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坐落在山东省省会济南市,是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高校,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财经特色鲜明、综合实力突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学校于2011年7月4日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共有4个校区,占地4818亩。现有24个学院,56个招生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32291人。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涵盖7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等13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法、理、工、艺术和教育等八个学科门类相结合的学科结构,现有16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9个校级重点学科。
中文校名
山东财经大学
英文校名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所属地区
山东济南
创办时间
1952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办学层次
本科生、研究生
学校类型
财经
属    性
教育部、财政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建公办重点财经类大学
现任校长
卓志
主管部门
山东省人民政府
校    训
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
主要院系
会计学院、金融学院、财政税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等
学校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40号
学校代码
10456
知名校友
李经谋  刘宝纯

目录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
    学校于2011年7月4日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山东经济学院的前身山东财经学院,创建于1952年,由山东会计专科学校与齐鲁大学的经济系合并组建而成,是山东省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也是全国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之一。“文革”期间,山东财经学院中断办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办学,更名为山东经济学院。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山东财政学院始建于1986年,是财政部与

办学规模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

学校共有4个校区,占地4818亩。现有24个学院,56个招生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32291人。其中,本科生29395人,博士研究生11人,研究生1926人,专科生863人,普通预科生53人,进修生11人,外国留学生32人。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涵盖7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等13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法、理、工、艺术和教育等八个学科门类相结合的学科结构,现有16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9个校级重点学科。其中,财政学、金融学、企业管理、会计学、国际贸易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财政学、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498人,其中,授课教师1914人(专任教师1416人,其他师资498人)。专任教师中

截止2015年7月,学校下设24个学院,56个招生本科专业。

  经济学院  财政税务学院  金融学院
  保险学院  国际经贸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会计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体育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外语教学部
  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  统计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艺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国际商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MBA学院  MPA学院

专业设置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经济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和农村区域发展3个专业。

财政税务学院:财政学、税务2个本科专业,并拥有财政学、税务专业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金融学院:设有金融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投资学等4个本科专业

保险学院:设有保险学、保险精算两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保险学”为省级特色专业、校级重点学科。

国际经贸学院: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国际商务3个本科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该专业下另设有校企合作办学“服务外包方向”)、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程管理、管理科学、项目管理6个本科专业,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工程硕士、项目管理工程硕士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工商管理学院:设有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6个本科专业;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有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企业管理学科为省级重点强化学科,并拥有该学科“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会计学院:目前有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和资产评估 4 个本科专业,其中,会计学专业是我省建设与发展最早的学科,也是广东省首个会计学

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现有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7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5个,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56门。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奖38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4项。学生在全国全省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和学术论文竞赛、CCTV英语演讲比赛等各类比赛中屡获嘉奖,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重点学科

会计学

财政学

金融学

企业管理

国际贸易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政治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西方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统计学

民商法学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社会保障

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企业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

山东省金融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经济运行动态仿真实验室

金融服务外包创新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学校不断强化科研的先导地位,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研工作的激励和引导,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五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7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91项、省部级项目885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153项;被SCI、EI、ISTP和SSCI等检索收录论文793篇;获得科研经费17324.4万元,年均科研经费3464.8万元。有山东省政府规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财政金融研究基地、山东省公共财政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基地、服务业创新与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和山东省公共政策软科学研究基地等13个省级研究基地和研究中心,成立了区域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中心、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
经济研究中心 区域经济研究院(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研究中心)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政府绩效评价研究中心 人才发展研究中心 山东金融发展研究院
当代金融研究所齐鲁财经战略研究院泰山资本市场研究中心 
数字媒体技术研究院 山东财政改革发展研究院山东省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 
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文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学术刊物

学校主办的《经济与管理评论》和《山东财经大学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期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城市经济十佳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全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它担负着教育与信息服务的双重职能,也是全校师生学习研究的重要场所。

2011年,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原两校图书馆也相应合并成山东财经大学图书馆。图书馆的基础设施、馆藏质量、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图书馆在学校教学、科研中的作用日渐突出。

山东财经大学图书馆共有四处馆舍:舜耕馆、燕山馆、圣井馆和明水馆,馆舍面积总计33030平方米。其中,燕山馆面积为15290平方米,舜耕馆面积为11600平方米。设有13个外借书库、3000多个阅览座位,拥有大型学术报告厅、小型会议室、复印室、自习室等场所。另外,开放了5处特色研究室: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室、人文学科研究室、教师研究室、图书馆学资料室和师生著述专藏库。图书馆实行全方位服务、全馆藏开架、全天候开放的管理模式,可提供参考咨询、馆际互借、专题检索等多种类型、多层次的服务。图书馆作为全校文献信息中心的地位日益巩固。

