成立并举行首次会议。德国于2007年至2010年在华举办系列文化活动——“德中同行”。2008年,中德博物馆项目“中国在德累斯顿• 德累斯顿在中国”举行,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正式启用。此外,德是2007年北京国际书展主宾国,中国是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2010年7月,中德签署了《关于2012年在德国举办“中国文化年”的谅解备忘录》。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以及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联合在北京举办《启蒙的艺术》大型展览。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中国文化年”系列活动在德40余个城市举行。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同默克尔共同宣布“2013/2014中德语言年”开幕。2014年7月,李克强总理同默克尔在北京天坛会见出席中德语言年闭幕式活动的两国青少年代表。2015年5月至9月,“中国8”当代艺术展在德国举行。2016年3月,两国元首在北京为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开幕。同年11月,刘延东副总理与德外长施泰因迈尔共同在汉堡出席交流年闭幕式。

科技:中德两国于1978年10月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在此协议框架下,双方还签订有航天科技合作协定、海洋研究和海洋技术合作协议。1993年双方签署《中德政府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德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的《会谈纪要》。1995年双方签署了《关于成立中德高科技对话论坛的谅解备忘录》。1997年4月中德高技术对话论坛成立。2000年10月18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与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共建的“中德科学促进中心”成立。12月中德环境合作大会在北京召开,发表加强中德环境合作联合声明。2003年12月,首届中德环境论坛召开,迄已举办5届。2005年11月,中德在北京共同举办了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并通过了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北京宣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弗朗霍夫等机构建有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11月,中德双方共同举办2005北京世界可再生能源大会,并通过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北京宣言》。2008年10月,科技部长万钢访德,与德国教育与研究部长沙万举行会谈,并与默克尔总理共同出席第三届德国机械制造峰会开幕式。2009年“中德科教年2009/2010”启动。2010年7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期间,中德发表《中德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表示支持设立“中德替代动力平台”,加强电动汽车领域合作。2011年6月,首轮中德政府磋商期间,双方发表《中德关于建立电动汽车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近年来,两国科技合作更趋深入,在半导体照明技术、“清洁水”、“未来城市”等多个领域搭建起新的合作平台。2014年10月举行的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达成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确定,两国建立互利共赢的创新伙伴关系,2015年共同举办“中德创新合作年”。

教育:80年代以来两国教育交流发展很快。2002年4月,两国签订《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定》,这是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此类协定。德还是我最大的职教合作伙伴。2016年8月,默克尔总理出席斯特拉尔松德市孔子学院开院仪式并致辞,这是西方大国领导人首次出席孔院活动。截至2016年底,中德合作在德建立18所孔子学院和3所孔子课堂。中国从1974年起向德派遣留学人员。2012年8月,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共同举办中德语言年活动的联合意向性声明》。2013年至2014年,两国在对方国家互办语言年。2014年3月,中国教育部与德国教研部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全面升级两国在教育和科学交流的联合意向性声明》。10月,中国教育部与德国教研部签署《关于支持中德两国高校开展可持续创新科研合作的联合声明》。中国工信部与德经济与能源部签署《关于中国作为2015年汉诺威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合作伙伴国的联合声明》。

军事交往:1976年两国在各自使馆互设武官处。2001年2月和2002年3月,两国国防部长实现了互访。2001年9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出访欧洲时,访问了德国海军威廉军港。2003年,德联邦国防军总监察长施耐德汉上将访华。2005年6月,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梁光烈上将访德。2006年10月,施耐德汗上将再次访华。2007年4月,德国防部长容访华。2008年9月,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访德。2010年5月,德联邦国防军副总监多拉中将访华。11月,德国防部长古滕贝格访华。除高层互访外,双方还建立和完善了多层级对话和磋商机制。1997年中德两国国防部首次工作对话在德举行,迄已举行15轮;2002年中德两国首轮防务战略磋商启动,迄已举行7轮。2005年首届中德高级军官安全政策研讨班在德举行,目前已成功举办10届。此外,两军在军兵种、后勤、测绘、后备力量建设等领域的往来与合作富有成效,人员培训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

旅 游:2002年7月,中德签署了《关于实施中国公民团组赴德国旅游的谅解备忘录》,2003年2月中国公民赴德旅游团首发团成行。2016年,德国来华人数为62.5万人次,同比增长7.2%,是我在欧盟第一大客源国。我内地居民出境首站赴德66.2万人次,同比增长19.7%。