图书馆注重员工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训等形式使馆员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全馆现有工作人员120人,本科以上学历8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4人。全馆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33人。 

截至2014年底,全馆纸本图书数量为357.77万册,生均103.65册,另有

校训: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

克明峻德:即人要能彰明本身的大德。典故见于《书经·尧典》“克明峻德,以亲九族”。“克明峻德”与《大学》开篇之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的“明明德”,虽语境不同,却是一脉相承,阐明学习的目的首要的是弘扬高尚的道德情操,明晓道理,修养品行,彰显美德,既能照亮自己的人生之旅,又能用此光明帮助别人造福于社会。

格物致知:即考察事物,获取知识。词语引自《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即知事物之本末,强调凡事都要弄个清楚,探个究竟;“致知”即穷事务之终始,强调拥有真正的学问,为人行事决不糊涂。“格物致知”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哲学概念,是儒学的学理根基,阐明了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知识之所以增进,是因为去探究了事物的根本;探究了事物的根本,知识自然就增进。

“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的整体含义,概言之,就是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探求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校训高度展现了立德、治学、做人的精要,集中概括了《大学》中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的精髓,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克明峻德”作为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格物致知”作为师生的现实追求,成为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探索规律,追求真理,成就事业的不竭动力。

“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作为校训,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统一于完善自身,统一于学校与师生员工共同发展,统一于服务社会,既主旨鲜明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思路,又言简意赅,寓意深远,蕴涵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远的人文诉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

学校校标
校标校标

校标有五层含义:首先,它是古代布币的变形,代表着学校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文、法、理、工、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特色;其次,它是一个挺拔直立的“人”字形,表明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第三,校标整体是一个“众”字形,传递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齐鲁文化底蕴;又可看作是两个人托起一个人,象征着两校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大学,承担起培养优秀财经人才的重任,蕴涵着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团队精神。

此外,校标还是一尊“鼎”的抽象造型,象征着威严和诚信,与学校崇尚学术、诚实守信的文化理念相吻合。上部的“山”字轮廓喻示着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山东财经大学的办学体制,下部的一撇一捺呈现开放姿态,昭示着学校开放办学、跨越发展的办学特色和时代特征。另外,图案采用汉字书法艺术勾勒岁月流转的痕迹,映射学校办学历史之悠久。

录取规则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
    1.对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执行相关省份的投档规定,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接受投档,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投档考生不足时,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征集志愿考生。对未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原则录取,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考生,第一志愿投档考生不足时,再录取第二志愿考生,以此类推。学校志愿间不设级差。

2.投档比例: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相应批次录取最低控制线及当地生源情况,按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要求确定投档比例。

3.政策性加分:我校原则上认可符合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的政策性加分和降分进档项目;安排专业时,原则上以考生实际高考文化成绩为准,在高考实考文化成绩相同条件下,优先录取含政策性加分的考生。

4.普通本科专业录取规则:安排专业时,实行分数优先原则(特别注明:学校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内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出现平行分时,首先满足第一专业志愿考生,同时兼顾各专业对单科成绩的要求安排;所报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将由学校根据分数调剂到相应专业,如果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学校做退档处理。

5.条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录取时实行专业志愿清原则。

6.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按照《山东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实施方案》执行。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认可省美术统考成绩,艺术成绩合格之后按文化成绩排序,分专业按招生计划1:1.5的比例投档,学校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出现专业测试同分考生录取高考文化成绩高者)。

7.体育类专业录取规则:按照《山东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工作实施方案》执行。录取时执行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划定的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对报考我校的线上考生,根据高考文化成绩,按专业招生计划1∶1.5的比例向学校投档,学校按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8.高水平运动员录取规则:按《山东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实施意见》执行。

9.定向生招生录取规则:按教育部有关政策规定执行,考生可自愿填报我校定向就业招生志愿,若被录取为定向生,须在入学注册前与我校及定向就业单位签订有关协议,对拒签协议的已录考生,取消其录取资格。

10.外语语种要求:学校公共外语课只设英语教学,小语种考生慎报,学校录取的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入校后公共外语课须改学英语;外语类专业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求口试成绩合格;对报考外语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的考生,在不影响完成招生计划的前提下,原则上要求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