省州交往:截至2016年底,两国已建立91对友好省州(市)关系。(据外交部网站:德国)

其他领域交往与合作

文化:两国于1979年签订文化交流协定。近年来文化交流活跃,艺术展览和商演频繁。2001年9月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加了第三届柏林“亚太周”。2002年4月,中德签署了《关于中德互设文化中心的会谈纪要》。2005年11月,胡锦涛主席访德期间,双方签署了新的文化合作协定,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正式奠基,2008年5月举行正式启用仪式。此外,首届 “中德对话论坛”正式成立并举行首次会议,之后每年轮流在中、德两国各举行一次,共举行五次会议。2010年5月克勒总统访华期间,第二届“中德对话论坛”成立,至今已举行三次会议。在胡锦涛主席和克勒总统共同支持下,德国于2007年至2010年在华举办系列文化活动——“德中同行”。2008年,中德博物馆项目“中国在德累斯顿·德累斯顿在中国”举行,胡锦涛主席和克勒总统担任该活动监护人,两国外长出席相关活动。此外,德是2007年北京国际书展主宾国,中国是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2010年7月,中德签署了《关于2012年在德国举办“中国文化年”的谅解备忘录》。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以及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联合在北京举办《启蒙的艺术》大型展览。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中国文化年”系列活动在德40余个城市举行。“2013/2014中德语言年”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

科技:中德两国于1978年10月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在此协议框架下,双方还签订有航天科技合作协定、海洋研究和海洋技术合作协议。1993年双方签署《中德政府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德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的《会谈纪要》。1995年双方签署了《关于成立中德高科技对话论坛的谅解备忘录》。1997年4月中德高技 术对话论坛成立,至今已举行四届会议。2000年10月18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与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共建的“中德科学促进中心”成立。12月中德环境合作大会在北京召开。2005年11月,中德在北京共同举办了国际 可再生能源大会,并通过了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北京宣言》。2006年1月,中德在青岛举办了第二届中德环境论坛。两国已举行了22次科技合作联委会会议。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弗朗霍夫等机构建有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11月,中德双方共同举办2005北京 世界可再生能源大会,并通过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北京宣言》。2008年10月,科技部长万钢访德,与德国教育与研究部长沙万举行会谈,并与默克尔总理共同出席第三届德国机械制造峰会开幕式。2009年3月,科技部长万钢访德,与德国教育与研究部长沙万在柏林共同启动“中德科教年 2009/2010”。2009年6月,科技部长万钢再次访德。2010年7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期间,中德发表《中德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表示支持设立“中德替代动力平台”,加强电动汽车领域合作。2011年6月,首轮中德政府磋商期间,双方发表《中德关于建立电动汽车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12年8月,中国科技部与德国教研部发表《关于在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关于拓展在电动汽车和气候保护方面合作的联合声明》。

教育:80年代以来两国教育交流发展很快。2002年4月,两国签订《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定》,这是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此类协定。德还是我最大的职教合作伙伴。截至2012年底,中德合作在德建立13所孔子学院和1所孔子课堂。中国从1974年起向德派遣留学人员。2012年8月,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共同举办中德语言年活动的联合意向性声明》。

军事交往:1976年两国在各自使馆互设武官处。2001年2月和2002年3月,两国国防部长实现了互访。2001年9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出访欧洲时,访问了德国海军威廉军港。2003年,德联邦国防军总监察长施耐德汉上将访华。2005年6月,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梁光烈上将访德。2006年10月,施耐德汗上将再次访华。2007年4月, 德国防部长容访华。2008年9月,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访德。2009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上将访德。2010年5 月,德联邦国防军副总监多拉中将访华。11月,德国防部长古滕贝格访华。除高层互访外,双方还建立和完善了多层级对话和磋商机制。1997年中德两国国防部首次工作对话在德举行,迄已举行13轮;2002年中德两国首轮防务战略磋商启动,迄已举行5轮。2005年首届中德高级军官安全政策研讨班在德举行,目前已成功举办8届。此外,两军在军兵种、后勤、测绘、后备力量建设等领域的往来与合作富有成效,人员培训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

旅游:2002年7月,中德签署了《关于实施中国公民团组赴德国旅游的谅解备忘录》,2003年2月中国公民赴德旅游团首发团成行。2013年1至9月,德国来华人数为48.08万人次,同比减少2.97%;截至2012年,我公民首站赴德人数为33.4万人次,同比增长16.4%。

省州交往:截至2013年9底,两国已建立70对友好省州(市)关系。

中德关系大事记

中德1972年10月11日建交,关系发展顺利。1989年德参与对华制裁。1992年科尔政府开始调整对华政策,1993年制定以中国为重点的亚洲战略,两国关系全面恢复。

1972年10月11日,中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1995年7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德国。

1996年11月,赫尔佐克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德国统一后首位德国总统访问中国。

2000年6月至7月,朱镕基总理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中德双方签署了法律交流与合作协议。

2004年5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德国。双方宣布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并建立两国总理年度会晤机制。

2005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中德文化合作协定和中德交通、卫生、通信等领域的合作文件。

2006年5月,默克尔总理首次访华。双方就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达成广泛共识,并宣布建立中德战略对话机制。

2006年9月,温家宝总理访德。双方签署了《中德青年交流协议》等8项协议。

2007年5月,克勒总统访华。双方表示愿共同努力,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将中德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

2007年8月,默克尔总理访华,并出席2007年至2010年德国在华系列文化活动“德中同行”开幕式。为期3年的“德中同行”系列活动启动。

2009年1月,温家宝总理访德。双方发表了《中德关于共同努力稳定世界经济形势的联合声明》,签署了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2010年7月,默克尔总理访华。双方发表《中德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决定建立政府磋商机制,并提升中德战略对话级别。

2010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出席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应邀赴德与默克尔会晤,双方发表《中德总理会晤联合新闻公报》。

2011年4月,中德首轮部长级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

2011年6月,温家宝总理访德,与默克尔共同主持首轮政府磋商。双方达成24项合作共识,并发表联合公报。

2012年8月,默克尔访华,并与温家宝总理共同主持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就面向未来的中德全面合作达成广泛共识。

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李克强总理履新首访唯一欧盟国家。双方共同规划了中德未来合作的方向和重点,并就深化中德战略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

201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关于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确立了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新定位。

2014年7月,默克尔访华。这是她作为总理的第七次访华。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

2017年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德国当选联邦总统

《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972年10月11日

《海运协定》 1975年10月31日

《民用航空运输协定》 1975年10月31日

《科学技术合作协定》 1978年10月9日

《中国在汉堡和联邦德国在上海设立总领馆的协议》1979年10月24日

《文化合作协定》 1979年10月24日

《卫生合作协议》1980年5月16日

《铁路合作协议》 1981年9月22日

《农业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 1981年11月23日

《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1985年6月10日

《财政合作协定》 1985年6月10日

《关于建立两国外交部间磋商制度议定书》1988年10月31日

《环境合作协定》 1994年9月26日

《关于中国在慕尼黑和德国在广州增设总领馆的协定》1995年7月13日

2000年6月29日至7月1日, 朱镕基总理在德国访问期间, 两国签署了:

《两国政府关于在经济、工业和技术领域合作的协定》

《中德法律交流与合作协议》

《中德基础设施合作谅解备忘录》

2002年4月8日至13日,江泽民主席在德国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

《关于中德相互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定》

《关于中德互设文化中心的会谈纪要》

《关于实施中国公民团组赴德国旅游的谅解备忘录》

2003年12月1日至4日,施罗德总理访华期间,两国签署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关于相互增设总领事馆协议》

2004年5月2日至5日,温家宝总理在德国访问期间,两国发表了《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并签署了:

《中德有关中国东北工业振兴领域科技合作备忘录》

《中德关于开展计量合作的协议》

2004年12月6日至8日,施罗德总理访华期间,两国签署了:

《中德关于在北京中南海与柏林联邦总理府之间建立直通保密线路的协议》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德国经济与劳动部关于在中小企业领域加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2005年11月10日至13日,胡锦涛主席在德国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

2006年9月13日至14日,温家宝总理访德期间,两国签署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家庭、老人、妇女和青年事务部关于中德青年交流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关于在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框架下开展医药经济和生物技术合作的框架协议》

2007年8月26日至29日,默克尔总理访华期间,两国签署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关于在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框架下成立能源工作组的框架协议和关于在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框架下成立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工作组的框架协议》