11.男女比例:各专业不限男女比例。

12.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和卫生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详见《山东财经大学招生体检要求细则》。入学后体检发现精神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血液病、心脏病、高血压等影响正常完成学业的疾病,学校有权将考生退回生源地。

收费标准

普通本科专业学费收取标准按照相关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执行。按照

舜耕校区:济南市舜耕路40号 邮编:250002

燕山校区:

任孟磊

任孟磊,男,汉族,生于1987年10月17日,祖籍河南新乡,2006年以高分考入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协会创始人,2010年进入中信银行济南分行工作,2011年辞职进入山东阳谷绿灯行电缆厂,2012年创建丁丁贷股份有限公司,现任丁丁贷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CEO。

郭法远

1994年毕业于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现任山东山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普力斯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秘书长,山东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省管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委员,济南市市管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委员。1995年、1997年、1999年、2000年均一次性通过注册会计师、证券业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考试,主持了几百项大型审计业务,接触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等各种被审计单位几千个,对各行各业比较熟悉。

李玮

李玮,男,汉族,1962年4月出生,1979-1983年就读于山东财大会计学专业,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会计师。现任齐鲁证券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中国证券业协会理事、创新发展战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证券业协会会长,山东省金融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校董、兼职教授,山东省企业联合会、山东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王江

王江,男,1963年7月生,中国国籍,研究员。王先生1984年7月至1995年8月历任山东经济学院金融教研室助教、副主任、主任、讲师,财金系副主任、副教授;1995年8月至1996年9月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高级访问学者;1999年6月至2007年7月历任中国建设银行(5.99, 0.01, 0.17%)山东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处副处长,德州市分行行长,山东省分行副行长;2007年7月至2011年2月任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行长;2011年2月至2015年3月任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王先生1999年从厦门大学财金系获博士学位。

朱上民

朱上民,男,汉族,1983年10月生于安徽省南陵县。2001-2005年就读于山东财大市场营销专业。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现任上海领路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财经大学上海校友会理事、清华大学房地产协会理事、上海市松江区青年企业家联合会理事和上海市松江区新的阶层人士联合会副会长。

巴树青

巴树青,男,汉族,1969年10月出生,1990-1992年就读于山东财大会计学专业,应用会计与金融理学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行业首批高端人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资深会员。现任山东中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中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山东中明税务师事务所董事长。兼任中国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理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造价协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注册税务师协会理事;山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东营市工程建设标准造价协会会长、法定代表人;东营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山东财经大学东营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东营职业学院客座教授等社会职务。

赵叶青

赵叶青,男 ,1976 年出生,山东淄博人,工商管理硕士。1994-1998年就读于我校贸易经济专业。现任山东金城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莫振奎
男,汉族,籍贯:山东夏津,大学学历,出生日期:1943年5月,参加工作日期:1967年9月,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日期:1972年8月。曾任泰安市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现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王久祜

王久祜,山东临朐人。1944年3月生。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65年9月至1970年8月山东财经大学院贸易经济系学生;曾任中共临沂地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山东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现为山东省管理科学研究院名誉主席、山东品牌文化节组委会名誉主席、山东省创业促进会会长。

赵怀坦

赵怀坦 1941年8月出生,山东临沭县人。中共党员。1965年8月毕业于山东财经学院财政金融系。曾任青海省西宁市税务局副局长,青海省海北州常务副州长,青海省财政厅副厅长,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管理司司长、教育中心主任、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主任。现任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副会长。

刘宝纯

1932年4月生于山东荣成市,1960年毕业于山东财经学院。现为山东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画研究院院委、中国美协理事、省美协名誉主席、省政协联谊书画院副院长。五届省文联副主席、七届八届省政协常委、美国休斯顿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美国帕沙迪娜艺术中心客座教授。获泰山艺术终身成就奖。 

李经谋

李经谋,男,汉族,1942年5月生于山东济宁,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山东财经学院,高级经济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粮食专家和期货专家,国家粮食局顾问,我国粮食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创始人之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总经理、中华粮网高级顾问。

李经谋历任河南省商业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粮食厅副厅长、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主任、郑州商品交易所总裁、理事长、中华粮网董事长。现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等十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重要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篇,主编和参与主编学术专著十余部,合计350多万字,并多次获省部级一等奖。他领导的我国第一个粮食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在十余年的时间内,从200万元起家,资产增至10亿元。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建立被国际舆论评价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市场经济的里程碑”。在长期的现货、期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发展观。他多次出席国内外现货、期货市场及金融衍生产品理论研讨会,在全国性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及出版的专著等,在国内外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城厢镇    下一篇 西华师范大学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