2009年1月28日至29日,温家宝总理访德期间,双方发表《中德关于共同努力稳定世界经济形势的联合声明》并签署了德国三大博物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办展协议及8项中德经贸合作协议和合作意向。

2010年7月默克尔总理访华期间,两国发表《中德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

2011年6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与默克尔总理共同主持首轮中德政府磋商期间,两国发表《首轮中德政府磋商联合新闻公报》,中德相关部门签署了:

《关于同意德方在沈阳设立总领馆的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与核安全部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关于延续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全面合作、共同设立中德职教联盟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关于建立中德生命科学创新平台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关于中国作为2012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伙伴国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德国联邦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部与德国能源署签署关于建筑节能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食品、农业及消费者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合作的共同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与技术部关于便利和促进中德双向投资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与技术部关于成立中德标准化合作委员会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司法部关于深化交流与合作的共同声明》

2012年8月30日,温家宝总理与默克尔总理共同主持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期间,两国发表《展望未来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联合声明》,中德相关部门签署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关于在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框架下生物技术和医药经济工作组继续进行合作的框架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关于在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框架下能源工作组继续进行合作的框架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共同举办中德语言年活动的联合意向性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关于在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关于拓展在电动汽车和气候保护方面合作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关于汽车燃料经济性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劳动和社会部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关于进一步发展中德环境伙伴关系行动的联合意向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食品、农业和消费者保护部沼气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关于进一步促进双向投资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关于建立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卫生部关于公共卫生应急与灾害医学合作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关于加强中德海洋与极地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2013-2020)

2012年10月11日,韦斯特维勒斯特维勒外长访华期间,两国外长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全面加强合作的共同意向声明》。

2013年5月25日至27日,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两国发表《中德关于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的联合新闻公报》,中德相关部门签署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改革委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关于在节能和提高能效领域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关于为中德企业开展投资合作提供法律支持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食品、农业及消费保护部关于深化农业领域合作意向的联合声明》

《中国孔子学院总部与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常务秘书处关于加强语言教学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国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关于设立中国研究基金教席的备忘录》

2014年3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主席访德期间,两国发表《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德相关部门签署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关于中国在德国杜塞尔多夫设立总领事馆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关于在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框架下成立节能和提高能效工作组的框架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和能源部关于在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

《中国人民银行与德国联邦银行关于在法兰克福建立人民币清算机制的谅解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教育研究部关于中德“清洁水”创新中心的联合意向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教育与研究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全面升级两国在教育和科学交流的联合意向性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食品与农业部关于中德农业中心的框架协议》

2014年10月9日至12日,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两国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中德相关部门签署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关于加强创新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关于支持中德两国高校开展可持续性创新科研合作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教育和研究部关于“2015科学年:未来城市”合作的联合意向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关于在创新驱动技术和相关基础设施领域深化拓展合作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和能源部关于中国作为2015年汉诺威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合作伙伴国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食品与农业部农业合作战略规划(2015-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和能源部关于加强市场监管领域法律与政策交流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卫生部卫生合作执行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航天局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宇航中心关于探索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2015年3月15日至20日,马凯副总理访德期间,两国发表了《首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联合声明》。

2015年10月29日至30日默克尔总理访华期间,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举办2016年中德青少年交流年的联合意向性声明》。

2016年6月12日至14日,李克强总理与默克尔总理共同主持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期间,两国发表《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联合声明》,中德相关部门签署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在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开展三方合作的意向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和能源部关于进一步深化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门子股份公司关于延续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关于继续推进中德创新平台和青年创新创业伙伴计划的联合意向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关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战略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劳动和社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的联合意向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环境、自然保护、建设和核安全部关于加强中德环境伙伴关系合作的联合意向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交通与数字基础设施部关于加强交通与燃料战略及政策措施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食品与农业部关于加强可持续农业领域合作的共同意向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关于成立中德可持续发展中心的联合意向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和能源部在中德经济合作联委会框架下的联合意向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建立创新医疗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中德智能制造(江苏)研究所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

2016年11月23日至27日,刘延东副总理赴德国出席第七届中欧论坛汉堡峰会及两国人文交流活动期间,中德相关部门签署三份足球领域合作协议。(据外交部网站:德国)

2017年7月5日,习近平主席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后,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了航天、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第三方市场、大熊猫合作研究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胜利不会向我走来,我必须自己走向胜利    下一篇 网球场地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